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探讨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3周以上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足跟采血的疼痛刺激。干预组在采血前及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而对照组无此项干预。观察两组间在哭闹时间、新生儿疼痛评分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方面的差异。结果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新生儿在足跟采血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哭闹时间缩短(P〈0.01),新生儿疼痛评分降低(P〈0.01),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减轻(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新生儿对足跟采血操作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84例新生儿为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疗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足跟采血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新生儿足跟采血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袋鼠式护理护理联合音乐疗法,采取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对新生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并对新生儿的刺穿前后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NIP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穿刺前,两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后,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实施袋鼠式护理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于新生儿足跟采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松  苏琳  王茜  高焕香 《大家健康》2014,(9):299-300
目的:系统评价母乳吸吮缓解侵入性护理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疗效,为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提供临床证据。方法:电脑上网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在线等中外文数据库,同时配以手工检索和引文检索辅助,全面获取世界范围内有关母乳吸吮缓解侵入性护理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中外文CCT或RCT文献。2名研究人员根据统一标准同时进行筛选文献,评价方法学质量和提取相关资料。使用revman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4篇CCT文献纳入本研究以供meta分析。结果表明:1.母乳吸吮更能维持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新生儿SaO2的稳定(P<0.01)。2.缩短操作时和操作后新生儿啼哭和疼痛面容的维持时间、降低啼哭和存在疼痛面容新生儿所占的比例(P<0.01)。3.减少操作时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P<0.01)。结论:母乳吸吮较常规护理可以缓解新生儿疼痛时的行为反应、降低新生儿疼痛量表的评分。由于符合标准的文献较少,今后尚需纳入更多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再次增加证据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袋鼠式护理缓解侵入性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和(或)临床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客观评价袋鼠式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联机检索在线PUBMED、EBSCO、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以手工检索和引文检索为辅助,全面获取有关袋鼠式护理缓解侵入性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中英文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0.25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7篇临床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袋鼠式护理和襁褓包裹比较,更能稳定新生儿侵入性操作期间和操作后恢复期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P<0.01),可缩短新生儿侵入性操作时和操作后恢复期啼哭和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P<0.01),可减少新生儿侵入性操作时的NFCS评分(P<0.01)。结论袋鼠式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新生儿对疼痛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减轻新生儿疼痛。由于相关研究较少,今后尚需纳入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评价袋鼠式护理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科室新生儿监护病房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足跟采血前5分钟开始至采血后10分钟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按常规行足跟采血,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患儿心率变化及新生儿疼痛评分情况。收集采血针刺前1分钟(-1分钟),针刺时(0分钟)针刺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的心率数值及新生儿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及新生儿疼痛评分两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拟行桡动脉采血新生儿11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采血前5 min、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穿刺即刻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哭声持续时间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高于采血前5 min(均P<0.05),观察组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心率和呼吸频率与采血前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哭声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应用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缩短啼哭时间,有利于保持患儿心率与呼吸频率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何菲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2):88-90,96
目的:探讨非营养吸吮联合鸟巢体位应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新生儿116例,均进行足跟采血,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57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59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接受非营养吸吮联合鸟巢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采血时间、血滴直径、出血时间、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和针刺前及针刺后1 min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滴直径大于对照组,出血时间、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后1 min,两组新生儿的HR、RR均上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动脉血SpO2针刺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吸吮联合鸟巢体位应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可缩短采血时间、出血时间,提高采血效果,降低疼痛程度,稳定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体质量为2 600~3 900 g的2 082例足月新生儿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样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足底采血方法,观察组改进采血部位、体位、抚触方法,增加母亲参与的人文关怀,采取多项护理措施联合的采血方法。按照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进行疼痛评分,监测采血前和采血中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NIP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采血中心率、呼吸频率均较采血前增高,血氧饱和度均较采血前降低。观察组采血中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护士和母亲的共同干预,采取多项护理措施联合的采血方法,对新生儿的生理指标影响小,新生儿疼痛程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三棱针与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同一产科病区住院的6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三棱针进行足跟采血,实验组使用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进行足跟采血,比较两组新生儿在心率、血氧饱和度、面部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及啼哭时间,使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NA)对新生儿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结果在足跟采血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分别为(69.92±17.18)、(96.15±36.74)s,DNA评分分别为(5.58±1.56)、(6.95±1.1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6.34,均P<0.05),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40.58±17.74)、(59.70±32.66)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采血穿刺时心率分别为(132.33±13.12)、(154.10±6.52)次/min,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2.67±3.75)%、(86.15±6.22)%,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36、3.278,均P<0.01)。