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切除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8月-2009年11月,我院采用单操作孔VATS手术切除纵隔肿瘤32例,其中胸腺瘤15例,胸腺囊肿6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畸胎瘤3例,支气管囊肿3例,心包囊肿1例。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92.7±16.2)min;术中出血(110.5±24.6)ml;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2.1±1.3)d;术后住院时间(5.2±1.2)d。全部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单操作孔VATS切除纵隔肿瘤技术上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和囊肿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7月—2010年7月完全胸腔镜下或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前纵隔肿瘤和囊肿103例临床资料。其中完全胸腔镜切除66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切除37例。结果 10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80±15)min。术中出血平均(100±35)ml。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平均(3.5±0.5)d。术后住院平均(7±0.8)d。术后病理诊断:纵隔畸胎瘤17例,胸腺瘤34例,胸腺增生6例,支气管囊肿11例,胸腺囊肿15例,心包囊肿4例,纵隔囊肿9例,胸腺脂肪瘤3例,甲状腺肿1例,纵隔囊性淋巴管瘤1例,淋巴组织瘤样增生1例,脂肪组织增生1例。术后均无并发症。88例随访1~5年,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前纵隔肿瘤和囊肿安全可靠,切除彻底,具有微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哑铃型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 11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采用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背部小切口切除肿瘤椎管内部分,胸腔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椎管外部分。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出现血胸、神经根损伤、椎管内血肿、肺损伤及脑脊漏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哑铃型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纵隔肿瘤的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40例前纵隔肿瘤[胸腺瘤29例(良性28例,恶性1例),心包囊肿2例,畸胎瘤6例,精原细胞瘤2例,膈神经的神经鞘瘤1例]采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结果4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38例经胸腔镜完成肿物切除,2例因瘤体较大,附加5~8cm小切口完成手术。随访5~24个月无复发病例。4例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胸腺瘤患者术后短期内继续服用溴吡啶斯的明(剂量较术前减少)。1例有外侵的胸腺瘤(病理分型B型),术后1个月接受局部放疗,随访10~13个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具有微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3例纵膈肿瘤患者进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根据其临床治愈率及并发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情况: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71.4±22.3)min,术中出血量(88.4±32.7)mL,留置引流管时间(28.2±1.44)d,术后住院时间(7.21±1.83)d。术后并发症:术后共出现并发症4例(4.82%),其中重症肌无力危象2例(2.41%),肺不张1例(1.20%),切口感染1例(1.20%),经短期呼吸支持、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均得以缓解或控制。结论以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良性肿瘤,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行VATS切除纵隔肿瘤41例,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备开胸包,使用VATS技术切除前、中、后纵隔肿瘤。结果41例纵隔肿瘤中,39例顺利施行胸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术后发生一过性轻微Horner综合征,均为胸顶部神经源性肿瘤,术后予以神经营养治疗,随访1月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围术期并发症。结论在病例选择适当时,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方式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48例前上纵隔肿瘤经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手术切除术.坠入性甲状腺肿瘤21例(恶性2例、良性19例),胸腺瘤18例,脂肪瘤4例,淋巴囊肿3例,皮样囊肿1例,心包囊肿1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为(69±1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85±15) ml,平均术后住院1.5~8 d.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可达到传统经胸手术效果,手术显露充分,操作确切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U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6例进行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腔镜c-VATS组.68例;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a—VATS组,48例)肺叶切除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17例患者的需要转变手术方式(由c-VATS到a-VATS,15例;由c—VATS到开放手术,1例;由a—VATS到开放手术,1例)。手术中转开胸1例。ma期108例,DIb期8例,无围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全组手术时间平均(158±36)min,术中失血平均(176±50)mL,术后胸管停留时间平均(3.2±1.8)d,术后住院平均(7.5±2.5)d。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腔镜技术在纵膈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施行胸腔镜纵膈肿瘤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中23例经完全胸腔镜肿瘤切除,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胸腺瘤7例,胸腺增生3例,胸腺囊肿2例,心包囊肿1例,神经源肿瘤8例,支气管源性囊肿4例,畸胎瘤1例,转移癌1例.结论 胸腔镜技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合于大多数纵膈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哑铃形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后纵隔神经源性哑铃形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3月-2004年3月对本院胸心外科11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与神经外科联合手术,小切口切除肿瘤椎管内部分,在电视胸腔镜辅助(VATS)下切除肿瘤椎管外部分.结果:10例患者用微创技术完整切除肿瘤,切除率100%,无1例出现血胸、神经根损伤、椎管内血肿、肺损伤及脑脊漏等并发症;1例因肿瘤巨大占据胸腔,附加一前外侧小切口,亦完整切除肿瘤.随访6个月至2年无1例复发.结论:与传统手术径路比较,背部小切口 VATS在后纵隔哑铃形肿瘤切除术中具有创伤小、暴露好、并发症少、Ⅰ期完整切除肿瘤、局部复发率低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普胸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672例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重度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巨大肺大疱、纵隔良性肿瘤、纵隔囊肿、肺良性肿瘤、心包积液、恶性胸水、肺转移癌、胸膜结核、急性脓胸等17种胸部疾病。结果:手术时间20~130(平均57)min,全组手术出血均在100mL以下,均未输血。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12(平均2.5)d。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死亡。术中有10例延长切口,其中6例胸膜腔广泛致密粘连,4例肺部病灶楔型切除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肺癌且伴部分粘连。术后肺漏气4例.其中肺大疱术后复发气胸2例。结论:电视胸腔镜及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在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肺及纵隔良性肿瘤切除、心包开窗、恶性胸水的诊断及治疗、胸外伤探查等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TH)治疗纵隔肿瘤的优缺点,探讨VATS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0例纵隔肿瘤患者,其中154例行VATS手术,176例行TH手术,所有病例经病理诊断为胸腺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随访1年。结果 VATS组和TH组无一例死亡,VATS胸腺瘤手术1例术后1年内复发,TH胸腺瘤手术2例术后1年内复发。