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的能力较健康组低(P<0.01);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失调;心理生理储备值与HRV多数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结合模拟仪表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负荷评定和HRV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调节规律,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空中晕厥发生的心血管机制,介绍了目前模拟空中环境、对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心血管功能检查的几种方法,指出了加强飞行员G耐力训练和研究对防止空中晕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来,飞行员空中晕厥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1],心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和倾斜台试验(TilttabletestingTTT)试验作为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和研究不明原因晕厥的主要手段和“金标准”,已得到国际上的公认[2]立位耐力不良或TTT阳性者常提示晕厥发生的概率高,危险性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易诱发不明原因晕厥[3]。由于前庭网状结构内侧核与背侧迷走神经核均参与迷走神经有关的植物神经性反射[4]故晕厥前症状和前庭自…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空中晕厥对某些神经内分泌的关系,对13例在近期内发生过空中晕厥的男性歼击机飞行员,进行了空腹血浆β-内腓肽(β-E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心钠素(ANP)等测定并与35例条件相似的健康飞行员做对照。结果显示空中晕厥组血浆β-EP、AT-Ⅱ升高,ANP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β-EP参与情绪和行为调节,晕厥发生后β-EP升高可能与机体的应激状态有关;AT-Ⅱ升高提示本组病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功能亢进;ANP降低则提示心脏内分泌功能失调。因此,对发生空中晕厥后的飞行人员进行血浆β-EP、AT-Ⅱ、ANP等测定,有助于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活动水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对飞行结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空中晕厥飞行员精神心理障碍评价及其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晕厥主要见于高性能战斗机在大负荷飞行中,由于血液的惯性作用,使心脏回血不足,脑循环障碍而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空中晕厥是飞行员中最重要的心身疾病。本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空中晕厥飞行员进行评价分析,探讨本病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特征,进一步指导本病的临床护理工作。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空中晕厥歼击机飞行员27例为试验组,所选病例为本院住院患者,均为1995年2月至11月期间的连续病例。年龄25~39岁(平均31.2岁)。均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诊。选择同期…  相似文献   

6.
加速度暴露下的心律失常及其航空医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正加速度(+Gz)作用下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与心律失常及G耐力的关系。方法 对36名立位耐力不良和62名健康飞行员+Gz作用下的ECG及动态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Gz作用下,立位耐力不良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Gz耐力低。结论 +Gz作用下的心律失常可以作为评价心血管代偿功能及G致意识丧失(G-LOG)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 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  相似文献   

8.
空中晕厥与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空中晕厥发生的心血管机制,介绍了目前模拟空中环境,对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心血管功能检查的几种方法,指出了加强习行员G耐力训练和研究对防止空中晕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正确评定和早期发现飞行员心血管病变,应用CFDCS-Ⅱ型心血管功能检诊仪检查129名现役男性飞行员,发现心血管功能有异常表现者13名(10.3%),歼击机飞行员30~34岁年龄组平均动脉压及中动脉弹性明显劣于25~29岁年龄组,而运输机飞行员无此改变。提示航空航天医生应加强对飞行员的医学保障工作,必要时可进行动态观察,以期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延长飞行寿命。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关于飞行员空中晕厥发生机制与评价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1],倾斜台试验(TTT),无论采用头高斜位(HUT)或头低斜位法(HDT)均被认为是诊断和评价不明原因晕厥的最好方法和“金标准”[2],心率变异(HRV)分析作为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定量分析方法,不但能对心肌梗塞、糖尿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和长期预后作出独立的客观评价,而且也能为体位变化或空中微重力及失重环境下的心血管机能变化提供重要信息[3]。TTT结合HRV分析被认为是研究不明原因晕厥的一个新的重要进展,国外已…  相似文献   

11.
战斗机飞行员长时血压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飞行员动态血压(ABP)昼夜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范围,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心血管体能选拔提供依据。方法对60名男性战斗机飞行员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不同时间锁定方法学分析比较。结果①与正常人群一样,飞行员24h-ABP存在明显的昼夜循环节奏变化,即白天血压高,夜间血压低,呈现一种典型的“勺型”分布。但血压平均水平较一般正常人群低;②飞行员24h血压变异(BPV)显著大于白昼BPV,白昼BPV显著大于夜间BPV;③不同时间锁定窗口所得夜间BPV参值及血压昼夜差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4h-BPV分析能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心血管调节机能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高原飞行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对进驻海拔3600m高原进行飞行训练3个月的10名飞行员进行了13项心血管功能指标及动态和常规心电图测定,并与同期进入高原的10名地勤人员及10名驻平原地区的飞行员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①除高原飞行员的有效血容量(BV)低于平原飞行员(P<0.05)外,3组人员其余12项心功能招数之间均免显著差异;②24hHolier监测显示,高原飞行员24h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及最低心率与高原地勤人员及平原飞行员基本一致。除实性心动过速、过缓外,高原飞行员中有房性早搏者8人,室性早搏3人,均<100次/24h或<1次/1000心搏,为偶发早搏,无重要临床意义;③常规心电图表现,高原飞行员与其他两组人员基本一致。提示:飞行员在高原训练3个月中,心血管功能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3.
战斗机飞行员心血管功能检查的方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航空医学的实验和检查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各种模拟空中环境的方法学的开展,为研究飞行人员的心血管功能和防护措施提供了可能。目前较广泛应用的模拟正加速度(+Gz)与重力应激的方法主要有:离心机试验、下身负压试验、头高斜位、头低斜位、模拟高空缺氧试验,以及新近开展的模拟高空环境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等。1模拟+Gz致意识丧失试验中的心血管反应1.1离心机试验这是模拟空中正加速度(+Gz)负荷的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1]。根据不同的G值增长率和高性能战斗机的不同要求,又分为慢增长…  相似文献   

