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氯氮平不同剂量时稳态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以氯氮平治疗1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采用高剂量(500mg/d)治疗82例和低剂量(200mg/d)治疗94例。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并测定治疗第1,2,4,6周的稳态血药浓度。结果高、低剂量组间的BPRS减分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TESS增分值虽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显著性。BPRS减分率和TESS总分与血药浓度未发现显著性相关,但血浓度>300μg/L时疗效提高,>600μg/L时不良反应加重。结论提示稳态血药浓度300μg/L为起效的阈浓度。氯氮平的血浓度监测对指导个体化合理用药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起始剂量5mg/d,第2天增至10mg/d,最大剂量≤20mg/d;对照组应用氯氮平治疗,起始剂量50mg/d,1周内递增到300mg/d,最大剂量≤600mg/d。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有效率76.66%,氯氮平有效率70%;奥氮平在阴性症状方面优于氯氮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昏、瞌睡、体质量增加等。结论奥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改善急性期精神症状以及阴性症状方面,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3.
例1,女,59岁,患精神分裂症34年。2006年8月初病情加重,家人将氯氮平从50mg/d在5天内加至375mg/d,渐出现流涎,吞咽、大小便困难,于8月16日第4次住院。既往体健。入院体检:T36℃,P80次/分,BP150/90mmHg,意识清晰,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除磷酸肌酸激酶(CRK)297U/L略高外,其它未见异常。予降压药物治疗,氯氮平减至225mg/d,第3天予舒思100mg/d,氯氮平减至150mg/d,第6天舒思增至300mg/d,第7天体温升至39.4℃,WBC7.8×10^0/L,N79.5%。第8天体温37.4℃,予利复星抗感染、补液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6例服用氯氮平、氟哌啶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氟哌啶醇组的血清PRL浓度(X↑-=32.9μg/L)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增高;氯氮平组的PRL浓度(X↑-=7.01μg/L)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提示氯氮平与氟哌啶醇对多巴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0岁。1997年出现幻听,幻视,被害妄想,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氯氮平治疗,最大剂量为425mg/d,白细胞在7~8×109/L。治疗第9周体温39.5℃,自诉身冷,乏力,查体咽部轻度充血,白细...  相似文献   

6.
服用氯氮平者骨髓象分析施慎逊,颜文伟对象与方法1.入组要求:①患者志愿做骨髓穿刺。②单用氯氮平治疗。③用氯氮平治疗前,周围血象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4~10×109/L)。④除外血液系统疾病,中毒史、过敏史、感染史和其它严重躯体疾病。2.方法:...  相似文献   

7.
寻找氯氮平早期副作用治疗窗。方法 给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服氯氮平,并且评价了0周PANSS、2周TESS和血清氯氮平浓度、4周PANSS和TESS。结果 2周TESS总分和诸因子分与4周PANSS总分减分率均无显著相关性,2周抗α1-肾上腺素因子分在窗内(0~5分)的显效率47%比窗外的22%显著为高(P〈0.05),2周氯氮平血清浓度在内(230~330μg/L)的显效率51%比窗外的19%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氯氮平、氟哌啶醇和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氯氮平(89例,氯氮平组),服用氟哌啶醇(87例,氟哌啶醇组)及服用氯丙嗪(83例,氯丙嗪组)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进行血糖、胰岛素、血脂及体质量测定,并做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氯氮平组治疗第90天和第180天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浆血糖〉7.0mmo/L)的发生率分别为8%及24%,氟哌啶醇组分别为1%和2%,氯丙嗪组分别为1%及4%。治疗第90天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第180天的血糖浓度高于第90天,氟哌啶醇组各时点的变化则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第90天,氯氮平组的体质量平均高于治疗前5.5%,氯丙嗪组高于治疗前4.8%;治疗第180天两组分别高于治疗前9.1%和7.4%;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治疗第180天的胰岛素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80天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患者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与体质量均有一定相关性(r=0.23-0.39);氯氮平组的血糖、体质量、血脂代谢还与血药浓度呈显著性相关(r=0.28-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及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维持治疗的治疗依从性、剂量及浓度与预防复发/恶化的关系。方法 对经氯氮平治疗后疗效达到明显好转而出院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1年。每月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采用BPRS的核心条目(4、7、11、12和15)判定是否复发/恶化;每日评定服药依从性;每2个月采集出血。结果 复发/恶化率为32.4%(33/102)。复发/恶化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低于未复发者(P<0.001)。经运筹特性曲线分析得出,未复发者氯氮平维持治疗的最佳有效剂量为137.5mg/d(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3.9%),氯氮平最低有效血清浓度为132.0μg/L(灵敏度为100.0%,特异8度为93.9%);氯氮平+去甲氯氮平最低血清浓度为201.0μg/L(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97.0%)。结论 对于经氯氮平治疗后疗效达到明显好转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时需提高服药依从性。氯氮平维持治疗的剂量应不低于137.5mg/d,氯氮平或氯氮平+去甲氯氮平的血清浓度应分别不低于132.0μg/L和201.0μg/L.  相似文献   

