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在慢性胃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及神经肽在胃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下检测正常对照组及胃炎组患者的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神经纤维、免疫活性细胞进行计数,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肥大细胞形态。结果胃炎组患者黏膜P物质、神经肽Y及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炎患者黏膜可见免疫活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多数肥大细胞有脱颗粒现象,并与神经纤维毗邻,距离约为200nm~1μm。结论胃炎患者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含神经肽的神经纤维数量增加,提示肥大细胞和神经肽参与了慢性胃炎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NPY)等神经肽在大鼠颌下腺内的分布和共存关系结果显示,颌下腺内有SP能、VIP能和NPY能神经支配,纤维呈串珠状或线状,主要走行于腺泡、导管和血管周围。颌下腺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均呈SP、VIP和NPY免疫组化反应阳性。提示这些神经肽共存于神经节细胞内,可能参与调节颌下腺复杂的分泌活动和有效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3.
人胎儿脾NPY,CGRP,SP和VIP神经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竺  张远强  蒋尔鹏  补永安  席芳 《医学争鸣》2000,21(10):1215-1218
目的 研究人胎儿脾NPY,CGRP,SP和VIP神经的分布和意义。方法 应用抗NPY,CGRP,SP和VIP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GDN显色技术研究人胎儿脾肽能神经的定位和分布。结果 NPY-IR神经纤维沿脾的动脉、静脉及其分支走行,在被膜、小梁、白髓、红髓和边缘区亦有分布。CGRP-IP和SP-IP神经纤维在脾脏的分布相同,主要沿脾动脉走行,中央动脉周围尤为丰富,白髓和红髓的淋巴组织中有少许分布。VIP-IR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中央动脉周围,白髓和边缘区有零星分布,人脾肽能神经纤维末梢与免疫细胞接触密切,提示它们对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性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人脾含NPY,CGRP,SP和VIP神经的发现,为研究神经肽调节人脾的免疫功能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 P物质 ( SP)、血管活性肠肽 ( VIP)和神经肽 Y( NPY)在大鼠胸腺的分布及与 T细胞发育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对大鼠胸腺内所含 SP、VIP、NPY神经纤维进行定位观察。结果 :胸腺肽能神经的免疫反应性主要位于髓质 ,在皮、髓质交界区的血管平滑肌上也有表达。结论 :胸腺内有丰富的肽能神经分布 ,VIP、SP可能参与成熟 T淋巴细胞的功能调节 ,VIP、NPY可能有控制 T淋巴细胞迁移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探讨VIP参与针刺对胃黏膜损伤防御性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采用冷冻-束缚应激法复制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壁和迷走背核复合体VIP神经免疫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冷冻-束缚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胃黏膜出现点状、条状出血坏死灶,尤以胃窦部为主.胃壁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减少.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胃壁和迷走背核复合体VIP神经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大鼠VIP神经元免疫反应性变化,提示VIP可能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信号分子参与了针刺对胃黏膜的防御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豚鼠心脏表面神经节丛SP、CGRP及VIP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SP、CGRP及VIP在心脏表面3个主要神经节丛,右心房神经节 丛(RAGP)、心房背侧神经节丛(DAGP)及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神经节丛(A-PGP)的化学性质和定位分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豚鼠心脏表面3个主要神经节丛的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进行了SP、CGRP及V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在上述三个神经节丛内,未发现SP及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但可见少量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较SP阳性纤维密集,尤其在A-PGP更为明显;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最为密集,交织成神经节丛。结论:豚鼠心脏表面主要神经节丛内确实存在SP、CGRP纤维分布最为密集,交织成神经节丛。结论:豚鼠心脏表面主要神经节丛内确实存在SP、CGRP及VIP,并且这3种神经肽可能直接参与心肌细胞和心脏血管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肠黏膜SP、VIP、CGRP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降低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以及它们在IBS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黏膜标本取自17例正常人、16例腹泻型IBS(D-IBS)患者和12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的回盲部、乙状结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SP、VIP、CGRP。结果:IBS患者结肠黏膜SP、VI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BS患者结肠黏膜SP、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增粗、阳性增强(P<0.01);IB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结肠黏膜的CGRP含量和CGPR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强度、面积、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SP、VIP可能参与了IBS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九香止泻片(又名秦香止泻肠溶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肠黏膜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哌丁胺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IP、NPY、5-HT.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VIP水平显著升高,NPY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升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血浆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PY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降低D-IBS大鼠的血浆VIP、肠黏膜5-HT和升高血浆NPY而改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9.
循经诱导“手阳明大肠经”(电针刺激“曲池”、“臂”穴)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对同经线上“禾”穴和“人中”交会穴以及对非同经线上的“承浆”穴区内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人中”穴、“禾”穴区,电针刺激可使分布于皮下浅层的细小血管旁、皮脂腺、毛囊旁周以及皮下组织内的游离神经末梢的SP免疫反应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其SP免疫阳性纤维数量(密度)也明显减少(P<0.01)。而电针刺激使肌层内的小血管壁周旁的NPY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NPY免疫阳性纤维数量(密度)也明显增多(P<0.01)。但对“承浆”穴区内的SP和NPY免疫反应活性和阳性纤维数量(密度)均无明显的影响(P>0.05)。提示循经电针诱导可激发同经线上的SP大量释放,抑制NPY释放,这种激发和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循经特征,进一步说明SP和NPY可能是经脉线上传递信息的重要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P物质(SP)、神经肽Y(NPY)和生长抑素(SOM)在大鼠舌下腺的分布。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大鼠舌下腺纹状管上皮细胞分别呈SP、NPY和SOM免疫反应阳性,腺细胞为阴性。结论:大鼠舌下腺纹状管上皮细胞内含有多种神经肽,可能通过激素或神经递质方式参与调节舌下腺分泌活动和局部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gut hormones in various TCM Syndrome type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patients and its significance.

