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被血液污染、锐器伤的防护教育依从性的现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根据血液污染和锐器刺伤的方式和自身防护的要求,设计调查表对全市县22所医院76名医护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自身防护依从性较差,15%的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模糊,尤其以二级医院多见.接触患者前后经常洗手的比例是47%,锐器刺伤占调查的比例是25%,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经常洗手的比例是39%,给患者血液透析上下机、冲管路前后戴手套、洗手的比例是90%,19例锐器刺伤中上报的比例是23%.结论 只有强化护理人员对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工作中自身防护的依从性,对血液污染、锐器刺伤后采取有效的职业暴露措施,才能避免或减少医护人员被血源性疾病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提高防护意识,为避免锐器刺伤探索更完善的对策。方法根据锐器刺伤后上报情况实施预防措施,并跟踪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刺伤原因,开展医务人员锐器刺伤后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28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均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长期接触传染病患者,相对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性也很大。实施医务人员疫苗接种制度、锐器刺伤及时上报制度与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培训制度是减少锐器刺伤及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梅雨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564-564
血源性传播是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的基本途径,是指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通过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  相似文献   

4.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艾滋病病毒(HIV)[1]。据美国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有效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加强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的主动防护是保持健康的医务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目前多数血站采用非预检性血液采集,血站采血护士主要从事血液及标本采集、成分血的制备分离等工作,长期接触血液,处于职业危险因素中,若不注意自身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1职业危险因素1.1物理因素锐器伤。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染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污染的医疗锐器刺伤(统称为针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南长沙某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洗手五时刻的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护人员五时刻的洗手依从性,规范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减少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随机抽取医院100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在医护人员洗手五时刻的依从性调查中,护士在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后的洗手依从性最高,接触病人前的洗手依从性最低;麻醉医生在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后的洗手依从性最高,其他四个时刻均处于较低水平。护士的五时刻洗手依从性(46%)明显高于麻醉医生(32%),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医生手套一戴到底者(62%)明显高于护士(20%),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洗手五时刻的依从性相对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普遍高于对患者及周围环境交叉感染的预防意识,手卫生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被锐器伤的情况及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医务人员被锐器伤的情况。结果 被调查200医务人员中,163名均被锐器所刺伤,其总刺伤率为81.5%。其中100名护士发生锐器伤95名,发生率95%,50名医生发生锐器伤31名,发生率62.0%,50名医技人员(包括检验、麻醉)发生锐器伤26名,发生率52.0%。结论 树立职业防护管理理念,建立建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防护流程,教育培训安全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防止发生锐器伤和减少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孔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53-2253,2312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各种锐器,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开放性伤口,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将面临被感染的危险.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大幅度上升,要求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提高防护意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污染利器损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各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和消毒,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频繁接触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针头,发生锐器损伤的概率很高。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03例医院感染,100%与感染体液、血液、排泄物接触有关,其中95%因利器损伤所致。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着严峻的锐器损伤的危险,成为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手术室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据有关资料报道,锐器刺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最主要的职业因素,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呈倍增趋势~([1])。医院是疾病的聚集地,而手术室护士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锐器刺伤的高发科室,做好手术室护士的日常防护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体液等,而手术室又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趋势的大幅度上升,锐器刺伤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减少锐器刺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创伤外科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和相关因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7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仅有13%的学生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11%的学生知道经血液传染的疾病有哪些,12%的学生知道正确洗手的步骤,22%的学生知道被锐器刺伤应如何处理,被医疗锐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95%。结论:实习护生在工作中应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学校和医院要加强对护生职业防护的教育和培训,才能保证职业安全,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是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与预防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操作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因操作不当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易受到职业伤害造成医院感染,因此医务人员做好个人职业防护,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和患者身心健康的基础所在[1]。  相似文献   

14.
薛银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867-867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有资料报道,锐器刺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医院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而手术室是接触血源和锐器伤的高发科室。做好手术室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郴州市某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发生环节以及医疗锐器刺伤预防措施应用情况,为后期开展HIV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郴州市某医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医疗锐器伤相关情况调查。结果300名医务人员中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率为92.3%;54.7%曾在输液结束拔针时发生医疗锐器伤,53.7%在使用安瓿时发生医疗锐器伤,37%回收毁形时发生医疗锐器伤等;仅有24%的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坚持戴手套。28.7%的医院医务人员知道发生艾滋病暴露锐器伤的正确预防用药时间。结论郴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高,刺伤发生环节在医务人员工作环境中易实现,而医院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及预防意识薄弱,因此,进行相应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高发和流行,医务工作者职业安全防护越来越重要。供应室工作人员承担着医院所有医疗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被污染器械中的锐器刺伤的概率很高。本文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职业伤害的原因、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因工作条件的限制及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锐器伤的发生率仍较高.调查显示[1],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47.45%,而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52.84%、71.43%,几乎大半以上医护人员受到锐器伤.在基层医院,锐器伤后的防护措施不到位,护士获得的职业防护远不能满足护士的需要[2].近年来随着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日益增多,基层医院临床护士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若不注意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后感染血源性疾病.现就相关的防护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医疗活动中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情况.方法:设计统一问卷对某省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285名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医疗活动中,85.61%的医护人员接触过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49.47%的医护人员遭受过锐器伤;41.0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针对职业接触感染,医护人员未完全采取标准预防措施.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做到标准预防,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原性疾病的感染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的整体情况,以强化职业防护的意识,改进防护措施,减少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致的职业损伤。方法:根据江西省医护人员职业损伤调查表的要求,随机对基层医院12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锐器损伤次数为2.53次/人/年,医生为0.86次/人/年,医护人员锐器损伤次数平均为1.96次/人/年。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医护人员身体部位的构成比分别为接触鼻口为38.2%,接触眼为31.7%,接触手及躯干为30.1%,而不同部位所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的构成比分别为接触口鼻戴口罩的为39.1%。接触眼而戴眼罩的为1.1%,接触手及躯干戴手套及穿隔离衣的为33.6%,总的防护率仅为18.5%。医护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3.6%,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3.2%。结论:强化医护人员防护知识的培训,提供防护设施及物品,推行标准的防护管理是提升医护人员防护能力,降低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致的职业损伤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分娩室保洁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并通过教育增强其自身的防护意识。方法:通过对温州地区6家综合性医院30名分娩室保洁员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被调查人员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情况、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并对被调查人员采用相关知识的讲座以及相关宣传资料的发放的方式进行教育。比较分析被调查人员接受教育前后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和防护情况。结果:与职业暴露教育前相比,教育后被调查人员对血源性疾病的种类、血源性疾病传染、羊水的污染、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以及污染锐器的处理方法的认知比率明显提高;防护意识明显增强,保洁前戴手套和保洁后认真洗手的比率明显提高,且被污染针刺伤的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分娩室保洁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发生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防护措施,通过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对分娩室保洁员加强工作前培训,强调以预防为主,工作中指导及监督,提高她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地防止职业暴露,切断医院传播途径,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