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心外科二尖瓣结构的专业修正命名对二尖瓣脱垂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脱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5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于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照心外科二尖瓣结构的专业修正命名对脱垂的部位进行定位,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62个瓣叶88个分区出现脱垂,术中发现75个瓣叶98个分区,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7%和89.8%.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二尖瓣结构的修正命名能对二尖瓣脱垂的部位进行具体定位,对心外科在二尖瓣脱垂的瓣膜成形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24例患者进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术中监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或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病变10例,二尖瓣脱垂2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异常1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问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左心室流出道狭窄1例,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果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在术前清晰显示病变的三维结构,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术后可即刻通过三维图像更直观评价手术效果。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方便应用于心脏术中监测,为心脏手术术前决策及术后效果评价提供重要信息,补充了常规术中超声应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心脏瓣膜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iE33型超声诊断仪,X7-2t经食管多平面实时三维探头,对3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手术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即刻行RT-3D-TEE检查,对二尖瓣脱垂患者运用QLAB 7.0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RT-3D-TEE能够实时、直观、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的三维立体结构及功能状态,在评价病变部位、性质及程度上与术中直视所见基本一致.经RT-3D-TEE检查后补充诊断2例,调整手术方案3例,实施补救性手术1例.结论 RT-3D-TEE成像清晰,在术前诊断、手术方案制定及手术效果评价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 TEE)判断二尖瓣病变区域的准确性,以及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效果的价值.方法 19例因二尖瓣反流(MR)拟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患者,采集术前、术后RT-3D TEE图像,将术前所见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并在术后即刻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RT-3DTEE诊断二尖瓣叶病变与术中发现完全相符16例,3例不符合,其中1例术前诊断前叶中间段、后叶中间段脱垂,术中仅发现瓣环扩大,瓣膜黏液退行性变;1例术前诊断后叶后内段脱垂,术中发现后叶中间段及后内段腱索断裂;1例术前提示瓣环扩大,术中发现后叶中间段脱垂.2D TEE诊断二尖瓣病变与术中发现完全相符仅10例,且对二尖瓣脱垂患者难以明确脱垂的确切瓣区和范围.术后即刻观察成形术效果,其中18例RT-3DTEE显示微量至少量二尖瓣反流,1例术后仍为中重度反流,改行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的成功率为94.7%.结论 RT-3D TEE明显提高了二尖瓣反流病因及病变部位定位的诊断准确性,在二尖瓣成形术手术方案制定及疗效的即刻评估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RT-3D-TEE)对比分析正常二尖瓣瓣环与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器质性瓣膜病)所致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MR)时二尖瓣瓣环的形态及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病因致二尖瓣反流时瓣环变化规律,为外科二尖瓣成形术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10例正常人(对照组)、8例缺血性心肌病(缺血组)及8例二尖瓣脱垂伴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病例(脱垂组)进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完整心动周期内的实时三维图像,并使用3D-QLAB软件后处理分析二尖瓣瓣环的不同参数。结果 (1)缺血组与对照组在瓣环投影面积变化率、瓣环周长变化率及高度变化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瓣环最大投影面积、瓣环最大高度、瓣环最大周长及瓣环最大内径(前后径及左右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二尖瓣脱垂组与对照组在各瓣环参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二尖瓣瓣环形态及运动变化规律是可行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与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瓣环形态运动变化规律有明显不同,RT-3D-TEE能够定量评价二尖瓣瓣环形态及运动变化规律,为外科二尖瓣成形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效果。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IE33超声诊断仪、X7-2t探头。应用定量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6例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的效果,二尖瓣成形术后,瓣环的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前后径、周长及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二尖瓣后叶的长度、二尖瓣前后叶的面积、二尖瓣脱垂的最大高度以及二尖瓣脱垂的容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二尖瓣接合处的长度较术前减少(P〈0.05)。结论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快速准确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iE33型超声诊断仪,X7-2t经食管纯净波矩阵多平面实时三维探头,对44例患者进行RT-3D-TEE检查。其中心腔内血栓待排除患者18例,房间隔缺损7例,心瓣膜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6例,二尖瓣脱垂10例,人工机械瓣瓣周漏1例,三尖瓣脱垂1例),黏液瘤1例。术中监测26例。结果RT-3D-TEE能够实时直观地显示心脏立体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显示房间隔缺损部位和范围,在微创外科封堵术中实时全程监测,引导封堵器的植入。