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赴川救灾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对160名赴川救灾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性别的医护人员在主观支持(t=2.685,P<0.01)、社会支持总分(t=2.602,P<0.01)、替代性创伤总分(t=-2.380,P<0.01)、情绪反应(t=-2.660,P<0.01)和行为反应(t=-2.310,P<0.01)因子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赴受灾程度不同地区的医护人员在客观支持(F=4.179,P<0.01)和生活信念(F=6.349,P<0.001)因子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年龄阶段的医护人员在认知反应因子(F=8.809,P<0.001)和主观支持(F=4.659,P<0.01)及社会支持总分(F=4.629,P<0.0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与替代性创伤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19,P<0.05);(5) 回归分析中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对替代性创伤有预测作用.结论 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和替代性创伤存在性别及年龄的差异,且受地区灾情程度的影响;医护人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所受的替代性创伤越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后60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3年8-10月,在唐山地区选取参加过汶川地震的救灾志愿者200例,均在地震后3个月接受过替代性创伤问卷(VT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并与其地震后60个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地震后60个月4例(2.0%)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总分超过理论中值。200例救灾志愿者地震后60个月情绪反应、认知反应、生理反应得分及VTS总分低于地震后3个月,行为反应得分高于地震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低于地震后3个月,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得分高于地震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S总分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是地震后60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的影响因素(Y=108.758-1.080×消极应对得分,P<0.05)。结论 救灾志愿者在地震后60个月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创伤,但与地震后3个月相比,替代性创伤程度降低。同时其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次数越少,产生替代性创伤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赴川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方法 对300名参加汶川地震的救灾志愿者采用 "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91例救灾志愿者替代总分超过理论中值11人(3.80%),其中生活信念69人(23.70%)、认知反应36人(12.40%)超过理论中值,救灾志愿者出现了一定的替代性创伤.男性救灾志愿者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生活信念、生理反应及替代总分均明显低于女性救灾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及专科以下救灾志愿者情绪反应、认知反应、生理反应和替代总分均明显高于本科及本科以上救灾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救灾志愿者生理反应得分明显低于已婚救灾志愿者,生活信念得分明显高于已婚救灾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灾区工作时间≥1个月救灾志愿者情绪反应、认知反应、生理反应及替代总分均明显低于工作时间1~2周救灾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灾区工作时间3~4周救灾志愿者认知反应及替代总分均明显低于工作时间1~2周救灾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未婚的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较为严重;在灾区工作时间短的救援者的替代性创伤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周娜  李玲  唐宇  崔轶  马海鹰  盛月红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65-1968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医护人员替代创伤的特点以及睡眠、应对方式、依恋模式对替代创伤的影响。  方法  于2021年11—12月选取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57名肿瘤病房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成人依恋量表(AA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替代创伤问卷(VTQ)作为研究工具。数据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357名肿瘤病房医护人员VTQ总得分为(81.70±24.37)分;不同性别、岗位、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是否有创伤记忆的医护人员VT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VTQ总分与PSQI得分、AAS焦虑分量表、SCSQ消极应对分量表呈正相关关系(r=0.458、0.498、0.354,均P < 0.01),与AAS亲近、依赖分量表,SCSQ积极应对分量表呈负相关关系(r=-0.457、-0.277、-0.370,均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SQI得分、SCSQ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分量表得分和AAS亲近、焦虑分量表得分为替代创伤的影响因素(决定系数R2=0.431;调整后R2=0.411, F=21.639,P<0.001)。  结论  肿瘤科医护人员替代创伤程度较高,且女性、睡眠质量差、消极应对方式和依恋焦虑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和就业等应激事件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进一步研究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医学院部分学生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积极应对得分为:1.88±0.48;消极应对得分为:1.08±0.48;不同性别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9),同性别医学生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8);不同年级医学生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不同专业医学生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30).结论 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倾向于采用高积极应对方式,生相对于女生更倾向于采用低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应对方式状况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所医院54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消极应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消极应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士在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士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年龄、职称、学历对临床护士的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影响,应根据临床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引导和教育护士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缓解压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创伤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杭州整形医院住院的急诊手创伤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将手创伤患者问卷调查结果与相应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手创伤患者消极应对方式与健康人群常模、综合性医院各类患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创伤患者的SCL-90中F2(强迫)、F3(人际敏感)、F4(抑郁)、F6(敌对)、F8(偏执)5个因子评分与常模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主观支持和职业;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EPQ-N(神经质)、F8、婚姻和受伤性质。结论手创伤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受个性特点、社会支持、社会保障及婚姻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创伤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重庆市3所医院创伤病房的191例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创伤住院患者SCL-90除人际关系外,其余各因子分和总均分都高于正常人,经比较,除人际关系和敌对性外,其余各因子分和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受伤部位)、ISS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关系不大.但躯体化因子分在住院早期与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创伤患者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水平均比常模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 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过程中要加以关注,引导患者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利用简体中文版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20例患者进行调查,经SPSS 17.0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1.87±7.67)分,中度损伤患者与轻度损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与积极应对呈中度正相关(r=0.382,P<0.001)。经回归分析,应对方式对创伤后成长有预测作用,各维度总合可预测创伤后成长总变异20.4%,且积极应对的预测力大于消极应对。结论:应对方式对创伤后成长有预测作用,且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较强,积极应对方式能促进患者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9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的心理求助总分及预期、接纳因子得分高于男生(P<0.05),男生和女生的需要和信任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求助态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专业学生的求助态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文史专业学生(P<0.05);其他变量求助态度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与心理求助态度存在正相关(P<0.05),生活事件各因子和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与心理求助态度均存在负相关(P<0.05)。