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娱乐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华北石油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1 h/次、2次/周的运动锻炼和1 h/次、2次/周的娱乐作业疗法,共干预3个月,分别于0、3个月运用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BADS)(规则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找钥匙测验、时间判断测验、动物园分布测验、修订的六元素测验)对所有受试者执行功能(规则转换能力、计划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判断能力、组织监督行为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最终进入对照组32例,干预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受损部位、是否首次患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BADS的单项评分及总分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显示:除时间判断测验(t=2.609,P=0.026)和总标准分(t=2.589,P=0.027)外,其余单项分值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显示:干预后规则转换卡测验(t=2.449,P=0.037)、动作计划测验(t=2.753,P=0.022)、找钥匙测验(t=3.007,P=0.011)、时间判断测验(t=3.973,P=0.003)、动物园分布图测验(t=2.689,P=0.025),修订六元素测验(t=3.354,P=0.008)及总分(t=7.426,P=0.000)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在动作计划测验(t=2.739,P=0.013)、时间判断测验(t=2.929,P=0.009)、修订六元素测验(t=2.629,P=0.017)三方面的单项分及总分(t=4.545,P=0.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锻炼联合娱乐疗法可以增强慢性脑卒中患者的执行功能,改善其认知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的状况.方法选取已确诊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执行功能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定(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dysexecutive syndrome,BADS)对脑实质中单一病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非急性期执行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评.结果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及运动的老年患者子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几乎不锻炼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poEε4、ACE DD等位基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48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poE、ACE基因进行分析,应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系统(WCST)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BADS)方法测试患者的执行功能。结果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者WCST 6项评分、BADS各单项评分及总标准分均低于非携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CE DD等位基因者WCST6项评分、BADS各单项评分及总标准分均低于非携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携带ApoEε4和ACE DD等位基因者WCST评分及BADS评分与单独携带ApoEε4或ACE DD基因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ε4、ACE DD等位基因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赵建云  杜维  王俊海 《西部医学》2022,34(11):1646-1650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清CRP水平分为观察组(血清CRP增高组)和对照组(血清CRP正常组),每组80例。采用Epwoeth嗜睡量表(ESS)、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Pearson相关性检验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与血清CRP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ESS、PSQI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PSQI量表各项目中,观察组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抽象、记忆各项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MMSE量表评分中,观察组MMSE总分、计算力、延迟回忆、语言能力各项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为(17.21±3.8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0.54)mg/L(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SS、PSQI总分及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各项与血清CRP呈正相关(P<0.05),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与血清CRP呈负相关(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OCA量表总分、MMSE量表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与血清CRP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相关性,CRP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睡眠质量越低,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进程中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甘秀军  詹玲球 《吉林医学》2023,(4):1134-1137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e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Fe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和认知训练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取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Moca评价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执行力、视空间、Moca总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执行力、视空间、Moca总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92.69±6.54)分,高于对照组的(77.31±8.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和认知训练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积极的效果,患者MMSE评分、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执行力、视空间、Moca总分改善较好,而且Barthel指数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与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5E康复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2个月后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5E康复模式干预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老年脑卒中病人10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2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对2组病人干预前后记忆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学评价对2组病人干预前后执行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记忆功能各项评分和执行功能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记忆功能评分和执行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1)。结论TOMATIS音频转换训练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海上青年员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并评价其危险程度.方法 选取76例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海上青年员工(年龄为22~50岁).选择发病时间在两周内,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自述确定有无睡眠障碍,从中筛选出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睡眠障碍组(35例)、另选年龄匹配的无睡眠障碍的患者为非睡眠障碍组(41例);针对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及发生卒中的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睡眠障碍组相比,有吸烟、饮酒、血压升高、冠脉异常、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病史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几率大(P=0.033<0.05).根据NIHSS评分,发生中至重度脑神经功能异常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者(占比58.70%)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度脑神经功能缺损者(占比26.67%),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的睡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结论 饮酒、吸烟、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脑神经功能缺损等危险影响因子可导致青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应对以上危险因素积极管控,减少海上青年员工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rain HQ视觉训练对淋巴瘤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功能及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淋巴瘤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障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rain HQ视觉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功能及执行能力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创伤后应激状况中创伤事件主观评定、社会功能受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维度及总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功能中即刻回忆、长时延迟回忆、再认及回忆正确总数高于对照组(P<0.05);执行能力中修订六元素、动作计划、动物园布图、规则转换卡片、找钥匙及总标准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rain HQ视觉训练可通过激活神经活性、提高脑代谢水平等机制,有效提升记忆功能和执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创伤后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结合眼底血管特征的不同中医证型的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 共纳入4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并随访2 a, 采集与中风相关的临床风险因素、中医证型及眼底血管特征参数信息, 采用生存分析法比较气虚血瘀证和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复发风险, 运用单因素分析辨识中风复发的核心危险因素和眼底血管特征, 分别建立2个证型的多因素Logistic复发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2个证型的复发风险比较, 风痰阻络证较气虚血瘀证高(P<0.05)。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受试者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799 6, 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复发风险评估模型值为0.719 3。