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婴儿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与成人型慢粒骨髓象的异同点,以便提高对小儿慢粒诊断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自1969年以来诊治的13例小儿慢粒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1.婴儿慢粒PLT明显低于成人慢粒。2.幼年型慢粒血片白细胞分类中性中、晚幼粒及嗜碱粒细胞比值明显低于成年型小儿慢粒,而淋巴、单核比值明显高于成人型小儿慢粒。3.幼年型慢粒骨髓象有核红细胞比值明显高于成年型小儿慢粒,而中性中、晚幼粒及粒红比值均明显低于成年型小儿慢粒。4.幼年型慢粒全片巨核细胞数明显低于成人慢粒。5.成人型小儿慢粒血片白细胞分类及骨髓象结果与成人慢粒比较除骨髓象原粒及早幼粒外其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慢粒骨髓象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儿童期较少见,仅占儿童白血病的1~5%,且幼年型慢粒Ph染色体常为阴性,起病较急,临床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表现较成人明显,白细胞增高相对不明显,对治疗的反应差,病程短,预后差。本文总结11例小儿慢粒,男8例,女3例,年龄5月~12岁。就诊前病程2天~3年,多在1—2月。体格检查:贫血貌9例,出血点2例,肝大1例,脾大1例,肝脾大9例。实验室检查Hb62~120g/L,WBC(10.6~820.0)×109/L,中性粒细胞0.04~0.84,BPC(27~582)×109/L,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8例,明显活跃3例,粒系0.545~0.965,红系0~0.405,巨核细胞1~95个/片,NAP检查8例,阳性率5~58%,染色体检查4例,亚二倍体增多1例,8月后转为15P+,21三体1例,Ph+1例,正常1例。治疗4例,其余7例放弃治疗。小儿慢粒常易与其他白细胞增高性疾病混淆,在诊断中应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肿瘤     
875129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并巨核细胞增多和出现类高雪细胞一例/陈文珍…∥中华血液学杂志。—1987,8(3).—150 女,13岁,根据临床表现,血及骨髓象检查诊断慢粒,经马利兰、6—MP治疗,骨髓完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深对婴儿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1989—2004的我科收治的3例婴儿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婴,表现为发病较急,贫血,出血,肝脾中等程度增大,外周血象及骨髓异常改变。2例进行了染色体及免疫分型检查。3例中有2例为幼儿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且1例发生了慢粒急淋变,1例为慢性粒一单细胞白血病。结论婴儿慢性髓系白血病罕见,临床特点与成人型显著不同,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儿童期较少见,仅占儿童白血病的1 ̄5%,且幼年型慢粒Ph染色体常为阴性,起病较急,临床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表现较成人明显,白细胞增高相对不明显,对治疗的反应差,病程短,预后差。本文总结11例小儿慢粒,男8例,女3例,年龄5月 ̄12岁。就诊前病程2天 ̄3年,多在1-2月。体格检查;贫血貌9例,出血点2例,肝大1例,脾大1例,肝用大9例。实验室检查Hb62 ̄120g/L,WBC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两例小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为成人型,另一例为婴儿型。明显脾大,白血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及Ph~1染色体阳性为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点;皮疹,易于感染,抗碱血红蛋白增多及Ph~1染色阴性为婴儿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点。有人曾把小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分为少年型、婴儿型与家族性三种,并认为这都不同于成人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作者等不同意这样划分,我们认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只分为成人型与婴儿型两种,成人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见于小儿,至于家族型是否真正成为?个型,目前还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7.
M_4EO是一类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以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一种病型,其特征是骨髓出现形态学、细胞化学、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及16号染色体异常的改变。小儿病例少见。现将我们收  相似文献   