Methods

Ninety-four patients with IBS, whose diagnosis conformed to the Rome TJ diagnostic standar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CM Syndrome typing, i.e. the 42 patients in the Liver-Stagnancy with Spleen Deficiency (LSSD) group, 30 in the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SSD) group and 22 in the Spleen-Stomach Yin-Deficiency (SSYD) group. Plasma contents of neuro-peptide Y (NPY), substance P(SP), vascular 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and pancreatic glucagon (Glu) of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healthy persons.

Results

Blood contents of VIP and Glu in LSSD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in the healthy control, NPY and SP were similar to thosein the healthy control, while NPY was higher and SP lower than that of SSYD patients respectively. In the SSD group, VIP and Glu.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healthy control, S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and in SSYD group, and NPY was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insignificantly. In the SSYD group, SP and Glu was higher and NP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while VI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Conclusion

Some changes of gut hormones were presented in patients with IBS of various TCM Syndrome types, among them, the changes of NPY and SP showed Syndrome specificity, but changes of VIP and Glu did not show.  相似文献   

12.
胃肠肽类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间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和乙状结肠黏膜组织中胃肠肽类激素的含量变化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IBS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组织中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P物质(SP)、酪神经肽(NPY)5种胃肠激素的含量。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患者血浆中CCK含量明显升高(P<0.05),NPY含量减低(P<0.05),SS、VIP和SP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患者肠黏膜组织中VIP和SP含量均升高(P<0.01),NPY减低(P<0.05)而SS和CCK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BS患者血浆或乙状结肠黏膜中CCK、VIP、SP、NPY的变化在IBS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例人的截肢和37例 Wistar 大鼠的材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外周躯体组织中 SP、VIP、NPY 肽能神经的分布.见3种肽能神经及其终末分支,穿行于外周躯体组织的深浅层各种组织之间.它们一般为细的无髓纤维,呈串珠状,围绕血管分布.SP 和 VIP 肽能神经在皮肤、皮下血管、汗腺和毛囊中广泛分布,而在躯体肌肉中比较稀疏.NPY 免疫反应神经在深筋膜及骨骼中的血管上很多,但在皮下组织中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肽Y (Neuropeptide Y, NPY)和血管活性肠肽( vasoca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8例正常肾上腺组织2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NPY和VIP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NPY,VIP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阳性细胞面积、灰度与正常肾上腺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NPY,VIP与尿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NPY,VIP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可能代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分子基础,这可能是治疗和诊断AMH新的靶点。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神经肽Y 血管活性肠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粘膜肥大细胞的颗粒性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PC法)对大鼠鼻粘膜内的肥大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大鼠鼻粘膜肥大细胞内含有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神经肽Y。  相似文献   

16.
中药白术对大鼠胃肌电紊乱调节作用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白术对大鼠胃肌电紊乱的调节作用 ,同时探讨其可能机制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3 0只随机分为 3组 :①正常对照组 ;②模型组 ;③白术 +模型组。通过胃电记录仪记录并分析各组慢波频率、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异常节率指数 ,同时对各组大鼠胃窦组织进行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及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模型组大鼠胃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异常节率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应用白术水提取液后模型组大鼠胃慢波频率变异系数及异常节率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模型组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的神经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血管活性肠肽 (P <0 0 5 )及一氧化氮合酶 (P <0 0 1)神经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应用白术水提取液后模型组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神经含量明显增加而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含量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白术对大鼠胃肌电紊乱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胃窦肌间神经丛P物质的分布增加及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减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回肠末端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onal peptide,VIP)、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缝线组、对照组。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动物模型用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建立。测量各组动物血清NO的浓度,观察回肠末端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SP、VIP表达,并进行炎症评分。结果与缝线组及对照组相比,造模组炎症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NO增多(P〈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明显增多(P〈0.05);NO浓度与镜下炎症评分呈正相关(P〈0.05)。造模组SP、VIP阳性表达增加(P〈0.05),且与镜下炎症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NO、SP、VIP可能在末端回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