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说的“证”是针对一系列有关的证征——即所谓证候或症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立法处方的依据,因此“证”的掌握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哪些食物能够担当清洁工的角色,帮我们扫除体内垃圾呢?水果“清洁工”樱桃:樱桃是目前被公认的能够为人体去除毒素及不清体液的水果,它同时对。肾脏的排毒具有相当功效,而且还有通便的功用。葡萄:尤其是深紫色葡萄具有排毒作用,而且能帮助清除肝、肠、胃、肾内的“垃圾”。苹果:苹果内含半乳醣荃酸,对排毒挺有帮助的,其果胶还能避免食物在肠内腐化。草莓:草莓也是一种可以排毒的水果,且热量不高,能清洁肠胃道和照顾肝脏。  相似文献   

3.
陈锐深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陈锐深教授对大肠癌的治疗有深厚造诣,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肠瓣”、“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素体虚弱,脾肾不足是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慎,感受外邪是外因。脾虚湿毒瘀阻为大肠癌的最主要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4.
说"魂"话"魄"     
“魂”与“魄”虽皆可用以表示精神、神志等,但就本义而言,有“阴”与“阳”之分。中医学中与之相关的许多名词术语及理念,既发端于先民对“魂”、“魄”不同初始义的认识,又促进了其词义的外延。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的中医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医古典医籍中无“大肠癌”的确切称谓,但相关论述散在于多种病证范畴内。依据大肠癌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属“肠风”、“脏毒”、“便血”、“肠游”、“肠积”、“锁肛痔”、“积聚”、“下痢”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6.
释"营"与"荣"     
对中医的“营”、“荣”二字,从词义引申与语言文化角度进行阐释.说明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所涉及的医理。  相似文献   

7.
论"三体"战略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健康观念“前移”、防治重心“下移”的方针,凸显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优势和方法优势。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实施中医“治未病”的“主体、实体、整体”战略,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完善中医“治未病”体系。  相似文献   

8.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该文通过对芍药属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芍药”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历史之“芍药”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前者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中的衍生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一证多方"探讨"同证异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证对应”、“方证相关”、“一证一方”、“一证多方”的角度,对“异病同证”、“同证同治”、“同证异治”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一证一方”、“一方一法”属“同证同治”,是最经典、最精确的辨证论治方法;“一证多方”,方变法变,是总的大法不变,而在此之下的具体细法发生变异,属“同证异治”,是辨证论治的变法或灵活运用,是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治求其属”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其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强调探求疾病的本质属性、疾病证候与治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遵循“治求其属”的治疗法则,常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临证指南医案》详载“久病入络”的各种症候,却不见其病机阐释,本文拟通过河间“玄府学说”对“玄府”的认识,从玄府的特性,玄府在气血津液升降出入中的功用,玄府闭密的各种临床表现,浅述玄府闭密与阴络病变之间的联系,从而解释“久病入络”病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35岁的女性,近一段时间以来常出现无明显原因经常性腰酸疼痛,一位略懂中医的朋友告诉我,我可能是患上了“肾虚证”。请问何为“肾虚证”.又该如何治疗呢?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陈锐深教授对大肠癌的治疗有深厚造诣,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肠”、“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素体虚弱,脾肾不足是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慎,感受外邪是外因。脾虚湿毒瘀阻为大肠癌的最主要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4.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于言。”上面是孟子的喟叹,不论是观象、观变、观物、观生或观心.中国人的思维绕不开拥有超拔的儒家精神,今中见古,吉中示令。  相似文献   

15.
王微 《四川中医》2006,24(8):89-9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确立“通乳散”对促进产妇通乳下乳、减缓产后乳房胀痛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设试验组100例,使用“通乳散”;对照组60例为空白对照,观察两组在通乳时间、乳汁量、乳房胀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乳散”能显著提早产妇乳汁分泌时间、增加乳汁分泌量、减少乳房胀痛发生率及减轻疼痛程度。结论:“通乳散”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少和减轻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16.
赵广兰 《养生月刊》2007,28(3):217-219
历代皇帝都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中做着长生不老之梦,神仙方士们始终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而世人却在五彩缤纷的人生长河中,找到一个不老人生的“密码”,那就是“三心二意”。所谓的“三心”是:信心、善心、童心,“二意”即“无意”、“有意”。  相似文献   

17.
"肺主治节"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健 《吉林中医药》2006,26(12):8-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是用国家行政政权分配来比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肺与心同居膈上,心为“君主之官”,肺位高近君,犹如“宰辅”,故称之为“相傅之官”,功“主治节”。治节者,治理调节也。指各脏腑之所以依照一定规律活动,全依赖于肺的治理与调:常。正如《血证论》中谓:“肺之令主行制节,以其居高,清肃下行,天道下际光明,故五脏六腑皆润利而气不亢,莫不受其制节也”。肺如何“治节”,历来说法颇多。  相似文献   

18.
治"哕"二则     
朱平东 《西部中医药》2005,18(12):29-29
“哕”,又称呃逆,因膈肌痉挛引起的打嗝。以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证。其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兼见于其他疾病,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有寒、热、虚、实之分,不论何种病因所致,终不外是胃气上逆,升降失调。笔者在临床中辨证治顽呃,多有良效。现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体检中,总会有相当比例的人被检查出患有“脂肪肝”,有人视为“富贵病”、“常见病”一笑了之。但也有人却忧心忡忡:听说脂肪肝会恶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那么,患了脂肪肝到底要紧吗?又该如何科学地对待?本人就此为众多患者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20.
黄根柱 《养生月刊》2008,29(9):772-776
何谓“五福”?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康宁”,四是“修德”,五是“老而善终”。人生有这五福,自然会吉祥、幸福、美满。“五福”从何而来?活了一百零一岁的唐代大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做过精辟论述,他在《福寿论》中说:“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