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露 《中国乡村医生》2022,(26):127-129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随访调查的26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评分、每日热量摄入量、限水合格率、限盐合格率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RABQ评分及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限水合格率及限盐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征监测、透析操作、饮食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能够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在居家期间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推荐应用于居家患者的护理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并规律随访的282例患者。按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18.5~23.9 kg/m2)、超体质量组(24~27.9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连续观察12个月,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BMI、糖尿病、增加透析剂量、增加腹膜透析液浓度、腹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肥胖组患者腹膜透析开始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Kt/V、D/Pcr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Kt/V、D/Pcr有差异(F=2.115和2.384,P=0.144和0.589);(2)4组患者的Kt/V、D/Pcr有差异(F=4.151和0.286,P=0.033和0.834);(3)4组患者的Kt/V...  相似文献   

3.
家庭腹膜透析技术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而如何正确有效地做好实家庭腹膜透析病人及家属的理论与技术培训 ,直接关系到透析效果及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作者就近年来我院在这方面的工作作概要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95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在我科经住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家庭腹膜透析者 30例 ,男18例 ,女 12例 ,年龄 4 1~ 77岁。所有病例均采用美国百特公司的卷曲腹透管和腹透液进行透析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 2天行间歇性腹膜透析 (IPD) ,10~ 14天后行持续性腹膜透析 (CAPD)治疗。透析两周后对患者及家属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腹膜透析初期不同透析剂量对患者临床状况的影响,初步探讨腹膜透析初期的透析方案.方法 依据患者每日透析剂量(dialysis dose,DD)不同,将我院腹膜透析3个月的患者分为A、B、C 3组,比较3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内生肌酐清除率)、营养状况(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酸碱(碳酸氢根离子)失衡及电解质(钾离子、钙离子、磷离子)紊乱情况.结果 与透析剂量较低的A组相比,B、C两组患者的每日透析时间延长,每日尿量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较A组下降,C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较A组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超滤量、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钾离子、钙离子、磷离子、实际HCO-3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初期,个体化的透析剂量无论在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以及酸碱、离子代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髙血磷患者(血磷≥1.6 mmol/L)33例,按照性别一致、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的原则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行腹膜透析正常血磷患者(血磷1.6 mmol/L)33例。(1)在营养科医师和腹透护士的指导下记录3 d食谱,使用食谱计算器评估患者的饮食磷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DPI)及热量摄入量(DEI)。(2)腹膜及残肾磷清除率的估算:采集患者24 h尿液和腹透液,检测患者血磷浓度、24 h透出液和尿液中磷浓度,计算腹膜及残肾的磷清除率。(3)收集24 h腹透液和尿液评估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cr),检测血钙、i PTH、血胆固醇、血钾等指标。结果:高血磷组患者饮食蛋白质摄入量和磷摄入量分别为(0.91±0.28)mg/(kg IBW·d)、(12.94±3.18)k J/(kg IBW·d),明显高于正常血磷组的(0.78±0.23)mg/(kg IBW·d)、(9.82±2.92)k J/(kg IBW·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中热量摄入量和总热量摄入量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磷组患者残肾磷清除率、腹膜磷清除率、总磷清除率和总Ccr分别为(1.38±0.12)、(21.53±9.16)、(30.76±12.59)、(58.60±17.80)L/(周·1.73 m2),均低于正常血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透患者血磷水平与i PTH、血钾呈正相关;与总Ccr、血红蛋白、腹膜磷清除率、总磷清除率、残肾磷清除率、RRF等呈负相关。结论:腹透患者的血磷水平与饮食磷摄入量、腹膜磷清除率、残肾功能和i PTH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孙琤  张苗  蒋春明 《现代医学》2011,39(4):430-434
目的:观察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8例终末期肾脏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丹参酮ⅡA注射液(每1 L腹膜透析液中加入5 mg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照组腹膜透析液中不加丹参酮ⅡA注射液。两组均行标准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每次2 L,每日交换4次)治疗,第23天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及透出液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丙二醛(MDA)]以及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GSH、T-SOD均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MDA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清除指数(KT/V)、超滤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GSH、T-SOD显著升高(P<0.05),MDA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液中短期应用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患者腹腔局部及全身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23-27
目的观察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以夜间间歇性自动化腹膜透析(NIPD)代替普通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可行性。方法将选取的48例CAPD方案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重、腹透时间等基本资料,同时检测并计算患者体重指数,血及腹透液尿素、肌酐,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量,腹透每日超滤量,血钠、血浆白蛋白,残肾Kt/V,总Kt/V及总肌酐清除率值。然后观察组患者予NIPD模式透析14 d,而对照组予CAPD模式共透析14 d。再次检测并计算上述两组数据,分析两种透析方案在患者中的疗效差别。结果观察组在使用NIPD方案后,在透析容量控制方面,24例入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腹透每日超滤量4项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尿量、血钠及血浆白蛋白在更换透析方案后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透析毒素排泄方面,患者血尿素、血肌酐、残肾Kt/V、总Kt/V及总肌酐清除率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腹透液尿素及肌酐在更换NIPD后有实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持续使用CAPD方案透析后,各项数据前后未有明显变化。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NIPD比CAPD在透析容量控制上有明显优势,但在透析毒素清除率上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透析液对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与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分别使用进口和国产腹膜透析液的患者,随访两年期间能定期行透析充分性及腹膜平衡试验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肾功能、透析充分性及腹膜转运类型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种腹膜透析液在患者残余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周尿素氮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Cr)、4小时肌酐透出液与血浆比(D/P)值、腹透超滤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国产腹透析液对小分子溶质和水的清除,残余肾功能和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与进口腹透液是相当的,并没有引起血钠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 方法 收集绍兴市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5年8月—2018年3月因慢性肾衰行腹膜透析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退出腹膜透析患者的例数,并分析退出原因。 