VATS组与TH组比较,胸腺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d、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min、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min、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均少于TH组;畸胎瘤切除手术时间[(70.3±15.4)min vs(86.5±20.6)min]、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也均少于TH组;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手术时间[(112.3±48.8)min vs(135.3±60.8)min]、术中出血量[(94.0±82.5)mL vs(398.7±202.2)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110.5±80.6)mL vs(160.8±110.7)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5±0.8)d vs(4.3±1.9)d]、术后住院时间[(4.7±2.4)d vs(6.5±1.8)d]、术后24 h VAS评分[(2.7±0.5)vs(4.6±0.9)]仍均少于TH组。结论 VATS治疗纵隔肿瘤,在术后复发率方面与开胸手术无差别,在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评价优于常规开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扩大切除胸腺和胸腺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4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电视胸腔镜(VATS)下经右胸前侧径路胸腺及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瘤在内全胸腺组织到前纵隔和上纵隔所有脂肪组织。结果:45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手术44例,1例因术中左无名静脉损伤出血.转为开胸手术;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2rain、平均胸腔引流时间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随访3~24个月,总有效率为77.7%(35/45),其中稳定缓解18例、药物缓解17例、无效10例。结论:经右胸前侧径路胸腔镜下胸腺及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可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期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老年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仅有纤维膜形成者,行脓胸清创术及纤维膜剥离术;病程稍长,已形成纤维板者,则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观察手术的一般情况、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25~150min,平均55rain;术中出血30~1500mL,平均145mL。92例(76.67%)完成胸腔镜手术,22例(18.33%)辅助小切口手术,6例(5.00%)中转开胸。术后胸腔引流3~25d,平均6d。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肺总量(TL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或辅助小切口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能达到清除病因、闭合脓腔、恢复肺功能的目的,对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是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刘志高  王宗喜  渠时学 《河北医学》2010,16(9):1053-1055
目的:探讨对胃底贲门癌手术路径的最佳方法,讨论手术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评价经胸腹两种术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胸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和102例经腹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胸手术40例,每例患者术中输血400-1000mL平均输血600mL。经腹个体化手术102例仅9例需输血平均400mL。手术后住院时间,经胸者为12-35d,平均16d。经腹手术者为10-20d,平均12d。两种手术方法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切端均无癌残留。结论:胃底贲门癌个体化手术,经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VATS)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VATS行肺癌根治术21例,其中右上肺癌6例,右中肺癌2例,右下肺癌4例;左上肺癌5例,左下肺癌4例,并同时进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21例无一例中转进胸,手术时间90~250分min,术中出血量50~600 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2~4 d.随访2~36个月,21例均成活.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胸部CT、ECT均未发现明显复发和转移.结论:VATS肺癌根治术技术可靠,安全、有效,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纵隔肿瘤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该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资料,根据采用的手术方法(正中开胸VS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分组,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引时间、花费、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正中开胸手术18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27例.其中胸腺瘤23例,占48.9%,畸胎瘤6例,占12.8%,神经源性肿瘤8例,占17%,其他纵隔肿瘤10例,占21.3%.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与正中开胸组比较,出血量、胸引时间、均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较短.结论侧开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可以完成所有纵膈区域(除甲状腺)手术,应作为纵膈肿瘤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仍然以正中劈开胸骨行胸腺扩大切除为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外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与疗效分析。方法 1998年3月至2012年5月,开展VATS手术734例,包括自发性气胸195例,肺大疱142例,肺部良性疾病94例,纵隔肿瘤22例,食管平滑肌瘤4例,食管癌11例,心包囊肿10例,肺癌14例,胸外伤中血气胸行胸腔内探查92例,肺裂口修补术38例,凝固性血胸清除术64例,创伤性膈疝修补4例,外伤性连枷胸44例。结果 614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96例附加胸部小切口(VAMT),24例中转开胸手术;胸部手术时间为20~180min,平均56min;术后住院5~33d,平均9d;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 VATS治疗胸部外科疾病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微创和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时附加胸部小切口,积极防治并发症,可使VATS更安全,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纵隔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已行手术且病理证实为纵隔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共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病理学形态和预后。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性78例(59.5%),女性53例(40.5%);有症状者59例(45.0%),无症状者72例(55.0%);肿瘤位于左后纵隔61例,右后纵隔69例,前纵隔1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98例(74.8%),VATS辅助胸部小切口手术5例(3.8%),开胸手术28例(21.4%)。除1例恶性神经鞘瘤行姑息性切除外,其他均完整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理类型显示良性神经鞘瘤98例(74.8%),神经节细胞瘤24例(18.3%),恶性神经鞘瘤2例(1.5%),神经纤维瘤2例(1.5%),副神经节瘤2例(1.5%),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2例(1.5%),神经母细胞瘤1例(0.8%)。术后随访12~95个月,平均53个月,1例PNET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1例恶鞘姑息切除术后20天死亡,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其余均无瘤存活至2016年1月。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绝大部分为良性,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但恶性肿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1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强  徐克平  吕俊杰 《河北医学》2009,15(11):1307-1310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近期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采用不撑开肋骨、完全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10例,其中施行右肺上叶切除5例,右肺中叶1例;左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2例;恶性肿瘤患者同期行*-,gk隔及肺门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10例患者中8例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90~220min(平均130min);术中失血量50~450ml(平均245m1);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6例,结核瘤1例,炎性假瘤1例,支气管扩张1例,绒毛膜转移癌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住院时间6~12d(平均8.5d)。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更加微创。且手术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