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传统认为Aβ沉积能够诱导神经元凋亡。最近发现Aβ沉积同样能够诱导星型胶质细胞凋亡。Iduna是新近发现的内源性神经保护基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Iduna在Aβ所致星型胶质细胞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进行细胞培养,细胞密度达到80%时传代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β组,经MTT法、比色法、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检测Aβ所致C6细胞损伤时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C6细胞中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通路内的Idun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组中Aβ能够增加C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同时,Aβ可下调C6细胞中PARP1通路内的Iduna蛋白的表达。结论:Aβ引起星型胶质细胞损伤可能与神经保护因子Iduna下调从而引起PARP1死亡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式脂肪酸(TFAs)对ECV304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传代培养ECV304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TEAs刺激(TFA处理组)后ECV304细胞中HNP-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CV304细胞中氧自由基(ROS)的生成;用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生成量描述ECV304细胞LDL氧化能力的变化。并与未行TFAs处理的ECV304细胞对照组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FAS处理组HNP-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220±0.030vs 0.429±0.090,P0.05);与对照组比较,1mmol/L TFAS刺激ECV304细胞12h其ROS水平显著升高(11.30±1.67vs 66.70±6.53,P0.05),在加入不同钙离子拮抗剂后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LDL处理组比较,1mmol/L TFAS+LDL处理组MDA水平也显著升高(0.134±0.027vs 0.155±0.025,P0.05)。结论:反式脂肪酸能促进HNP-1的表达,提高钙离子依赖的自由基水平,从而提高ECV304细胞氧化LDL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PEG)直接作用后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活性及其对机械和炎性刺激反应的变化,为PEG用于相关脊髓损伤修复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2 d(P2)大鼠脑皮层分离纯化得到的小胶质细胞,分别用5%、10%、30%三种浓度PEG2000培养小胶质细胞,用CCK-8法、划痕实验、流式细胞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小胶质细胞对划痕损伤的迁移能力、吞噬能力以及对脂多糖(LPS)刺激反应的活化表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10%浓度PEG处理的小胶质细胞活性无显著改变,而30%浓度PEG使小胶质细胞细胞活力明显下降;随着PEG浓度增加,小胶质细胞向划痕区迁移的细胞逐渐减少,吞噬荧光微球的小胶质细胞逐渐减少;LPS刺激6 h时5%和10%PEG组与对照组相似,均引起小胶质细胞向M1型活化,而30%浓度PEG处理的细胞有M2型转化的倾向,表现为Arg-1表达升高。结论:小胶质细胞在较低浓度PEG环境中可保持较好的细胞活性及反应性,较高浓度PEG则显著减低小胶质细胞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β-aescin)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NYUⅡ型脊髓撞击伤仪制成中度脊髓损伤模型。术后30 min,所有大鼠分别经腹腔给予β-七叶皂苷(1.0 mg/kg)或盐水治疗,3次/d,连给3 d。术后,于各时间点采用BBB评分和足迹实验对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术后24 h,对损伤部位脊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检测;术后14 d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利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观察损伤星形胶质瘢痕及其包围的坏死空洞,利用抗CD68/ED1观察活性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结果:β-七叶皂苷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5);伤后24 h,β-七叶皂苷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DA水平降低67%(P<0.01),MPO活性降低50%(P<0.01);伤后14 d,β-七叶皂苷组空洞面积减小29.3%(P<0.01),ED1染色阳性面积减少32.3%(P<0.01)。结论:β-七叶皂苷治疗可以减轻脊髓损伤后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作用,减小空洞面积,减少炎症细胞的活化和浸润,促进脊髓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CART)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OGD)性损伤及调节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ICR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所得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CART组和CART+PD98059 (ERK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组,MT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ERK及AQP-4的表达。结果:OGD处理后,CART肽能显著提高OGD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力(P0.01);CART肽能够提升星形胶质细胞内ERK的磷酸化水平(P0.05);PD98059能够阻断CART肽诱导的ERK磷酸化(P0.01),并减弱CART肽抑制AQP-4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CART肽提高OGD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力,并通过激活ERK通路抑制OGD处理后细胞AQP-4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采用NYU脊髓撞击伤仪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成尼莫地平(n=12)和生理盐水组(n=12)。两组大鼠受伤后1 h内分别经腹腔给予尼莫地平(1.0 mg/kg)或等量盐水治疗,3次/d,共1周。于受伤后1周和2周进行BBB评分和足迹实验对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受伤后2周,对损伤部位脊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定损伤星形胶质瘢痕和所形成的坏死空洞,利用ED1观察活性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通过旷场试验(BBB评分)和足迹实验,脊髓损伤后大鼠尼莫地平组1周和2周运动功能明显改善(P<0.01)。与盐水组比较,伤后2周,尼莫地平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DA水平(nmol/g,25.6±9.7 vs 68.5±16.7)和MPO活性(U/g,252.2±63.9 vs 382.8±108.2)均明显降低(P<0.01);尼莫地平组空洞面积(mm2,4.45±1.28 vs 6.16±2.65)和ED1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面积(mm2,1.87±0.42 vs 2.86±1.01)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尼莫地平可以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作用,减小空洞面积和炎症细胞浸润,具有促进脊髓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后,N9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并探究LPS刺激下不同自噬水平对N9细胞的损伤和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9细胞,给予24 h LPS处理,免疫荧光(IF)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C3与Beclinl的表达。