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7~2009年收治的15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症状缓解不明显,加大卡马西平用量后发作减轻.结论 发作性运动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短暂的、发作性局部或全身不随意运动,卡马西平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PKC)又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手足徐动症。临床表现运动开始时出现不自主的手足及面部的异常运动,如舞蹈样手足投掷、扭转、徐动等。现将我们在门诊工作中遇到的2例PKC,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发作性舞蹈徐动症(PKC)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随访14例患者1~2年内的治疗结果。结果 发作性舞蹈徐动症运动中易诱发发病。考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对卡马西平类药物有良好效果。结论 发作性舞蹈徐动症是一种以运动等因素易诱发的运动障碍。治疗应参考抗癫痫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临床特点,旨在正确诊断和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阵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FPCA)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多数为突然运动所诱发,抗惊厥药物治疗有效,常被误认为癔症。因之,我们将新近收治的2例家族性阵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临床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给予不同的抗癫痫药物,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患者随访,患者在25岁发作次数显著减少,30岁后病症发作次数进一步减少,且患者可正常生活。结论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治疗中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给予不同的抗癫痫病治疗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此外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paroxysmal kinesigenic choreoat—hetosis,PKC),是一种以发作性运动障碍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和癫痫(epilepsy,EP)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也是今后探讨的方向。收集近10年来国内临床资料,关于PKC合并EP家系报道仅有1例,现将我院癫痫门诊一家系报道如下,以提高对两种疾病更深刻认识及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又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aroxysmal kinesigenic choreoathetosis,PKC),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发作性运动障碍,其特征为短暂的(通常不超过3min)被突然的自主运动诱导的不自主运动。既往临床报道很少,我们最近发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异常运动发作,其发作呈强直样、扭转痉挛样或舞蹈手足徐动样,可被突然运动或惊跳所诱发,不伴意识障碍,可有家族史或为散发。本文报道4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点、分类、可能之病理生理机制、有关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徐珑珑  丁美萍 《浙江医学》2005,27(4):286-288
发作性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KD)又称发作性运动源性手足舞蹈徐动症(PKC),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由突然运动诱发的发作性肢体随意运动障碍.该疾病较少见,我们收集了近2年在我院诊治的6例患者,并结合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遗传规律以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Ⅲ。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自1985年至2009年6月收治及随访的24例PKC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PK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PKC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作者描述了最初被诊断为发作性运动诱发的舞蹈手足徐动症的两姊妹,其特点为短暂的抽搐发作后出现突然运动,然而随后的实验表明有低钙血症、高磷酸盐血症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符合Ib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这一诊断通过基因测试得到证实,确认在染色体20q13.3上有3000碱基  相似文献   

13.
推荐理由: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以静止状态下突然运动并诱发出短暂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包括舞蹈症、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投掷症等。PKD发病年龄以6~16岁最常见,青春期时发作频率最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  相似文献   

14.
不自主运动     
不自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s)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可以见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无特殊检查,其诊断仍靠临床观察。不同的疾病可产生同类的不自主运动;而一个疾病又可出现两种不同的多动形式。为了便于描述,以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以下几类:震颤、舞蹈、肌张力失常、手足徐动症、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抽搐(Tic)和肌阵挛。这些名词只说明其不自主运动的形式,而不能说明其病因、病变或某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发作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或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以突然运动触发发作性肢体随意运动障碍、不伴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报道以家族性较多见,散发病例的报道尚不多见.现报道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17岁,学生。15岁时渐出现右侧肢体舞蹈样异常运动,每天发作5~10次,每次持续10秒,每次发作均在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在拟运动时如从坐位突然站立起来时出现发作。表现为右侧上下肢体不自主的快速舞蹈样动作,有时伴有面部异常表情。静止和持续运动中无发作。发作时无意识不清,无尿失禁。既往体健。否认抽搐发作史、家族遗传史、外伤史及糖尿病史。体检无阳性体征。嘱患者反复从坐位起立运动时未诱发发作。辅助检查:脑电图正常、头部CT正常,血常规、肝肾功能、血钙磷、血肌酶谱、甲状腺功能均正常。诊断为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发作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对发病机制加以探讨.方法 对我院2年来诊治的4例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例患者发病年龄8~14岁,病程3 d~1年,临床表现为运动开始时出现不自主的手足、躯干及面部的异常运动或肌张力障碍.3例应用卡马西平有效,l例应用苯巴比妥有效.结论 PKC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的一类疾病,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探析。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经住院治疗的33例发作性诱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随诊。结果:发作性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在发作前都有显著的诱发因素,大多数是因突然运动(包括护理的翻身)、紧张、过度换气或惊吓而诱发的。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投掷运动、舞蹈样动作或手足徐动等,多为一侧性,持续时间1s至5min,发作频率为每周数次或每天10余次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在发病时意识清楚,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发病的平均年龄在4至17岁之间。在治疗过程中有初8例脑电图异常以外,其他的病例其电生理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无明确异常。卡马西平类药物对治疗发作性诱发性运动障碍有很好的疗效。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病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短暂的、发作性局部或全身不随意运动,属于离子通路疾病。用抗癫痫药疗效好。该病最好的、最准确的治疗方案是发作性运动障碍的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19.
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aroxysmalKinesigenicChoreoathetosis,PKC)是一种少见的以手足发生缓慢的、不规则的扭转运动及肌强直为特征的非进展性疾病,常被突然。剧烈运动或惊吓等所诱发。由于PKC症状奇特,临床又不易见到,往往被误诊为舞蹈病、扭转痉挛、请病或神经官能症等。现将最近我们所见两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例1,男,20岁,战士,湖南籍人,主因运动后左侧上。下肢发生不自主扭曲,痉挛2年于1997年6月入院,患者1995年初每当剧烈运动(多在跑步)后出现左侧上、下肢的不自主的扭曲、痉挛,表现为肩关节内收,屈肘…  相似文献   

20.
运动诱发性癫痫(附24例分析)肖成华吴逊(附属医院神经科)(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关键词癫痫随意运动苯妥英钠分类号R749.17由随意运动所致的癫痫发作称为运动诱发性癫痫,此种发作临床极少见。我院1989~1997年间收治10例,北京医科大学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