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宫腺瘤样瘤并腺肌病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49岁。月经量增多6个月,伴发热、下腹坠胀、腹痛、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查体:中度贫血。B超示子宫肌瘤,盆腔积液。专科检查:阴道畅,可见暗红色血液,量多。宫颈肥大。宫体前位,如孕80天大小。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似妊娠3个月大小,表面光滑。左卵巢可见5cm×5cm囊肿,囊液清亮。子宫浆膜光滑,肌间未见明确肌瘤。手术切除全子宫和左卵巢。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瘤样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涛  王莉  王刚  范嫏娣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92-94,i0003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5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15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81%,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及近浆膜的子宫肌壁间,内膜下少见;2例呈弥漫性生长,13例呈结节状,结节直径0.5~5cm不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组成,伴有间质平滑肌增生,分为丛状型、腺管型、脉管型及囊肿型。8例腔隙内黏液样物阿尔辛蓝染色(+),PAS染色(-)。免疫表型:AE1/AE3、vimentin和calretinin(+),CEA、ER、PR和CD31(-)。结论 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支持间皮起源,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检查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鉴别诊断经验。方法对15例子宫腺瘤样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其中单独发生6例,合并平滑肌瘤各4例,合并子宫肌腺病3例,合并慢性输卵管炎2例。肿瘤表现为单个结节,光镜下由大小、形态不一的腔隙构成;电镜观察细胞有明显的微绒毛、桥粒和张力丝;肿瘤细胞AB.PAS染色阳性,免疫组化Vim、Ckpan、MC染色均呈阳性。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可发生于各种状态的子宫,仔细的大体检查、组织学观察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子宫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20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49%,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近浆膜下肌壁及子宫角;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组成,伴有间质平滑肌增生。免疫表型:AEl/AE3、vimentin和calretinin(+),EMA、CEA和CD31(-)。结论:子宫腺瘤样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支持间皮起源,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检查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均发生在中年女性,临床与大体检查类似子宫平滑肌瘤,肿瘤境界清楚,镜下特点为大量平滑肌束间散在分布许多大小不等的腔隙;腔隙内衬扁平或立方细胞,可见刷状缘和线状桥连接的特征,瘤细胞核异型性小,无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腺瘤样瘤细胞CK和MC(+),CD34(-);平滑肌瘤细胞SMA(+)。结论平滑肌腺瘤样瘤是一个具有明确形态学特征的腺瘤样瘤的变型,其病理形态学特点为瘤性增生的平滑肌束中散布腺瘤样瘤的成分,该肿瘤应与子宫平滑肌瘤、浸润性腺癌等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报道1例51岁男性肾上腺腺瘤样瘤,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肾上腺腺瘤样瘤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组织学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与生殖道腺瘤样瘤一致,主要由不规则腔隙样、微囊状、腺样结构构成,内衬间皮样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PCK、Vimentin、calretinin、MC、D2-40、WT-1阳性。治疗方案选择手术切除,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肾上腺腺瘤样瘤是一种罕见良性肿瘤,根据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18例腺瘤样瘤占同期女性生殖系统手术标本的0.85%,其中子宫12例、输卵管5例、卵巢1例。子宫腺瘤样瘤多位于浆膜下或近浆膜的肌壁间,7例伴发子宫肌瘤或腺肌症。输卵管及卵巢腺瘤样瘤位于浆膜下向表面突出。肿瘤直径0.5~4.5cm。临床表现无特异,病理上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腔隙样结构组成,伴有间质平滑肌、纤维组织增生。腺腔内黏液样物AB阳性,PAS阴性;免疫组化:CK(AE1/AE3)、Vimentin、Calretinin、HBME1阳性,CD34、CEA、ER、PR阴性。随访无复发或恶变。结论:腺瘤样瘤是来源于间皮的良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或漏诊,对标本的全面取材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提高本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s,AT)是最常见的附睾肿瘤,也可见于睾丸、精索、白膜等[1,2].附睾AT发病年龄范围较广,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触及或体检发现阴囊内肿块,偶伴疼痛感.本文对6例附睾ATs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恩...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女,27岁,已婚。因停经39+4周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妊娠腹,胎心胎位正常,下腹一横切口瘢痕(3 a前曾行剖宫产)。术中情况:子宫足月孕大,羊水呈黄色清亮液体约300 ml,以头为支点娩一男活婴,脐带绕颈一周,体重3 500 g,身长45cm,Apgar评分8-10-10分。胎盘手剥完整,子宫右侧壁近子宫角浆膜下见一约3 cm×2 cm包块,突出于浆膜层,包块质硬,与周围组织界清。临床诊断: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剥出包块送病检。病理检查:巨检:灰白椭圆组织一个,总体2.5 cm×2.0 cm×1.5 cm,切面灰白实性质稍硬,可见小裂隙形成。镜检: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  相似文献   

