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瘀证量化诊断及病证结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瘀证量化诊断的方法和血瘀证证候实质。方法 对临床预试验血瘀证症状体征及客观指标进行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 1) 182例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 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 2 ) 170例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皮素、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 6因素的逐步回归显示其贡献度的顺序为内皮素 >血红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一氧化氮 ,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未能入选。 ( 3)对 6 0 1例患者血瘀证症状体征 4 0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当F =6时选出的 18因素对血瘀证诊断贡献度最大 ,并得一回归方程。将数量化资料代入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总符合率为 94 .2 4 %。结论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 ,可以得出病证结合规范且量化的由症状、体征和客观指标构成的标准化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眼科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采用“特尔菲法”归纳眼科血瘀证的相关指标,并以此制定调查表,大量收集临床病例后对临床资料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首次提出了眼科血瘀证的定量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血瘀证是中医学常见证候,日前对其研究正趋深人,已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液流变学、病理组织学到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的研究。根据不同的需要,研究者制作了不同的血瘀证动物模型。其基本机理是,施加各种造模因素如情志失调、气虚、寒凝、湿滞、出血,导致“血行失度”,产生“血凝而不流”、“血泣而不通”的病理  相似文献   

4.
常用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的异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统计发现临床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极不统一,从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使用的情况入手,着重分析临床最常用的4种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的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各种证候诊断标准应当相互取长补短,早日制定出临床普遍认可并统一使用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血瘀证类型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等3种类型,每组30例患者,比较3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C 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阳虚血瘀组(P <0.05)。3组患者发病的 BMI、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较高,其他指标在不同血瘀证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证候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科学问题,血瘀证在证候研究中最具代表性,以血瘀证为切入点,研究证候的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的相关性,阐明证候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寻找证候的生物特征组合演化规律是证候研究的新思路,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是证候研究的重要途径,多因素信息处理方法和复杂系统模型是证候研究的新方法。提取证候因素,建立辨证方法新体系,寻找证候的生物特征及其组合规律,探索证候多因素信息处理的方法,建立证候的复杂系统模型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大学94级研究生(250014)张沁园山东医科大学94级研究生丁向东【关键词】血瘀证客观化综述血瘀证是中医血证的重要证型之一,也是许多临床疾病的基本病机。可分为气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和气滞血瘀四型〔1〕,主要脉证表...  相似文献   

8.
中医激光血疗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把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ILIB)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疗法。此种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等作用。它为糖尿病血瘀证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试探讨如下。1 中医激光血疗概述1 1 中医激光血疗的内涵激光具有多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各兼证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高;在各主证、兼证分布特点中,气阴两虚为主证和阴阳两虚为主证两者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血瘀证与气郁质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是血瘀证的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中,血瘀证与气郁质相关,气郁质是血瘀证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方法]参照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中有关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拟定文献评价观察表。评价内容:包括研究文献的设计方案、样本的筛检、样本含量的估算、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化方法、盲法、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等。[结果]所有研究文献均没有设立标准诊断方法作为对照,对结果的判断均没有采用盲法,所提供的诊断性指标(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等)不全面,对偏倚的控制没有描述等,采用同一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文献,其所得结论不完全相同,各研究文献所得结论与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完全吻合,也没有阐述血瘀证诊断标准指标数增减的理由。[结论]提示目前所使用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同时,各研究文献所得结论的差异,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开发出中医实验动物证候表征采集分析系统,使某些中医病证模型动物表征指标的采集与分析数字化、自动化,从而达到客观、科学的要求。方法利用本系统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毛色、眼睛颜色、耳廓颜色、舌色与足爪等多项中医证候表征指标采集分析,并与检测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微循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在眼睛颜色、耳廓颜色、舌色与足爪颜色的三原色分量值(RGB值:R表示红色值、G表示绿色值、B表示蓝色值)比较(多数指标RGB百分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肉眼观察到的症状及其他病理指标反应的病证情况相一致。结论本系统初步实现了中医实验动物证候表征某些望诊指标采集的数字化,分析自动化,达到了客观、科学的要求,且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2.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方法,观察了1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瘀证患者,对其证侯指标: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辩病和辩证两上方面。辩病可见半身不逐、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辩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脉沉细等主症,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  相似文献   

13.
血瘀证证候量化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来获得具有相对普遍代表性的血瘀证证候数据库。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我国3个地区展开血瘀证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在4家医院完成了2100例调查,合格2004例,经过对所得出数据基本信息的统计和可靠性分析,认为调查结果与临床实际比较符合,可靠性高。结论将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群体调查应用于中医证候学研究中,可以获得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临床病证信息,使得分析和处理结果更可靠,也更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瘀血腹证是临床诊断血瘀证的重要依据,但其与血瘀诸症的相关关系研究的报道尚未见,笔者对此做了初步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瘀血腹证的诊断:凡在下腹部触及到较明显的抵抗物,按之疼痛,排除宿便、结石、妊娠、寄生虫后即可诊断为瘀血腹证。规定如下:若在脐周或左或右(回盲部)有压痛各为2分,若同时存在累计为6分,其兼有屈膝动作者加1分。  相似文献   

15.
血瘀证的研究发展脉络与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血瘀证50年来研究进展.理论研究,着重从古今文献论述血瘀证定义和含义;客观研究,着重对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免疫学、病理学和微循环等方面对血瘀证进行研究;血瘀证的动物模型研究,主要对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造模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诊断标准研究,包括诊断标准、诊断指标的研究。并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血瘀证患者实验室指标诊断贡献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黏稠度、血脂、一氧化氮等实验室指标在血瘀证诊断中的贡献度。方法分别运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方法来分析各指标对于血瘀证诊断的贡献度。结果回归分析发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全血黏度、血浆黏度、RBC压积、RBC变形、一氧化氮对于血瘀证诊断比较重要。主成分分析发现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内皮素、纤溶酶原激活物、红细胞变形性对于血瘀证诊断具有代表性。判别分析发现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性、血小板聚集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性、一氧化氮、甘油三酯对于血瘀证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结论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临床信息对于血瘀证诊断的重要性和贡献度,这对于血瘀证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在制定证侯诊断量表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Pattern identification(PI),also called Bian Zheng(辨证),syndrome differentiation,pattern diagnosis,or pattern classification,i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key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CM).The core of PI is CM syndrome,on which CM theory,therapeutic method,prescribing formula and the us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re basically based.PI,in fact,is anoth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ticipated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How to make an exact PI seems to be very important for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PI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fore,the establishment of diagnostic criterion of pattern has been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I.In recent years,a lo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ifferent CM patterns have been formulated.Taking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blood-stasis syndrome as a model,the methodologies and considerations in establishing a pattern diagnostic criter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which might be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in future PI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由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等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正逐渐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据我国50家医院的住院病例调查,C H F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而病死率占40%[2]。因C H F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受到了临床医学界的重视,也是近年来中医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中医学没有CHF或心力衰竭的病名。根据现代医学CHF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传统中医学中的“怔忡”、“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积聚”等范畴[3]。近年中医对CHF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湿、水饮[4]。目前,国内CHF中医辨证分型暂未统一标准,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CHF分为以下7种类型:心肺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中医认为CHF的始动因素是心气虚衰,发病的中心环节是淤血,气虚血瘀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是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在CHF的诸多证候中,气虚血瘀证为最常见的证候。据王娟等[5]对630例C H 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辨证为气虚+血瘀所占的比例在所有辩证中最高。尹学凤等[6]根据CHF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在CHF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癌的主要中医证候.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经检验,不同中医证候的肺癌组之问有显著性差异(Y<0.01),而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最为多见;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癌的中医证候以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为主;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