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0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治愈67例,死亡3例。结论:该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初步诊断,胃镜检查更具优越性,可做到正确诊断。应重在止血和原发病的治疗,对休克患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如保守治疗24小时以上仍未控制病情,应及时外科会诊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发病.方法 对一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经积极诊断及时治疗,治愈67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同时也发现该病有年龄、职业、发病季节和诱因等特点.结论 该病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初步诊断,胃镜检查更具优越性,可做到正确诊断.应重在止血和原发病的治疗,对休克患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在保守治疗24小时以上仍未控制病情.应及时外科会诊予手术治疗.依据该病发病有年龄、职业、季节和诱因等特点,应加强相关医学知识宣传,可防止其发病,做到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男性青年人较多见,溃疡病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28例均经胃镜明确诊断,积极内科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2.9%,2例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溃疡病为首位,多见于青年男性,及早胃镜诊断,同时积极内科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兰玲  田奕举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375-2376
目的:探讨中学生在应考期间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机制及诊断与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将本院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20例中学生应考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及社会心理干预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中学生应考期间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应考应激有关,需加强社会心理学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156例病因、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与性别、年龄、生活方式有关,其中食管病变常见的病因为食管静脉曲张和食管癌;急性胃炎、胃黏膜病变及胃溃疡是胃出血的重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是十二指肠出血的重要病因;脑部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殊原因.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及病因的确定,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诊的2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分析各组的致病因素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青年组是十二指肠溃疡、急性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中年组是十二指肠溃疡、急性浅表性胃炎和食管静脉曲张;老年组是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和胃癌等.结论 在不同年龄阶段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并不完全相同,应重点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69-2670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9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黏膜剥离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癌,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止血率92.86%,病死率3.57%.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104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104例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占63.46%;出血性胃炎占17.3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占7.69%;胃癌占5.77%.治疗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和出血性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胆道出血27例.其中手术治疗16例,治愈10例,死亡6例;非手术治疗11例,痊愈9例,死亡2例.作者认为,对上消化道出血伴腹痛、黄疸、胆道感染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对症状不典型者,应进一步作包括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在内的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对胆道出血如无急性胆道梗阻的病人,应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对持续大出血的病人,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5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下诊断上消化道出血340例,诊断率达96.59%,其中消化性溃疡共247例(70.17%);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食管恶性肿瘤次之;Mallory-Weiss综合征7例,食管炎2例,吻合口炎1例,十二指肠球炎1例;原因不明者12例。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方法。其中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食管恶性肿瘤次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临床诊断的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原因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方法:对本院临床确诊和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病例分别为97例和59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分别为48.5%、14.4%和18.6%;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中炎症和肿瘤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7.6%和18.6%.结论: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肿瘤病变,而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行内镜检查的普遍应用可对出血病因做出明确诊断.为进一步认识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的252例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98例的出血病因作对照分析.自2006年3月~2011年6月,收治25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梅建华  陈员梅  段青玉 《吉林医学》2010,31(36):6799-6799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诊断采用胃镜检查,治疗采用止血夹止血法。结果:全组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经过治疗后,本组52例患者总显效率为86.5%,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目前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应加强消化性溃疡的防治,大力推广急诊内镜诊治,同时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学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似贲门撕裂症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例,在病情稳定后行胃镜检查.结果:28例患者胃镜下均发现贲门黏膜纵行撕裂,其中18例为1条,9例为2条,1例为3条,撕裂1.5~3.0cm.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为首选检查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0~2010年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4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消化性溃疡140例,胃癌42例,急性黏膜病变3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0例,老年动脉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8例,其他4例.所有病例均先给予内科综合治疗,232例出血停止,11例消化性溃疡因再次出血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29例行胃癌根治术(含姑息切除术),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控制出血的5例给予急诊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晚期胃癌26例全身衰竭死亡,绝大多数经内镜下止血、质子泵抑制剂(PPI)及生长抑素应用可得到控制,有效率93.5%,病死率10.4%.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肿瘤及急性胃黏膜损害占相当比例且对生命威胁性最大.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有手术指征的病例也应在出血控制后再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内科综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常宝成 《吉林医学》2010,(24):4143-4144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诊断与救治资料。结果:经过积极诊断,及时救治,102例患者出血停止,4例仍有再出血迹象,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采取多种抢救措施,才能及时诊治患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进一步的病因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儿童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统计分析了15例儿童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总结了该病临床和胃镜检查特点以及西米替丁与凝血酶联合应用的疗效。结果发现儿童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上消化道出血可影响幽门以杆菌检出率,并发现联合应用西米香丁与凝血酶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结论胃镜检查对儿童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具有重要价值,在治疗溃疡同时应及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救治措施,为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社康中心治疗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在社康中心初步的诊断及治疗,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98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治疗有效率为90.74%,5例患者经过上述内科治疗后出血无明显控制,及时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结论 社康中心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准确判断出血原因,采取多种抢救措施,为患者进一步采取病因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挽救患者的性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增加痊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分析临床诊断及护理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预见性护理,60例患者痊愈出院48例(80 0%);缓解后行手术治疗7例(11 6%);死亡4例(6 7%).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可降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措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发病。方法对7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诊断及时治疗和护理措施,成功救治70例,死亡2例。结论抢救是否及时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