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眼是视觉器官,它和整体(包括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相似文献   

2.
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对眼的结构,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其生理功能等,就有明确的认识。如《内经·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经历代医家不断的充实,使之日趋完善。为了便于学习和运用,现将中医眼的结构与功能加以整理,并结合现代医学眼的解剖名称进行初步对照,意在使中医眼科在系统整理及临床实践的应用和教学方面能有所裨益。中医眼部结构一般多以“五轮”为基础。而五轮  相似文献   

3.
目流目流骨鹨眼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其视觉功能的正常有赖于五脏六腑精气血的濡养。《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临床上通过针刺调整脏腑经络气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对眼睛与脏腑经络的联系早有明确阐述,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咏皆属於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夫十二经咏,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干面而走空窍,其精明之气上于目而为晴”,《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于目而为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於脑”,说明五脏六腑精气,通过十四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输注,精气皆上注于目。经络理论是眼针疗法的治疗基础。古籍《内经》、《难经》、《甲乙经》均记载了眼睛与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的有机联系。一、眼睛与十二正经的联系“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颊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  相似文献   

5.
脏腑是人体机能活动的中心,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不在脏腑的统摄之下,眼也不例外。眼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与脏腑密切相关,脏腑的精、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眼,眼才能保持其正常的视觉功能,脏腑功能的失调,是发生眼病的内因。  相似文献   

6.
眼病针灸临床心得530027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吴新贵眼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临床上通过针刺调整脏腑...  相似文献   

7.
曾庆利 《国医论坛》2002,17(6):37-39
中医对于人体结构的认识 ,与现代医学概念不完全相同。它虽然具有现代医学解剖结构的内涵 ,但主要是以生理功能为单位划分的功能结构 ,这就是中医人体结构的两重性。五脏六腑各系统实际是功能系统。经络是联系脏腑与体表的结构 ,其性质必然与脏腑相同 ,但其联系是结构联系还是功能联系 ,仍很模糊。兹就五脏结构和五脏与七窍的联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十二经脉气血循环路线等方面探讨经络的实质。1 从五脏结构与五脏和七窍的联系看经络中医理论所说的五脏 ,其名称虽然与西医解剖器官相同 ,但功能却超越了同名器官的功能。如在中医理论的…  相似文献   

8.
梁凤鸣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擅长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视神经萎缩、干眼症等。现将梁凤鸣运用针刺及中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目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于经络上滋于目,视而精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密切,五脏六腑的精气依靠经络为之贯通,并通过经络的运行上注于目。  相似文献   

9.
吾每读《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之经文,认为存在某  相似文献   

10.
“诸脉皆属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内属外络作用完成联系与调节。眼针疗法隶属于中医“微诊系统”,能够疏通经络,调畅脏腑气机改善I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为体针所不及。  相似文献   

11.
肝肾与眼的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与眼的关系浅析张彬刘怀栋(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孙胜军(河北省行唐县医院050600)眼为五官之首,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眼位置高,系联周身,故此,了解肝肾与眼的关系十分必要。《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之所...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与皮肉筋骨、五官七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难经》云:“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通过对形体、五官、七窍等外在变化的观察,可以探测体内脏腑之病变、气血之郁畅、阴阳之盛衰。上腭粘模望诊,就是后人在这种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北京市著名儿科中医师王鹏飞氏,很重视上腭望诊法,在儿科临床诊断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日本人伊原信夫  相似文献   

13.
经络是运行全身精、气、血、津液,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神一样,是藏象学说的重要概念,其不仅仅应用于针灸、推拿等学科.经络由客观存在的经脉和络脉组成,其本体即脉.根据经络的功能又将经络分为精脉和神脉两大类,更有利于揭示经络的本体.精脉即运行全身精、气、血、津液之脉,神脉即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之脉.古今多重视体廓神脉的研究,而对精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过揭示经络的本体,正确认识经络的解剖学概念和生理病理学概念,对应用经络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著作,系统论述了藏象、经络、腧穴、运气及部分疾病的诊治法等内容,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关于《内经》的脏腑学说,古今论述颇丰,但鲜有系统讨论眼、耳、口、等"七窍"的文献,本文试讨论《内经》对"七窍"术语的论述及其后世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灸疗法之用于眼科疾患,与用于其他各科一样,也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内经十二经络之学说,眼为经络之集散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晋皇甫谧著之黄帝针灸甲乙经(晋太康三  相似文献   

16.
<正> 眼属五官之一,主管人的视觉。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到眼虽属局部器官,但它与体内脏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灵枢·大惑论》说:“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又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内经》在强调眼与五脏息息相关的同时,又特别指出目与肝的密切关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主目”。至于肝何以开窍于目?术文试就肝与目的生理病理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挺 《陕西中医》2014,(4):F0003-F0003
<正>中医对"脑"的认识较早,但中医古籍对脑的描述不多,而且不全面,所论之处从脑与髓,脑与五官,脑与五脏的关系多而对脑的特点、脑的病症,脑的病因病机论述少。如中医古籍记载有"脑为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其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观眼识病”的中医眼针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已故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首创的一种微针疗法。眼睛与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密切联系,所以它能反映出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因此,通过针刺眼穴可以调理脏腑经络之功能失调。眼针疗法是以观眼识病为基础的,脉络的部位、形态及颜色是观眼识病的要点,各脏腑在眼睛上都有相对应的区域,应用眼针取穴针刺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正> 经络或称经脉,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百节、五官孔窍联系的通道。故《灵枢·海论》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之说。凡人体营卫之出入,气血之流通,津液之化行,气机之升降……都是通过经络的路径而实现的。经络的基本病机是:经络的功能偏盛偏衰,经络的运行逆乱和郁滞不畅。经络虚衰,常指经络及其络属的脏腑中营卫气血津液不足,不能濡润温养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以致功能低下,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行不能化行而引起的病变。经络偏盛,常指其功能太过,生克反常而为病。无论是经络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月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在全身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经络通畅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脏腑是精气血的化生之源,精气血又是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经络既是联系脏腑与胞宫的桥梁,又是运行精气血的通道。胞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因此,月经的产生与脏腑、精气血、经络、胞宫密切相关。1脏腑是精气血生化源头脏腑的主要作用是生精、化气、生血。而精气血又是促进生长发育、产生月经、生化乳汁等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