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玮  姚登福  黄华  袁菊萍  邱历伟  吴信华  宗蕾 《江苏医药》2007,33(12):1236-1238,F0002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机制及对HC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HCC模型,经病理组织学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癌变不同时期以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NF-κB在肝脏组织的胞内分布情况,并定量分析了癌变过程中肝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大鼠在喂饲2-FAA后,正常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阶段肝组织中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HCC;变性、癌前及癌变组的肝细胞核中均可见NF-κB阳性的棕黄色颗粒,其阳性率分别为81.8%、83.3%及100%,各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低表达);同时随着肝细胞组织形态的变化,肝NF-κB表达逐渐增强,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CC变早期NF-κB信号转导途径即被激活,NF-κB的异常表达与HCC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近几年共收住肝癌103例,其中有76例以慢性乙型肝炎(CHB)入院后确诊合并有肝细胞癌.乙型肝炎(HBV)和HCC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发病程序上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易误诊、漏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邹丽娴  张红艳 《河北医药》2013,35(16):2475-2476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继发肝癌。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一种,它的恶性程度比较高。原发性肝癌通常肝细胞肝癌多见,而胆管细胞癌少见,肝细胞肝癌恶性度高,常为慢性肝炎患者,胆管细胞肝癌常为血吸虫病患者。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原发性肝癌是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超声检查是目前筛查肝癌的首选方法。肝细胞肝癌(HCC)常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如何在肝硬化背景下早期检出小肝癌,对肝硬化非癌结节、介入治疗后无活性肝癌结节、肝癌复发结节以及治疗后肝组织损伤坏死区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超声造影可实时无创地显示肿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癌(HCC)为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高发区HCC可占90%以上。发病率男多于女,发病高峰年龄40—49岁。现将近年笔者运用CT诊断肝细胞癌的经验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类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如螺旋CT(Spiral CT SCT)的出现,HCC的诊断正确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英  文剑  王清波  顾小军 《江苏医药》2012,38(13):1516-1518
目的探讨血清IL-18和IL-10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5例HCC患者(HCC组)血清IL-18和IL-10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HCC患者合并肝硬化(LC)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间血清IL-18、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HCC组血清IL-18、IL-10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CC合并LC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合并CHB患者(P<0.05),而两者间血清IL-1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C患者体内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其血清IL-18、IL-10的水平同时升高可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的检测对肝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肝细胞癌(A组)39例、肝炎和肝硬化(B组)19例、肝血管瘤(C组)10例、转移性肝癌(D组)10例、健康志愿者(E组)19例外周血AFPmRNA水平.结果 A组外周血AFPmRNA检出率为53.8%.Ⅲ期、Ⅳ期和Ⅰ期、Ⅱ期比较,患者AFPmRNA阳性率逐渐提高.当肝癌直径大于5 cm、多结节、伴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AFPmRNA检出率明显提高;而血浆甲胎蛋白水平、肝癌分化程度等AFPmRNA的检出率无明显关系(P>0.05).B组AFPmRNA检出率为10.5%(2/19);C、D、E组均未检出AFPmRNA.结论 巢式RT-PCR技术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的AFPmRNA是发现肝癌微转移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苏医药》2012,38(13)
目的 探讨血清IL-18和IL-10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5例HCC患者(HCC组)血清IL-18和IL-10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HCC患者合并肝硬化(LC)与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间血清IL-18、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 HCC组血清IL-18、IL-10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CC合并LC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合并CHB患者(P<0.05),而两者间血清IL-1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C患者体内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其血清IL-18、IL-10的水平同时升高可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腹水,胸水,肝功能衰竭是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住院期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这在大肝癌患者中尤显突出.本研究尝试在大肝癌切除术中应用生长抑素改善肝功能,减少胸腹水发生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州市二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HCC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并随访至少24个月,留取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检测,比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表达阳性率,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学资料,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VEG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结果 HCC患者肝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存在乙型肝炎、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患者及不同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结节数量患者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淋巴结转移、AFP水平、门静脉癌栓、肿瘤结节数量是影响VEGF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VEGF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4个月和30.4个月。结论 HCC患者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与患者是否合并肝炎、肿瘤直径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出现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AFP水平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对HCC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氧化白藜芦醇(OXY)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其对肝细胞癌(HCC)的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方法 OXY处理肝癌Hep G2和SMMC-7721细胞后,采用CCK8法测定其对增殖情况的影响;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其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肝癌H22细胞实验检测OXY对肝癌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同时,通过转录组分析探讨OXY作用于HCC的分子机制。Western印迹检测OXY作用于肝癌Hep G2细胞后,LC3和p6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OXY在体外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OXY可抑制肝癌细胞在Balb/c小鼠的肺转移。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表明,OXY可能影响Hep G2细胞自噬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OXY通过下调LC3,上调p62基因表达,显著抑制自噬。结论 OXY通过抑制自噬来抑制HCC的肺转移,推测OXY可能是治疗HCC转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Fas抗原的表达和分布。方法 采用抗-Fas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HCC患者尸解的肝癌组织。结果 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Fas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1.7%(10/24)和83.3%(20/24);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强度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结论 Fas抗原在HCC组织中有表达,并可以介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正>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5位[1]。HCC的死亡率很高,5年生存率低于5%,早期诊断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可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极为重要。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其中甲胎蛋白(AFP)是诊断HCC的重要指标,但30%~40%的HCC患者AFP阴性。因此,寻找更特异、敏感的肿瘤标志物是研究肝癌的重要环节[2]。  相似文献   