8.
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志红 《临床儿科杂志》2000,18(6):335-335,37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CML)在儿童期较少见,仅占儿童白血病的2%~7%。儿童慢粒分成人型和婴儿型,成人型起病隐匿,病程长、症状轻,Ph′染色体常为( );婴儿型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症状重,Ph′染色体常为(-)。现将我院诊治的1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早期骨髓象与预后的关系,对108例初治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MIC分型并随访,于诱导化疗第8天行骨髓检查,以骨髓幼稚细胞〉0.20为A组,骨髓幼稚细胞〉0.20为B缚结果:(1)A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84.2%和18%,P〈0.05)。(2)A组中临床高危型比例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72%和66%,P〈0.05)。(3)临床普危型的病例中A组复发率明显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临床和血液学的特点。方法 患儿均行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部分行骨髓粒-单祖细胞(CFU-GM)体外培养。结果 6例均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和骨髓单核细胞增多,骨髓至少一系血细胞呈病态造血。用现行标准诊断的小儿CMML,从临床上拟可分成两个组群。一组起病年龄小,明显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数高,可见原幼粒细胞,骨髓原 早幼粒细胞可增多,带有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特点。另一组起病年龄大,无明显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三系减少,可见原幼单核细胞,骨髓幼稚单核细胞明显增多,除单核系细胞外,有些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难治性贫血(RA)亚型的特点。3例送骨髓CFU-GM体外培养,3例集簇明显增多。结论 小儿CMML拟可分成两个组群,归属于兼有MDS/MPD特征的疾病较为合适。骨髓CFU-GM体外培养表现为对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正常骨髓在常规细胞分类计数中难以发现肥大细胞。急性白血病骨髓中肥大细胞数较正常低,急淋时肥大细胞数则高于急粒。但作者见到一例确诊为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_1型)患儿与此种情况不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诱导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及预防其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对18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DA方案联合维甲酸诱导治疗,1疗程后复查骨髓象,完全缓解14例,完全缓解率77.8%,其他4例2疗程结束后再复查骨髓,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后给予定期交替强化治疗,维甲酸维持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缓解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本方案是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幼年大鼠做精索血管离断的实验,待大鼠成年后对其睾丸血流指数、血清睾酮水平和睾丸组织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睾丸血流指数在高位离断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二组均高于低位离断组(P<0.01);HCG刺激后血清睾酮值高位离断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均高于低位离断组(P<0.01);曲精细管平均直径与睾丸组织学评分,高位离断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二组均高于低位离断组。结果表明幼年大鼠精索血管高位离断后,通过侧支循环代偿尚能保证成年大鼠睾丸有效血流供给,对内分泌及生精功能无明显影响。从而提示精索血管高位离断有可能作为小儿高位隐睾治疗的一种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14.
患儿 ,女性 ,12岁。 6月因发热 2月伴乏力、双颌下肿痛 15天入院。体格检查 :贫血貌 ,双颌下淋巴结肿大 ,约 2Xlcm ,压痛 ( +)左眼球外展受限。肝肋下 1cm可触及边缘 ,脾不大 ,心肺未及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15 6× 10 9 L ,HB 94g L ,PLT 3 5 8× 10 9 L ,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 ,粒系 :原始粒及早幼粒增高占 5 1%。头颅CT正常。淋巴结活检呈反应性增生。确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2型 )给予DA方案诱导 ,2周复查骨髓象完全缓解。继续规律化疗 ,定期鞘注。于发病半年后复查骨髓象 :原始粒 +早幼粒细胞达 8% ,给予强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胶质银技术对小儿再障及正常儿童骨髓细胞增殖活性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正常骨髓8例,急性再障7例,慢性再障12例,结果显示急,慢性再障骨髓细胞AgNOR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再障内依次以巨核细胞,早中幼红,早中幼粒细胞AgNOR均值下最为突出(P〈0.001~0.01)。急慢性再障之间AgNOR均值也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作为AgNOR技术对小儿再障的诊断,疗效判定及骨髓细胞增  相似文献   

16.
481343 111例小儿骨髓象分析宫道华等中华血液学杂志6(5):273~280,1985 111名小儿均为非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均经胫骨穿刺取骨髓镜检。结果,骨髓增生活跃(40~50个红细胞中有一个有核红细胞)者69名。粒系曲线在3周岁以内随年龄增长而上  相似文献   

17.
例1,男,7岁,因皮下瘀点,瘀斑10天于1998.10.16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散在性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黄豆大小,质软无触痛。肝右肋下3cm,边锐质中,脾肋下未及。心肺正常。血常规:WBC2.43×109/L,Hb539/L,Pit16×109/L,Ret0.012。血涂片:淋巴细胞0.67,中性粒细胞0.31,单核细胞0.02,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象:骨髓增生减低,粒:红=17∶1,粒系0.34,红系0.02,为晚幼红细胞,淋巴细胞0.64,为成熟淋巴细胞,全片未见巨核细胞。骨髓细胞FCM检查未发现系列特异性。骨髓活检: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增生减低,纤维组织增生,伴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酸溶血…  相似文献   

18.
患儿,女,3a,因面色苍白Zmo人院。Zmo前出现乏力,纳差,进行性面色苍白。查体:中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心肺无殊,肝助下3.scm,剑下3cm,脾肋下3cm,质中,无压痛。外周血:RBCZ.97X10‘’/L,Hb78g/L,WBC17.4X10’/L,中性杆状和分叶核粒细胞0.20,早幼粒0.01,中幼粒0.08,晚幼粒0.10,淋巴细胞0.12,中幼红0.09,晚幼红0.05,单核细胞0.20,原始细胞0.05,网织红细胞0.009。BPC50X10‘/L。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一0.81:卫。粒系比例大致正常,可见轻度巨幼样变,未见Peiger样核异常…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吸附法对148例足月新生儿脐血清中G─CSF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41例正常小儿及50例成人血清相比较,同时观察了G─CSF水平与其性别、出生体重、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的关系。结果显示11例(7.4%)脐血清G─CSF水平低于0.5ng/ml,137例(89%)G─CSF均高于0.5ng/ml,其平均值为3.4ng士0.05ng/ml,而且G─CSF水平与其性别、出生体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无明显相关(P均>0.5);结果还显示1~5个月小儿(41例)及成人血清(50例)G─CSF水平皆低于0.5ng/ml,提示足月新生儿脐血清G─CSF水平大大高于正常小儿及成人水平,本文首次报道中国足月新生儿脐血清G─CSF正常值,为研究新生儿免疫功能及为脐血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白血病在新生儿期极少见,其中以急性粒细胞型多见,其次为淋巴细胞型和单核细胞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罕见,而家族性先天遗传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国内仅郭漱清报告过1例。现将我院今年收治一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孕母所生双胎亦患此症的病例报道于下。患婴一母亲,女,29岁,3年前因面色苍自,皮下出血而在我院内科住院,经骨髓检查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并用马利兰、嚓吟醇等系统治疗,病情改善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