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渴(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说,宋元以后,各医家多将本病按"三消"辨证施治.并以上消为消膈,中消为消中,下消为肾消,偏于多饮者为上消,偏于多食者为中消,偏于多尿者为下消.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根据胰岛素分泌量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本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态失调等致阴虚燥热引起.上消于肺,表现为烦渴引饮(喝多).中消于胃,表现消渴善饥(吃多),下消于肾,表现小便如膏(尿多).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是本病典型症状.本病是个疑难病症,迁延难愈,但本人在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以中西医理论相结合指导,摸索总结出此病的标本兼治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主症,中医称之为"消渴",又名"消瘅"。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病在肺,中消病在脾胃,下消病在肾。1辨证论治三消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上消口渴引饮明显,少食多尿,舌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治验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乃现代医学之病名。祖国医学对于本病的记载,散见于消渴、消瘅、风消、膈消、肺消、消中、肾消等门中。本病大多是由于内热炽盛、阴伤津乏、肾阳虚衰、脾肾两虚、肝气郁结、血瘀、血热等所致。多年来笔者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分别采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法;滋阴增液,清胃泻火法;滋补肾阴法;温阳滋肾法;健脾益肾法;舒肝解郁法,滋阴生津,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泄热护阴法等八法,临床屡用获效。兹分述如下,供同道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伤肾等。其病机是由肺、胃、肾三脏阴亏燥热、灼伤津液、消灼水谷而致,本病首当辨上、中、下消之不同。一般而言,口渴多饮为上消,属肺;多食善饥为中消,属胃;  相似文献   

6.
董方  张群策 《陕西中医》1992,13(6):283-285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于中医“消渴”、“消痹”、“隔消”、“肺消”、“消中”等病范畴。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引起,且以阴虚为本,肺脾(胃)肾三脏阴虚互为影响,主要责之于肾,发病机理始于阴虚引起燥热,阴虚重点在肾为其本,燥热表现在胃是其标,本病以虚证、热证为多、寒证、实证较少,尤以湿热之证最为多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其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膈消","消中"等范畴,历代论述颇多,大多认为糖尿病是由肺、肾、胃功能失调所致,多以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胃为治疗原则.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Ⅱ型糖尿病2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论糖尿病与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有关本病的记载,散见于中医古典医籍“消渴”、“瘅消”“风消”、“鬲消”、“消中”、“肾消”等门中。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首先谓“二阳结谓之消”,并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以及“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等理论。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患者,大都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视物昏花、大便秘结或泄  相似文献   

9.
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伤肾等。其病机是由肺、胃、肾三脏阴亏燥热、灼伤津液、消灼水谷而致。本病首当辨上、中、下消之不同。一般而言,口渴多饮为上消,属肺;多食善饥为中消,属胃;多尿而浊为下消,属肾。中医药在改善症状肪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消渴不同之分型,同病异护的原则,制定其饮食计划表,定时定量进餐,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及教科书均认为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临床上以多饮多食,消瘦乏力,尿糖异常,血糖升高为诊断标准,中医治疗时多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分为上、中、下三消治疗,如清代程仲龄<医学心悟·三消>中即有云:"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养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然而,笔者认为瘀血在本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方面亦不可忽视,今试浅论之,不妥之处,望斧正.  相似文献   

11.
论健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业 《河北中医》2000,22(8):634-63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尚无很满意的方法.祖国医学治疗糖尿病已有久远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关本病的记载,散见于中国古典医籍消渴、消瘅、消中、痹消、鬲消等门中.纵观各家对本病的研究,多分为上、中、下三消,每从阴虚燥热立论,多以养阴润燥为法,然而许多患者疗效并不理想,甚至服药后反而出现腹泻不止等症状;另外有许多患者并无明显的阴虚燥热之象,而常以体倦乏力、肢体麻木及血糖升高为主.以上现象以阴虚燥热解释不通,而以脾虚血瘀立论不但理论上可以解释,并且指导临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而笔者认为脾虚血瘀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健脾活血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2.
中医所说的"消渴",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糖尿病.其中口渴多饮的是上消,多饮多食的为中消,多饮多尿的为下消.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因为阴虚燥热,阴虚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补阴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3.
从脾论治糖尿病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认为糖尿病总的病机是“阴虚燥热”,其病变脏腑与肺、胃、肾有密切关系,脾气虚弱也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之一。历代医家遵循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给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治疗经验,使近代医家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郭士魁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简称“三多”)及消瘦为主症,中医称之为“消渴”,又名“消瘅”。本病可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者病在肺,中消者病在胃,下消者病在肾。辨证施治三消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上消口渴引饮明显,少食多尿,舌红少津,一般精神尚好,燥在上焦。中消阳明燥热,热能消谷,以多食善饥症状比较明显,伴有便秘、口渴,形气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可归为中医学"肾消""下消""尿浊""水肿""肾劳"等范畴。通过对近年来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加以展望;认为经方在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和降低尿蛋白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祖国医学将糖尿病归属于"脾瘅"、"消瘅"、"消渴"范畴,<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化燥而发为消渴.本病病机主要责之于阴虚燥热,表现为肺燥、胃热、肾虚证候.治疗以滋阴清热为大法,从上、中、下三消分治,上消主肺燥,中消主胃火,下消主肾阴虚,此"三消论"在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是糖尿病尤其是出现慢性并发症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证多虚实夹杂,单一的滋阴清热常常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石岩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22-122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五变篇》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喜病消瘴”。其后,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发展,至宋代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中明确提出“三消”一词,谓“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此后多数医家根据消渴“三多”症状的偏重不同而把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应注重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称之为“消渴”,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分为上、中、下三消,认为其病机性质与肺、胃(脾)、肾有密切联系,从临床实际来看,肝脏与糖尿病发病也有着内在联系,临床应注重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肾消"、"下消"、"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在以往认识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础上,多数医者认为瘀和毒亦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特点.马东明等[2 ]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肾络瘀阻,消渴日久,致肾之气阴两虚,肾络亏虚,络脉失养,而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滞在肾络,津凝痰聚,痰瘀郁热,胶结成毒,络毒蕴结,肾络阻滞,诸症丛生.何泽等[3]认为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虚,毒损肾络,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逐渐肾体虚损劳伤,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脉络瘀阻,湿浊瘀血内蕴化毒;毒邪是主要矛盾,贯穿消渴肾病始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属中医学"水肿""下消""肾消""关格""虚劳"等范畴。现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复方、中医外治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医在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示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客观生化指标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