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0例中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单孔冲洗引流手术。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48~72h复查头颅CT示血肿引流干净。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未发生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及舾实质损伤等并发症。全部患者术后3月复查头颅cT示血肿全部吸收: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中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一旦确诊且存在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积极施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MR、CT和体格检查在脑干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将颅脑损伤后出现意识障碍需排除脑干损伤的21例患者在保持气道通畅等情况下,进行体格检查、CT和MR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21例颅脑损伤后意识昏迷患者中出现脑干损伤症状17例,行气管切开14例,行颅内血肿或脑挫伤减压手术7例.21例均行头颅CT检查示脑干区低密度影9例,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环池周围出血7例,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或脑干周围变化不明显5例;头颅MRI检查证实脑干损伤15例,另6例仅为纵裂、颅底、半球区脑挫伤.结论 MRI对于脑干损伤的诊断优于CT及体格检查,可起到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3.
后颅窝肿瘤术后继发幕上硬膜外血肿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性,23岁。头颅CT示:小脑蚓部肿瘤,脑室中度扩大。开颅前行脑室外引流,手术全切阻脂瘤。术后3天拨除脑室引流管,1周内病人恢复顺利。术后第12天,患者病情恶化。头颅CT示:左颞顶硬膜外血肿。急诊手术,清除血肿50ml。痊愈出院。例2:女性,29岁。头颅CT示:右小脑肿瘤,脑室扩大。开颅前行脑室外引流,全切胶质瘤。术后第18天患者出现高颅压症状,头颅CT示:右颞顶硬膜外血肿,手术清除血肿45ml,痊愈出院。例3:女性,39岁。头颅CT示:右桥小脑角肿瘤,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去骨瓣减压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4~2010共收治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去骨瓣减压对侧硬膜下积液患者14例,先行Ommaya储液囊植入引流硬膜下积液,必要时对头部骨窗给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和腰椎穿刺引流,待硬膜下积液消失后观察1~2周无复发时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术后随访0.5~1年,无硬膜下积液复发、无积液演变成血肿等。患者脑积水症状均逐渐稳定,复查头颅CT示脑室缩小或接近正常,中线结构居中。结论 Ommaya囊植入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去骨瓣减压对侧硬膜下积液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PH)患者的早期CT征象及CT复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3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连续头颅CT扫描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H。分析PH与非PH患者在受伤到首次CT检查时间及伤后早期CT征象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89例(30.0%)发生PH,其中有155例在伤后2h内行CT扫描(82.0%)。受伤到首次CT扫描时间越短以及伤后首次CT表现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挫裂伤、脑肿胀、中线移位、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内多发血肿患者越容易发现PH(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组与非PH组在伤后早期CT表现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以及初发血肿类型为硬膜外血肿是预测PH发生的最佳因素(P<0.01)。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后早期(2h内)即行首次头颅CT检查的患者,如果CT表现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者,应进行更早的连续CT扫描以期能早期发现PH,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病人术后再次脑疝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病人术后再次脑疝的临床诊治情况及头颅CT影像学表现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8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58例术前脑疝,术后因迟发颅内血肿、脑梗死、手术后再出血,再次形成脑疝。手术治疗后痊愈30例,轻残16例,中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术前应认真阅读头颅CT,了解颅内血肿及颅骨骨折情况,依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便于术野显露、操作及减压;对术中、术后骨窗压力增高,对侧骨折合并少量硬膜外血肿的病人要及时开颅探查,或行头颅CT检查,有手术适应证者及时手术治疗,以缩短脑疝形成时间,减轻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我院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6h内的头颅CT影像表现进行相应观察,100例预后良好的患者与100例预后不良好患者,分别为甲组与乙组。对其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将结果进行对比,以求找到CT影像较好的特征。结果对2组进行观察发现,2组轻-中度的局灶性脑损伤与环池-基底池受压、重度弥漫性脑损伤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进行多重原因分析过程中发现,预后独立相关的头颅CT影像表现为重度弥漫性脑损伤,也就能够推断出环池-基底池闭塞或者受压、硬膜外血肿为预后独立相关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头颅CT表现和预后的效果关系密切,进行长期的总结与相应的实践,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2000年6月,我们对24例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17~68岁。全部病人均因急性颅脑损伤入院。入院时,头颅CT扫描示脑内血肿或脑室内血肿;12~24h后复查CT,脑内血肿无进行性增大。本组病人均在48h内手术,其中24h内手术者12例。血肿位置:大脑深部白质内血肿14例,脑室内血肿6例,小脑内血肿4例。血肿量由CT扫描时计算机测得。血肿量:大脑半球内30~60ml,小脑内10~15ml。病人入院时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治疗稳定型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48例患者动态复查头颅CT示硬膜外血肿出血稳定后,局麻下行硬膜外血肿锥颅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予以尿激酶5万U+0.9%氯化钠注射液3 mL注入,并夹闭2 h后放开引流,每天2次。结果术后48例患者的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头颅CT示,血肿完全消失42例,少量残留6例,无发生再出血;手术效果良好。结论锥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稳定型硬膜外血肿的疗效确切,损伤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一般死亡率为 40 %~ 60 % ,及早手术治疗血肿是神经功能恢复的根本。我科于 1999~ 2 0 0 2年采用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贾宝祥教授发明的YL -Ⅰ型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的患者 7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手术患者 72例 ,男 43例 ,女 2 9例 ,年龄 3 4~ 74岁。经头颅CT检查示 :基底节区出血 46例 ,丘脑出血 18例 ,脑叶出血 8例 ,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为 3 0~ 80ml。 72例患者手术后复查头颅CT :血肿完全清除者 2 6例 (残余血量 <10ml) ;大部分清除者 3 4例 (残…  相似文献   

11.