结果 共299例入组,其中156例仍在本院腹透,143例PD转出本院腹透随访系统,因地域或医保原因转院69例(48.3%),改血透30例(21.0%),行肾移植16例(11.2%),死亡28例(19.6%)。首位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病12例(42.9%),营养不良6例(21.4%),感染和肿瘤各5例(17.9%)。与对照组比,移植组患者TC、LDL和DBP更高,总Kt/v更低;转血透组患者BUN、PTH更高,残肾Kt/v与总Kt/v更低;死亡组患者Alb、PTH、Scr、DBP、残肾Kt/v与总Kt/v更低,TC、TG与LDL更高(均P<0.05)。Logistic分析残肾Kt/v与是否转血透呈负相关,即Kt/v越小,越容易转血透(P<0.05)。COX生存分析发现,初次腹透年龄大、CRP、血钙和血磷水平高、Scr及残肾Kt/v水平低均是影响腹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最常见原因是改血透,其次是死亡。而腹膜炎是改血透的最常见原因,死亡最常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次是营养不良。置管时残肾Kt/v越小,越容易转血透。故适时透析、规范操作、改善营养、控制心血管高危因素等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腹膜透析(PD)相关腹膜炎的发生情况,为腹膜透析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稳定腹膜透析患者75例,通过MQSGA、BMI、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无牙颌患者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口腔卫生维护状况,分析其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复查时记录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情况、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 mPLI)、探诊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等,并利用X线平行投照法观察边缘骨吸收,同时调查患者对附着体的日常清洁行为。分析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0名患者(125枚种植体),平均随访了22个月(6~54个月),平均mPLI、SBI、GI分别为1.4±1.2、0.8±0.7、0.7±0.6,PD为(2.2±0.7) mm,近远中边缘骨吸收分别为(1.1±1.1) mm、(0.9±0.9) mm。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为49.6%,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为0。口腔卫生差(mPLI≥2)的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mPLI<1)的11.9倍,每日清洁附着体两次及以上的患者mPLI得分显著低于清洁次数不足两次的患者(P<0.05)。结论:无牙颌患者种植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的口腔卫生维护不足,口腔卫生维护不良与无牙颌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相关,口腔卫生差的患者种植体发生黏膜炎的风险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1.9倍,附着体的清洁是患者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2.
33例腹膜透析患者的退出和住院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退出和住院的原因。方法对33例腹透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其退出状况和原因,以及住院状况和原因,同时测定其营养状况和心血管系统状况等指标。结果33例患者中,至调查终点维持腹透治疗者18例,退出者15例。退出腹透的首位和次位原因分别为心力衰竭(33.3%)和肺部感染(28.6%)。只有1例患者因腹腔感染退出腹透(4.8%)。住院的首位和次位原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38.7%)和肺部感染(25.8%),腹透相关性感染为第3位住院原因(16.1%)。营养不良与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互为因果,影响腹透患者的预后。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腹透患者退出和住院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一起导致腹透患者预后不良。腹透相关性感染不再是腹透患者退出和住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础腹膜溶质高转运特性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新置透析导管接受腹膜透析治疗,且基础腹膜溶质转运特性为高转运的患者290例,随访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截止随访时间患者的生存状态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至随访截止日期,生存组患者249例,死亡组患者41例,病死率14.1%。死亡组患者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指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治疗比例、随访期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随访期超滤量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R=3.368)、CCI指数高(HR=2.478)、CAPD模式治疗(HR=4.336)、随访期营养不良(HR=5.255)、随访期超滤量不足(HR=6.750)均是影响腹膜透析溶质高转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临床表现不同的腹膜透析溶质高转运患者预后存在差异,关注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或可降低其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偏远山区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患者的生存状况、存活时间及死亡原因,探讨其透析方式的相对最优选择.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2年1月1日~ 2008年12月31日期间川西南、滇西北地区的偏远山区ESRD患者新进入透析且年龄≥18岁患者39例.其中HD组患者22例,PD组患者17例.随访至2010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7.9(0.25,51)个月.采取理化检查及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等方式,观察患者血压、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尿量、Kt/V、心功能、感染次数、存活时间、死亡原因、心理感受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存在依从性差、透析不充分、心理感受差等状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D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6.4个月,PD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8.4个月,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远山区ESRD患者生存状况堪忧,主要问题为经济原因,其次为交通状况、文化程度,社会及医务工作者应更关注该类人群;从生存时间上来看,PD优于HD,PD或为其相对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High peritoneal transport status was previously thought to be a poor prognostic factor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D) patients. However, its effect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PD patients is unclear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adverse impact of diabetes itsel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eritoneal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on PD.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o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on PD were enrolled in this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 resul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Higher transport group (HT, including high and high average transport) and lower transport group (LT, including low and low-average transpor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iochemical data, dialysis adequacy, and nutritional status were evaluate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 Risk factors for death-censored technique failure and mortality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LT group (n = 37), serum album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incidence of malnutrition by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HT group (n = 65) (P < 0.05). Kaplan–Meier analyses showed that death-censored technique failure and mort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T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in LT group. On multivariate Cox analyses, higher peritoneal transport status and lower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death-censored technique failure when adjusted for serum albumin and total weekly urea clearance (Kt/V).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were advanced age, anemia, hypoalbuminemia, and lower RRF, but not higher peritoneal transport status.