10.
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为少见肿瘤Il】,是好发于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属于良性问皮瘤(benign mesothelioma)的一个类型在女性通常发生在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其中发生于子宫的腺瘤样瘤患者临床常无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易误诊为子宫肌瘤或腺肌瘤。子宫腺瘤样瘤由多种组织成分构成,影像及病理学表现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时利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2):2685-2685
患者女,48岁.因月经期下腹疼痛,渐近性痛经3个月,加重1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0 d来我院检查.妇科检查:子宫颈光滑,子宫增大.B超示:子宫肌瘤.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10周,子宫前壁一灰白色肌性突起,直径约4 cm,后壁见一直径约2 cm灰白色肿物,与周围组织界清,切面呈实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47岁 ,体检时经B超检查示“右侧卵巢囊肿”入院。妇科检查 :外阴阴性 ,阴道通畅 ,宫颈轻度糜烂 ,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 ;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鹅蛋大小的肿块 ,质地中等 ,有压痛 ;左侧附件未及明显包块。病理检查 :次全切子宫 ,大小为 9cm× 6cm× 4 5cm ,内膜厚 0 4cm ,壁厚 2 5cm。右侧子宫角处见一囊肿 ,大小为 5cm× 5cm ,囊壁由平滑肌构成 ,囊内壁附一肿块 ,4 5cm× 4cm ,切面灰白 ,质嫩。镜下检查 :子宫内膜及肌层呈老年性改变。附壁肿块内见多量大小不等的空腔结构 ,部分扩张呈不规则囊腔样 ,内衬扁平或立方细胞 ,部分细胞呈…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瘤样瘤为子宫少见的良性肿瘤,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将我院2005-07~2007-07病检明确诊断的腺瘤样瘤1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11例,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9.6岁。临床诊断均未考虑本病。术前检查除同时存在疾病的临床体征外无特殊体征。9例发生在子宫者因发现盆腔包块或月经失调、痛经就诊,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6例,子宫腺肌病3例;病程3个月~5 a。位于卵巢、腹膜、附睾各1例。发生于卵巢、腹膜者无自觉症状,均为行剖宫产术中无意发现。发生于附睾者因B超检查发现附睾内包块伴隐痛2 d。手术方式:子宫次全切除7例,子宫全切2例,卵巢及腹膜行局部肿物单纯剥出术2例,一侧附…  相似文献   

15.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之为子宫腺肌病[1],以往曾将其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在组织发生学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被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腺肌病在基层医院临床术前诊断中常常误诊为子宫肌瘤。为提高子宫腺肌病临床术前诊断率,我们将其与子宫肌瘤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5年1月一1998年12月我院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为腺肌病组。随机抽取同期于它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22例(不包括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及内膜异位症患者)为…  相似文献   

16.
对子宫腺瘤样瘤误诊卵巢囊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5岁。平素体健,月经规则,孕。产。剖。,因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有占位性病变2个月于2009—02—18人院。患者因右下腹胀痛伴肛门坠胀半个月于2008—12—23在本市某市级医院B超探查:子宫前位,宫体范围正常,右侧附件区可探及一范围7.4cm×6.4cm×7.0cm混合性肿块,边界清楚,内部不均匀呈蜂窝样结构。于当天来到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妇检: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压痛,无反跳痛,于子宫右后方触及一包块,大小约7cm×7cm×6cm,边界尚清,质软,囊性感,压痛,与子宫关系密切,左附件区无压痛,未及包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并分析其临床、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患者均为绝经前女性,肿物分别位于子宫底、宫体下段及宫颈管。组织学显示结构复杂的子宫内膜样腺体与富于细胞排列紊乱的平滑肌双向增生,腺上皮显示不同程度异型性,3例均可见明显桑葚状化生。免疫组化显示腺上皮ER与PR( ),P53(-),桑葚状化生上皮ER与PR(-);间质梭形细胞desmin( ),vimentin局灶( ),actin与SMA( )或局灶( )。随访4个月~5年患者均健在。结论: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预后良好,但部分病变具有低度恶性,需长期随访,此外应与子宫内膜样癌及其他上皮间叶混合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8.
牙源性腺样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0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X射线表现病变呈单房性透明阴影,含未萌出的牙齿,部分囊性肿瘤囊壁内衬立方上皮、扁平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增殖并突入囊腔内,并查见类似于前成釉细胞的立方状或柱状上皮细胞所增生形成的条索状或筛孔状结构。结论 牙源性腺样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治疗结果等方面均有其独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例1,女,39岁,于2010年9月23日因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余入院.入院后行子宫及双附件彩色超声检查示:子宫前壁见一低回声光团,大小5.0 cm×3.7 cm,向外凸,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内部及周边见血流信号,双附件未见异常回声.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图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病主要发生于附睾。临床表现为阴囊局部无痛性小肿块。彩超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免疫表型:波形纤维蛋白(Vim)、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间皮细胞(MC)均阳性,癌胚抗原(CEA)、CD34、单核巨噬细胞抗原(Leu)M1、上皮相关抗原(MOC)-31均阴性。所有病例均行肿瘤切除术。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靠病理确诊。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也支持其为间皮来源。肿瘤切除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睾丸及附睾保留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