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移位至拇指近节近端尺侧,屈曲示指末节贴紧拇指近节尺侧固定,吻合拇指尺背侧皮神经与示指桡侧指固有神经,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指端饱满,色泽正常,两点辨别觉6.4 ̄9.6mm,11例感觉恢复至S3,4例至S4,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术后效果良好,是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2009年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15例拇指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骨与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赵全  冯世海  施耘  刘群 《广东医学》2007,28(4):597-598
目的 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拇指深度烧伤创面近远期疗效.方法 利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12例拇指背侧或指腹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其中拇指背侧8例,指腹4例.结果 12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0.5~1年,拇指外观、色泽、皮肤弹性、感觉及耐磨性均良好.结论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操作简单,血供可靠,是修复拇指背侧或指腹烧伤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拇指指腹缺损皮瓣修复不同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拇指指腹缺损4种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采用环指桡侧方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局部神经血管岛状皮瓣4种方法修复拇指指腹缺损49例,创面面积(0.8~2.5)cm×(1.8~4.3)cm。结果49例拇指指腹缺损修复的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皮瓣的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结论手部皮瓣皮肤结构与拇指相近,是拇指指腹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修复的效果好,应根据各种类型的拇指指腹缺损,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以满足修复后拇指指腹外观和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拇指尺或桡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指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28例,皮瓣均含有感觉神经,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5.5 cm×3 cm。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拇指指腹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优良,指腹两点辨别觉5~12 mm。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5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较好的恢复拇指指腹的外形和感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伤残示指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伤残示指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6例;利用伤残示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8例;修复拇指指背软组织缺损5例;修复中指指背软组织缺损3例,其中2例系与伤残示指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为同一手指.共20例伤残示指作22个邻指.修复指同时提供2种岛状皮瓣.急诊手术4例,急诊延迟手术16例.结果 20例伤残示指提供的22个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动.经过6个月至2年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利用伤残示指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供区损伤小,病程短,成活率高,受区皮肤感觉恢复较佳.  相似文献   

7.
李兴轶  赵丹  何蕾  门晓光  王吉人 《中国厂矿医学》2013,26(4):357-358,F0002
目的探讨4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科应用中、环指相对缘侧方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7例,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2例,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9例,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3例,共41例。观察各种岛状皮瓣修复的疗效。结果 41例岛状皮瓣除2例部分坏死外,其余39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颜色及弹性好,指端外形及感觉满意;7例中环指相对缘岛状皮瓣带有神经蒂,无需吻合,其余3种岛状皮瓣吻合神经后2点辨别觉可达到6~9mm。结论采用以上4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皮瓣血供可靠,并能重建感觉,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4种皮瓣各有应用指征及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5种不同的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27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腹部任意皮瓣、邻指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瓣及趾腹皮瓣等5种不同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本组27例皮瓣,26例成活,1例拇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瓣失败,改邻指皮瓣后成活.术后随访2个月~3年,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各不相同,带感觉神经皮瓣明显优于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结论 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要根据情况而定:年轻患者或有高要求者,首选趾腹皮瓣,其次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或拇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相对精致皮瓣修复;老年人及体弱不耐受长期卧床者,选择邻指皮瓣、腹部任意皮瓣等简单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采用不同方法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伤情对120例拇指指腹缺损分别采用带蒂皮瓣、掌侧推进皮瓣、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大鱼际穿支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及趾腹皮瓣游离移植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20例皮瓣中,119例成活,1例失败.术后随访0.5~2 年,平均10个月.所有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均良好.指腹二点分辨觉:带蒂皮瓣平均为15.1±3.6 mm,掌侧推进皮瓣平均为5.3±2.0 mm,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平均为8.3±3.2 mm,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8.2±2.6 mm,拇指桡侧大鱼际穿支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7.0±2.1 mm,拇指尺背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平均为8.1±3.3 mm,趾腹皮瓣平均为5.6±2.0 mm.结论 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首选趾腹皮瓣,其次为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及比较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与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电白县医院收治的114例拇指末端缺损的患者,根据患指的受伤情况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修复,采用示指背侧蒂岛状瓣55例,采用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59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2组患者术后屈伸功能、耐寒性、皮瓣的两点辨别觉、皮瓣感觉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和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均是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9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分别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趾腹皮瓣进行急诊修复。结果:本组19例皮瓣,18例成活,1例失败。术后3个月-1年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明显优于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结论:带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对供区影响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利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27例因外伤所致拇指指腹、指端侧方缺损患者,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7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为1.5 cm×2.5 cm~2.0 cm×3.0 cm,游离神经血管蒂长为2.0~2.5 cm,游离神经近端2.0 cm,并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术后随诊6~12个月,拇指外形饱满,吻合神经的两点辨别觉为8~12 mm,手指运动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式创伤小,术后伤指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示指背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贾晋荣,付智民,刘景山(包钢医院骨科,包头给水厂卫生所,包头014010)本院主要服务对象是钢铁工人,手外伤,尤其是拇指外伤十分多见。作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示指背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腹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急诊转移修复拇指腹侧不同形式的软组织缺损18例。结果:18例皮瓣全部存活,外形和功能良好,存活率100%。结论: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是急诊修复拇指腹侧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有手术简单、疗效可靠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姆指及虎口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拇指及虎口皮肤缺损病例应用示指背侧皮瓣修复。结果:18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且恢复部分感觉。结论: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是一种效果满意的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瓣修复拇指指腹严重损伤,改进皮瓣切取方法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共12例患者切取第1掌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侧岛状瓣,术中形成宽阔的筋膜蒂,保证皮瓣血运。结果:12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质地外形满意,示指无功能障碍。结论:示指背侧岛状瓣是修复拇指腹严重损伤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示指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病例。结果 3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对拇指外形满意。结论利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吻合掌背皮神经的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1例拇指指端指腹缺损,行吻合掌背皮神经的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后辅以感觉再训练。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0个月,感觉恢复S5为12指,S4为5指,S3为4指;皮瓣两点辨别觉正常为15指,减退为6指。结论:应用吻合掌背皮神经的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术后积级进行感觉再训练,是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在修复拇指指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1月,应用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5例.其中吻合指背神经与挠侧指固有神经的12例.皮瓣切取面积:1.5 cm×2.0cm~2.5 cm×3.5 cm.结果 15例术后皮瓣除1例远端边缘坏死后经换药6周愈合外,其余14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随访6~18个月,平均12.4个月,皮瓣颜色正常,弹性好,指端外形佳,轮廓近似正常,耐磨、耐寒,皮瓣感觉满意.12例吻合指背神经与桡侧指固有神经的皮瓣2点辨别觉6~9mm;其余3例无法吻合神经的皮瓣由于受区神经的长人也有了保护性感觉功能.供区无虎口挛缩,拇指无外展活动障碍.结论 采用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可靠,在不牺牲拇指主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并能重建感觉,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手术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法急诊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 应用拇指挠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17例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2年,平均10个月,皮瓣的血供、皮肤质地及弹性、外观均良好。两点辨别觉:拇指挠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平均为7.5mm。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8.0mm。结论 对于拇指软组织缺损,应首选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拇指挠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