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冬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3,(19):185-186,188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并被确诊为CTD-ILD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D-ILD病变发病率中类风湿关节炎(RA)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以上5种CTD占全部CTD-ILD的82.2%。呼吸道症状以活动后气促、咳嗽、胸部不适为主,约4.1%的患者可无明显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检查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分别占检查者比例的61.0%和58.5%。胸片对CTD-ILD的检出率较高,约为93.2%。经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CTD-ILD患者死亡率约为9.6%。结论对有呼吸道症状的CTD患者应尽早进行检查以排除合并ILD的可能,而胸片可作为ILD的筛查项目,结合肺功能检查可提高CTD-ILD的检出率,而HRCT检查则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改善CTD-ILD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与转归。结果12例患者类风湿关节炎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例,干燥综合征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皮肌炎1例,多发性肌炎1例。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气短;肺部体征以Velcro啰音为主;肺部高分辨CT( HRCT)检查表现为磨玻璃样影、条索状影、网状影、斑片状影、肺大泡和蜂窝样影,全胸片表现为条索状影和斑片状影;1例干燥综合征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肺间质病变发现较早,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症状缓解,肺间质病变发现较晚者,经糖皮质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改善,预后差。结论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早期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肺部HR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早期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肺部影像学特点、有无肺动脉高压、肺功能与肺部影像学关系。结果124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憋气,严重时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64例行肺功能检查均有弥散功能减低,其中26例为单纯弥散功能减低,32例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4例为}昆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2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22例合并有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上可有结节影、索条影、斑片影、网格影、磨玻璃影、肺大泡等多种改变。32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患者中有15例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26例单纯弥散功能减低患者中有8例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结论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呼吸系统表现多种多样,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减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是较易出现肺间质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在影像学上可有多种多样改变,影像学上表现为网格样、纤维化样改变的患者肺功能易出现限制性通气伴弥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正>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类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而引起的全身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在CTD引起的肺损害中,肺间质病变(ILD)较为常见,也是引起疾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1]。CTD-ILD患者由于肺功能受损、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因素,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容易合并结核感染。本文对山西大医院风湿免疫科2011—2014年收住的9例CTD-ILD合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结缔组织病 (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 )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生肌炎等疾病[1].因肺脏含有丰富的血管、胶原蛋白以及纤维结缔组织等, 使其成为CTD最易受累的器官, 有研究指出80%的CTD患者均会发...  相似文献   

6.
王海彦 《北方药学》2012,9(7):70-70
目的:本文将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患者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以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的临床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给予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患者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患者分别进行实验室检查、CT医学影像检查等,并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患者经CT医学影像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网状阴影;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患者经CT医学影像检查最常见的表现为胸膜受累。住院期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患者的死亡率为25%,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患者的死亡率为30%。两组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均为咳嗽以及气短。40例患者中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真菌。结论:进行诊断时,应重视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的医学影像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以免贻误病情。若患者经医学影像检查出现网络状改变,则多见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而若出现患者胸膜受累状况时,应首先考虑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间质病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1例弥漫性肺间质病变的典型复杂病例进行报告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临床药学服务,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避免了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开展药学监护,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的临床比较。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将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45例患者与45例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患者采用CT影像以及实验室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而言,CT医学影像呈现出为网状阴性;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患者的CT表现则多为胸膜受累。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咳嗽或气短。其中真菌是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对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肺功能检查,防止病情延误。患者若存在网络状改变则应当考虑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5年7月至2012年9月确诊的12例弥漫性CTD并发DA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和转归。结果 DAH主要表现是咯血、胸闷、呼吸困难、血红蛋白下降;X线胸片、高分辨率CT可出现新发的肺部浸润影。弥漫性CTD合并DAH的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2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2例;诊断DAH时的年龄:SLE(26±8)岁,MPA分别为12岁和42岁,GPA为51岁和57岁;诊断DAH时的病程:SLE(18±14)d,其中有3例SLE患者以DAH为首发症状,另外有1例MPA患者也以DAH为首发症状;SLE合并DAH时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为(18±5)分,抗核抗体呈高滴度,MPA/GPA患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分别呈阳性;9例患者发生明确感染;共有9例患者接受了激素冲击治疗,10例应用免疫抑制剂,7例行机械通气,2例行血液透析,所有患者病程中均使用抗生素。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 DAH与弥漫性CTD原发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容易导致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弥漫性CTD合并DAH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师国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86-1887
肺间质病变是以肺泡壁和肺泡腔具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为特征性病理改变、以因气体交换障碍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而形成的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弥漫性肺疾病的总称。间质性肺疾病病因不同,严重性各异,发病率及死亡率亦不相同。现对我院1995年8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肺间质病变20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69例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美丽  沈友轩 《安徽医药》2006,10(3):204-205
目的探讨DM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DM伴肺间质病变和不伴肺间质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果与结论PM合并ILD发病率为31%,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且合并ILD者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较不伴发ILD者多见,实验室检查合并ILD者ANA、CK、LDH升高较不伴发ILD者多见。  相似文献   