15.
人肝癌组织及外周血VEGF表达水平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肝癌(HCC)组织及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身配对法收集人肝癌的癌灶、癌旁及远癌组织各36份;并收集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标本181份.以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癌组织中VEGF表达、胞内分布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肝癌组织和血VEGF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VEGF阳性表达呈棕黄色或棕褐色,分布于肝癌细胞胞浆中;肝癌组织、HCC无包膜者和HCC伴远处转移者VEGF阳性率分别为63.9%、78.3%和90.9%,不同直径HCC间及不同分化程度HCC间VEGF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VEGF比浓度(ng/g肝)明显高于癌旁和远癌组织(P<0.01).血VEGF如以>280 ng/L为界,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8.4%、14.3%、10.0%和0;血VEGF与AFP联检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94.2%.结论:VEGF是反映肝癌侵袭生长及转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在低分化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78例进行研究,包括低分化胆管细胞癌21例,HCC患者50例,低分化胆管细胞癌合并HCC患者7例,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三种患者中CK-19、GPC-3检出情况,以及不同分化患者检出情况。结果 HCC患者中CK-19均为阴性(0.00%),低分化胆管细胞癌中有19例(90.48%)CK-19阳性,低分化胆管细胞癌合并HCC患者CK-19均为阳性(100.00%),三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HCC患者GPC-3阳性为45例(90.00%),低分化胆管细胞癌GPC-3阳性为4例(19.05%),低分化胆管细胞癌合并HCC GPC-3阳性7例(100.00%),三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低分化患者中CK-19表达阳性率为5例(35.71%),中分化患者中CK-19阳性率为10例(23.81%),高于高分化患者的1例(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PC-...  相似文献   

17.
<正>1原发性肝癌影像诊断1.1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主要描述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超声特征,胆管细胞性肝癌和混合性肝癌声像学表现与HCC基本一致。直径<1.0cm的结节多呈低回声,边缘有不完整的环。肿瘤生长至2~3cm时,边缘低回声环多趋于完整清晰。有时肿瘤内部可见高回  相似文献   

18.
章建国  田薇  姚婵  施公胜  陈恳  张弘 《江苏医药》2012,38(7):820-823
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和ADAM 17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otch1和ADAM 17蛋白在78例HCC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HCC组织Notch1的表达率为66.67%(52/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0.00(2/10)(P<0.05);HCC组ADAM17表达率为87.18%(68/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0(1/10)(P<0.01)。Notch1和ADAM17阳性表达与HCC大小、TNM分期、有无转移及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Notch1和ADAM17蛋白可能协同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可以作HCC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第2位.手术切除后5年复发率54.1%~61.5%[1],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进步,复发、转移后再次治疗仍可达到缓解甚至根治,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HBsAg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临床经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临床演变规律,寻求有效阻断方法。方法 从健康人群查体中选择AsC,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疗案诊断标准为依据,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肝病常规检查,剔除HCV混合感染,对HBV感染者完成6年临床经过观察。结果 159例AsC 6年间HBsAg转阴9例(5.66%),其中6/9例(66.67%)产生杭`-HBs,2例转化为LC(1.26%),2例转化为HCC(1.26%)。147例(92.45%)仍保持无症状携带者状态,12例转化为慢性肝病呈CHB、LC、HCC逐渐演变趋势。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GBV免疫应答调节,可表现不同临床转归。HCC与LC患者常表现为HBeAg阴性(e-)或抗-HBe阳性,而HBeflg阳性(e )例相对较少。HCC多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基础发生,HCC不仅是肝病发展的最后病理阶段,亦是慢性肝病最主要的死亡病因。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肝癌的前期病变,也是转向肝癌发病的高危人群。用中西医结合肝病分型观察AsC演变CHB、LC及HCC的临床特征,认为血瘀征象与肝病发展相一致。采用活血化瘀,改善肝血循环不仅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还可降低AFP值,软肝缩脾,促进肝细胞分化,而发挥阻断肝细胞癌变或使其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