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作者于1987~1991年对四川宜宾鲍氏司蛉的生物学、生活史、越冬情况等进行了初步观察。证实了鲍氏司蛉的季节消长,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高峰期,成蛉在自然界的出现至消失时间为7个月。此蛉嗜好吸蟾蜍和壁虎的血液。经胃压片检查72只均含有红细胞大核,其吸血宿主为两栖或爬行类。生活史平均为76.5天(5月),65天(8月)。越冬方式为幼虫。幼虫的滞育期为30天,越冬期约为172.5~257天。  相似文献   

2.
学者们对苏联中亚的阿帕克司蛉Ser gentomia arpaklensis的吸血习性及其是否为皮肤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的看法尚不一致。1983~84年,我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首次发现了阿帕克司蛉。现将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新疆白蛉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新疆白蛉的生物学,重点是对内脏利什曼病和皮肤利什曼的三种媒介白蛉的季节消长,栖息习性,活动(包括吸血活动),趋光性,寿命,生殖、孳生地以及白蛉与利什曼原虫的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各项研究结果对于阐释新疆利什曼利什曼病的若干流行规律,制订防治策略及措施,具有实际意义。最后,对新疆南部古老绿洲地带内脏利什曼病媒介白蛉的防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南京司蛉口甲和色板变化作补充描述。 方法 对南京司蛉批量标本作形态观察 ,对单个饲养的南京司蛉母蛉和子 1代新蛉制成标本作比较观察。 结果 南京司蛉雌蛉口甲齿为 10~ 19个 ,色板形态具有多样性 ,雄蛉口甲齿为 8~ 15个 ,色板多不发育 ,在自然界中司蛉属蛉种口甲齿数不稳定 ,在同种司蛉中齿数的波动有时相差 10个以上。 结论 鉴定时宜用大数量的标本作比较观察 ,为弥补自然界直接采集成蛉标本数少的缺陷 ,最好将司蛉单个饲养 ,观察新羽化子 1代司蛉形态 ,避免同物异名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歌乐山司蛉生态习性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南坪县对歌乐山司蛉的生态进行调查时发现,该蛉于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均可查见,以8月中旬为密度高峰,季节全长逾4.5个月。该蛉为野栖型,垂直分布, 最高为1 640 m。白天的栖息场所主要是山洞及河岸的巨石基部,居民点内难以查见,夜间在栖息场所附近活动,未发现对人刺叮吸血。分析已有的区系资料,指出歌乐山司蛉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自然区域内,在暖温带和边缘热带,该蛉的分布区域都很小。  相似文献   

6.
新疆二种白蛉分类地位的校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7.
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鉴别吴氏白蛉(Phlebotomus wut)和斯氏白蛉(Phlebotomus smirnovi)的主要形态特征,有助于区分该两种白蛉。方法 用两种白蛉原描述的形态进行比较研究,以图、表对比的方法说明两种白蛉在形态特征上的不同。结果 表明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均属于劳蛉亚属的种类,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种。结论 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是两个形态特征完全不同的蛉种,存在着严格的地理隔离。吴氏白蛉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典型的野生野栖种类,是新疆、内蒙古黑热病自然疫源地的传播媒介。微小司蛉新疆亚种(S.minutus sinkiangensis)在描述上不需要更改的情况下,根据种名优先法勿需更名。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中国白蛉科(Phlebotomidae)已报道的67种白蛉作了剖析,表明我国有3属29种白蛉,其中白蛉属(Phlebotomus)11种,司蛉属(Sergentomyia)17种.异蛉属(Idiophlebotomus)1种.同物异名有19种,需待研究的白蛉有18种.司蛉属司蛉是多态型种类,鉴定和定种时,要严谨和避免同物异名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存放在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BMNH)的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地的有关白蛉标本 ,发现丁绍铎和何凯增 (196 2 )报道的“硕大白蛉”(P.major Annandale,1910 sensu Ting & Ho,196 2 )及杨赣源、熊光华(196 5 )的“硕大白蛉吴氏亚种”(P. major wui Yang & Xiong,196 5 )两者皆是斯氏白蛉 (P. smirnovi Perfiliew,194 1)的异名。丁、何的“微小白蛉新疆变种”(P.minutus var.sinkiangensis Ting & Ho,196 2 )应属于司蛉属 (Genus SergentomyiaFranca & Parrot,192 0 )司蛉亚属触角组 (antennata- group Theodor,195 8) ,兹重新命名为新疆司蛉 Sergentomyia(Sergen-tomyia) sinkiangensis (Ting & Ho,196 2 ) nom. nov.,并确定了选模。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鉴别吴氏白蛉 (Phlebotomus wui)和斯氏白蛉 (Phlebotomussmirnovi)的主要形态特征 ,有助于区分该两种白蛉。 方法 用两种白蛉原描述的形态进行比较研究 ,以图、表对比的方法说明两种白蛉在形态特征上的不同。 结果表明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均属于劳蛉亚属的种类 ,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种。 结论 吴氏白蛉与斯氏白蛉是两个形态特征完全不同的蛉种 ,存在着严格的地理隔离。吴氏白蛉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典型的野生野栖种类 ,是新疆、内蒙古黑热病自然疫源地的传播媒介。微小司蛉新疆亚种 (S.minutussinkiangensis)在描述上不需要更改的情况下 ,根据种名优先法勿需更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筠连秦蛉与白蛉亚科昆虫的演化关系,对该蛉做扫描电镜观察,从形态结构上分析其与当代白蛉和化石蛉种的进化关系。