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上海某农村地区,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2镇、6村、144户家庭作为样本,确定了其中7位发生过1万元以上住院费用的住院病人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寻医行为和就医保障情况.(1)7位住院病人中,有3位放弃进一步的治疗,原因皆为无法负担医疗费用;(2)放弃继续治疗的家庭,自负医疗费用与当年收入的比在40%以上;不放弃继续治疗的家庭,自负医疗费用与当年收入的比在40%以下;(3)7户家庭有4户因为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陷入贫困状态,在经过各方补偿之后,有2户脱离贫困状态,还有2户仍然致贫.(4)仍然致贫的家庭.一户是因为高额的癌症治疗费用导致返贫;另一户是因为车祸事主逃逸自身又是外来人口没有医保.  相似文献   

2.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界定关乎医疗救助的公平性和精准性,然而我国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对象界定仍缺乏理论和方法依据。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考虑了家庭支付能力,同时灾难性和致贫性卫生支出测量方法不仅反映了家庭疾病经济负担和贫困状态,而且能够反映救助对象的因病致贫广度和深度。因此,基于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及其测量方法的因病致贫对象界定思路能够支持我国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对象的界定。  相似文献   

3.
疾病家庭相对经济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以一定时间内疾病家庭医药费与其家庭经济收入的比较来衡量疾病家庭的疾病经济风险程度。在224户疾病家庭中,85.7%的疾病家庭的经济风险程度较低,7.59%的疾病家庭的医药费超出其家庭经济收入,存在着较大的致贫趋向。高风险户的特征是:利用卫生服务以住院服务利用为主: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贫困。高风险户是合作医疗抗风险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的缓解程度,衡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效果.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分层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7个试点县1 841户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的补偿比例为24%~28%,有3.35%的被调查农民"因病致贫";卫生支出使被调查人群的贫困缺口增加了11.38%,要使其摆脱贫困,需要每人增加补贴76元;合作医疗对提高贫困农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有限.结论 应提高筹资水平、加强费用控制,以提高农民住院费用补偿水平,并重点关注"因病致贫"的敏感人群,着重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罕见病患者医疗负担较重,容易诱发支出型贫困。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罕见病家庭医疗负担与筹资策略调查数据,使用FGT(Foster-Geer-Thorbecke)贫困测量指数测量了家庭罕见病医疗负担及其导致的支出型贫困水平。结果发现,家庭罕见病人均医疗费用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高达61.14%,而补偿比例仅为23.93%。罕见病医疗费用支出的致贫率超过35%,支出型贫困深度与强度指数分别为2.81和25.43,支出型贫困缺口与内部差异都很大。目前,罕见病家庭主要依靠非正式或个人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政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减贫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的模拟测算结果显示,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罕见病家庭的支出型贫困水平,并据此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吸烟能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并引发早死,对健康的危害很明确,而吸烟与贫困的关系、与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1-2].减少贫困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而贫困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笔者欲从已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吸烟与贫困的关系,阐述吸烟对不同收入人群的直接致贫情况,比较贫困吸烟住户与贫困非吸烟住户在2周患病、应就诊未就诊、应住院未住院、年人均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揭示吸烟致贫及对贫困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收入与医疗服务需求及其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农民医疗服务需求收入弹性,评价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用于医疗开支的状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1 228户农民家庭进行健康询问调查,将调查家庭按收入高低分为5组,比较其医疗需求及收入弹性状况.结果:显示需求收入弹性为0.129 2,呈缺乏弹性(〈1);医疗费用占收入的比重是一个增长的趋势,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高于高收入人群.结论:收入虽然对医疗服务需求有一定影响,但农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在医疗服务方面花同等比例的钱,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精神疾病是一种长期、慢性又极易复发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许多精神病患者家庭因此致贫。前不久我院的一次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在温州各县(市、区)的低保家庭中,平均四户家庭中就有一位精神疾病患者;但真正能来医院就诊和进行持续医治的不到30%。许多精神病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和持续的治疗而病情恶化或复发,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了经济来源,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导致家庭经济每况愈下,贫困加剧。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我院在贫困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某市惠民医院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构成和影响因素,结果证明,弱势群体(老年人、低保患者)的个人自负费用和住院医疗总费用都高于一般群体,但其自负费用所占比例低于一般群体,且其中低保病人的年累计个人自负费用比例与一般城镇居民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所有住院医疗保险患者,药品费用都是个人自负费用和住院医疗总费用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保险方案中就医经济风险临界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收入平均数法和基数法两各贫困测量技术基础上建立了风险临界线指标,这一指标回答了医疗费用支付超过多少金额将沧为贫困人嫩这个关键问题,并将其运用于风险测量之中,以科学地确定因病致贫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作为预测、评价保险方案解决因病致贫问题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费用分布特点。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6年构成前10个系统疾病医保出院患者进行统计,报告其住院总费用、例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第5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最大值,并计算各系统第95百分位数以上的平均费用,累计费用及占总费用比例。结果:疾病医疗费用呈非正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以上5%大额病例费用,占全部患者总住院费用比例达21.5%~29.9%。结论:医疗保险患者医疗费用的分布有其特殊性;医疗费用定额支付标准应根据疾病医疗费用分布特点和医疗服务需求强度制定。  相似文献   

