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针刺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阳陵泉穴,观察激发感传前后B超下胆道系统的运动变化,证明循经感传越显著,胆囊收缩率越高,即使针刺未出现感传,其胆囊收缩率也极显著大于不加针刺者,说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中的“气至”应包括气至针下和气至病所两种含义,但有“若风之吹云”之良效当指气至病所而言。  相似文献   

2.
谈“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和针灸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和针灸临床高俊雄,赵万标(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关键词:《灵枢》;针刺得气;气至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金针赋》着重指出:“气速效速,...  相似文献   

3.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激发头面部“气至病所”显性感传率、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提出了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使针感充分传达其病所,充分显示“气至而有效”的针刺效果,在头面部疼痛,痉挛病症治疗中,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中循经取穴,针刺“得气”是针麻成功的重要因素。故研究“得气”发生的规律及物质基础,不仅对解决针麻镇痛原理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认识经络实质及提高针刺疗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刺穴他时,受针者产生一种胀、麻、酸、重等感觉,此感觉沿某种方向传导,同时施术者有手下针紧感,称为“得气”,又称“针感”。究竟“针感”产生于穴位的何种组织?  相似文献   

6.
经络感传现象是古代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经络感传,元、明时代的许多针灸著作都强调针灸时要循经取穴,要气至病所,把掌握经络感传作为提高针刺疗效的积极手段。祖国医学认为:“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活”。这些论述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反复得到证实。一致认为经络感传与针刺镇痛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感传好者镇痛效果良好。然而,经络感传与针麻效果的关系也是否如此呢?通过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多数单位认  相似文献   

7.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感在针灸术语中称为“得气”,就是患者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标幽赋》记载:“气之至也,如鱼吞钓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处幽堂之深邃”。临床运用提、插、捣、捻、搓、弹、留等针刺基本手法,均可获得针感。 针刺治疗时,患者针感的有无,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标幽赋》记载:“气速至而差  相似文献   

9.
针刺疗法历来强调针感,即所谓“得气”感应。我国第一部针灸医书《灵枢》中就曾这样指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后代有关针灸专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用针之法,候气为先”“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都突出说明了针刺“得气”和疗效的关系。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新针疗法有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实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叫做“针刺感应”?当针刺入人体时,由于针的刺激,在人体上必然会引起一种反应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针刺感应”或简称“针感”。因为这种感应的产生,不只限于局部,往往要向周围放散传导,并有其一定的通路,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针刺感传”或“针刺感通”。在古代的针灸文献中,对针刺感应都用“气”来说明,所谓“得气”“气至”等,就是指针刺感应的产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间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发针”;又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相似文献   

11.
试论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李世忠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748100)一、得气与气至病所同疗效的关系针灸治病,须要候到针的感应,根据感应再使用手法,方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毫针治病的关键在于得气与否。《标幽赋》认为:“气至速而效速,气至迟而效迟”。...  相似文献   

12.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中循经取穴,针刺“得气”是针麻成功的重要因素。故研究“得气”发生的规律及物质基础,不仅对解决针麻镇痛原理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认识经络实质及提高针刺疗效也是一重要环节。针刺穴位时,受针者产生一种胀、麻、酸、重等感觉,此感觉沿某种方向传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气至病至”感传时针尖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激发发出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病例中,选择40例病人,留针定位,同时向针尖部位注0.3ml利多卡因液。1min后,原“气至病所”感传所达部位出现麻木面瘫。此时,原位提插针刺,“气至病所”感传消失,待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再提插探刺,“气至病所”感传又迅速出现。  相似文献   

14.
"得气"指征的再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它首见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气至病所”感传时针尖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激发出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病例中,选择40例次病人,留针定位,同时向针尖部位注入0.3ml盐酸利多卡因液,1min后,原“气至病所”感传所达部位出现麻木和面瘫。此时,原位提插针刺,“气至病所”感传消失,待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再提插探刺,“气至病所”感传又迅速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当前针灸临床实践中,往往将得气与针感等同,认为针感与疗效呈正相关.然而针感与得气、疗效之间关系尚无定论.方法:依据《黄帝内经》中“气至”的阐释,即通过针刺补泻、治神或静留针而使人体恢复到“气机调畅”的状态,“气至”与否的判断标准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结果:现今针灸临床:针感不等同于“气至”;针感强,疗效未必好;针灸诊治前后宜诊脉,脉诊对于针灸处方施治、判断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针期间,不一定行针.结论:针灸临床科研中假针的设计原则,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气至病所”时 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出现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病例中,选择30例次病人,留针进行X射定位观察。结果证明尖均准确刺中出自圆孔、卵圆也或眶孔上神经干,为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气至病所”时针尖的具体部位,在针刺下关、医风、鱼腰穴出现明显“气至病所”感传的角例中,选择30例次病人,留针进行X线定位观察。结果证明,针尖均准确刺中出自圆孔、卵圆孔或眶上孔的上、下颌神经或眶上神经干,为针刺神经纤维“气至病所”感传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怎样得气?     
在新针疗法中,外感叫“得气”。所谓得气,就是针刺入穴位后,病人感到酸、胀、重、麻如通电样,医生感到针下沉紧的一种感觉。得气与否能直接影响疗效的好坏。古人所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就是这个道理。镇痛和麻醉,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得气。可见得气在新针疗法中显得特别重要。下面简单介绍几个临床常用的得气方法。一、留针法针刺后,经运计仍无针感,可将针在穴位停留片刻,再把针提至皮  相似文献   

20.
针刺的总程序可简述为:理→法→方→穴→术;单就“术”,可概括为:进针→候气→得气→补泻→谷气至→出针。可见,针下候气以求得气为针刺的第一要点。当进针到一定深度,在被针的瑜穴区患者有酸、麻、沉、胀及触电感;医者有针下沉重、滞涩、紧实等感觉。此刻患者和医者的“自觉”和“他觉”均为得气。《标幽赋》曰:“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还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