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陆川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42-2843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与CT定位定向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两组.立体定向组32例.使用立体定向仪定位。CT定位定向组50例,不使用立体定向仅,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发病距手术时间、意识状态等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血肿抽吸率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总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引流时间、注尿激酶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效性上有统计学差异(U=537.500,P=0.010)。结论:与CT定位定向相比,立体定向术中定位更精确、血肿抽吸更有效,疗效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向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术后再出血的因素。方法:立体定向组使用立体定向仪。CT定住定向组不使用立体定向仪,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舒张压P=0.032。结论:高血压是否得到较好控制是决定再次脑出血的首要因素。控制血压是防止术后再次脑出血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分析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56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术前CT扫描定位血肿部位,术中全麻下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治疗组采用术中CT立体定向引导下全麻行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有效率高;而且治疗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值得大样本临床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立体定向仪的指导下,定出穿刺靶点,将backlund血肿排空针送至靶点,并固定,负压抽出血凝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存活57例,死亡3例.结论:CT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立体定向仪、CT 定位,计算出血量,确定靶点,在定向系统引导下置管抽吸引流治疗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前、术后对血压、呼吸、心率、瞳孔、体温、引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监护。[结果]17例手术成功,1例术后因气管切开后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CT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及保守治疗后患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BB(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CT脑立体定 向抽吸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29例,同期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压性脑出血27例,于治疗后第1、3、5、10和20d取血测定不同组别血清CK-BB的变化。结果:抽吸组和保守治疗组治疗前CK-BB值无显差异(P>0.05)。抽吸组治疗后CK-BB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保守治疗组治疗后CK-BB值虽仍所下降,但较手术组差,结论: 血肿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疗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应尽量行早期血肿抽吸手术。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1月~2000年10月共行CT引导立体定向多靶点置管引流术治疗量较大、不规则形高血压脑出血50例,较单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血肿排除快、更彻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999年1月~2000年10月对血出量较大、不规则形高血压脑出血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多靶点组及单靶点组各50例。100例患者均行CT检查证实,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见表1,具有可比性。1.2 方法病人入院血压>165/100mmHg给予降血压,局麻下安装安科ASA-602S脑立体定向仪,行CT扫描,多靶点组根据不规则血肿的形状在不同层面不同部位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48例采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治疗,内科保守治疗组40例行内科治疗,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病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两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立体定向治疗组较内科治疗组病程缩短。结论应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和小量脑出血,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方法简便、手术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快、缩短疾病疗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71-57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CT引导定向软通道血肿抽吸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CT引导定向软通道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arthel指数(BI指数)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CT引导定向软通道血肿抽吸术治疗的创伤较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的标准和影像学检查已确诊。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的治疗4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脑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情况、病死率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脑出血量、偏瘫恢复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定位精确和疗效确切等优点,而且能够突出临床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手术、立体定向抽吸手术、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术后对侧下肢肌力预后差异。方法: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单纯内镜手术治疗17例(内镜组)、立体定向抽吸手术治疗的16例(立体定向组)和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的8例(导航内镜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CT显示不良事件、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肌力恢复情况等资料。结果: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皮层造瘘口大片梗塞或再次出血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肿清除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肌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导航辅助内镜手术和立体定向抽吸手术对于促进术后肌力恢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与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HICH患者70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35例为内镜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治疗的35例为定向组,比较2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1月死亡率及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与内镜组比较,定向组的手术时间较短(t=-9.483,P=0.000),血肿清除率低于内镜组(t=-11.105,P=0.000);内镜组术后无再出血患者,定向组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内镜组(χ~2=9.032,P=0.003),内镜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定向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内镜组远期GOS评分优于定向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HICH,疗效优于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治疗组(微创组)32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3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的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优于内科组.结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较内科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以及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清除血肿。结果 本组死亡13例,死亡率13.5%。依据GOS评分,生活基本自理26例,轻残23例,中残18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损伤小、不需全麻、安全性高、死亡率低等优点,尤其是对高龄危重患者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系统引导多靶点穿刺与CT定位单靶点穿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神经导航系统组46例,多靶点穿刺抽吸脑内血肿;CT定位组52例,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术后随访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引流天数、术中血肿抽吸率、住院天数和GO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多靶点技术微创穿刺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CT定位单靶点穿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全面检索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及CBMdise,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70例患者预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论文无发表偏倚,且具有高度同质性(P=0.73、0.72,I^2=0%)。小骨窗手术组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组比较,患者远期恢复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抽吸组近期死亡率低于小骨窗组,而远期死亡率高于小骨窗组。【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及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有效,二者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恢复无差异,中长期效果更倾向于小骨窗组取得较低死亡率,而短期效果更倾向于立体定向组取得较低的死亡率。但尚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采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CT定位微创术组,对照组应用内科传统药物,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GCS评分差异;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清除血肿的差异;同时按ADL分级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清除血肿的能力及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创结合CT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配合尿激酶的方法,根据出血量、部位和血肿形态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靶点进行手术治疗,并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本组152例患者死亡25例,占16.4%;其中18例术后1~3d死于严重脑功能衰竭,7例死于2周内严重的并发症。余病例均于术后3~7d内拔除引流管,CT复查脑组织完全或基本复位,血肿清除率85%以上,无一例发生严重再出血。结论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损伤小,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CT导向立体定向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干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高血压性脑干血肿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采用CT导向立体定向术,经幕上入路抽吸治疗重型高血压性脑干血肿37例,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28~67岁,平均47岁。中—丘脑血肿16例,桥脑血肿21例,其中2例累及全脑干,6例累及延脑。发病距手术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48小时。结果:术后经临床和CT、MRI随访3~36月,存活18例(48.7%),死亡19例(51.3%)。结论:作者认为,CT导向立体定向幕上入路抽吸术治疗重型高血压性脑干血肿是可行和有效的。本组病例表明,幕上入路立体定向抽吸术对挽救重型脑干血肿病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尤其是中—丘脑血肿的病例,可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常规开颅手术血肿清除、小骨窗开颅手术血肿清除、立体定向下手术血肿碎吸,单纯钻孔抽吸血肿引流。结果: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