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对100名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新入监服刑人员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1),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强迫、焦虑等方面,而且性别、年龄、犯罪类型、刑期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RSES总分与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是SCL-90总分和多个因子分的显著预测变量(P<0.05或P<0.01)。结论新入监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异常,自尊水平越低的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自尊对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在对新入监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时,需要重视自尊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及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表(人口学资料)、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284名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焦虑与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焦虑抑郁阳性组的心理弹性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焦虑抑郁阴性组得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弹性总分以及各维度分数与焦虑、抑郁水平显著负相关(P0.01)。在回归分析中,乐观性和力量性负向预测抑郁,乐观性负向预测焦虑。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弹性较低,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而且心理弹性是焦虑抑郁情绪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首先就664例就诊者的职业、性别构成和病种构成进行分析.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就诊者进行评定,将就诊者分为有诊断有问题组、有诊断无问题组、无诊断有问题组和无诊断无问题组,并将就诊者的SCL-90得分情况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者女性多于男性,就诊比例较多的依次为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学生、工人和教师.疾病分布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躯体化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为多见.就诊者的SCL-90评分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68.37%就诊前有诊断者SCL-90各条目均高于常模,尽管31.63%就诊前有诊断者各因子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的量表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62.61%的就诊前无诊断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就诊者中心理健康状况异常与正常者分别为73.64%与26.36%.结论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者多数为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仅约1/4多的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团体授课与个体心理干预相结合对临退伍期军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作用,探讨改善临退伍军人情绪状况的有效干预模式,为降低临退伍军人情绪障碍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 退伍前半年随机整群抽取南京军区服役期军人3000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期为6个月.研究组采用团体授课与个体干预相结合,对照组无心理干预.在退伍前半年(服役期)和退伍前两周(临退伍期)对其中确定退伍的军人(研究组416人,对照组396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分别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SCL-90抑郁、焦虑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研究组干预后抑郁、焦虑因子得分降低(P<0.01),对照组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升高(P<0.01);干预后,研究组抑郁、焦虑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应对得分增高(P<0.01),消极应对得分降低(P<0.01);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较干预前增高(P<0.01);情绪障碍发生率(0.5%)较干预前(2.4%)降低(P<0.05);干预后,对照组临退伍军人情绪障碍发生率(4.8%)高于干预组(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团体授课与个体干预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可明显降低临退伍期军人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且对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退伍期军人中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心内科常规治疗+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心内科常规治疗)各50例,在入组时、入组后三个月、六个月时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入组三月和六月后,干预组HAMD和HAMA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SF-36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与单纯内科治疗相比,综合治疗(心内科常规治疗合并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外伤患者心理卫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的心理卫生及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60例脑外伤后非手术治疗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与常模比较。结果 脑外伤患者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模,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升高较明显。SCL—90总分及阳性项目数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受伤部位、受伤方式、损伤性质及是否伴有颅神经损伤相关。结论 脑外伤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感、抑郁及焦虑,提示对于脑外伤患者应重视其外伤后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强迫症患者自知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自知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估60例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定有关症状。结果按Y-BOCS第11条自知力得分,患者中自知力较差(≥3分)和较好者(<3分)分别为26例(43.3%)和34例(56.7%)。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自知力得分与Y-BOCS总体严重程度条目得分、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总分、BPRS总分等呈正相关(r为0.537~0.581,P均小于0.01)。自知力较差组与较好组之间Y-BOCS总体严重程度条目得分、强迫思维总分、强迫行为总分、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总分与HAMD、HA-MA、BPRS总分及BPRS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因子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高于后者(t为2.479~4.909,P均小于0.05)。自知力较差组宗教性强迫思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知力较好组(2=5.604,P<0.05)。结论部分强迫症患者自知力较差,提示其可能是强迫症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模式对门诊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GAD门诊患者分为干预组(n=45)和对照组(n=47),两组均给予门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合并综合干预(包括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及诊室外疾病管理),疗程1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1个月时两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以及GWB中对健康担心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完成及随访时两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以及GWB总分、对健康担心、生活满足、愉快心境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SCL-90、GWB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CL-90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的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P均<0.01);两组GWB总分及对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戒毒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SCL-90对戒毒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SCL-90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及敌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戒毒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加强对其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78例门诊强迫症患者(病例组)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同时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G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强迫、抑郁及焦虑症状.