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组30例加用黄芪注射液60mL静滴,14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2周后与1周后比较治疗组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压下降极明显;治疗组显效率60.00%,对照组3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5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7.78%(28/37),显效率为29.73%(11/37);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4.21%(32/38),显效率为36.84%(14/38)。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短期应用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素抗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以及远期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XE察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8例有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21例有效,总有效率7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心率明显下降,左宣射血分数明显上升(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辅助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较为明显改善,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应用甲状腺素可以改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在形态与功能上已发生改变。加上常合并其它器官系统的疾病。使老年人易发生心力衰竭且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误治。笔者对59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心衰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化疗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LVEF增加,心功能改善1~2级.总有效率达90%.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化疗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LVEF增加,心功能改善1~2级。总有效率达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浅谈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的改善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以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进行治疗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性别比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30例,所接受的是心力衰竭的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重点在于扩张血管、强心、利尿.治疗组患者30例,除了接受传统的治疗手段外,还针对患者发病诱因以及可能的病因进行了针对性治疗.结果 无论是治疗的显效率还是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除了要注重对患者进行扩张血管、强心、利尿之外,还应针对患者发病诱因以及可能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便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内科治疗无效或恶化而改用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治疗的12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能耐受3h血透治疗;11例心衰得到纠正,抢救成功率91.7%;死亡1例,住院病死率8.3%;死因为心源性休克,未见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论: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肝、肾功能恶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行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措施,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459例老年CHF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过。结果:老年CHF以缺血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多见;老年CHF加重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60.8%);老年CHF的治疗在常规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经过回顾性分析,找出了老年CHF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老年CHF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常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取得较为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49例CHF患者 ,其中男 38例 ,女 1 1例 ,年龄 2 6~ 6 8岁 ,平均年龄 48岁。病情半年至 2 0年。其中冠心病 2 0例 ,风湿性心脏病 1 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9例 ,扩张型心肌病 7例 ,肺原性心脏病 2例。心功能按NYHA(纽约心脏协会 )分级 ;Ⅱ级 1 3例、Ⅲ级 32例、Ⅳ级 4例。本组病例根据就诊时的症状和体征 ,并经X线胸片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效果欠佳的心力衰竭患者。男 2 5例 ,女 1 1例 ,心功能 (NYHA分级 )Ⅲ级 1 4例 ,Ⅳ级 2 2例。给予口服氯沙坦 2 5~ 1 0 0mg。 1次 /d ,治疗 4~ 6周。观察治疗前后 ,心率、心胸比、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下降 (P <0 0 5 )。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P <0 0 1 ) ,心功能改善 1~ 2级 ,药物副作用少 ,病人耐受性好。结论 氯沙坦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关于厄贝沙坦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厄贝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且观察组LVEF、LVEDD、LVESD、LVEDV、LVESV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30例老年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入院时查出FT3,TSH,HR笔心功能,除按常规治疗外,每日加服甲状腺素片20-40mg,1月后复查血FT3,FT4,TSH,HR及心功能,设中年无心力衰竭对照组20例,结果:(1)30例老年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1月后20例疗效佳,只有1例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未诱导心绞痛和心房纤颤等并发症。(2)老年心力衰竭组与中年对照组比较,FT3和FT4显著降低(P<0.0005),TSH差异无显著性,HR差异有显著性(P<0.0005)。(3)甲腺素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1月后FT4和FT4明显或高(P<0.001,P<0.005),TSH和HR变化无显著性差异,(4)甲状腺素治疗组后与对照组比较,FT3,FT4,TSH和HR差异均无显著性(P>0.01,P>0.25),P>0.25,P>0.25),结论:小剂量补充甲状腺素能提高血中游离甲状腺素含量,对纠正老年慢性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朱海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8(3):460-461
本院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 ,对 3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氯沙坦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 30例 ,平均年龄 (6 3.1± 10 .8)岁 ,男 18例 ,女 12例 ,心衰平均病程 (9.3± 1.3)个月 ,冠心病 2 0例 ,其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3例 ,室间隔穿孔 1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高血压心脏病 6例 ;老年瓣膜钙化性心脏病 2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 2 0例 ,Ⅳ级 10例。所有病例均予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均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部分病例并发舒张功能不全 ,分别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二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