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柱结核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但近几年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等原因,产生了不典型的临床及x线表现,为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院2000年2月~2004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16例病人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不典型脊柱结核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最初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16例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经影像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脊柱结核,经给予正规抗痨治疗后行病灶清除术,均获痊愈。结论:不典型脊柱结核容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并结合影像及病理活检等检查及时诊治,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少见的食管结核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食管结核10例,分析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下表现。结果食管结核与食管癌很难鉴别,食管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胃灼热感、消瘦、盗汗、血沉升高等。X线和内镜下表现只能确定病变部位、形态,而不能做出特异性诊断,确诊关键靠外科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论食管结核确诊手段是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为外科手术,术后抗结核治疗,术前诊断明确的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疑似脊柱结核收入院的64例患者进行脊柱正侧位或正斜位常规X线检查和DR检查,保证客观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患者的DR与传统X线进行评价,最终结果以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最终确诊为脊柱结核的43例,DR在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优于常规X线检查(P0.05);常规X线检查与DR检查在骨质破坏以及脓肿两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DR相较于常规X线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利于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从而改善预后及降低致残率,临床应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脊柱结核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曲靖市马龙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MRI检查,将诊断金标准设为临床综合检查结果,对于脊柱结核诊断时应用X线、CT、MRI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这三种方法得出的诊断结果是否与金标准之间存在一致性。结果:经临床综合检查,90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中,共60例患者确诊脊柱结核,其余30例患者排除脊柱结核。在脊柱结核诊断中,以诊断金标准为依据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五项诊断结果指标,得出的数据显示CT、MRI均高于X线(P<0.05),而CT与MRI之间关于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柱结核诊断中,X线检查结果与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之间呈中度一致,而CT、MRI检查结果与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之间均呈高度一致。结论:CT与MRI用于脊柱结核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对脊柱结核进行灵敏、准确地诊断。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是常见慢性骨疾患,过去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普通X线检查。CT的临床应用成为脊柱疾病检查的一种新方法,与普通X线检查可互为补充。现将我院经CT诊断并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脊柱结核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31.9岁。病史最短1个月,最长15年。颈椎4例,胸椎8例,腰椎12例,腰骶椎2例。单椎病变3例,多椎病变23例,共累及椎体58个。本组26例中,18例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经临床抗结核治疗有效,随访1~2年基本治愈。1.2CT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H…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甲状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大多数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4例经针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余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结论 甲状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细针穿刺活检检查是协助诊断简便有效的方法,治疗以首选抗结核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8.
脊柱结核发病率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占首位,约40%-50%。明确诊断对预后极为重要,脊柱结核的早期X线,CT均无特征,很难作出明确诊断。随着MRI的应用,MRI已经成为脊柱结核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尤其能显示累及椎管、椎旁软组织、脊髓的程度。笔者回顾分析一组均已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MRI资料,已期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诊断、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和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57例脊柱结核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析脊柱结核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表现。结果 57例患者中颈椎结核5例、胸椎结核12例、腰椎结核24例,颈椎合并胸椎3例,胸椎合并腰椎8例,腰椎合并骶椎5例。单椎体受累2例,相邻2个椎体受累41例,3个及3个以上椎体受累14例。43例椎间隙狭窄或消失,40例脓肿形成。增强扫描41例病灶区域明显强化,16例弱强化或无强化。57例患者均接受1~3月不等强化多联抗结核化疗治疗。15例患者术前多次行MR增强扫描检查,1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不同程度好转,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诊断脊柱结核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本人自2005—01/2008—01共收治6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结核性腹膜炎均在术前误诊,经病理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术后经正规抗结核治疗(1例转至南京军区总院,再行小肠排列术)均好转出院。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常规CT、B超很难明确诊断,易误诊。减少误诊的关键在于对腹部疾病的患者要想到腹部结核的可能,特别是对X线提示肺部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各种病理组织成分MRI、CT、X线平片影像学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17例经手术证实、12例经临床抗结核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好转而证实的脊柱结核,对其各种病理组织的MRI、CT、X线平片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MRI、CT、X线平片检查共显示23例存在较明显的冷脓肿,26例存在椎间盘破坏,23例可见死骨形成,10例脊柱后突畸形,15例椎体骨炎,10例可见结核肉芽肿,9例可见未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质。结论:通过CT、MRI平扫与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并甄别脊柱结核的各种病理组织成分。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结核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传毅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2):1328-1330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10例经纤支镜检查、活检病理、刷检涂片(刷片)结核杆菌和病理为慢性炎症及刷片阴性,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追踪观察证实的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及CT片。纤支镜检查和局部给药治疗结果。结果110例支气管结核中以青壮年多见,占67-3%。咳嗽、咯血、胸痛、发热、喘鸣为其主要症状。纤支镜下可分为四型。110例中胸片及CT片基本正常的单纯性支气管结核70例占63.6%。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奎身用药的同时经纤支镜局部给药,对细菌清除和病变的吸收显效快。结论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纤支镜检查和局部给药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女性生殖器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5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妇科检查、B超检查、X线检查、诊刮、宫颈活检、红细胞沉降率等方法进行临床诊断。结果10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5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要通过全方面的检查进行确诊,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常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脊柱结核是常见病,CT检查能显示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轻微骨破坏,清楚显示病变累及范围及程度。现将我院近4年来经CT检查诊断,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脊柱结核分析如卞。  相似文献   

15.