结果 病例组WHOQOL-BREF量表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64.70±10.30)分,(47.60±11.50)分,(53.10±12.20)分,(63.70±10.60)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9.20 ±9.60)分,(71.20±10.40)分,(74.10 ±9.80)分,(75.10±1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 ~-6.30,P均<0.01).Y-BOCS总分、强迫观念总分、HAMD总分均与WHOQOL-BREF所有领域得分负相关(r=-0.28~-0.61,P<0.05);强迫行为总分仅与生理领域得分负相关(r=-0.4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强迫行为、HAMD总评分和HAMA总评分进入“生理领域”回归方程;在“心理领域”回归方程中除HAMA总评分外其余自变量均进入方程;强迫观念总评分、强迫行为总评分及HAMD总分进入“社会领域”回归方程;强迫观念总评分和HAMD总分进入“环境领域”回归方程.结论 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伴发的抑郁症状是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后勤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后勤系统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及心理健康相关问卷对后勤系统 2 0 0 1年 12月入伍的 895名新兵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后勤新兵SCL 90总分、各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 (P <0 .0 0 1) ;EPQ个性问卷中的E分、N分明显高于常模 (P <0 .0 1,P <0 .0 5 )。结论 后勤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应根据新兵个性特征进行入伍教育、行政管理及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癫癎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格瑞思<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17例癫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在抗癫癎药物治疗的同时,以多种心理咨询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317例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治疗前后疗效显著(P<0.01),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追踪测试结果 与治疗后相比无明显差别,干预效果比较稳定(P>0.05).结论 多数患者因心理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心理干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心理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 ,应成为癫癎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沙市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关系,了解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于2016年6月-8月,选取220名长沙市公交车司机和1 218名长沙市社区人群,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资本问卷(PC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施测。结果 (1)长沙市公交车司机SCL-90总均分高于社区人群和常模(P0.01),尤其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精神病性(P0.01)和偏执(P0.05)评分高于社区人群和常模;(2)公交车司机的积极应对方式(PC)评分高于社区人群和全国常模(P0.05),PCQ中自我效能和韧性评分均高于社区人群(P均0.05),且其PC评分与PCQ中4个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237~0.409,P0.01),与SCL-90中9个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402~-0.319,P0.01);(3)心理资本中的"希望"(β=-0.320,t=-2.049,R~2=0.294,P0.05)和积极应对方式(β=-0.299,t=-1.669,R~2=0.294,P0.01)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公交车司机是身心疾病的高危群体,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资本和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负性情绪比较,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得分均显著较高(P均〈0.01);而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分均显著较低(P均〈0.01)。糖尿病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6个因子分与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能对其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社会心理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特点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和正常人进行评定。结果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EPQ中E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其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较对照组高(P<0.05);SCL-90评定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症诸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P<0.01-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在个性方面存在差异,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2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学特征及罹患精神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学特征及其罹患精神障碍的状况.方法 对318例家庭暴力施暴者(施暴组)和310名所在地区、家庭结构和家庭身份与施暴组相匹配的无家庭暴力者(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神经症筛选表,以及精神病筛选表进行评估.结果 (1)施暴组的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和附加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EPQ中的神经质评分(48.3±10.2)分高于对照组[(45.3±10.0)分,P<0.01];TCSQ中的消极应对分(29.61±8.28)分高于对照组[(26.97±7.28)分,P<0.01];SSRS中的社会支持总分(37.42±8.22)分、客观支持分(12.17±3.54)分、主观支持分(17.79±5.01)分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7.42±2.04)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79±6.56)分、(12.82±3.01)分、(20.15±4.04)分、(7.82±1.96)分;均P<0.05~0.01].(2)精神疾病检出率:施暴组(6.9%,22例)的高于对照组(1.3%,4例;P<0.01).(3)Logistic回归:敌对因子(P=0.011,OR=1.665)、消极应对方式(P=0.037,OR=1.027)和重性精神疾病(P=0.033,OR=9.597)是施暴的危险因子,主观支持是施暴的保护因子(P=0.000,OR=0.909).结论 家庭暴力施暴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和较高的精神障碍检出率,他们也需要心理干预、医学干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苦聪族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679名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苦聪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随机分成研究组340人(给予心理干预)和对照组339人(不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总分平均分别为(58.14±38.45)分和(51.84±25.11)分(t=0.68,P〉0.05),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总分平均分别为(32.84±25.11)分和(58.14±38.45)分(t=2.68,P〈0.01);研究组除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分外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苦聪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