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复发性口疮,中医称“口疳”。因患者大多有口舌灼热疼痛、舌红等热症,故病因以火立论。《丹溪心法》说:“舌上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圣济总录》也说:“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口疮。”所以一般认为口舌溃疡不是“心脾有热”,便是“阴虚火旺...  相似文献   

2.
正口疮多发于唇、龈、舌、颊、上腭、咽喉等处,呈现黏膜溃烂、红肿疼痛的症状。若反复发作不愈者,又名复发性口疮,为口腔科常见病。中医学对口腔科疾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有关口腔病"齿病"的记录~([1])。口疮的病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从战国后期起,对口疮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治则方药等方面均有论述。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言:"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  相似文献   

3.
<正>复发性口疮系口腔黏膜发生小而疼痛的溃疡,具有复发性。尤以中青年人为多。临床上比较多见。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以热毒为主;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劳倦所致。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口疳"、"口疡"、"口疮"。《黄帝内经》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素问·气交变大论》)将口疮的病因归于为"火"。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中云:"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与口,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  相似文献   

4.
<正>口疮属于中医学"口疳""口糜"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将口疮的病因归于"火"。《外科正宗·卷之四》从口疮病位表现而辨虚实,曰:"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肉桂味辛甘,性热,功可温中逐寒,宣导血脉,纳气归肾,引火归元。刘喜德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医疗等工作,认为治疗口疮首当辨虚实寒热,临床实热者居多,虚寒者亦常见,寒热错杂证  相似文献   

5.
<正> 通下法是通过泻下大便而达到清除邪热的一种方法。凡里热壅盛、大便坚结者均可用此法治疗。笔者曾用此法为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中出现里热壅盛的一些疾病,颇见成效。现将治疗体会概述如下。1 口疮口疮一症,在临床上颇为多见,大多归结为心脾实热或虚火上浮两种类型,其用方不外乎导赤,知柏地黄之类。但本人认为由于里热壅盛于胃、循经上炎导致口疮者,买非少见。因大便秘结,里热实邪没有出路,则发热不退、口疮不愈。可用凉膈散清泄胃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疮的中医近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口疮因口腔粘膜发生溃烂,反复不愈故名。是口腔粘膜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又有“口疳”、“口疡”等名称,因其病程长且缠绵不愈,近年来诸多医家对复发性口疮的中医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现将1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历代文献及近代研究对复发性口疮病的病机论述很多,现综合为以下几种: 1.1 感受外邪一般多认为与感受风、热、燥邪有关。《寿世保元·口疮》指出:“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热而然也。”徐治鸿认为口疮与风、火、燥邪有关;黄志强认为本病系热邪伤阴,虚火上炎为因。外邪侵袭或直中局部,或耗伤阴津致火上炎,灼伤口腔粘膜,溃而发为口疮。  相似文献   

7.
<正> 口疮,病有久暂,症分虚实。新发者易图,久病者难疗。其系于心、脾、小肠、胃诸脏腑,病因病机非止一端也。《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幼幼集成》云:“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言本病源于心与小肠之火上蒸所致。然脾胃开窍于日,口疮也有因脾胃湿热之故耳。《医宗金鉴》卷四十二:“口糜泄泻虽云热,上下相移亦必虚,心脾开窍于舌口,小肠胃病化职失”所云极是。  相似文献   

8.
总结连建伟教授治疗口疮实证(心脾积热、肺胃热盛、肝郁化火,湿热熏蒸)和虚证(脾气亏虚,阴火上冲;阴寒内盛,阳浮于上;阴虚内热,火旺于上)的辨证施治及方药运用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赵鸣芳教授从事经方的教学和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善于应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现将赵鸣芳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疳"、"口疮"、"口疡"、"口糜"、"咽中疮"范畴。《黄帝内经》首先提出"口疮"、"口糜"的病名,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谓:"岁金不及,炎火及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素问·气厥论》谓:"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诸病源侯论·热病口疮候》提出其病机为"脾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也"。《外  相似文献   

10.
泻脾泄热法治实火口疳口疳俗称口疮。由于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故口疳常与心脾两脏相关。若心脾之火熏蒸,则口疳作矣。但火有虚实之分,病有常变之异,临证岂能一例衡之?属心经邪热者当泻心导赤,属脾经积热者当泻脾泄热,此实火论治之大略。若虚火论治,又当随证立法:思虑劳倦,损伤脾气,证见运化无权,虚火内生者,当补土伏火;劳心过度,阴液暗耗,证见口干口苦,心烦不寐者,当泻南补北,交通心肾:长期反复发作,阴伤及阳,虚阳浮越者,则温养下焦,引火归源。  相似文献   