心脏瓣膜病术前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及其病变,术后即刻可观察成形术效果或评价人工瓣膜功能。结论RT-3D-TEE操作简便、实时采集、快速成像,可同步显示三维立体影像,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在临床应用,尤其在心脏外科术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病变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T3D—TEE对31例二尖瓣病变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检查,并与外科手术结果对比。结果RT3D—TEE清晰显示23例风湿性瓣膜病变患者的二尖瓣病变情况、累及瓣膜情况,并指导手术成功完成;准确显示7例二尖瓣脱垂患者的病变部位并量化病变情况;准确诊断1例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再狭窄患者的病因。31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RT3D—TEE图像。结论RT3D—TEE能在二尖瓣病变术前、术中及术后提供真实准确的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食管三维xPlane(3D-TEE-xPlane)成像在诊断二尖瓣脱垂部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的二尖瓣脱垂患者92例,术前均行标准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和3D-TEE-xPlane检查,以外科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D-TTE与3D-TEE-xPlane成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 3D-TEE)在二尖瓣脱垂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诊断为二尖瓣脱垂(伴或不伴腱索断裂),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于麻醉后体外循环之前行RT 3D-TEE检查,将2D-TTE及RT 3D-TEE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并在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即刻再次进行检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与手术医师术中发现相比较,术中RT 3D-TEE判断脱垂瓣区的符合率为91.4%(32/35),而2D-TTE的符合率为82.9%(29/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合并腱索断裂、赘生物形成及血栓形成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Youden指数RT 3D-TEE均优于2D-TTE.28例行瓣膜成形术,7例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3例患者因术中及时评估而避免二次手术.结论 术中RT 3D-TEE可提供独特的“外科医生观”,全面显示瓣膜病变性质,对制定瓣膜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术中即刻评价自体成形瓣膜或人工瓣膜的功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分析正常二尖瓣几何构型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 选取二尖瓣形态和功能正常者33例,采用RT-3DTEE定量二尖瓣参数,并应用二尖瓣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心动周期中,前叶瓣环中点至后叶瓣环中点的距离(DAP)在舒张早期最大,逐渐减小,至收缩早期最小;二尖瓣环曲率(H/DAIPm)舒张早期最小,逐渐增大,至收缩早期最大;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平面的夹角(θ)收缩早期最大;前叶与瓣环的夹角(θAnt)与后叶与瓣环的夹角(θPost)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变化趋势相一致;前叶与后叶的夹角(θNPA)舒张中期降至最小,后又逐渐上升,收缩晚期达最大。结论 RT-3DTEE技术可获得正常二尖瓣的测量参数及其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演变规律,可为二尖瓣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成形术前后二尖瓣环及瓣叶三维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对比研究,确定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形态学指标和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10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在全麻下于二尖瓣成形术前后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Philips IE33超声心动图成像仪、X7-2t探头)扫查。分别采集二尖瓣环与瓣叶结构的全容积三维动态超声图像以及二尖瓣反流束的彩色多普勒实时三维动态超声图像。运用Qlab7.0MVQ软件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获得二尖瓣瓣环在二维投影平面中的面积与周长、瓣环的最小三维面积与三维周长、主动脉口二尖瓣环平面夹角、二尖瓣的暴露面积、前叶面积、后叶面积、脱垂高度、脱垂容积等二尖瓣环及瓣叶的各项形态学参数测值,计算二尖瓣对合指数及二尖瓣环与瓣叶各参数在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的变化值,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二尖瓣成形术后,二尖瓣环在二维投影平面中的面积和周长,瓣环的最小三维面积和三维周长,瓣环的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前后直径、环的高度及环高度与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的比率均明显小于术前(P<0.01)。②二尖瓣成形术后,二尖瓣叶的暴露面积、前叶面积、后叶面积、脱垂高度、脱垂容积、前外侧至后内侧接合直径、前外侧至后内侧接合在投影平面内的弧长、投影在近似小叶表面的前外侧至后内侧的接合弧长及非平面小叶角度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二尖瓣前叶角度、后叶角度及二尖瓣对合指数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③将二尖瓣成形术前后二尖瓣环与瓣叶各项形态学参数的变化值与二尖瓣成形术前后二尖瓣对合指数的变化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11.069-0.059χ1+0.530χ2(Y:二尖瓣成形术前后二尖瓣对合指数的变化值,χ1:二尖瓣成形术前后二尖瓣前叶面积变化值,χ2:二尖瓣成形术前后主动脉口二尖瓣环平面间角度变化值,P=0.002)。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为定量评价二尖瓣环与瓣叶的三维结构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二尖瓣对合指数作为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效果最重要的指标可以通过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得到准确测量。二尖瓣成形术要获得较大的对合指数,应尽量保存二尖瓣前叶的面积;二尖瓣成形术对主动脉口二尖瓣环平面间角度的改变应在确保二尖瓣有效对合指数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其接近正常的解剖角度。  相似文献   

