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3例(14足)。术中侧位透视观察Bhler和Gissane角,Broden位观察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结果13例均获随访,时间3~12(5.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3.2(2.8±0.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9足,良4足,中1足。未发生皮缘坏死、伤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技术,适用于骨折粉碎程度较轻,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Ⅱ型。具有术后伤口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了11例(12足)男7例(8足),女4例(4足)。年龄24~56岁,平均42.3岁。左足5例,右足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2例合并脊柱损伤。受伤机制:坠落伤9例(10足),车祸伤2例(2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本组优7例(8足),良3例(3足),可1例(1足),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外骨折、关节内SandersⅡ型骨折、少部分压缩塌陷不严重的SandersⅢ型骨折等病人可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应用透视下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5例16足,按Sander骨折分型,Ⅱ型9足,Ⅲ型6足,Ⅳ型1足。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Bohler角恢复到20°~40°,平均(32.2±7.1)°。Gissane角恢复到100°~130°,平均(120.2±7.7)°,跟骨宽度均恢复正常。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t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1.25%。结论采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是一种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作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微创空心拉力螺钉结合松质骨螺钉,部分患者联合注射高黏度液体人工替代骨或颗粒骨填充治疗21 例24侧跟骨骨折,男17 例,女4 例;年龄21~67 岁,平均年龄38.3 岁.其中18 例为单侧,3 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撬拨复位组、切开复位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解剖学相关指标和疗效(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结果患者术后1、3、6个月均成功进行了返院复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撬拨复位组均少于切开复位组(P 0. 05)。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B?hler角与Gissane角显著上升、跟骨宽度显著下降(P 0. 05)。术后6个月Gissane角撬拨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 0. 05)。末次随访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撬拨复位组优良率为81. 82%,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72.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空心螺钉脱出、皮肤浅表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情况撬拨复位组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P 0. 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均佳,但是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1—2019-01间永城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80例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将2016-11—2017-12间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01—2019-01间行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42例患者作为微创组。对2组患者手术治疗以及随访10~12个月时的足踝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跟骨宽度、Bohler角、Cissane角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2组的跟骨宽度、Bohler角、Cissane角、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AOFA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均有良好效果。但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较为理想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撬拨复位钢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采用C臂X线机下钢针撬拨复位钢针内固定并石膏外固定。结果 42例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术后12个月复查跟骨轴位侧位片,距下关节面达到或者接近解剖复位(移位≤2 mm)Bohler角30°,Gissane角125°。经随访12~24个月,均无针道感染、骨折再移位及足弓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患足外形良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优25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达88%。结论明确跟骨骨折治疗原则,合理选择撬拨复位钢针固定适应症及禁忌症并掌握适当手术时机及娴熟操作技巧,采用经皮撬拨复位钢针并石膏固定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和空心钉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0-01—2021-12诊治的6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31例采用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微创内固定(A组),33例采用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空心钉微创内固定(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整个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感染、内固定松动、跟骨高度丢失、跟骨短缩、跟骨增宽、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等情况。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B组,而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空心钉内固定,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缓解更快,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小切口显露复位距下关节面,4孔弧形重建钛板固定;加经皮撬拨复位跟骨体部骨折,并空心螺钉或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7例31足。根据SanderCT分型:Ⅱ型17足、Ⅲ型10足、Ⅳ型4足。结果按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1足、良15足、差3足,优良率89.6%。结论对SanderⅡ型、Ⅲ型和部分Ⅳ型骨折采用小切口有限固定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并可避免切口感染坏死、创口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下对27例跟骨骨折行斯氏针撬拨复位经皮微创1~2枚φ4.5 mm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辅以支具固定3~5周。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36(21±1.5)个月,根据M 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优17足,良7足,中2足,差1足。未发生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微小,操作简单,方法可靠,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以有效防止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是一种临床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联合替代骨填充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应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联合可注射人工替代骨填充治疗跟骨骨折的经验和技术要点。[方法]2004年4月~2006年4月,作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联合可注射型高黏度人工替代骨填充方法,对15例16侧跟骨骨折进行治疗,男13例14侧,女2例2侧;年龄24~61岁,平均36.6岁。术前均摄跟骨侧位、轴位及足斜位X线片,并行CT三维重建检查。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4侧(Ⅱa型3侧,Ⅱb型3侧,Ⅱc8侧),SandersⅢac型2侧。