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冲并乳头状增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乳头状增生25例、乳头状癌25例及正常人25例血清中CK-19的表达。结果CK-19表达水平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居中,正常人低,三者差异有显著性(F=8.371,P〈0.05);CK-19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比无伴淋巴结转移者更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5.371,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表达率增高;CK-19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微小RNA(microRNA,miRNA)-61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iRNA-61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本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病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远端非瘤正常甲状腺组织4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31例。采用Real-timePCR的方法定量分析miRNA-61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RNA-61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量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织(P〈0.05),非肿瘤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613的表达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腺外浸润明显相关(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NA-613的表达降低,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贾万钧  郭艳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443-144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HBME-1和Ret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LSAB法检测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40例癌旁正常滤泡中的表达。结果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率为100%(70/70)、97.2%(68/70)、94.3%(66/70)和88.6%(62/7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加,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接合物蛋白(CRKL)的表达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名病人的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其中30例为直径>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30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0例为未患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CRKL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组中CRKL的表达阳性率及平均吸光度(MOD)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呈高度表达,临床上CRKL的检测有助于确定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和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筛选甲状晾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DAB显色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2例(无淋巴结转移22例,有淋巴结转移10例)中34βE12、E-cadherin的表达。结果:(1)34βE12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最强(100%),无淋巴结转移较低(81.8%),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更低(26.7%),3组有显著差异(P〈0.01)。(2)E-Cadherin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最强(100%),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较低(36.4%),有淋巴结转移更低(10%),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3)根据两种蛋白表达阳性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蛋白表达强度相互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34βE12表达率增高,而Ecadherin表达率低。(2)Ecadherin、34βE12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E—cadherin有望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上调基因(URG)11及其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URG11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URG1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URG1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URG1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高表达,相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相对表达量为2.3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URG1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1.43%,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URG1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均不相关(χ2分别=0.44、1.57、0.93,P均>0.05),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χ2=4.46,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URG1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呈高表达,提示URG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可能起癌基因作用,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6%、10.00%,两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中骨桥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1%、58.8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为过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VEGF和nm2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VEGF和nm2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和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VEGF和nm23的过度表达;VEGF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和nm23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细胞角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甲状腺病变中CK19、CK20蛋白的表达。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26/27,经典型)和83.3%(5/6,滤泡变异型),且多为强阳性表达;结节性甲状腺肿(0/23)和甲状腺腺瘤(1/15)基本不表达或仅弱阳性表达。与CK19相比,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率低且其阳性病例CK19也均阳性。结论 CK19阳性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滤泡变异型具有辅助诊断作用,并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有鉴别诊断作用。而CK20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则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LK1(polo-likekinase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8例甲状腺腺瘤中的PLK1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PLK1表达阳性率57.4%(31/54)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5,6%(1/18)(P〈0.01);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直径≤10mm)PLK1表达阳性率68.9%(31/54)显著高于癌灶直径〉10mm者(44.0%)(P〈0.05);PLKI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PLK1在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LK1的检测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甲状腺组织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er,TSH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甲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K19)、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市东南医院收治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分为阳性组(35例)和阴性组(46例)。2组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和血清CK19、TGAb检测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检测价值。结果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35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46例;2组患者在淋巴结数量、淋巴结最大径、淋巴结形态、淋巴结内部回声、淋巴结钙化情况这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血清CK19、TGAb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K19、TGAb检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K19、TGA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有效提高了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4例,根据有无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不伴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伴甲状腺瘤、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K19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的CK19和TPO表达情况。结果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全部CK19(+),30例TPO(-),2例弱(+);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全部TPO(+),10例CK19(+),22例(-)。CK19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乳头状增生鉴别诊断中的评价指标:敏感度(Sen)分别为100%、93.75%;特异度(Spe)分别为68.75%、100%;准确度(Acc)分别为84.38%、96.88%;阳性预测值(+PV)76.19%、100%;阴性预测值(-PV)分别为100%、94.12%;序列试验显示,联合测定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100%。结论CK19和TPO蛋白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的重要参考标记物,联合测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沿海地区甲状腺癌与碘营养及HIF—1α、VEGF和VEGF—C的关系。方法分析日照市沿海地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甲状腺癌的检出率,调查饮食结构碘变化,随机选取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64例甲状腺腺瘤(TA)和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免疫组化检测HIF-1α、VEGF和VEGF—C的表达。结果①5年甲状腺癌总检出率0.63%,年检出率随机分布;PTC中微小癌2004年后占61.29%,高于2000年前11.34%(P〈0.05);②碘饮食比重增加;③HIF-1α、VEGF和VEGF-C在PTC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TA、NG(P〈0.05),在PTC中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三种因子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13照市沿海地区2004年后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一方面与诊断水平提高、微小癌检出率增加有关,另一方面推测与碘饮食增加及HIF-1α、VEGF和VEGF-C表达上调共同参与癌变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这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30例)和9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50例,淋巴结转移者42例)组织中p27、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p27在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62.0%,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3%、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45.2%,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27和cyclin 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27低表达、cyclin D1高表达,且二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并对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CT资料,比较患者肿瘤数目、边界、形态、大小、密度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 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独立存在,3例为甲状腺癌病灶,位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内;其中,共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40个,甲状腺癌病灶28个。20例CT平扫癌灶呈明显低密度,边界相对清楚,增强后癌灶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不清楚,称为“边界反转征”;23例癌灶位于甲状腺边缘且18例突破包膜,出现“边缘中断征”;癌灶内钙化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3例。 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利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全面观察每个结节,能有效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合并甲状腺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K19、HBME-1、galectin-3和CD1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85例甲状腺病变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其中典型乳头状癌(CPC)32例,滤泡性变型乳头状癌(FVPC)11例,乳头状微癌(PM)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20例和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FAWPH)15例。结果:CK19在CPC、FVPC、PM、NGWPH和FAWPH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9%、100%、100%、30.0%和26.7%,HBME-1为96.9%、90.9%、85.7%、10.0%和13.3%,galectin-3为93.8%、81.8%、85.7%、10.0%和13.3%,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0在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组织中均阴性表达。结论:联合标记CK19、HBME-1和galectin-3抗体对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不具有绝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