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ngle 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例,凡上颌轻度前突或牙列拥挤,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者,临床多采用不拔牙矫治,主要方法有扩弓、邻面去釉、推磨牙向远中;但对于一些拥挤较严重的病例,单纯不拔牙矫治,难以使牙量与骨量达到协调,患者面型突度改善有限.  相似文献   

2.
AngleⅡ1类错畸形病例,凡上颌轻度前突或牙列拥挤,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者,临床多采用不拔牙矫治,主要方法有扩弓、邻面去釉、推磨牙向远中;但对于一些拥挤较严重的病例,单纯不拔牙矫治,难以使牙量与骨量达到协调,患者面型突度改善有限。且有的病例上颌结节发育不良或后牙段拥挤,并不适合采用不拔牙推磨牙向后矫治技术;对此类患者,笔者自2003-10以来实施后牙区减数矫治,采用推进器装置推磨牙远中,扩展间隙,调整磨牙关系、排齐牙列,取得较好效果。告如下:1临床资料AngleⅡ类错畸形9例,(AngleⅡ17例,AngleⅡ22例)中合并上前牙拥挤6例,下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颌三切牙患者的矫治方法。方法 对临床实践中的 2 3例下颌三切牙的病例 ,应用方丝弓技术进行拔牙或不拔牙的治疗。结果  2 1例拔牙治疗 ,2例不拔牙治疗 ,所有病例均达到良好的前牙覆牙合覆盖与稳定的磨牙关系。结论 根据患者上颌牙列的拥挤程度、前突情况与侧貌外形 ,采用不同的矫治设计方案 ,对下颌三切牙患者进行矫治 ,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非拔牙病例矫治前后前牙转矩改变的因素.方法 选择轻度拥挤、采用不拔牙矫治、整平排齐牙列的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对139个样本的头颅侧位片、模型和病历中得到的16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矫治前后中切牙转矩改变的因素有5个,按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为中切牙与功能性(佮)平面的交角、拥挤度、SN与颌骨的成角、颌间牵引的使用和结束弓丝的材质和尺寸;影响矫治前后中切牙转动中心相对位置的因素有3个,按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为:矫治前后牙弓前部深度的改变量、矫治前牙列的拥挤度和颌骨与SN的成角.结论 中切牙与功能性(佮)平面的交角、拥挤度、SN与颌骨的成角、颌间牵引的使用和结束弓丝的材质和尺寸可影响非拔牙病例矫治前后前牙转矩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Damon矫治技术对牙列拥挤病例进行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15例中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治;15例重度牙列拥挤病例,使用Damon3矫治器进行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讨论牙弓宽度改变特点。结果:采用Damon矫治技术矫治牙列拥挤的拔牙与非拔牙病例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拔牙组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非拔牙组上、下颌前磨牙宽度以及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组牙弓宽度改变主要与牙齿移动方向有关,非拔牙组牙弓宽度改变与拥挤存在部位以及拥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牙列拥挤是恒牙初期常见的错畸形,近年来,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牙列拥挤患者采用不拔牙矫治[1],许多研究证明,不拔牙矫治的稳定性并不比拔牙矫治差[2]。本研究应用单纯MBT矫治技术和快速扩弓结合MBT联合矫治技术两种方法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病例,采用模型测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期反(牙合)伴上颌严重拥挤病例不拔牙矫治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反(牙合)伴严重拥挤病例男6例,女10例,平均10.5岁.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应用螺旋推簧扩展间隙及上颌前方牵引.平均疗程25个月.选择18项头影测量值,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改变情况.结果:矫治后SNA、ANB、颌凸角均有显著增大,U1-SN减小,U1-L1显著增大,AB平面角显著减小,ANS-Me显著增大,FMA、GoGn-SN、Y轴角轻度增大,颏唇角显著减小,上唇突度显著增大,患者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反(牙合)伴上颌严重拥挤病例,矫治设计时应考虑患者的生长潜力,试行不拔牙矫治,使牙齿发育对颌骨发育的刺激作用得以充分表达,可以得到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单侧减数治疗牙列拥挤对牙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列拥挤的患者,目前常采用拔牙矫治[1]。为了保持牙弓形态的对称性,通常采取在一个牙弓两侧同时拔牙。但临床上对于一些中、轻度的牙列拥挤患者,往往采用单侧拔牙矫治。单侧拔牙矫治有可能造成上颌中线位置偏斜及磨牙关系紊乱。作者收集了1990年以来,我科单侧拔牙矫治牙列拥挤24例,分析单侧拔牙矫治对上颌中线及磨牙关系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共24例前牙拥挤病例,男7例,女17例,全部为恒牙列。颌面部无骨性异常。其中Angle’sⅠ类股6例,Angle’sⅡ类16例,Angle’sⅢ类2例。矫治:上前牙拥挤集中于一侧者拔除患侧上颔第一前磨牙,…  相似文献   

