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7 岁,因"排便习惯改变3 个月,便血1 月余"入院.患者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变细,量少,为成形黄色软便,大便1 次/d,伴排便费力,无腹痛、腹胀,口服中药治疗无明显改善.1 个月前出现便血,为鲜血,血与大便不相混,每次量约2 ml,2 ~3 d 血便1 次,就诊于外院,考虑为内痣,予马应龙痔疮膏外用,仍间断出现便血.行直肠镜检查示:直肠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建议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就诊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示:距肛门口5 ~8 cm 可见大小约3 cm ×4 cm 隆起病变,表面伴溃疡及糜烂,质硬;距肛门口20 cm 可见大小约2 cm ×3 cm 半球形黏膜下隆起.肠镜病理:(距肛门口5 cm)腺癌;(距肛门口20 cm)黏膜慢性炎.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状况尚可,饮食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
刘鸿翔  刘虹  曾勇  龚建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2):F0003-F0003
1 病历   患者,男性,65岁,退休工人.因右上腹疼痛4月于2004年12月7日入院接受治疗.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以夜间及入睡后发作为主,与进食及排便无明显相关.不伴畏寒、发热,大便无特殊,排便习惯无改变  相似文献   

3.
卫洪波 《新医学》2004,35(4):195-196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4岁.因便血、阴道出血两个月于1999-09-22入院.1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大便带血,呈鲜红色,病人自认为是痔疮,未经检查及治疗.近两个月便血加重,伴排便次数增多、有排便不尽感;同时白带增多,继而出现阴道出血,并排出粪质样排泄物.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3岁。因大便性状改变3个月来我院就诊。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近3个月来大便干结,伴里急后重感,2~3d一次,无便血,无体质量下降,无腹痛腹泻。体格检查: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直肠指诊发现距肛缘6cm处直肠右前壁一隆起肿物,质地硬,边界不清,无触痛。入院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等均正常,后行肠镜检查示:直  相似文献   

5.
陆琼  戴安伟 《临床医学》2010,30(12):120-120
1 病例报道患者,男,65岁,因间歇性便血及黏液样便2个月入院.患者2010年4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不成形,便不尽感,间歇性伴有大便出血及黏液便.无明显腹痛及腹胀,当时未予以重视.后患者发现症状逐渐加重,便血次数增多,无明显规律,故于我院查肠镜示:距肛门10 cm直肠癌,肠镜无法通过,直肠多发性息肉;病理提示:直肠腺癌.  相似文献   

6.
蒋志凌 《华西医学》2006,21(4):787-787
目的:探讨大肠癌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本病或其他原因先后两次在我院住院治疗,最终诊断大肠癌患者12例。结果:上腹痛3例,误诊胆囊结石2例、急性胰腺炎1例。便血3例,误诊胃溃疡1例、痔疮2例。贫血2例,诊断缺铁性贫血。直肠癌侵及膀胱引起血尿1例,诊断前列腺增生。因腹泻诊断急性肠炎1例。其他原因住院2例。两次入院间隔时间半月至14个月,平均8个月。行根治手术7例,姑息手术3例,2例未作手术。随访有5例死亡,其平均生存期5月。结论:大肠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胆囊结石、结肠炎、痔疮等,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病史搜集,对不明原因贫血、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提高警惕,对高危人群应行全结肠镜检筛查并积极治疗大肠腺瘤。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黑斑息肉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33岁。因便血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大便带鲜血,量不多,无腹痛、腹泻。患者出生后7个月口唇、指、趾端可见黑斑或棕色斑点。家族史:奶奶、父亲及弟弟口唇、指、趾端可见黑斑或棕色斑点。奶奶死因不详,父亲死于肺癌,姑姑死于恶性肿瘤(具体不详)。该患者1 a前确诊为宫颈癌,曾在当地医院行放、化疗。1998年曾因贫血在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发现多发息肉并给予镜下切除。病理:组织学形态符合炎性息肉伴腺瘤性增生,间质未见明确的分支平滑肌增生。  相似文献   