12.
饶志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53-2154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 yosistis,DM)是一种常见结缔组织疾病,并发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nng disease,ILD)并不比其它结缔组织疾病(C11))少见,严重影响预后。现对99例PM/DM中ILD发病情况、临床特点、预后作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多系统受累,其中肺为受累器官之一,而肺间质病变(ILD)是最常见的肺部病变。现将我科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确诊的5例存在肺间质病变的RA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RA肺间质病变(RA—IL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严韬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13-1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周围关节损害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免疫性疾病,常伴有关节以外的其他脏器病变。肺组织常常受累,其中肺间质病变也不少见。现将我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诊治的89例患者中伴有肺间质病变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肺间质是肺的结缔组织。分布于肺泡壁、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周围及胸膜下等部位,并互相联系。弥漫性纤维化肺间质性病变是受连部分为主的慢性病变,较常见的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尤其以尘肺常见。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就目前的尘肺诊断手段,除特殊情况下CT诊断外,绝大部分靠X线平片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可分为隐原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病因很多,如结缔组织病、尘肺、放射性肺炎,各种药物引起的肺部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本人分析了四年来发现的10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历,男6例、年龄45~76岁,女4例、年龄48~72岁,无明显诱因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致肺间质纤维化3例、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1 X线表现1.1胸廓缩小,由于弥温性肺间质纤维化引起肺硬度增加,弹性差、膨胀受限、容量减少、致胸廓缩小。1.2 分布于肺野的结节影,纤维索条影,网状结节影以肺外围为主。此为该病诊断的重要X线征。1.3 蜂窝肺,早期透亮区小,晚期透亮区大,分布于中下肺野内带较多,左肺多于右肺。1.4 片状模糊阴影,以内中带为主。1.5 合并肺其它疾患。如:肺感染、肺气肿、胸壁肥厚、肺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5岁,主因双下肢远端进行性麻木伴抽搐1年余于2005年7月5日入院。2004年4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脚尖麻木,后麻木逐渐上延到膝部,伴有烧灼感,双下肢抽搐,渐直立困难,行走不稳。2005年3月先后就诊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和协和医院,行头颅CT,颈部、胸部、腰部核磁共振均提示未见异常,腰穿提示未见异常。给予口服“中草药、力奥来素、弥可保”等治疗,效果差。于2005年4月起出现小便不尽,夜间偶有小便失禁,胸颈部多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PS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其中,合并ILD 40例(ILD组),非ILD患者39例(非ILD组)。结果 ILD组C反应蛋白[(22.53±29.44)mg/L vs.(12.99±26.45)mg/L]、补体C3[(0.92±0.34)g/L vs.(0.87±0.68)g/L]、补体C4[(0.26±0.08)g/L vs.(0.21±0.07)g/L]均明显高于非ILD组(P<0.05或P<0.01)。ILD组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减低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在发现PSS-ILD的敏感性优于普通X线片。治疗后,ILD组中36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例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PSS-ILD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HR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PSS-ILD病变。  相似文献   

20.
赵珊  胡福定 《云南医药》2000,21(5):394-395
我国是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的国家之一 ,非爱滋病免疫损害宿主 ,并发肺结核的患病率为 3 3%~ 19 4 %。大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 ,误诊率高达60 %。少数患者病情凶险 ,预后差 ,因此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2 4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结核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对象 :1994年 1月~ 1999年 7月 ,我院内科收住结缔组织病 2 94例。并肺结核 2 4例 ,其中皮肌炎 (DM ) 8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8例 ,重叠综合症 (DM和SLE) 2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5例 ,骨关节炎 1例。本组 2 4例中 ,痰找到抗酸杆菌 3例 ,尿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