结论  风痰阻络证缺血性中风患者复发风险较气虚血瘀证高, 建立识别不同证型缺血性中风复发的风险因素模型可以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安宁  罗海龙  刘艳翠 《医学综述》2012,18(16):2703-270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因素指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87例65岁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对照组躯体疼痛(BP)得分低于脑卒中组患者,脑卒中组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和活力(VT)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NIHSS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中各项呈现明显正相关;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各项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患者躯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障碍三因素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EF)损伤及其影响因素,为卒中后EF障碍患者提供防控依据。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测验系统(WCST)对480例稳定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EF进行评测,以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WCST的持续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评分(16.51±5.58、5.51±0.64、65.88±6.31、31.46±16.05、14.14±5.41、16.46±7.76)明显差于对照组(24.28±12.58、3.88±1.37、58.32±5.70、43.43±18.99、21.13±5.71、23.99±14.45);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吸烟指数、饮酒量、梗死体积、梗死部位以及不同合并症患者WCST评分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卒中患者WCST的各项评分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教育程度、吸烟指数、饮酒量、梗死体积、梗死部位以及合并症(OR值分别为:1.23、0.90、1.85、1.21、1.31、3.76、2.52)等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EF障碍,梗死面积大、梗死部位在额叶、合并症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大量吸烟、大量饮酒、年龄大为缺血性脑卒中EF障碍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教育程度、经常锻炼为缺血性脑卒中EF障碍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但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 探究中老年人PTH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4-01至2018-10-01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于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脑梗死者和体检者共65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入院第1天PTH、维生素D(VD)、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病例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测量并计算病例组脑梗死面积,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病例组发病1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OR=0.904,95%CI(0.866,0.942)〕、PTH〔OR=0.878,95%CI(0.793,0.972)〕、IL-6〔OR=0.566,95%CI(0.381,0.842)〕是中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和IL-6水平(r=-0.300,P=0.794)无直线相关关系,与VD呈负相关(r=-0.266,P=0.018)。不同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与脑梗死面积(rs=-0.261,P=0.020)、神经功能恢复情况(rs=-0.291,P=0.009)呈负相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无相关关系(rs=-0.025,P=0.830)。结论 舒张压、PTH、IL-6是中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且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TH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QTc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测量72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QTc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脑卒中组QTc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QTcd可作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电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不同部位脑卒中后的筹划执行功能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脑卒中后的筹划执行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视觉匹配与推理测验,词汇提取测验和读数测验评定脑实质内有单一卒中病灶的113例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老人。结果 视觉匹配与推理测验与读数测验在所有脑卒中组别中均有显著损害,在各脑卒中组之间无显著差别,词汇提取测验以丘脑左侧组成绩最差,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的脑卒中组。结论 筹划执行功能缺损在脑卒中患者中损害较严重但缺乏部位特异性,词汇提取测验不同于典型的筹划执行功能测验,应归为言语长时记忆测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进行抑郁干预治疗,探讨抑郁干预治疗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40例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0周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DNF)评定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1次,于治疗2、10周末各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1次,进行疗效及副作用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NF和HAMD评分的减分率均较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与抑郁症改善两者之间并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TESS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末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周末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SD患者给予抑郁干预治疗能够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同时也对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呈一过性,耐受性好,值得在脑卒中康复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人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的调查,为缺血性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长期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研究,共收集14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量表,按住院后1d、10d,出院后1个月、3个月,共4个时点进行信息采集,结合病例的基线资料,观察各证候的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痰证、风证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证候;进入恢复期后,则以气虚证、血瘀证为其主要证候。结论:提示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要分期针对不同的病理因素有目的的进行施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9.
熊益  蒋森  茹姗  雷晶  张小宁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6):3179-3183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颅脑MRI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26分,n=51)和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26分,n=45)。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患者MoCA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延迟回忆能力、定向力、抽象思维能力维度评分均低于标准分(P<0.05),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维度评分与标准分差距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190,95%CI(1.062,1.333)〕、脑血管狭窄〔OR=10.449,95%CI(1.696,64.389)〕、空腹血糖(FPG)>4.7 mmol/L〔OR=41.378,95%CI(2.801,611.35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OR=3.481,95%CI(1.120,10.822)〕、尿微量清蛋白升高〔OR=1.067,95%CI(1.009,1.128)〕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较长的受教育年限〔OR=0.505,95%CI(0.326,0.78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OR=0.020,95%CI(0.001,0.359)〕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前、后循环梗死均相关,脑血管狭窄及较高的血糖水平是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常见危险因素,适当干预脑卒中后脑血管狭窄及高血糖水平将对改善认知功能障碍获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老年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oral walfarin anticoagulation, OAC)治疗不足的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河北省博野县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确诊为老年房颤患者476例。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为抗凝组,未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为非抗凝组。登记其一般情况、疾病特征、合并疾患及抗凝治疗等,对患者进行CHA2 DS2-VASc风险评分,评估房颤患者的抗凝状况并对华法林使用的影响原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入选的476例老年房颤人群中,144例(30.25%)使用华法林抗凝。持续性房颤、糖尿病史、慢性心力衰竭史、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 CHA2 DS2-VASc评分高者更多使用OAC治疗,合并冠心病的房颤患者由于更多用抗血小板药物而较少OAC治疗;患者依从性差、医生及患者担心出血为影响非华法林组抗凝药物使用的主要原因;在华法林组,使用药物剂量为0.65~3.50 mg/d, INR平均值为1.77±0.59;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持续性房颤、慢性心力衰竭史、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及非冠心病是使用OAC治疗的预测因子。结论老年房颤患者中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严重不足,且未能严格遵循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进行抗凝;持续性房颤、慢性心力衰竭史、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及非冠心病是使用OAC治疗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