8.
肠瘘是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处理复杂化的重要因素。结肠胃瘘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1 病历摘要 女,38岁。因间断便血、腹痛1个月,发热半个月,于2008—01-08入院。2007—12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隐痛,继之解暗红色大便,2次/d,量约200g,4d后便血停止,大便转为黄色。12月中旬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男,61岁.因肛门包块疼痛反复发作2个月,加重伴便血1周入院.患者久居农牧区.2个月前因肛门不适及异物感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外痔,予药物(不详)局部注射治疗3次,症状无明显缓懈,后出现肛门疼痛性包块,排便时包块脱出,可自行还纳,无便血,外用痔疮膏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47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余,加重伴大便习惯改变3个月入院。近3年来经常有右下腹疼痛,时轻时重,曾诊断为慢性阑尾炎,一直不愿手术。每次疼痛明显时,经抗炎、对症等治疗症状能好转。近3个月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无规律,有时3~4次/d,有粘液血便,...  相似文献   

11.
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为2个月至学龄前儿童,病史为1~10天,大便次数均增多,有的伴呕吐、腹胀,部分发热(体温在37.8~39℃),少数伴不同程度脱水;大便性状多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或带少量粘液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824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息肉的内镜下特点,探寻其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6年门诊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中824例结肠镜诊断并有病理证实为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结肠息肉发生部位及大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4630例,检出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18%,其中男494例,女330例.好发年龄45~65岁,占65.2%.息内部位分别为直肠28.73%,乙状结肠25.09%,降结肠10.45%,横结肠17.91%,升结肠10.73%,回盲部7.09%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生率为36.8%;便血发生率为22.6%;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发生率为17.3%.结论:大肠息肉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年龄在45 ~ 65岁之间),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便血和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为主;分布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为主.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6岁,因"上腹胀痛、嗳气、消瘦2个月"于2007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剑突下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腹胀、嗳气、消瘦、头晕、乏力,2个月来体重下降5kg.无恶心、呕吐、反酸、黑便、大便习惯性改变,无胸痛、咳嗽、咳痰等.大.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3岁,因"大便习惯改变8个月、便血2 d"于2010年8月25日来我院就诊.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盆腔CT检查发现直肠壁增厚,盆腔淋巴结增大.直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壁多发性溃疡,行溃疡部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20、Bcl-2、Ki-67均阳性,CD3、CD30、MVM-1、Cyclin D1均阴性.腹部CT检查发现左肾上极1类圆形软组织肿块,7.5 cm×7.0 cm×6.5 cm,边界欠清,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5.
双侧隐睾1侧恶变形成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43岁。半月前无意中发现其下腹一鸡蛋状大小的肿块,入院.患者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及呕吐,无腹痛及腹胀,无便血及大便习惯性改变。肿块不随体位变动改变大小。近半月以来,肿块无增大,患者  相似文献   

16.
梁仕泮 《新医学》2004,35(12):751
患者,男,75岁.因尿频、尿痛、排尿困难,排尿时伴排出少量稀烂粪,但仍有正常大便2个月就诊.外院门诊按"前列腺增生症、泌尿系统感染"治疗1个月,疗效不佳.近半个月来尿频、尿痛加重,排尿时无伴排大便,于2004-03-25入住本院.入院前已有8日无排大便.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7岁.因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伴腹部隐痛、饱胀不适2个月,大便呈脓血样黏液、量少次多(5~7次/d),消瘦、乏力逐渐加重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曾在卫生院多次静脉滴注抗生素无好转.结肠镜检查:距肛缘约20 cm处见一基底宽、质脆的出血肿物,占肠腔约3/2,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其病理检查报告为"结肠黏膜呈慢性炎性改变,可见小灶性坏死,有少量异型腺体,高度疑癌".  相似文献   

18.
34例右半结肠癌误诊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尤其是右半结肠癌,症状可有肠功能紊乱,腹部隐痛或钝痛,粪便呈糊状,隐血阳性,贫血,右侧腹部肿物。我院1981~1996年共收治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1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1.6:1;年龄29~81岁,平均55岁。首诊为缺铁性贫血至发现癌肿时间:4~24个月,平均14个月。伴随症状;在内科治疗缺铁性贫血期间,出现便血20例,大便习惯改变13例,触及腹部肿物8例,出现肠梗阻11例,不明原因腹部隐痛或钝痛28例,发生远处脏器转移5例;全部病例中有2…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常与其他功能性肠病的症状重叠[1].其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参照罗马标准Ⅲ: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 d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及以上:①排便习惯的改变;②伴随排便频率的改变;③伴随粪便性状的改变[2].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5岁,因“排尿、排便困难伴全身乏力2个月”于2007年9月3日人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排便困难,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大便次数增多,4—5次/d,量少,为黄色稀便,伴全身乏力,无明显发热及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及便血。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炎,给予输液(具体不详)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