纤支镜对41例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纤维支气管镜(FB)对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及镜下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临床症状、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纤支镜检查显示:Ⅰ型11例,占26.83%;Ⅱ型8例,占19.51%;Ⅲ型17例,占41.46%;Ⅳ型5例,占12.20%。镜下所见管腔内各种类型病变互有重迭,其病变表现具有一定特征。31例镜检前后进行痰菌涂片检查2~6次/例,仅6例阳性。41例经FB刷片行抗酸杆菌检查,有12例阳性(阳性率29.3%)。41例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结核36例(87.80%)。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正常并不能排除支气管结核,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下活检病理、刷检涂片及痰结核菌检查。对不明原因低热和呼吸道症状经积极抗炎治疗无效者,应怀疑支气管结核及早行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张信鸽 《临床医学》2013,(12):28-29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荧光PCR定量、病理特征、结核抗体、血CEA等特点,以期早日发现、识别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方法对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4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肺癌与肺结核病灶关系、病理类型、荧光PCR定量、结核抗体、血CEA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多见咳嗽、痰中带血,病灶以上叶居多,肺结核与肺癌同侧较多,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荧光PCR定量阳性率和结核抗体阳性率较高,达48%,血CEA阳性率为56%,腺癌可达75%。差异有临床意义。结论明确诊断的肺结核有并发肺癌的可能,肺癌患者治疗时不能忽视肺结核,两者合并时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和x线特点,应及早诊断并同时治疗,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及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约占50%。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发现椎体破坏、椎间隙狭窄、脊柱生理曲度变化等征象。超声由于无法穿透骨质而应用受到限制,但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它对于脊柱结核尤其是并发冷脓肿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现对1999~2001年在本院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的超声及X线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例脊柱结核均为住院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7.4±2.5)岁,男性5例,女性6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柱活动受限、椎旁压痛与叩击痛、姿势异常等症状和体征,入…  相似文献   

18.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3例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0-57岁。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经穿刺活检证实,10例经抗结核治疗痊愈证实。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1)斑点、斑点状、洞穴状或蜂窝状骨质破坏(43/43例);(2)椎体骨质密度增高(13/43例);(3)椎间盘破坏(32/43例);(4)死骨形成(30/43例);(5)椎旁脓肿,其内常有钙化灶(38/43例);(6)骨性椎管狭窄(8/43例);(7)椎体压缩改变(28/43例)。结论: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与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5,他引:21  
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与确诊前的临床诊断。方法:选择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前未能诊断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45例,对其镜下表现与确诊前和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特征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伴表面糜烂、坏死物复盖或肉芽肿、管壁肿块突起,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47%的患者病理确诊前诊断为肺癌;30%的患者因X线胸片显示的病变不在结核好发部位而诊断为细菌性肺炎;7.5%的患者因慢性咳,X线胸片又无明显异常而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并不容易,对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可疑者,应及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活检病理诊断,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2例2000—2002年我院住院的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132例中主要症状包括;咳嗽121例、发热42例、血痰50例、喘息26例、消瘦12例、声嘶17例。7例的X线表现正常,只有5例的CT检查结果疑为EBTB。常规细菌学检查阳性率29%。纤支镜刷检涂片检查抗酸菌的阳性率为82%。结论:本病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正常,不能排除EBTB,CT诊断阳性率不高,常规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临床上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经积极治疗无效者,应怀疑EBTB而及时纤支镜检查。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和(或)组织活检可明显提高阳性率。且简便,应当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