术中通过斯氏针垂直穿过跟骨结节牵引恢复跟骨长度,再沿跟骨外侧骨折线做0.5cm切口,用弯组织剪向后上方撬拨复位后关节面。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规格的空心松质骨螺钉固定骨折块。最后经切口注入人工替代骨填充跟骨内缺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34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螺钉断裂及跟骨内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优12例,良4例,优良率100%。X线片检查示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联合可注射人工替代骨填充适用于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3±4.1)岁。测量术前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5.3)个月。术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较术前改善(P0.05)。Maryland评分83.2±8.4。结论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是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36例4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按paley分型,剪力骨折8足,舌型骨折13足.中央塌陷型11足.粉碎型10足。对36例42足跟骨骨折用撬拨复位跟骨整复固定器固定治疗,随访33例38足,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8.4个月。结果按Margland足部评分系统(Margland Foot Score)评价术后功能,本组38足优良率84.2%。结论撬拨复位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植骨结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后植入同种异体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数值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10~32(14±3.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4%。结论距下关节小切口复位、植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少、关节面复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闭合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15年3月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1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20~68岁,平均35岁;均为单侧骨折;右足10例,左6例。按照Hawkins分型标准,Ⅰ型7例,Ⅱ型8例,Ⅲ型1例。16例均采用闭合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按照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创伤性关节炎按照Paley分级评定。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8个月。1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优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3.7%。Paley分级0级。结论闭合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6-07诊治的50例跟骨骨折,25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经皮组),25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切开组)。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切开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ndersⅡ、Ⅲ型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末次随访时的Marylan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开组SandersⅣ型患者以上观察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的情况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主张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可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而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优先考虑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19例(19足),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4~73岁,平均38.2岁。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16例。根据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7例;根据跟骨骨折Essex-Lopresti分型:舌型13例,关节压缩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0 d,平均4.7 d。术前行双侧跟骨薄层CT扫描,计算机辅助镜面成像技术对健侧跟骨镜像处理,按1∶1比例打印出健侧镜像及患侧跟骨模型,对比观察骨折块的移位情况,模拟撬拨复位。跟骨骨折均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在X线片上测量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和Gissane角,并与术前比较;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患足术后功能。结果手术时间25~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10~40 mL,平均14.5 m L。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坏死、钉道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术后获12~25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3周。随访期间无螺钉退出、断裂发生;除1例SandersⅡ型骨折患者术后6周跟骨高度部分丢失外,其余患者无复位丢失及骨折再移位,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76~100分,平均88.2分,其中优10足、良7足、可2足,优良率89.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减少了手术创伤,提高了复位质量及固定强度,使手术方案更安全、精确、个体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0—2019-10采用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52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经微创切口直视撬拨、横向加压钳夹复位塌陷的跟骨距下后关节面,用骨刀撬拨恢复跟骨长度、高度、宽度及跟骨轴线,采用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骨折复位满意,跟骨长度矫正(6.2±1.2)mm,跟骨宽度矫正(5.5±1.7)mm,跟骨高度矫正(12.3±2.6)mm,Bohler角矫正(22.4±4.7)°,Gissane角矫正(25.4±8.6)°。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3~12)个月。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切口并发症、腓肠神经损伤发生。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延迟愈合与畸形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1(2.5~4.0)个月。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91.1~98.3分,平均95.5分。结论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2月,对SandersⅡ型、Ⅲ型31例(34足)跟骨骨折,在C形臂X线机下,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结果 34足术后12个月侧位X线,距下关节面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移位≤2 mm),Bhler角均>30°,Perie角均<15°。经12~24个月随访,无针道感染和骨折再移位、足弓塌陷等并发症,足外形良好,能够穿正常鞋,无跛行,术后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优良率达88.2%(30/34足)。结论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适用于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手术微创,固定可靠,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44例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在C臂X线机透视下,用微创的方法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或加用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44例均获随访,时间6~20(12&#177;2.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功能:优33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93.2%。结论空心螺钉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