LPS处理后分别使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调节N9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自噬标记蛋白LC3、Beclinl的表达;使用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试剂盒、Cell Count Kit(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损伤及存活。结果:(1)LPS刺激造成N9细胞损伤,LDH释放量(113.6%±3.2%)较对照组(100.0%±3.9%)显著增加(P0.01),存活细胞数(69.8%±2.1%)较对照组(100.0%±3.9%)显著减少(P0.001);(2)与对照组相比,LPS显著上调N9细胞LC3以及Beclinl水平(P0.05)并同时上调LAMP2水平;(3)RAP上调LPS处理后N9细胞的自噬水平并减少小胶质细胞损伤(100.8%±2.3%),促进细胞存活(87.4%±5.7%)(P0.05)。3-MA则抑制LPS处理后N9细胞自噬水平并降低细胞存活(60.6%±2.9%),而细胞损伤(123.2%±3.7%)与LPS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4)RAP与3-MA分别促进或抑制LPS诱导的N9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上调自噬水平减少LPS刺激诱导的N9细胞损伤,促进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及氧化损伤得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在缺氧复氧前给予红景天苷预处理,CCK8测定细胞活力,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良二硫双硝基苯甲酸定量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活化型Caspase-9(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用罗丹明123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缺氧复氧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后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升高,细胞SOD活性、GSH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IL-6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也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红景天苷处理后的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活力升高,细胞LDH漏出率降低,细胞SOD活性、GSH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IL-6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结论:红景天苷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炎症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均有抑制作用,红景天苷具有减轻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以冈田酸(OA)损伤的HT2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模型,探讨小檗碱对OA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冈田酸(0、20、40、60、80、160 nmol/L)损伤HT22细胞12 h后的细胞活力;不同浓度小檗碱(2.5、5.0、10.0、20.0μmol/L)预处理HT22细胞12 h后加入OA损伤12 h,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状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试剂盒对细胞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SOD-1和GSH-Px)活性的进行测定;2′,7′-dichlorfluorescein-diacetate(DCFH-DA)染色检测HT22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OA(0~160 nmol/L)处理HT22细胞12 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0.42)%、(91.96±1.18)%、(72.79±1.51)%、(57.89±3.18)%、(41.50±1.58)%、(33.83±1.59)%,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小檗碱(2.5~20.0μmol/L)预处理细胞12 h后,再给予OA作用12 h,细胞活力由OA单独损伤组(76.48±3.94)%,分别上升至(89.18±3.38)%、(97.06±5.56)%、(94.85±3.16)%、(87.52±4.81)%;小檗碱(5.0、10.0μmol/L)预处理组,减少了MDA的产生,抑制了细胞内ROS的积聚,提高了抗氧化酶(SOD-1和GSH-Px)活性,下调了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小檗碱可以通过对抗OA诱导的HT2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XM(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引起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型胶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出生1~2 d的新生Wistar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脑,胰蛋白酶消化数分钟,制备星形胶质细胞悬液,以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DXM(浓度为10-5、10-4、10-3 mol/L)与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53、Bax在星型胶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表达的强弱用平均光密度表示。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达95%以上,P53和Bax的表达随着DXM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上述结果提示P53和Bax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大剂量DXM引起星型胶质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环加氧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和COX-1抑制剂比罗昔康在对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离体大鼠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分别给予H2O2、pyrogallol(可产生超氧阴离子)或Vit C+Fe2+(可产生羟自由基),观察心脏收缩功能、心肌LDH和MDA含量。心肌COX的活性用PGI2的稳定产物6-Keto-PGF的含量表示。结果: 尼美舒利(3 mg/kg)可明显减轻H2O2引起的收缩功能下降(10 min 应激时LVDP为72%±10% vs 61%±11%,P<0.05),减少LDH释放[(5.5±2.5)U/L vs (8.0±2.1)U/L,P<0.05)]。而比罗昔康(3 mg/kg)虽然能抑制H2O2应激时LVDP的下降(73%±10% vs 61%±11%,P<0.05),却加重LVEDP的上抬[(29.00±5.61)mmHg vs(23.16±3.57) mmHg,P<0.01]。尼美舒利亦能减轻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引起的心肌损伤作用。尼美舒利和比罗昔康预处理对H2O2应激心肌6-Keto-PGF含量无明显影响。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mitoKATP)的阻断剂5-HD可取消尼美舒利减轻H2O2引起的LVDP和±dp/dtmax降低作用(分别为53%±12% vs 69%±3%、58%±11% vs 72%±7%和37%±8% vs 51%±4%,P<0.01)。结论: 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可以对抗心肌氧化损伤,其机制通过非COX依赖性途径发挥作用,而mitoKATP可能参与尼美舒利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单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单剂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静脉注射治疗,2 h后采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血清MDA、SOD水平,同时取心肌组织匀浆测组织MDA、SOD水平,并观察心肌组织结构改变。结果:(1)异丙肾上腺素致缺血心肌损伤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MDA升高、SOD下降,而CGRP治疗能逆转上述改变(P<0.05)。