Conclusions:

Higher peritoneal transport status has an adverse influence on nutrition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on PD. Higher peritoneal transport status is a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death-censored technique failure, but not for mortalit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on P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浓度显著低于血液透析患者,进一步分析PD患者血清IS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透中心定期评估、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D,CA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检测血清IS浓度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腹膜平衡试验和透析充分性检查。结果 共纳入CAPD患者169例,有尿和无尿患者的性别、年龄、肾脏基础疾病、贫血、营养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更低[(18.74±11.30) μg/mL vs.(28.05±13.98) μg/mL,P<0.001],透析充分性更好[tKt/v:2.20±0.60 vs.1.84±0.43,P<0.001;tCcr:(71.68±22.84) L/wk vs.(53.66±11.16) L/wk,P<0.001]。依据tKt/v分组,无论有尿还是无尿,透析充分与不充分患者IS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依据tCcr分组则发现,透析充分的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的有尿患者。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间血清IS浓度无统计学意义,高转运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情况更明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校正透析龄及尿量后tCcr与IS仍显著相关。结论 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对IS清除极为重要,腹膜转运特性对血清IS浓度无显著影响;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血清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有尿CAPD患者,tCc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清IS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平衡试验(改良PET)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中的应用。方法腹膜透析患者在1个月内分别进行改良PET和标准PET测定,并根据改良PET结果调整透析方案,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本研究,改良PET与标准PET显著相关(r=0.79,P〈0.01),患者在研究开始与随访3个月时透析充分性指标(Kt/Vurea)及营养状况指标(ALB)分别为(1.45±0.30;1.84±0.38,P〈0.05)与(29.12±3.59;38.15±4.22,P〈0.01)。随访结束时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改良PET与标准PET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能指导透析方案的调整,从而有利于充分透析及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黄培华 《黑龙江医学》2004,28(5):333-334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充分性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透析不充分的 1 9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 ,采用腹膜平衡试验 (PET) ,并根据PET结果对患者原有的PD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分别观察调整前及调整后 3个月的透析充分性指标 :即临床指标、尿素清除率 (KT/V)和肌酐清除率 (Ccr)。同时 ,评估营养指标 :血清白蛋白 (Alb)及血红蛋白 (Hb)。结果 调整透析方案前 ,在透析不充分的情况下 ,患者的营养指标低下 ,根据PET结果对原有的PD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后 ,1 9例患者中有 1 8例透析达到充分指标 ,Alb与Hb值与调整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 (P <0 0 1 ) ,余下的 1例患者透析仍不充分 ,故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充分透析可改善PD患者的营养状态。PET可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PD方案 ,从而使透析达到充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双周方案治疗晚期体力状态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l例晚期NSCLC患者(ECOGPS=2或3),采用脂质体紫杉醇100mg/m。静滴dl,d14,联合奈达铂50medm。静滴dl,d14,每4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21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初治的ll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6例,进展2例,有效率(CR+PR)为2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2%。复治的lO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4例,进展5例,有效率为10%,疾病控制率为50%。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非血液学毒副作用以肌痛及关节酸痛、脱发为主。结论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双周方案治疗体力状态较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133例来自香港3所医院的神经科专科门诊的PD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进行躯体功能、精神、智能及跌倒方面的评估。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研究PD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33.1%)患者在最近一年内有1次以上的跌倒。44例跌倒者平均跌倒的次数为1.9±0.7次。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婚姻状况(丧偶、离异或未婚)(OR=1.965,95%CI=1.203-3.208, P=0.007)、Schwab和England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OR=0.973, 95%CI=0.955-0.991, P=0.003)及服用三种以上抗PD药物(OR=0.973, 95%CI=0.955-0.991,P=0.026)是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跌倒是PD患者的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服用多种抗PD药物、日常生活能力及婚姻状况对跌倒均有明显的的影响,提示了在跌倒的预防与评估中,疾患内在因素和社会因素均需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