12.
因政府、社会和病人无法承受越来越高的医疗费用,所以,控制医疗费用已成为我国卫生工作的核心之一。将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的控制作为切入点,提出大型综合医院按科室实行分科定比管理是减少不必要卫生服务、控制医保费用和解决看病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医保病人门诊大病就诊费用统筹支付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江苏省南通市2001--2003年纳入统筹基金支付的7种门诊大病的患病、就诊、费用与补偿情况,发现慢性痛的门诊就诊次均费用一般不高,但年累计就诊费用要占个人年工资的30.00%以上,按“板块式”基金管理方式,个人账户一般无法承担如此高额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较好地解决了慢性病高额费用负担问题:可以减少参保者为了获得统筹支付而住院的比例,对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缓解慢性病人费用负担均有较好的作用。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与诊断审查,控制非支付范围内的疾病冒用统筹基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收入与社会医疗保险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苏州市三个老城区所属的3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收入进行问卷调查及定性访谈。结果:在2006年度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收入中,基本医疗收入所占的比重最大,在90%左右。而在基本医疗收入中,比例最高的依旧是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80%左右。社会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是91.7%,对其业务收入的补偿在60%左右。苏州市三个老城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总收入和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偿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药品收入是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总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医疗保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覆盖面较广、补偿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和直接医疗经济负担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2018年即时结报的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对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各年度间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负担费用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人均药品费用呈逐年递减趋势,人均治疗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2018年人均检查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16年-2017年和2017年-2018年增幅低于2015年-2016年。2016年-2017年人均耗材费用降低,而2017年-2018年人均耗材费用增加。改革后,人均医保负担费用逐年增加,人均患者负担费用和人均自付比例逐年下降。此外,2017年人均医疗总费用较2016年下降,而2018年人均医疗总费用较2017年增加。结论人均药品费用与人均耗材费用仍是人均医疗总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医疗费用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部门应逐步加强药品和耗材监管。人均自付比例虽呈降低趋势,但与医改设定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仍需进一步深化医保改革。  相似文献   

16.
Medical expenditure and rural impoverishment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anks to continued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income, the overall poverty rate has been on the decline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escalating medical costs and lack of insurance coverage, medical spending often causes financial hardship for many rural families. Using data from the 1998 China 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Survey, the impact of medical expenditure on the poverty headcount for different rural regions was estimated. Based on the reported statistics on income alone, 7.22% of the whole rural sample was below the poverty line. Out-of-pocket medical spending raised this by more than 3 percentage points. In other words, medical spending raised the number of rural households living below the poverty line by 44.3%. Medical expendi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ransient poverty in rural China.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医保患者医保费用逐年增高的因素。方法:调查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的医保费用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 如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因素,就能减少医保费用。结论:住院费用减少,就能减少患者支出,降低医院亏损,使医保事业及医院建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确定中的公平性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县医疗救助对象的“最困难”和“最急需”程度的测度,初步分析当前国家医疗救助实施的公平性。方法:用贫困缺口、贫困距、医疗支出比和灾难性支出家庭比等指标定量测度“最困难”和“最急需”的程度。结果:样本县现在所确定的医疗救助对象确属“最困难的人员”;而非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支出是“最急需的医疗支出”;但疾病经济负担仍是救助户重于非救助户。结论:建议增大救助覆盖面和救助力度,民政部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联合运作,关注低收入以及因病致灾的高医疗费用群体,及时给予恰当救助,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评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使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发生率显著降低1.88%;在更换贫困脆弱性阈值和家庭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率指标两种情形下,实证结果仍然具有稳健性;考虑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参保过程中的选择性偏差,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发现内生性问题影响小;机制检验发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挥了费用补偿机制的同时,抑制了医疗费用对家庭消费支出的挤出,防止家庭未来陷入贫困。在缴费水平方面,建立水平适度并具激励性的定价机制;在报销范围方面,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应与社会医疗保险形成有益补充;在参保模式方面,作为补充性质的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未必具有强制参保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