方法常规扫描电镜标本处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雄蛉复眼由13~16个小眼面组成,雌蛉由16~21个小眼面组成,色素变浅;触角第7节及以前节上的囊状刺为一光滑的刺,第8节及以后节上的囊状刺呈三菱尖刺状,其根部有一卵圆形孔;感觉乳头为在卵圆形基部两侧伸出含4~5根细刺的梳齿状的围栏,其中央有一根较粗的刺;下颚须上的牛氏器呈杵棒状;雄蛉腹部第4、5节背板两前侧角与上一节交接处附近体表有许多呈蜂窝状小孔,此即筠连秦蛉雄蛉腹部的喇叭腺开口。结论筠连秦蛉退化的复眼、发达的感觉乳头、雄蛉腹部喇叭腺及宽圆翅等结构表明,它在进化上是源于古蛉属的一个现存最古老的小型洞栖“活化石”白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筠连秦蛉与白蛉亚科昆虫的演化关系 ,对该蛉做扫描电镜观察 ,从形态结构上分析其与当代白蛉和化石蛉种的进化关系。 方法 常规扫描电镜标本处理 ,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雄蛉复眼由 13~ 16个小眼面组成 ,雌蛉由 16~ 2 1个小眼面组成 ,色素变浅 ;触角第 7节及以前节上的囊状刺为一光滑的刺 ,第 8节及以后节上的囊状刺呈三菱尖刺状 ,其根部有一卵圆形孔 ;感觉乳头为在卵圆形基部两侧伸出含 4~ 5根细刺的梳齿状的围栏 ,其中央有一根较粗的刺 ;下颚须上的牛氏器呈杵棒状 ;雄蛉腹部第 4、5节背板两前侧角与上一节交接处附近体表有许多呈蜂窝状小孔 ,此即筠连秦蛉雄蛉腹部的喇叭腺开口。 结论 筠连秦蛉退化的复眼、发达的感觉乳头、雄蛉腹部喇叭腺及宽圆翅等结构表明 ,它在进化上是源于古蛉属的一个现存最古老的小型洞栖“活化石”白蛉。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综合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对白蛉生物学和防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991-2004年6次关于白蛉或利什曼病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在白蛉的分布、扩散、吸血、生殖、寿命和滞育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野栖白蛉的防制策略都有了新的进展,可供我国利什曼病防治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记述了作者以往在自蛉生物学的调查研究工作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涉及自蛉的季节消长、栖息习性、吸血、寿命、生殖和白蛉体内外的寄生物等内容,可作为以往的调查研究工作的补充,并对今后有关白蛉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的白蛉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观清于 194 8年首次记载了甘肃省的蛉种及其分布的一些资料 ,指出在永靖、临夏、皋兰、通渭、平凉和泾川 6县有中华白蛉的分布 ,在皋兰和永靖还查见了蒙古白蛉[1] 。 195 1年 ,甘肃省建立了黑热病防治所 ,在开展对该病防治工作的同时 ,也对白蛉的种属及其地理分布进行调查。此后 ,虽然分管黑热病 (内脏利什曼病 )防治工作的单位几经更迭 ,但对蛉的调查工作迄未间断 ,除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部高原地带尚待调查外 ,其它地带 ,包括陇中、陇东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和河西走廊荒漠 ,都曾先后用人工捕集、捕蛉器和粘性纸等方法收集白蛉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1980-1982年,在内蒙古不同景观地带的21个旗(县)内对白蛉种类进行了调查。仅在6个旗(县)查见6种白蛉,即白蛉属的中华白蛉,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蒙古白蛉,安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司蛉属的微小司蛉新疆亚种。对不同景观地带的调查结果表明,白蛉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带,平原和山丘地区的数量很少,而在半荒漠(沙地)及干旱草原地带则未查见白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吐鲁番盆地亚历山大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3~1986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对黑热病的媒介亚历山大白蛉的生态作了调查。该种白蛉主要分布在土壤为棕漠土的山麓砾石戈壁地带,季节全长在4个月左右,它昼夜都能叮咬人和恒温动物,野栖,有强烈的趋光性,在25~28℃时,完成一次性营养周期需5~7天。在实验室内,多数可活30天以上。现场查见自然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季节为6月下旬至9月中旬,传播季节为3个月。作者根据调查结果指示,亚历山大白蛉的生态幅度较窄,土壤类型是限制该蛉分布的重要因素,并就其生态与在吐鲁番地区传播黑热病的作用以及防制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用白蛉人工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方法,观察从新疆荒漠、甘肃山区及河南平原三地自人体成蛉体分离出来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对新疆亚历山大白蛉的感染性。以白蛉的感染率、感染程度以及原虫在白蛉消化道内的进展等项指标,来衡量原虫对白蛉的适应性。结果发现,新疆荒漠的原虫对亚历山大白蛉有高度的感染性,甘肃的原虫居次,河南的原虫对白蛉的感染性很差。结合以往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法和K-DNA杂交法对我国一些地区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研究,以及我国荒漠、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黑热病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等的结果分析,认为我国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很可能存在不同的地域株。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综述了基于分子特征的白蛉群体遗传结构、近缘种鉴别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的研究现状,列举了所应用的分子标志,依据研究内容选择适合的分子标志仍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