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重度心理问题者占8.8%,有轻度心理问题者占29.9%;大学生中学习成绩差、对所学专业兴趣低、有失恋史、业余爱好单一、知心朋友少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中特定人群的生理特点、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与前途理想,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特定的心理结构与自我定位,因而使他们形成了一批潜在的心理疾患的易发。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学生自残、自杀的比例有明显增加,在休学、退学的学生中,约有1/3是由于心理障碍引起;因失眠、失恋、担心失业等因素造成心理问题而就医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本就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医疗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各类高校和社会的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比较复杂.通过调查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成因与生活事件、应对 方式、人格特征和生活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即与生活事件总量、消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当 中某些素质有关,与积极应对方式无关,并与心理健康关系比较密切的人格特征中情绪不稳定者有显著相关.另外心理问题成因与社会环境、学习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剖析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1],调查表明,部分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存在适应不良[2,3].军校新生相对于地方大学生显得更为突出.调查显示,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4],但也存在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多疑、忧虑、偏执、抑郁等消极人格与心理问题,存在不合理的应付方式等[7].其中从高中入军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问题相对较多[5,6].这些都会阻碍军人自身发展及其军事任务的完成,为此,本文对军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指导我院女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R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心理问题是过敏、自责及对人焦虑。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太原市不同类型高校948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产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顾序排列为:EPQ-N,EPQ—E,谈恋爱,失恋过;对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影响,依次为强迫,抑郁、偏执。结论 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培养开朗的性格与稳定的情绪,以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等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探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给予了特别关注。有资料显示,我国约有20%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且低年级学生及女生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影响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因素,以便提出改善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法编制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分层整群抽样调查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6个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被调查人群38.5%感到就业压力大,并且不同学院、不同基础心理状况、就业目标不同的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小有差异,就业压力对学生生活的影响较大。结论首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谈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新生由于环境的变化其心理问题表现出与老生不同的特点,本文对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教育措施提出一些自已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云大“马加爵事件”为高校敲响了警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学生仍存在三方面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压力大,烦恼多,心情压抑;自我感觉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偏高;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及学习问题。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心理健康的特点,阐述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何琳 《医学争鸣》2009,(21):2454-2457
目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作为调查工具,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级3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大学生身体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参与者的心境状态.不同项目的身体活动对于参与者的心境状态有着不同的影响.结论:开放性活动参与者的心境状态变化与比赛胜负、表现的自我评价等因素相关;封闭性活动参与者的心境状态变化与对所从事项活动的喜好程度和项目的类别相关.  相似文献   

17.
谈网络对在校大学生学习与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已将网络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如何认识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就网络对大学生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利弊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思考,对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学习和提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校园的生活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意义,从美国和日本获得的启示,针对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提出建议: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宣传教育;大学开设公共的心理基础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加强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前身,不仅要求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当今医学生人格特质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当今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并探讨两者的内在联系,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日后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在2017年8—11月间,以粤东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大五人格量表调查参与者的人格特质。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分析,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医学生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SCL-90问卷得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除“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外,其余各因子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典型相关分析中,U1、V1典型变量相关系数为0.675(P<0.001),U2、V2典型变量相关系数为0.485(P<0.001)。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和宜人性是反映当代医学生人格特质的主要指标,敌对和偏执是反映医学生心理症状的主要指标。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宜人性的人格特质有利于降低心理症状水平,而神经质特质则对心理症状水平有强化作用。 结论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引导医学生宜人特质等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和形成,对改善医学生的心理症状水平、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医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现今,大众传媒日趋娱乐化的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现实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对媒介形成自我免疫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