1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95例经手术确诊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及RT-3DE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二者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对95例患者均成功采集RT-3DE图像。95例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48例,二维超声与RT-3DE对其诊断准确率均为100%(48/48);二维超声与RT-3DE诊断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瓣裂、二尖瓣穿孔的准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3DE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三维图像细致,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是二尖瓣外科手术治疗前重要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对二尖瓣脱垂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因二尖瓣脱垂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前进行了2D-TTE、2D-TEE和RT-3D-TEE的患者共370例。以术中诊断为“金标准”,计算3种检查方法对二尖瓣脱垂瓣叶定位、腱索及赘生物形成的诊断效能,对3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进行比较,并采用Kappa检验分别对3种方法诊断结果与术中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 结果370例患者中,术前2D-TTE诊断出二尖瓣脱垂361例,检出率97.5%;术前2D-TEE诊断368例,检出率99.4%;而RT-3D-TEE检出率达100%。RT-3D-TEE对瓣叶脱垂的分区定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2D-TTE(P均<0.05),对腱索断裂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亦高于2D-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RT-3D-TEE对脱垂分区定位的准确性高于2D-TEE(P均<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RT-3D-TEE各项指标与术中诊断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P均<0.05)。 结论RT-3D-TEE较2D-TTE、2D-TEE对二尖瓣脱垂区域的定位及相关病变的识别更准确,可为手术医师提供更为直观、精准的影像信息,帮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二维及三维实时超声心动图探讨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的诊断特点,进一步确认二尖瓣前叶裂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 对26例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患者的二维及三维实时超声心动图图像进行分析,观察裂的形态、位置及二尖瓣反流等.结果 26例患者中,23例二尖瓣前叶裂位于近联合处,3例位于二尖瓣前叶中间;8例合并二尖瓣脱垂及腱索断裂;15例二尖瓣前叶裂呈近"I"型,11例呈近"C"型或"S"型;5例二尖瓣口未见反流信号,9例伴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结论 动态图像下二尖瓣短轴切面显示二尖瓣前叶不连续,可探及回声失落处,是二尖瓣前叶裂的特异性诊断特点.二尖瓣裂致二尖瓣关闭不良者彩色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反流源于裂口处.连续扫查二尖瓣配合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显示二尖瓣裂的位置、形态以及程度.  相似文献   

16.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人工瓣膜结构和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人工瓣膜结构和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3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二尖瓣位人工机械瓣19例,生物瓣3例;主动脉瓣位人工机械瓣11例.结果 30例(91%)能够清楚显示人工瓣膜和支架结构及其周邻的解剖结构,其中26例功能正常,4例功能异常,其中3例为二尖瓣机械瓣瓣周漏,另1例为二尖瓣位生物瓣赘生物形成伴瓣叶穿孔破裂.结论 联合应用实时三维和全容积成像模式可以直观、准确地评价人工瓣膜的结构和功能.是对经胸二维超声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临床治疗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ASD)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特殊类型ASD患者分别通过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及RT-3DTEE进行术前评估。观察ASD相关声像图表现,并对比三者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 57例特殊类型ASD中,采用2DTTE及2DTEE对46例可清晰显示ASD的形态和数目,对其余11例仅能诊断ASD为不规则或两孔可能,而RT-3DTEE对57例均可直观显示ASD形态和数目。采用2DTTE、2DTEE及RT-3DTEE测量收缩末期左心房横径(LATD)、右心房横径(RAT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量ASD的最大径(ASDD)时,2DTEE与2DTTE、RT-3DTEE与2DTT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方法测量ASD上腔静脉侧、主动脉侧及心房顶侧的残边长度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方法测量ASD下腔静脉侧残边长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9,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RT-3DTEE对57例均可指导ASD治疗方式,而2DTTE对5例不能确定,2DTEE对2例不能确定。结论 RT-3DTEE可提供丰富的影像诊断信息,对特殊类型ASD治疗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二尖瓣脱垂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对二尖瓣结构精细化诊断、成形环选择的意义及术后即刻疗效评估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二尖瓣脱垂,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患者。19例患者均在麻醉后体外循环之前行实时三维TEE检查。并在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即刻再次进行检查,实时显示并记录存储图像。整个检查过程中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同时观察图像,直接交流并与术中所见相对照,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重建对19例中度以上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检查测量,观察二尖瓣瓣膜与腱索,测量二尖瓣的瓣环、瓣膜长度及纤维三角的直径。 结果术中TEE检查可从任意角度清晰显示二尖瓣瓣膜、瓣环、腱索、乳头肌的解剖结构、运动情况。实时观察二尖瓣厚度、活动度、有无钙化及赘生物,腱索有无断裂,并能补充诊断有无血栓及卵圆孔未闭。本组19例患者TEE判断二尖瓣脱垂区域与术中基本一致,以后叶P2区最多见。检出病因:二尖瓣腱索断裂导致脱垂共15例,其中12例探查到2处腱索断裂,与术中一致,准确率100%。本组19例患者TEE测量后提供的成形环尺寸14例一致,准确率73.7%(4/9),4例术中选择测瓣器size比TEE测值小一号,1例术中选择测瓣器size比TEE测值大一号。 结论应用实时三维超声重建可客观地反映二尖瓣脱垂的病因及病变情况,提供直观的立体图像,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能为选择成形环的大小提供依据,节约了手术时间,具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术后即刻评价自体成形瓣膜的功能,并实时了解室壁运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也可以监测左心气体,有助于麻醉医师术中监护,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