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在软组织肿瘤中占比不超过2%;其中恶性血管球瘤更罕见,占比不超过1%[1].血管球瘤源自血管球体,而血管球体分布在动静脉短路血管网,主要位于肢体远端部位,如指趾甲下、手掌、脚底等;内脏器官缺乏血管球体,偶见发生于肺、胃肠道、肾脏和肝脏等部位[2].目前发生于盆腔的恶性血管球瘤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发生在胃部的血管球瘤,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文献.结果:胃血管球瘤临床上多发于中年女性,好发于胃窦部,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其形态学特点表现为肿瘤组织呈结节状,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透亮或嗜酸性,核圆形,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或围绕血管周围排列;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SMA、actin、calponin均为(+),CK、CD117、Syn、S-100、EMA、desmin、CD99、CD34均(-).结论:胃血管球瘤罕见,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生物学行为多为良性,具有特定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要和其他肿瘤如上皮样胃间质瘤、类癌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胃巨大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发生在胃部的血管球瘤,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文献。结果:胃血管球瘤临床上多发于中年女性,好发于胃窦部,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其形态学特点表现为肿瘤组织呈结节状,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透亮或嗜酸性,核圆形,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或围绕血管周围排列;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SMA、aetin、calponin均为(+),CK、CD117、Syn、S-100、EMA、desmin、CD99、CD34均(-)。结论:胃血管球瘤罕见,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生物学行为多为良性,具有特定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要和其他肿瘤如上皮样胃间质瘤、类癌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6岁,农民,既往体健,入院前5个月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无发热、呼吸困难,当地按“支气管炎”给予治疗半个月,症状缓解,咯血停止。入院前1个月再次出现咳嗽并咯血,血量较前增加,以痰中血块为主,无整口血痰,伴气喘、呕吐,至当地市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息肉样肿物,活检未能明确诊断,遂来我院。入院后初次于气管镜室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上段膜部一宽基底的软组织肿物,表面光滑但不规则,用活检钳夹取部分组织,病理结果提示黏膜慢性炎症伴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6.
李军  高胜海 《中国肿瘤临床》2002,29(10):705-705
患者,男性,36岁。1999年9月,左拇指末端肿胀隆起、溢脓,指甲及甲基部变黑;甲床有肉芽组织生长,在本院外科门诊切除肉芽组织及指骨前肿物。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见炎细胞浸润,部分区域细胞稍丰富并见一些粘液变性,未见明显肿瘤细胞及恶性指征。1999年11月于外院切除末节指骨部分,未送病理检查。2000年7月指骨末端红肿,但无疼痛,左手血液循环良好,X线片示:左拇指指骨肿瘤,可见骨破坏。大体标本:一段指骨,长6.8cm,直径3.0cm~3.5cm,外观红肿,指腹侧隆起,切开见肿物为灰白色粘液样,组织破…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恶性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椎管内恶性血管外皮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结果 本瘤在青壮年多发,可生长于任何组织。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肿块,无影像学特异性。病理特征为丰富的裂隙样或窦隙样薄壁血管相互连接成网状,密集排列的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易见。呈VMT、CD34免疫阳性反应。结论 恶性血管外皮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检测是其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外皮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1例术后出现肝脏多发转移灶转移的腰部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于腰部恶性血管外皮瘤术后81月出现肝脏转移和局部复发,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化疗4疗程,化疗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结论:部分恶性血管外皮瘤于术后5年后出现远处转移,其对化疗相对敏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外皮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1例术后出现肝脏多发转移灶转移的腰部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于腰部恶性血管外皮瘤术后81月出现肝脏转移和局部复发,予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化疗4疗程,化疗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结论:部分恶性血管外皮瘤于术后5年后出现远处转移,其对化疗相对敏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MTT)是恶性神经鞘膜瘤的一种亚型,为含有横纹肌肉瘤成分的恶性神经鞘膜瘤.这种含有混合成分的肿瘤由Masson等[1]在1932年首次报道,MTT的发生十分罕见,占全部恶性神经鞘膜瘤不到5%,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从11个月~80岁(平均35岁)[2].该肿瘤的发生部位十分广泛,据有关文献报道[2-5],常好发于头颈部、躯干和上、下肢,后腹膜、直肠、纵隔和皮下组织等处偶可发生,国内尚未有颅内恶性蝾螈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临床资料:26例中,男11例,女15例。病理分恶性畸胎瘤9例,卵黄囊瘤17例。结果:26例中,24例经手术治疗,其中16例为晚期肿瘤,术后自动出院,短期内死亡;6例分别于半年内死亡;1例原为良性,半后复发,再术后2个月死亡;1例卵黄囊瘤,术后坚持每月化疗1月,开始好,AFP下降,全身情况好,1年后复发,放弃治疗。结论:提出早诊断、早手术、术前明确  相似文献   

13.