受惩罚、解决问题、自责及求助等是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具有正性预测作用(P<0.05),受惩罚、自责具有负性预测作用(P<0.05)。不成熟型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存在差异。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具有影响,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心理求助态度间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灾难救助者的替代性创伤程度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替代性创伤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86名参加汶川地震的唐山灾难救助者进行调查,所有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不同性别的救助者在情绪反应得分[女(20.03±4.92)分;男(15.09±3.93)分]、行为反应得分[女(16.43±4.49)分;男(12.11±2.57)分]、认知反应得分[女(10.27±3.28)分;男(8.29±2.81)分]、生活信念得分[女(14.17±3.53)分;男(11.20±3.37)分]、生理反应得分[女(21.23±5.31)分;男(17.32±4.80)分]及替代性创伤总分得分[女(82.70±17.74)分;男(64.00±12.49)分]上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2)救助者的替代性创伤在是否接受过灾难救助培训、是否有过灾难救助经历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3)出现替代性创伤反应的救助者在N量表得分上高于无替代性创伤的救助者(P<0.01).结论 灾难救助者的替代性创伤程度存在性别差异,受培训和经历影响;情绪稳定性高的人更适合参加灾难救助工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and personality in trauma helpers. Methods Questionnaire about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and Revise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for Chinese(EPQ-RSC)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a random sample of 86 trauma helpers in Wenchuan earthquate region from Tangshan. And all the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 scales will be dealt with by the software SPSS11.5. Results ( 1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on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of trauma helpers in emotional reaction( famale :20.03 ± 4.92; male: 15.09 ± 3.93 ), behavioral reaction ( famale: 16. 43 ± 4. 49;male: 12.11 ± 2.57 ), cognitional reaction( female: 10.27 ± 3.28; male: 8.29 ± 2.81 ), faith of life ( famale: 14.17± 3.53; male: 11.20 ± 3.37 ), physiological reaction ( female: 21.23 ± 5.31; male: 17.32 ± 4.80) and the total core of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famale: 82.70 ± 17.74; male: 64.00 ± 12.49) (P<0.01).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of trauma helpers 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of trauma help (P < 0.05 ). ( 3 ) Comparing to helpers of non-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the helpers of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were high in N scale questionnaire (P< 0.01 ). Conclusion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of trauma helpers are affected by sex,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of trauma help. The best choice of trauma helper is steady emotion personal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一年半后灾区群众的应对方式特点,研究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北川、绵阳两地的480名受灾群众进行调查。结果灾区群众的应对方式按使用程度依次为: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幻想、求助、自责。心理卫生正常组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在幻想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居民只在合理化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解决问题因子得分上26~35、56~65岁组分别与16~25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求助因子得分上26~35岁组分别与16~25、56~65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幻想因子得分上36~45岁组与16~25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避因子得分上16~25岁组分别与26~35、36~45、56~65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理化因子得分上26~35、36~45、46~55岁组分别与16~25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汶川地震一年半后灾区群众五态性格变化情况及其与灾后心身状况、应对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五态性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对北川、绵阳地区480名受灾群众进行调查.结果 (1)五态性格调查中,太阳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少阳、阴阳和平、太阴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少阴维度得分与常模无明显差异.(2)五态性格与心身健康状况相关分析显示,强迫、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与太阳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得分与少阳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恐怖因子与阴阳和平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SCL-90各因子均与少阴无显著相关(P>0.05);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太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3)应对方式各维度均与太阳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自责、幻想、合理化维度与少阳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解决问题、幻想与阴阳和平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太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震后一年半灾区群众五态性格已发生变化.心身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与五态性格有密切关系,性格偏阳者心身健康状况优于偏阴者.  相似文献   

14.
汶川大地震,汶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全县卫生系统损毁严重,震后第一时间,全体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忠实履行白衣卫士救死扶伤的天职,并继续承担起灾后重建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救援武警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地震救援武警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参加地震救援后11 d和2个月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参与地震救援的65名武警消防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1)在救援后11 d,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无显著性外[(1.51±0.35)分,(1.55±0.57)分,t =0.679,P >0.05;(1.25±0.43)分,(1.35±0.45)分,t =1.881,P >0.05],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救援后2个月时躯体化因子得分明显下降(t =2.298,P <0.05);(2)与中国军人16PF常模相比,消防官兵恃强性和独立性因素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 =4.141,t =2.796,P <0.05),而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和幻想性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常模( P <0.05或0.01);应对方式6个因子的得分由高到低顺序为:解决问题、求助、退化、合理化、幻想和自责.结论 参与地震救援的消防官兵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能与他们的某些人格特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地震救援官兵急性应激反应状况,探讨其急性应激反应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SRS)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地震救援官兵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地震救援官兵五种应激反应中,认知改变最重,生理反应次之,病理改变最轻。②地震救援官兵在难以决定、注意力减退、记忆缺失和疑惑症状上得分较高(>0.25),精神症状得分最低。③地震救援官兵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的得分较高(>17.00),地震救援官兵采取求助的应对方式最少,总的来说,消极应对得分高于积极应对得分。④地震救援官兵急性应激总反应指数及各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震救援官兵最严重的急性应激反应是认知改变和生理反应。军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应对急性应激反应。危机干预策略的重点是官兵的认知改变和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7.
应对策略指导对缓解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君  陈英  朱小东  彭伟萍  黄玉红 《广西医学》2007,29(11):1677-1679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及策略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运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对实验组病人在化疗期间接受系统的应对策略指导,选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问卷(HAD)作为主要测查工具,对120例住院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对方式、情绪焦虑阳性率及恶心、呕吐程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接受系统的应对策略指导后倾向于"面对"应对方式,较少运用回避方法,焦虑阳性率较低,恶心、呕吐程度也较轻。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进行系统的应对指导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并可降低由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