(2)CGRP治疗组心肌酶CK、LDH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3)心肌光镜、电镜结果示CGRP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结论:CGRP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抗膜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对氧应激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SD大鼠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过氧化氢(H2O2)心肌细胞氧应激损伤模型,观察脂联素 (adiponectin)对氧应激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选用培养至3-4 d的细胞,用H2O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细胞损伤前用脂联素和阿糖胞苷(Ara-A)进行预处理。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的变化,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来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 脂联素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H2O2损伤后心肌细胞LDH的释放(P<0.05)和MDA的含量(P<0.05),DNA ladder条带减弱,心肌细胞凋亡率也下降(P<0.05),而心肌细胞SOD活性较H2O2损伤组增高(P<0.05)。Ara-A(终浓度为1 mmol/L)能够部分阻断脂联素预处理后对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结论: H2O2可以诱导心肌细胞的损伤及凋亡,脂联素可以通过单磷酸腺甘(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通道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预先给药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注心脏I/R模型。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均=8):对照组(C组)、I/R组、ED组。观察各组大鼠I/R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峰压(LVSP)、左室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基础值和C组比较,I/R组再灌注时各时点的CF、LVSP、+dp/dtmax、-dp/dtmax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D组再灌各时点的CF、LVSP、+dp/dtmax、-dp/dtmax增高(P<0.05);ED组心肌SOD活性明显高于I/R组(P<0.05),LDH及CK-MB活性、MDA含量低于I/R组(P<0.05)。结论:ED对I/R心肌有保护作用,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和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晚期预处理对缺氧/复氧乳鼠心室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预适应组和卡托普利组。经Flou-3/AM负载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L-型钙通道和钠钙交换电流的变化。结果:(1)缺氧/复氧时,[Ca2+]i和Na+/Ca2+交换电流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型钙电流(ICa-L)峰值下降,I-V曲线上移,半数失活电压(V0.5)减小,ICa-L失活曲线左移。(2)晚期预处理和卡托普利使缺氧/复氧时[Ca2+]i低于缺氧/复氧组(P<0.01);ICa-L增加,I-V曲线下移,V0.5增大及稳态失活曲线右移;Na+/Ca2+ 交换电流减少;但[Ca2+]i和Na+/Ca2+交换电流高于对照组(P<0.05)。(3)卡托普利组与缺氧预适应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通过Na+/Ca2+交换电流的异常增加可引起[Ca2+]i的异常升高及其钙超载;卡托普利通过轻度增加Na+/Ca2+交换电流及其[Ca2+]i而触发晚期预处理,抑制后续缺氧/复氧引起的Na+/Ca2+交换电流及其[Ca2+]i的异常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盐水对照(NS)组和精胺干预(Sp)组(n=10)。结扎冠脉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组缓慢静脉推注 0.5 mmol/L 精胺 2 mL/kg。观察指标:心电图,心功能参数,血清SOD、LDH、NO、MDA水平和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 I/R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90%,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严重,LVSP 和±dp/dtmax明显降低,血清中NO、MDA及LDH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 vs Sham组)。Sp组与I/R组及NS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低浓度外源性精胺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HGF处理组(HGF +I/R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灶体积,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I/R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缺血侧脑组织见较大的梗死灶(231.15±22.79 mm3),脑组织SOD活性(83.10±17.16 U/mgPro)明显降低、MDA含量(11.86±2.91μmol/gPro)显著增高(与Sham组比较,P0.01)。与I/R组比较,HGF+I/R组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梗死灶体积(196.64±25.28 mm3)明显减小(P0.05),SOD活性(109.91±23.93U/mgPro)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7.49±2.27μmol/gPro)明显降低(P0.01)。结论:H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卟啉钠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原卟啉钠低、中、高剂量组。各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及造模16h后,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剖腹取肝测定肝脏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CCl4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力分别为(1879±1219)、(2210±1585)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显著(P<0.01);联苯双酯组、原卟啉钠低、中、高剂量组的SOD活力和MDA含量分别为(207.61±16.02)、(184.35±13.42)、(190.88±17.77)、(199.38±14.43)U/mgprot和(1.08±0.15)、(1.35±0.26)、(1.07±0.16)、(0.92±0.18)nmol/mgprot,与CCl4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原卟啉钠能有效阻止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急性胰腺炎(AP)血栓形成、组织病理变化、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十二指肠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备大鼠AP模型,动态观察TMP治疗前后大鼠血栓烷A2/前列环素代谢产物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TXB2/6-Keto-PGF1α)比值(T/P)、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淀粉酶(AMY)等各项指标;通过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形态进行病理评分;采用TUNEL法评价胰腺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经TMP治疗后,大鼠T/P值明显降低,血清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为4.85±0.98(6h),AI为9.88±0.98(6h),与A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MP对AP的治疗作用与其纠正血栓烷A2/前列环素I2失衡,改善AP大鼠微循环,减少自由基造成的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减少胰腺细胞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