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经术中所见或术后病理学证实。将患者的CT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6例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CT诊断的准确率为90.91%,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出现72处损伤,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50处,空腔脏器损伤22处,CT对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超声,可以作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常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诊断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依次行经CT和超声检查。对CT、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性定诊断的阳性率为93.33%,明显高于超声的82.67%(P<0.05)。CT检查对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31%和70.00%,高于超声检查的82.61%,6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检查肝、脾、胰腺正确率分别为92.00%,94.44%,86.67%,高于超声检查的80.00%,83.33%,4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采用CT检查具有安全准确、方便快捷的优点,为及时抢救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CT、超声检查与金标准(手术)定性及定位检出情况差异,评估CT、超声的诊断效能。结果 9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出现108处实质性脏器损伤,24处为空腔脏器损伤;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P0.05),且对腹部实质性脏器及空腔脏器损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超声(P0.05)。结论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定性、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诊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经急诊超声检查诊断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104例中,经CT或手术证实,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93例,超声诊断与其结果相符者为84例,诊断符合率为90.3%。非实质性脏器损伤11例,超声疑诊与其结果相符者为5例,诊断符合率为45%。结论:急诊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的常规彩超检查和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常规彩超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腹部实质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5%、83.3%、96.5%,常规彩超诊断腹部实质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0%、50.0%、68.6%,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性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彩超,它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实时、无需做过敏试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等优点,能发现常规彩超不能发现的小的裂伤、挫伤、活动性出血,腹部外伤后要尽可能做超声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发生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66例,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分别使用CT检测以及超声检测,选取的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测.观察两种检测的结果 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CT检测,有60例患者检测出腹部闭合性损伤,检测的准确性为90.91%.经过超声检测,有54例患者检测出腹部闭合性损伤,检测的准确性为81.82%.CT检测的准确性大于超声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测出患者的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准确率(90.00%)以及空腔脏器的损伤的准确率(86.35%)多于超声检测(78.00%、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使用CT检测,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孙春霞 《吉林医学》2010,31(16):2466-2466
目的:通过回顾性试验研究,以探讨超声在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就诊的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行手术治疗并术前行B超检查的患者,男女不限,共100例。按事先制定表格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受伤部位与B超诊断的正确情况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入选的10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有腹腔积液患者96例(96.00%),手术证实有腹腔积液患者为93例(96.88%);超声诊断证实实质性脏器破裂患者93例,手术证实有实质性脏器破裂患者为92例(98.92%);超声诊断证实空腔脏器破裂患者7例,手术证实有实质性脏器破裂患者为8例(8.00%)。结论:超声对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正确率高,可作为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金晶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45-1846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腹部创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检查或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5例患者中实质性脏器损伤75例,超声诊断与其相符的67例,漏诊3例,疑诊5例,诊断符合率89.3%;非实质性脏器损伤10例,超声诊断与其相符的1例,诊断符合率为10%。结论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具有方便、快捷、可随时复查、无创性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超声检查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超声资料.结果 本组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为肝、脾、胰腺、肾等破裂,分别为73例(占91.3%),空腔脏器损伤7例(占8.7%).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85%(68/80),误诊漏诊率为15%(12/80).结论 超声诊断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经床旁B超检查诊断并经随访证实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70例,结合文献分析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超声正确诊断59例,诊断符合率为84.3%。结论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检查中符合率较高,其便捷、有效,是目前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增强扫描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中,平扫诊断肝损伤23例,脾损伤47例,肾损伤19例,胰腺损伤3例,其中2例脾肾复合损伤;可疑肝损伤2例,脾损伤6例,肾损伤4例,未见异常8例,对以上患者增强扫描后,全部患者均能明确诊断。经剖腹探查手术证实腹部脏器损伤76例,其中肝损伤12例,脾损伤40例,肾损伤12例,脾肾复合损伤5例,其中3例肾损伤行介入治疗。