11.
王道涵  王素梅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62-1163
王素梅教授认为小儿口疮的病因病机起于外火,引触中焦伏火,发于脾胃,上炎口舌;治则以散风热、清里热为纲,辅以泻肝胆、运脾胃、舒经络诸法.循经辨证,擅化古方,多秉“散外火、清里热、安五脏”之圭臬.口疮因于热者,十居八九.热者寒之,故择药宜清凉,少温热,常选芳香化湿之品,对于积滞已成者,佐以消积导滞药,行通腑泄浊之功.小儿胃...  相似文献   

12.
李春婷认为口疮病因病机除心脾积热及虚火上炎外,还有脾胃虚弱、浮火上游,故重视调补脾胃,对反复发作的口疮,每以"补土伏火"法论治,常用补中益气汤或理中汤加减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3.
<正> 口疮是口腔粘膜发生溃烂故名。历代医家对口疮的命名繁多,如口疮以唇、龈,舌、颊、上腭等部位粘膜溃烂故名。口糜以满口糜烂如粥样为特征。鹅口疮以口内生白屑形似鹅口而命名。又有口疳、喉疳等名称,均为口腔科常见病。病因与诊断口齿唇舌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如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脉络胃上行咽侧,连舌根,分布于舌下;胃为水谷之海,其脉络脾进入上齿,环绕口唇;心开窍于舌,其脉络小肠,上沿食道通咽部;肾为阴阳之宅,其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到舌根两侧。说明了口腔与脾胃心肾四经的关系甚为密切。在生理上互相依赖,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若过食辛辣,脾胃积火,情志之火内发,心火亢盛,房劳伤肾,  相似文献   

14.
口疮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临床以口颊,舌边、上颚、齿龈等处出现淡黄色或白色小溃疡面为特征。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火、热有关,心脾素蕴积热,郁久化火,循经上行,熏蒸口舌,或体虚阴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熏灼口舌,均可腐蚀肌膜,形成口内生疮。前者为实,后者为虚。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刘氏推拿法治疗此类疾患,效如桴鼓,屡屡获效,现介绍如下:一、实火口疮  相似文献   

15.
正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儿科中属常见病、多发病,于夏秋季多发,主要侵犯1~7岁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中医学"喉痹"、"喉疳"、"温病"、"口疮"等范畴,《素问·阴阳别论》载:"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候》载:"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疱疹性咽峡炎多由外感、食伤等因素所致,临床所见大多为外感风热及心火上  相似文献   

16.
《灵枢·脉度篇》曰:“脾气通于口”,复发性口疮病位与脾关系密切,且病因均与中医理论之“火”、“热”有关,选用泻黄散加僵蚕、青黛、玄参治疗口疮38例,治愈13例,显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  相似文献   

17.
口疮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口疮的认识口疮是一种口腔粘膜病,多生于舌唇颊,上腭等处。在祖国医学中的口糜、鹅口、雪口,即属此范畴。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对该病的致病原因,分型与治疗就有精辟的论断。如《圣济总录》中记载:“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又曰:“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救所受之本也”。又如《外台秘要》一书上载有:“心脾中热,常发口疮,乍发乍差”。这些理论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口  相似文献   

18.
对197例复发性口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发现该病好发于青壮年和“内热亢盛”体质者 ;复发因素可分外感、内伤 ,外感以燥、火两邪为主 ,内伤与疲劳、情志、饮食不节密切相关 ;证型以心脾积热、阴虚火炎为主 ;热壅血滞、瘀热互结是其重要病理环节 ;消化道功能紊乱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治疗以清胃泻火养阴为主 ,并应积极防治胃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口疮"、"口糜"等范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脾有热常患口疮……",多为心脾蕴热型,辨证关键是火热内蕴,火郁发之,热宜清之,治宜清泻脾胃伏火兼清心热,关键是发越伏火,兼清心脾之热,自拟连栀愈疡汤主之(栀子12g,黄连6g,藿香10g,茵陈12g,竹叶6g,防风10g,川牛膝6g,丹参10g,升麻3g,生甘草6g)。邪气阻滞使火邪闭郁,虽以痰湿多见,食积、瘀血亦不少,时有相互搏结,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化裁,忌过用寒凉使邪气冰伏。  相似文献   

20.
197例复发性口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例复发性口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该病好发于表壮年和“内热亢盛”的体质者;复发因素可分外感、内伤,外感以燥、火两邪为主,内伤与疲劳、情志、饮食不节密切相关;证型以心脾积热、阴虚火炎为主;热壅血滞、淤2热互结是其重要病理环节;消化道功能率乱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治疗以清胃泻火养阴为主,并应积极防治胃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