我们把颅脑损伤后迟发血肿及不稳定性硬膜外血肿归类于进展期硬膜外血肿,迟发血肿是颅脑损伤后首次CT未发现血肿,病情变化后再次CT扫描发现的硬膜外血肿。而不稳定型硬膜外血肿是指首次CT扫描发现少量的硬膜外血肿,病情变化后再次CT扫描发现血肿较前增加需手术处理。而进展期硬膜外血肿发病隐匿,危害性大。我科1995-01-2011-12共收治硬膜外血肿220例,其中进展期硬膜外血肿39例,占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的17.73%,现就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科对2010-01—2011-12收治的113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3例患者均有颅脑外伤史并行CT扫描,男66例,女47例;年龄15~71岁。车祸伤37例,高空坠落伤42例,其余损伤34例。CT扫描结果示,17例硬膜外血肿,26例硬膜下血肿,35例脑室出血,65例并发颅骨骨折。  相似文献   

13.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反复头颅CT检查诊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重要性及其检查指征。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发生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头颅CT检查情况。结果7例颅脑外伤患者均有明显的迟发性精神行为改变,发生时间为伤后4—52h,CT复查均发现了迟发的硬膜外血肿。有5例患者出现了颅骨骨折,5例患者有顽固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加重患者3例,偏侧瞳孑L扩大患者2例,意识障碍及抽搐患者各1例。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即使首次头颅CT扫描正常或轻度异常,若有颅骨骨折和(或)精神行为改变时,应复查CT以及时发现迟发性的硬膜外血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水肿形成的原因,探讨手术中颅内静脉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5—2012-04收治的19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术区瘤腔内出血,脑实质内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患者术后CT示严重脑水肿伴瘤腔内少量出血,经加强脱水治疗后改善;其余17例患者术后头颅CT提示不同程度脑水肿,经脱水治疗改善。结论术中颅内静脉损伤可能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出血及严重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精巧的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妥善保护好静脉,避免损伤,可减少术后血肿及严重脑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相关的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内的头颅CT表现,依据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相关的早期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2组轻-中度局灶性脑损伤和重度弥漫性脑损伤、环池-基底池受压或闭塞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度弥漫性脑损伤(OR=0.108,P=0.018)是预后独立相关的头颅CT表现,硬膜外血肿(OR=3.743,P=0.020)、环池-基底池受压或闭塞(OR=0.106,P=0.000)是预后独立相关的头颅CT影像学特点。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头颅CT表现与预后关系密切,了解其特点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2—2013-02收治的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5~70岁,平均42.5岁,其中>60岁13例(43.3%)。受伤原因:车祸伤14例,跌倒摔伤8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3例。致伤部位:额部8例,枕部12例,颞顶部10例。1.2临床表现头痛20例,烦躁15例,呕吐12例。入院时意识依照GCS进行评分,13~15分8例,9~12分13例,<9分9例。23例为伤后原发性昏迷。24例在保守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定位体征、瞳孔不等大等,经复查头颅CT证实为迟发性出血。4例术后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发生的CT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2-2013-09收治的626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H患者与非 PIH患者的CT 表现差异以及P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IH组与非 PIH组首次CT 表现中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是影响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强因素。结论急性颅脑创伤后应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以便尽快确诊PIH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I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老年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67例,行头颅X线平片和头颅CT扫描检查、CT动态扫描。手术治疗38例,非手术治疗29例,包括脱水、止血、神经营养剂、激素、促醒药物、抗感染、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结果死亡24例,其中伤情过重6例;并发症死亡18例。存活随访按GOS评分,60~69岁组恢复良好26例(56.5%),轻残4例,重残2例;70~78岁组恢复良好6例(28.5%),重残5例。结论老年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症状常不典型,易形成大型或者多发血肿,脑梗塞发生率高,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重要器官功能衰竭。CT动态观察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应慎重,应加强肺部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的原因,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2年来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分析早期再手术原因。结果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发生率8.5%。重、中残2例,恢复良好18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手术区域妥善的脑组织保护、有效的止血,术中、术后对颅脑其它部位的损伤引起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判断并及时复查CT,从而抓住再手术时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对冲性脑挫裂伤CT复查时机及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315例,其中43例对冲性脑挫裂伤在伤后24h内行头颅CT复查,发现颅内病变有明显变化。现对43例CT证实的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的首次CT与复查CT影像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复查CT的最佳时机及对预后的影响,以利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