结论 CT增强扫描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是判断闭合性腹部外伤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选择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对钝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至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并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16例钝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人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侧膈肌破裂13例,左侧膈肌破裂3例,未见双侧膈肌同时破裂病例。结果钝性膈肌破裂的征象包括膈肌不连续6例,部分膈肌不能辨认4例,膈肌增厚4例,腹腔脏器疝入胸腔10例,狭颈征5例,内脏坠落征9例,肋膈窦闭塞征6例,同时出现的胸腹腔积血4例,无上述阳性CT征象2例。结论钝性膈肌损伤临床表现隐匿,除非发生膈疝,影像表现不典型。正确认识膈肌破裂CT征象,是提高膈肌破裂CT诊断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陈子鑫  罗哲鹏  钟柱  叶志 《吉林医学》2012,33(7):1372-137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经CT确诊的腹部外伤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外伤以中上腹部的实质性脏器为主,脾损伤40例,肾损伤18例,肝损伤15例,胰损伤2例,腹腔积血20例,腹膜后血肿3例。结论:螺旋CT检查能够准确的反映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部位、范围、腹腔出血的量及损伤后并发症与后遗症的形成,为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钝性腹部创伤往往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特别是合并肝脏、脾脏损伤甚至破裂。以往由于条件和技术的局限,对腹部钝性创伤导致的实脏器破裂的早期诊断,多依赖于常规查体,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T扫描、MRI、核素扫描等相继出现,为腹部钝性创伤实脏器破裂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腹部钝性创伤早期诊断的关键点可归纳为快和准两方面,即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合并危及生命的实脏器损伤、有无活动性出血、出血部位、是否需要急诊手术等,以上几种检查方法各具特点,但目前超声造影、CT扫描可能更具准确、快捷和可行性等特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条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赵胜  潘振龙  张三荣  车朋浪 《吉林医学》2013,34(13):2442-2445
目的:总结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方法,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结果:16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腹腔穿刺检查、B超、CT及X线检查阳性率分别是91.1%、92.3%、91.8%及34.3%。结论:腹腔镜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是一种积极、微创、有效的诊疗方法。及时地腹腔穿刺和必要的B超检查是简单、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合理的CT和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选择性水溶性造影剂消化道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十二指肠或结直肠损伤的诊断。腹腔镜技术为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提供了又一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检查对腹部胃肠道和肠系膜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证实为腹部钝性损伤患者的平扫及增强CT表现征象,并比较分析各种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27例中,腹腔和(或)腹膜后积液23例,气腹19例,肠管水肿增厚18例,肠系膜血肿15例,肠系膜增厚与周边脂肪界面模糊不清或周边脂肪内有斑点状改变22例。结论:MSCT增强扫描对判断有无肠和肠系膜损伤及其程度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T用于钝性伤致小肠破裂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腹部钝性伤,且手术确诊为小肠破裂的患者临床资料及CT图像。结果:63.2%患者CT扫描结果表现出明显的肠破裂征象,即出现腹腔肠道外空气57.9%扫描结果提示严重的小肠破裂,即呈现小肠壁不同程度、不均匀增厚,增厚小肠管内有斑点状高密度影和或不伴其他脏器损伤的腹腔内游离液体。结论:CT对诊断钝性伤所致小肠破裂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8.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s widely used in assessing clinically stable patients with blunt abdominal trauma. In these patients, liver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organs being injured and CT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and assess the extent of the injury. The CT features of blunt liver trauma include laceration, subcapsular or parenchymal haematomas, active haemorrhage and vascular injuries. Widespread use of CT has notably influenced the management of blunt liver injury from routine surgical to nonsurgical management. We present pictorial illustrations of various liver injuries depicted on CT in patients with blunt trauma.  相似文献   

19.
李鸥 《四川医学》2013,(12):1908-1909
目的 探索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过综合征治疗和手术治疗确诊为腹部实质脏器闭合外伤的87例患者、103个外伤灶的CT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 在103个外伤脏器当中,利用超声进行准确诊断的共有91个(88.34%),利用CT进行准确诊断的有96个(93.20%);在25个对损伤复合脏器的诊断当中,利用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8%(22/25),利用CT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100%(25/25).结论 利用CT和超声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诊断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二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都比较高,而且差别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联合使用,进行腹部脏器单一损伤检查是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复合损伤进行检查时应首选CT诊断,并且在证实超声诊断时运用CT诊断的方法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闭合性肠和系膜损伤(BMI)的诊断能力和限度。方法搜集39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伤病例资料,由3位放射科诊断医师在不知手术结果的情况下回顾分析螺旋CT图像,并对BMI进行评价,分为无损伤、轻微损伤(不需立即手术治疗)、严重损伤(需要立即手术治疗)。螺旋CT评价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手术证实BMI 21例,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87.2%(34/39),敏感性90.5%(19/21),特异性83.3%(15/18),阳性预测值86.4%(19/22),阴性预测值88.2%(15/17)。螺旋CT正确鉴别轻微和严重损伤14例(66.7%)。结论螺旋CT对BMI诊断敏感,但螺旋CT还不能准确评价BMI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