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易袭阳位,眼位于人体高处,故眼科疾病多与风邪相关,许多眼科疾病在命名上体现了风邪致病的特点,如绿风内障、青风内障、暴风客热、风牵偏视、风热不制之病等,因此内服方剂中配伍风药是眼科的一大特色.风药具有引经报使、疏肝解郁、疏风解表、祛风养血等多种作用.在治法方面有祛风清热法与祛风散寒法,祛风清热法常用...  相似文献   

2.
毫针针刺在各种眼科疾病治疗中卓有成效,临床选穴在配合远部取穴同时,眼周选穴必不可少.颜面部尤其是眼周是痛觉敏感区域,因此眼周穴位针刺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恐惧心理.探索一种更舒适同时又保持与针刺治疗等效的治疗方法代替或与毫针针刺交替使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源自古代"九针"之提针演变而来的浅针以其操作简便、无痛、安全等特点,成为我省各级中医院临床针灸的特色疗法之一.浅针治疗时针尖没有插入患者皮肤,因此无痛感,且其具刺激温和、安全等特点,尤适合于眼周穴位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药物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滞血瘀是引发疾病的原因,活血化瘀是传统中医治疗多种病症的手段。全身各脏腑的功能失调可反映在眼部,而眼部的疾病也可通过全身用药进行治疗。本文将近年来采用活血化瘀法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相关的药理实验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olfordii Hook.f.属卫予科雷公藤属植物,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治疗适应证广泛,涉及临床各科。现把其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张雪娟  董旭  李清文 《河北中医》2002,24(5):363-364
柴胡性微寒 ,味苦 ,归肝、胆、心包、三焦经。《神农本草经》曰 :柴胡“主治心腹邪气 ,去胃肠中结气 ,饮食积聚 ,推陈至新” ;《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 ,平肝、胆、三焦、心包相火 ,及头痛 ,眩晕头昏 ,赤痛障翳 ,耳聋鸣 ,诸疟……” ;《本草正义》曰 :“用其凉散 ,平肝之热。其性凉 ,故寒热往来 ,肌表潮热 ,肝胆火炎 ,胸胁痛结 ,兼治疮痛 ,血室受热 ;其性散 ,故主伤寒邪热未解 ,温痛热盛 ,少阳头痛 ,肝经郁证。”其气味俱薄 ,轻清升散 ,善疏泄条达 ,能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眼与肝、胆、三焦等脏腑均有关系。《灵枢·大惑论》说 :…  相似文献   

6.
运用血府逐瘀汤灵活变通,治疗因外伤导致的气血瘀滞,脉络不通等所致的多种眼科疾患,临床多获殊功。  相似文献   

7.
随着众多抗生素药物的出现,如磺胺类及氟喹酮类等药物的广泛使用,感染性眼病的治疗已经卓有成效。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药物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为了防止和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必须掌握抗菌药物在眼科的给药方法及临床合理使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补法是针对虚证而立,虚证可见于各种眼病,故补法在眼科应用颇为广泛。然用补法须辨明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各异、病情的轻重缓急、单纯或兼夹等。因气血阴阳之虚常非独见,而虚证过程亦非一成不变。故务必据情而定,灵活应用。《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载有“五脏虚候”...  相似文献   

9.
目为视觉器官,具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风药在中医眼科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对风药的功效特点以及在眼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拓宽中医眼科用药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提高,在眼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传统的眼科仪器在前房玻璃体积血、混浊等情况下无法看清眼内容及眼底病变[1].X线对非金属性异物无法检查.  相似文献   

11.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已在许多的眼病的临床检查中得到了应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已成为眼科临床诊断的重复要客观资料之一。  相似文献   

12.
超声多普勒在我国眼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多普勒是探测运动的脏器(主要是血流)反射回的超声频率的变化和测量血流速度的一种方法。它在眼科的应用始于SO年代初期。近年来,彩色多普勒的发展将传统的二维超声与彩色显像相结合,在观察病变区二线结构的同时又能行彩色血管显像,并有利用脉冲多普勒定量测定血流参数。为眼和眼眶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创、无痛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文就近几年超声多普勒,特别是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在我国眼科领域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至超声当普勒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超声多普勒的基本原理是当频率为F。的人射超声与血流中运动的红细…  相似文献   

13.
郭承伟 《新中医》2005,37(2):86-87
中医学认为,目为视觉器官,目窍通利是神光发越的前提,而目中窍道闭塞则是眼科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正如《审视瑶函》所说:“目昏是通光脉道郁涩所致。”因此,合理运用开窍明目法,在眼科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彬  任玉杰 《河北中医》1998,20(4):216-217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头部的五官七窍,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都是不可分割的.眼,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与全身的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病理变化息息相关.所以,治疗眼疾,同样也要考虑到人体全身的阴阳盛衰和寒热虚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乃正治之法.但寒有内寒外寒之分,热有内热外热之别.外寒多系外感寒邪,辛温发散即可解之,如麻黄、桂枝等;内寒多因阳气虚馁、阴寒内盛而成,温阳散寒亦可挽舟,如桂、附、干姜之属.桂、附、干姜既有回阳救逆之效,又有温中(下)散寒之能.用其回阳救逆,眼科所用者鲜,内科所用者屡,用其温中健脾、温中散寒,乃吾师庞赞襄教授治疗眼疾一大特色.《灵枢·卫气行篇》云:“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夜则气行于阴而复合于目.”此后,历代医家又  相似文献   

15.
大黄在眼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利尿退黄等功能.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大黄含蒽甙类及游离醌衍生物等,其对细菌和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有较强抑菌作用及抑制病毒作用,同时有一定的利胆止血、降低胆固醇、降压和扩张血管等作用[1].大黄在眼科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病位为肝胆(目),病因为实火之疾患,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运用补中益气汤灵活变通,治疗因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等所致的多种眼科疾患,临床多效殊功。  相似文献   

17.
全蝎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科疾患因玄府闭塞者颇为常见,全蝎通络止痛,解毒散结,故配合应用,可取得理想效果,现举例如下。 1 视神经萎缩 陈某,女,50岁,1998年11月10日诊。双眼视力进行性减退半年,常伴有颞侧头痛。曾去某医院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一直用药(具体药名不详)至今,无明显效果。检双眼视力均为0.1,不能矫正,双外眼无殊,屈光间质清晰,双瞳孔直接对光反应不能持久。……  相似文献   

18.
耳尖放血的眼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秀萍  陈芬萍 《中国针灸》1996,16(11):52-52
耳尖放血的眼科应用戴秀萍,陈芬萍,郑梅英,翁宇宏,唐凡(福建省福清市医院,350300)耳尖放血用于眼科,主要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泪囊炎、麦粒肿。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500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500例中男302例,女198...  相似文献   

19.
谈谈“逍遥散”在眼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逍遥散”在眼科中的应用余懋宗甘肃省天水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741000)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识别图象,从外界景物来的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投射到视网膜的感觉细胞上,感觉细胞把光的刺激转换成一种电信号,而后...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出自《和剂局方》,其方剂组成为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甘草。治疗肝郁气滞,肝脾两虚,月经不调。笔者在眼科临床实践中,以该方治疗眼科疾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举例如下:某男,37岁。1995年8月15日初诊。自诉双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7年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