10.
氯氮平的心脏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时的心脏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40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服用氯氮平的患者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79%)、心律失常及传导障碍(4、5%)、ST段压低(3、8%)、T波异常(36.5%)、QTc间期延长(16.3%)等心电图异常。其严重异常发生率为24.3%。服氯氮平出现心脏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前T波异常、服药剂量较大、服药早期。结论:氯氮平的心脏不良反应较常见,约1/4患者可出现严重心电图异常。氯氮平不宜作为首选用药,使用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氯氮平和氟哌啶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及体重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氯氮平(89例)和氟哌啶醇(87例)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不同时段作血糖、胰岛素、血脂和体重的测定,同时比较其浓度变化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氯氮平组在用药的第3和第6个月末,血糖浓度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9%及23.6%,氟哌啶醇组为1.1%和2.3%。②氯氮平组在用药第3个月末,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均较基线值升高,第6个月末继续升高;而在氟哌啶醇组上述两个治疗时段的变化则不明显。③氯氮平组在用药的第3个月末,体重平均增高为治疗前的5.5%,第6个月末增高为治疗前的9.1%,而氟哌啶醇组则变化不明显,④两组患者在用药第6个月末,胰岛素浓度均高于基线值;氯氮平组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高于基线值,而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⑤在用药第6个月时,氯氮平组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体重变化和血药浓度之间均有一定相关性(r=0.21~0.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氯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和体重有影响,治疗期间需监测。  相似文献   

12.
氯氮平治疗躁狂症及其血药浓度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氯氮平治疗40例符合CCMD—2及DSM—Ⅲ—R诊断标准的躁狂症住院患者,显效率为85.0%,略高于同期氯丙嗪联合碳酸锂治疗的对照组。氯氮平血药浓度平均为367±93ng/ml。氯氮平副反应以流涎、便秘、心电图改变等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剂量、血药浓度和临床效应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高剂量氯氟平(500mg/d)治疗男女性患者各48例与34例,低剂量氯氮平(200mg/d)治疗男女性患者各45例与49例。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并测定治疗第1、2、4、6周的稳态血药浓度。结果氯氮平同等剂量时疗效无性别差异,但女性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男性,女性的不良反应显著重于男性。而且女性患者在剂量不同时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也有明显不同。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氯氮平治疗以低剂量(200mg/d)适宜。  相似文献   

14.
奎的平与氯氮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奎的平与氯氮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奎的平与氯氮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36例,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奎的平有效率77.8%,显效率61.1%;氯氮平有效率75%,显效率58.3%,两药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奎的平不良反应少于氯氮平。结论奎的平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病人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氯氮平合并电抽搐治疗致长期谵妄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氮平合并电抽搐治疗致长期谵妄一例施建安患者男,22岁,大学生,于1993年6月19日入院。诊断:分裂样精神病。予口服氯氮平治疗,起始剂量100毫克/日,1周后渐增至300毫克/日。入院后第5天合并电抽搐治疗(ECT),第15天(ECT6次后)患者出...  相似文献   

16.
氯氮平引起血压升高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30岁,因多疑,自语7年余,加重6个月于1994年5月23日入院,诊为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体检正常,血压14/9kPa,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正常。给予氯氮平治疗,第9天时血压22/16kPa,当时氯氮平剂量为375mg/d,给予复方降压片治疗,因降压不明显而停用氯氮平改用氯丙嗪治疗,4天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1994年10月12日因氯丙嗪疗效差而再次使用氯氮平治疗,一周时血压23/16kPa,停用氯氮平后血压又降至正常范围。  例2:男,43岁,因孤僻,懒散、多疑20年…  相似文献   

17.
氯氮平药代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了探讨吸烟与性别对氯氮平药代动力学及稳态浓度的影响,以及氯氮平、去甲氯氮平稳态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的关系,对30例(吸烟男性10例,不吸烟男性和女性各1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氯氮平药代动力学研究,对5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于治疗第2、4、6、8周测定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浓度,并评定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SAPS、SAN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析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吸烟者的氯氮平半衰期、达峰浓度和稳态浓度明显低于非吸烟者(P<0.01)。氯氮平、去甲氯氮平浓度和二者总浓度与TESS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BPRS、SAPS和SANS无显著相关,但有效组血药浓度高于无效组(P<0.05)。认为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有一定临床意义,血药浓度以350~600μg/L为宜  相似文献   

18.
背景越来越多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被用于躁狂症的治疗,但相比较而言,不同药物治疗对患者,特别是女性躁狂患者的益处仍存在争议。目的以碳酸锂治疗女性躁狂发作患者,比较喹硫平和氯氮平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0版目前为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64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碳酸锂合并喹硫平组(n=32)与碳酸锂合并氯氮平组(n=32),开放性治疗6周。在基线及治疗1、2、4、6周后采Bech.Rafaelson躁狂量表(BeckRafaelson’sManiaRatingScale,BRMS)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氯氮平组有2例因白细胞降低退出研究。在完成6周研究的所有患者中,研究各时点2组的BRMS均分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束时,喹硫平组的治疗有效率(也就是BMRS评分自基线下降50%)为87.5%(28/32),氯氮平组为90.0%(27/30)(x^2=0.76,P=0.385)。治疗期间氯氮平组头晕、体重增加、嗜睡、便秘、流流涎、血糖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喹硫平组。治疗2周后氯氮平组总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喹硫平组,其余治疗时段内2组间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尽管喹硫平的治疗费用是氯氮平的23倍,但因为氯氮平组的附加治疗中使用了较多的价高药物,因此两药的总成本-效益接近。结论喹硫平和氯氮平辅助碳酸锂治疗女性躁狂患者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有着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采用普通的氯氮平治疗患者,对其所致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可能掩盖了它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9.
氯氮平致颜面部及眼色素沉着1例辽河油田职工二院于开军,岳泽慧报道患者女性,42岁,工人。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第4次人院治疗。患者于第2次住院(5年前)即开始使用氯氮平治疗,达500mp/d,因病情需要而长期口服300—40()m/d。2年前患者发现颜面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反相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红细胞内氯氮平浓度。批内及批间回收率为97.08~102.10%,CV为2.04~3.46%,最低检测浓度61.2nmol/L。本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经间接换算法验证,相对偏差〈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