9.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 ,常规为拔牙矫治 ,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对于轻度深覆盖的病例 ,非拔牙矫治亦可收到理想效果。本组讨论的轻度深覆盖 2 4例 ,男女各半 ,年龄 11~ 16岁 ,平均 12 .5岁。均为非拔牙矫治。通过 12~18个月的治疗 ,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现将矫治适应证、矫治方法分述如下。1 非拔牙矫治适应证①侧面观 :上颌前突不明显 ,下颌后缩相对较明显。磨牙远中关系 ,当下颌前移至中性牙合时 ,目测上下颌关系比较协调。②牙弓有轻度狭窄 ,牙列轻度拥挤。③X线头影测量分析 ,SNA角大致正常 ,SNA角显示下颌轻度后缩。④前牙覆盖 5~…  相似文献   

10.
多种非拔牙方法联合矫治重度牙列拥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种非拔牙方法联合矫治重度牙列拥挤的可能性。方法:选择面型较好的安氏Ⅰ类或Ⅱ类错He,牙列拥挤大于8mm的病例8例,进行方丝弓非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的方法包括扩大牙弓、推磨牙向远中、唇向开展前牙、邻面去釉和旋转上颌第一磨牙。术前术后均拍摄X线头影测量片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2种或3种方法组合,成功地矫治8例重度拥挤病例,拥挤完全解除,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显示无明显差异。结论:用多种非拔牙方法的组合能成功地矫治重度牙列拥挤。  相似文献   

11.
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临床探讨在特殊的适应证下 ,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疗效。方法选择面型较好的上下颌中度牙列拥挤病例 ,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 ,拥挤度在 6~ 9mm ,共 2 2例。采用上下颌单侧拔牙矫治。另外选择 2 2例中度牙列拥挤患者 ,采用双侧对称性拔牙矫治。对两组病例进行术后牙弓对称性的比较。结果  18个月内 ,采用单侧拔牙矫治的 2 2例拥挤全部解除 ,上下颌中线无明显偏斜 ,上下牙列尖窝关系咬合紧密。两种拔牙方式矫治后 ,牙弓对称性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本项研究证明 ,上下颌单侧拔牙能成功地矫治中度牙列拥挤且拥挤集中于牙弓一侧的患者 ,具有简化疗程和减少拔牙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推磨牙远移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ngleⅡ^错[牙合],上颌轻度前突或牙列拥挤,下颌正常或轻度后缩病例,第一期应用Nance托NiTi方丝多曲弓推磨牙远移矫治。第二期使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应用该矫治法解决了非拔牙矫治中间隙预备问题,为磨牙中性殆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结论:Nance托联合多曲NiTi方弓推磨牙远移是一种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有效的非患者依从性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自锁矫治技术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牙列拥挤的患者,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牙弓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矫治后牙弓长度和宽度均有明显的增加,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前磨牙区。上颌中切牙唇向前移和第一磨牙发生远中向后移量无显著性差异。牙弓变化与牙列拥挤度显著相关。结论采用自锁矫治技术对拥挤病例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后牙弓宽度和长度增大,上颌牙弓长度增加由上颌切牙唇向移动和磨牙远中移动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4.
83例成人和青少年牙列拥挤拔牙矫治的疗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成人和青少年牙列拥挤拔牙矫治过程中矫治部件损坏情况及其疗程长短特点。方法 在已完成的因牙列拥挤经拔牙的83例病例中,成人组35例,青少年组48例,观察两组的疗程及矫治部件损坏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的疗程差异无显著性,但青少年组矫治部件的损坏次数明显高于成人组。结论 成人和青少年牙列拥挤拔牙矫治由于其矫治标准、依从性等因素不同而影响疗程。  相似文献   