<正>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属于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其发生率不足0.03%,是一种罕见的化学感受器瘤[1]。CBT主要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多为良性,恶性表现多为公认的出现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目前,CBT的相关报道多为外科手术诊治经过,临床与病理结合的研究较为少见,且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报道1例恶性CBT伴淋巴结转移患者,旨在探讨CB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提高对其认识水平,为CBT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的护理。加强术前心理、瘤体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恶性畸胎瘤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骶尾部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接受单纯手术治疗,10例接受手术+术后放疗,放射治疗剂量为40~50Gy。 结果: 9例患者死亡,6例死于局部复发,1例死于双肺转移,2例死于非肿瘤相关疾病。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85%、41%。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为81%,手术+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89%,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56>0.05)。局部复发15例,单纯手术组9例,局部复发率为81.8%,手术+放疗组6例,局部复发率为6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222,P=0.269>0.05)。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时间为术后2个月~3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22个月;手术+放疗组发生复发时间为术后23个月~个72月,中位复发时间48个月。 结论: 脊索瘤极易复发,患者就诊状态及治疗手段可能为影响复发的因素,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辅以放疗未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及减少局部复发,但推迟了局部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的护理。加强术前心理、瘤体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恶性畸胎瘤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发现阴道壁肿块伴阵发性疼痛20d余入院。查:外阴产式,发育正常。阴道左侧壁见约3cm×2.5cm肿物,肿物位于皮下,活动尚可,质中等、压痛。术后送检标本约2cm×2cm灰红结节状肿物一个,无包膜,切面灰红间灰白、质软。镜下:肿瘤由增生平滑肌、血管及成片状围绕血管排列的瘤细胞构成。瘤细胞多边形,胞质透亮,胞界清楚,大小较一致,核卵圆形。免疫组化标志:Vimentin( )、actin( )、myosin( )、desmin(-)、F8(-)。病理诊断:阴道壁血管球瘤。2讨论血管球瘤又名血管球血管瘤,是血管动静脉吻合即血管球球细胞发生的具有器官样结…  相似文献   

18.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为罕见低度恶性肿瘤,全身各处均可发病,但以肝、肺、皮肤、软组织多见,也见于骨骼、颅内.有关其病理学诊断与鉴别及临床治疗,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且大多为成人肝脏与肺等部位的病例.我们收治一例12岁的皮肤EH患者,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临床资料:26例中,男11例,女15例。病理分恶性畸胎瘤9例,卵黄囊瘤门例。结果:26例中,24例经手术治疗,其中16例为晚期肿瘤,术后自动出院,短期内死亡;6例分别于半年内死亡;1例原为良性,半后复发,再术后2个月死亡;1例卵黄囊瘤,术后坚持每月化疗1次,开始好,AFP下降,全身情况好,1年后复发,放弃治疗。结论:提出早诊断、早手术、术前明确诊断要点、术后采取联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措施。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就诊太晚,特别是隐性患儿,肛诊易发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肺血管球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结果 肺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多无明显症状,显微镜下,肿瘤由较一致的细胞组成,细胞质从嗜伊红到透明不定,细胞界限清楚,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中央,肿瘤组织间可见薄壁血管散在分布。免疫组化均显示对于波形蛋白(vimentin),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uscle-specific actin)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弥漫的中等到强的阳性。结论 发生于肺组织的血管球瘤非常罕见,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是其主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