结论触压式一次性末梢采血器能减少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感;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有创性操作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份收人院的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非营养性吮吸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给新生儿静脉穿刺过程给予行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穿刺,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俩组患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啼哭持续时间及疼痛皮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啼哭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缓解新生儿有创性操作所致的疼痛,值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王珊丹  周均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00-101,1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儿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急性疼痛评分结果以及刺激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急性疼痛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受到疼痛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能够更快恢复正常。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新生儿疼痛,有助于保持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有利于新生儿的康复以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oral nifedipine to reduce labour pain in patient with preterm labour, to complete the doses of steroids in lung maturity and in utero transfer to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and to evaluate the maternal adverse effects and neonatal outcome. Diagnosed cases of preterm labour (between 24 to 34 weeks gesta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mong them 50 patients were given oral nifedipine (n=50) and 50 patients were observed with no treatment (n=50).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race, parity, preterm delivery risk factor between the groups. At first the labour pain were observed through Continuous CTG in first hour, then intermittent CTG. The patient in the Nifedipine group can prolong the pregnancy time 36.0±3.2 wks than 30.6±3.1 wk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reduce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and admission to NICU. Oral nifedipine in patients with preterm labour pain as Tocolytic therapy h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pregnancy with lesser neonatal problems and fewer maternal adverse effects.  相似文献   

13.
张玉婵  肖琪  魏丽群 《中外医疗》2014,33(6):43+45-43,45
目的研究呼吸减痛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该院接收的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妇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呼吸减痛法,比较两组产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产中疼痛程度、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减痛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可以控制的分娩镇痛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孕妇产程、分娩疼痛、分娩结局的影响。方式: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的初产妇22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的同期同样条件的初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分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较对照组少12 mL,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痛分娩法,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剖宫产率、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白噪声干预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省某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住院新生儿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和对照组各45例,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分别播放白噪声、古典音乐,对照组采用常规轻拍安抚干预。比较3组新生儿的疼痛评估量表得分、心率、啼哭时间等结局指标。结果 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外周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30 s、60 s、90 s、120 s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噪声组外周静脉穿刺时、穿刺后60 s及90 s的疼痛评分低于古典音乐组(P <0.05);外周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30 s、60 s、90 s、120 s的心率,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白噪声组外周静脉穿刺后30 s、60 s、90 s的心率低于古典音乐组(P <0.05);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外周静脉穿刺时新生儿啼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白噪声组外周静脉穿刺时新生儿啼哭时间短于古典音乐组(P <0.05)。结论 白噪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27-12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120例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未开展任何的分娩镇痛,观察组进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分娩疼痛程度;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产妇疼痛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总量、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前两组疼痛VAS评分相近(P>0.05);宫口全开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总量、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在分娩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减轻产妇的产痛程度,且对于妊娠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硬膜外微泵用于硬膜外微泵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微泵持续给药对64例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未干预的产妇64例相对照,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阵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活跃期缩短(P<0.05),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未发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无痛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组,将无镇痛的产妇30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失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镇痛有效率100%,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SEA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Pain control in newborns is poorly understood and often neglected in neonatal practice in many settings in our environment. Managing pain among newborns can be quite challengi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interventions used to ameliorate pain in this category of patients are either unknown or poorly understood by many a people engaged in the care of newborns in one way or the other. A search for published works on neonatal analgesia was performed using Google and PubMed.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was also searched. The areas of focus were definitio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pain in neonates. Relevant 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and processed. Contrary to what is widely believed in many quarters, howbeit erroneously, there is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newborns do indeed feel pain. Supportive care, comprising of use of sucrose, glucose, breastfeeding, kangaroo mother care are worthwhile measures in ameliorating pain in the newborn. Novel therapies (such as sensorial saturation and swaddling) have been evaluated and proven useful. The use of sedation did not show any benefici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