14.
加速度所致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 ,G‐LOC)是战斗机飞行员受到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世界上首例G‐LOC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英国发现的。美国则在1922年的一次飞机竞赛中首次报道出现 G‐LO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行员作战飞行时屡有G‐LOC发生导致飞行事故。航空医学研究认为,G‐LOC是加速度力作用引起人体大脑缺氧,从而导致飞行员意识丧失,由此研发的战斗机飞行员气动抗荷服,有效地防护空中G‐LO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对31例心电图ST-T改变的男性歼击机飞行员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测定和血浆β-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A)、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测定,并与35例无ST-T改变的健康飞行员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心电图ST-T改变组MMPI中F、K、Hs、D、Hy、Mf、Pa、Pt、SC、Si的T分升高;血浆β-EP、DYNA升高,CAMP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产值均小于O.O或O.O1。提示心电图ST-T改变的飞行员存在个性心理异常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6.
对32例无先兆型偏头痛的男性飞行员进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D-Ⅱ)、强啡肽(DYNA)、P物质(SP)、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血栓素B2(TXB2)含量的测定,并与30例健康飞行员对照。结果显示偏头痛组血浆AT-Ⅱ、TXB2升高,6-keto-PGF1降低,发作期DYNA降低,SP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或0.01,而间歇期DYNA、SP无变化。表明偏头痛发作与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AT-Ⅱ升高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功能亢进;SP升高,DYNA降低提示与痛阈降低和对疼痛敏感有关;TXB2升高、6-keto-PGF1.降低表明其血管、血小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明飞行员离心机加速度负荷前后眼前房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加速度耐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歼击机飞行员42例,男性,20-35岁。采用63型载人离心机检测其加速度耐力,耐受+Gz值>4.25G,峰值恒速时间>10s为加速度耐力良好;低于此限者为加速度耐力不良。眼前房蛋白含量检测采用日本产KowaFC-1000型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加速度负荷前后各检测一次。结果加速度耐力不良的飞行员,加速度负荷后房水蛋白含量(6.20±0.52Photoncount/ms)较加速度负荷前(4.36±0.65photoncount/ms)升高(P<0.05)。而加速度耐力良好的飞行员,加速度负荷前后服房水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眼前房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加速度耐力检测中出现较早也较敏感,利用这项指标可能有助于客观判定加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民航空勤人员在空中与地面的心电变化,笔者对100例健康空勤人员用COMPAS固态三导联心电记录仪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波音737健康飞行员40名,均为男性,年龄为3...  相似文献   

19.
飞行员的空间定向障碍是引起许多致命性飞行事故的首要原因。空间定向是本体、前庭和视觉输入整合的结果。前庭神经炎(VN)可能导致飞行员突然的空中失能。VN一般通过单侧冷热反应丧失所显示的前庭功能丧失表现得到诊断。但是冷热试验只测试前庭上神经的功能,单纯前庭下神经受损的患者可能会漏诊。我们报告了一个海军飞行员病例,其症状显示是前庭神经炎,但冷热试验正常,而单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缺失,我们认为该飞行员患有单纯的前庭下神经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歼击机飞行员嗅功能档案,动态观察其变化。方法在改装体检时,用五味试嗅液测试飞行员对5种气味(A-酸味、B-香蕉味、C-薄荷味、D-花香味、E-恶臭味)的嗅觉识别阈(RT),并计算受检者的嗅阈级别值[OT=(RTa+RTb+RTc+RTd+RTe)/5],建立歼击机飞行员嗅功能档案,并对其中的160份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嗅功能正常的125例(-1≤OT≤1),占78.13%;减弱的32例(1〈OT≤2),占17.78%;明显减弱的3例(2〈OT≤3),占1.88%。②除1例外,另159例耳鼻咽喉专科改装体检飞行合格。结论中国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嗅功能总体状况良好,但对少数嗅功能减弱者今后应随访观察。建立歼击机飞行员的嗅功能档案是十分必要的,对嗅觉功能正常者应每2~3年复查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