15.
柯伟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2010,26(5):744-746
目的:依据矫正治疗成功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以及模型测量分析,研究正畸患者实际拔牙情形和拔牙指数(E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矫治成功的错(牙合)畸形病例141个,筛除EI拔牙指数值在150~155的临界病例21个,根据年龄及错(牙合)分组,作拔牙指数EI准确性及相关性指标的回顾性检验。结果:拔牙指数EI对总样本中74.17%的病例做出了正确的预测,在青少年患者组中拔牙指数EI的预测一致率为81.63%,在成人组为69.01%,按错(牙合)类型分类中,安氏Ⅰ类错(牙合)病例总的一致率为75.00%,安氏II类错(牙合)病例总的一致率为80.00%,安氏Ⅲ类错(牙合)组中病例总的一致率为67.50%。总样本中拔牙指数EI对54例严重及中度拥挤病例所预测的一致率为68.52%,而对66例轻度拥挤病例的预测一致率为78.79%。结论:拔牙指数EI对矫治错(牙合)畸形临床拔牙与否的判断中,无论是对安氏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或是严重及中度拥挤组还是在轻度拥挤组,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颏部形态与边缘型牙列拥挤拔牙非拔牙矫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正畸治疗前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颏部形态在颅面部硬组织侧貌形态中的作用,及其是否可作为临床矫治设计中判断是否拔牙的指标.方法 选取15~18岁之间的边缘型牙列拥挤患者50名,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与不拔牙组.选取反映硬组织面型特征的指标21项,对2组患者治疗前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拔牙组与不拔牙组间测量项目有无差异,及颏部形态与测量项目之间的相关关系,判断代表颏部形态的指标Pog-NB是否可以作为临床矫治设计中判断是否拔牙的敏感指标.结果 代表颏部形态的指标Pog-NB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og-NB因素对决定拔牙与否的影响最大.Pog-NB与L1-NB、L1-NP、U1-NP、L1-AP、A-NFL、UL-EP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证明了颏部形态对正畸矫治拔牙设计有影响.结论 当上颌倾斜度、突度相对于前颅底平面一致时,颏部突度的大小对预测矫治后下切牙应处的位置有重要意义,可通过Pog-NB值来判断边缘型牙列拥挤拔牙或非拔牙矫治.颏部形态对决定边缘型牙列拥挤拔牙与否有重要的影响.当颏凸较小、拔牙的概率大.反之当颏凸较大、颏点位置靠前时,拔牙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中重度牙列拥挤的非拔牙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重度牙列拥挤非拔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面型较好、牙列拥挤度在5~10mm的病例14例,进行方丝弓或直丝弓非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的方法包括推磨牙向远中、扩大牙弓、唇向开展前牙和邻面去釉。术前术后均拍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非拔牙矫治的14例中重度拥挤患者经固定矫治器治疗后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面型良好。结论:中重度牙列拥挤非拔牙矫治是可能的,应行综合分析决定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探讨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的成年患者11例,所有病例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下颌骨发生了轻度后下旋转,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内收,下前牙被压低,同时发生了轻度唇倾.结论: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非拥挤的安氏Ⅱ1错(牙合),改变主要发生在牙齿及牙槽骨水平,颌骨矫形作用不明显,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成人非拥挤Ⅱ1错(牙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成人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探讨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非拥挤安氏Ⅱ1错[牙合]的成年患者11例,所有病例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下颌骨发生了轻度后下旋转,上前牙及上唇发生了明显的内收,下前牙被压低,同时发生了轻度唇倾.结论: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非拥挤的安氏Ⅱ1错[牙合],改变主要发生在牙齿及牙槽骨水平,颌骨矫形作用不明显,此方法适用于牙性或轻度骨性的成人非拥挤Ⅱ1错[牙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的硬软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选取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31例,其中拔除4个前磨牙矫治(甲组)13例,下颌单颌拔除2个前磨牙矫治(乙组)18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对矫治前后的硬软组织变化进行测量。结果: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甲组下切牙内收与下唇的变化更为显著,下唇凸度明显减小,甲组面型侧貌改变较乙组更为显著。结论:单颌拔牙模式适用于上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反牙合患者;双颌拔牙模式适用于上颌伴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反牙合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