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山区城市体检人群进行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评价其对山区城市人群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探讨适合山区城市人群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方法:采取双盲方法将1 000位山区城市体检人群随机分为中医治未病干预组.对照组各500人,对每个人进行<亚健康测量表>测评分类,中医体质辨识,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原则,按照"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结果:试验组的研究人群干预前、后健康状态变化,血脂、血压、血糖、肝功能及其他异常检验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本研究表明,运用中医治未病开展对城市人群进行健康干预,方法有效、简便、实用、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对改变和保障目前人们身体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海真如镇街道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探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脂肪肝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上海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社区老年人体检资料1000份,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表对体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人群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脂肪肝、高血压病、心电图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超重或肥胖。脂肪肝患者体质类型由高到低分别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水平在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极高,中心中医科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具体包括:养生科普健康宣教、中药调理体质、推广中药降脂茶包、针灸减肥、埋线减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做好"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山区城市体检人群进行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评价其对山区城市人群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探讨适合山区城市人群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方法:采取双盲方法将1 000位山区城市体检人群随机分为中医治未病干预组.对照组各500人,对每个人进行<亚健康测量表>测评分类,中医体质辨识,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教师健康体检中开展体质辨识以及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教师2014年12月‐2015年3月参加健康体检的450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师的体质辨识,并探讨干预效果。结果男教师、女教师在平和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及气郁体质方面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防治措施干预后,中医体质获得较为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教师健康体检工作中开展体质辨识,可使教师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在上海市黄浦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在岗医师43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医务人员中医"治未病"认知与发展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一般资料、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认知情况、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知识和技能现状等,共回收有效问卷403份。结果 403名社区医务人员中,346名(85.9%)听说过中医"治未病",352名(87.3%)能正确理解中医"治未病"概念,276名(68.5%)认为实施中医"治未病"有必要,136名(33.7%)对实施中医"治未病"有信心,169名(41.9%)对中医"治未病"实施现状满意。不同职称及不同中医"治未病"理解程度、必要性认识、实施信心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治未病"知晓情况、必要性认识、实施信心及满意度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历、岗位、职业及不同中医"治未病"知晓情况、理解程度、实施信心、满意度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必要性认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岗位、职业及不同中医"治未病"必要性认识、满意度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实施信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及不同中医"治未病"必要性认识、实施信心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知晓率、概念正确理解率及必要性认识均较高,但信心持有率和满意度较低,不同情况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治未病"认知情况不同。建议有针对性开展中医"治未病"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6.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们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等,加上情志异常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血瘀症,血瘀体质是导致各种疾病产生的致病因素。而中医治未病理念分析了血瘀体质人群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并通过中医理念来消除血瘀对人身体方面的侵袭,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治未病是中医理论中较为创新的思想,也就是通过治未病理论来实现当前保健养生的概念。将疾病发生或者发展扼杀在摇篮里,实现未雨绸缪的效果。本文重点针对血淤体质人群通过中医治未病理念实现防病的效果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性建议,以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进行调查,其中2012-2013年未实行中医治未病理论,作为对照组;2015-2016年开始对中医治未病进行普及并应用,作为研究组,对比呼伦贝尔社区卫生中心的居民发病率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医者早已提出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发展方向基本相一致。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在"治未病"上,中医体质辨识便体现出关键的基础作用。从"治未病"的医学发展方向出发,中医体质辨识具有弥补西医体检不足、管理健康以及养生等作用。为了完善未来医疗保健体系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膏方是传统中医8大剂型之一,其在对慢性病、体质偏颇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目前膏方的中医治未病多局限于一年中的冬季时令,其他时间则很少重视膏方的治未病理念。谢胜主任医师将体质学说、运气理论、心身医学、温补学说、四季养生、饮食调理等理论结合在一起,提出冬病夏治用膏方的治疗理念,在专科专病及亚健康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体检心理性亚健康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给予中医健康宣传、针灸、拔罐、药茶、药膳等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干预措施。6个月后观察对于SCL-90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干预后焦虑、偏执指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四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对心理性亚健康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县人民医院职工三年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促进策略.方法:随机抽取我市开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2014年、2015年各100例体检职工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健康促进策略.结果:男女职工体检异常率最高的疾病是:主动脉硬化、尿酸偏高、高血压、血流流变学异常、肝囊肿、甘油三酯偏高、脂肪肝、泌尿生殖系统异常、肝囊肿;其中女职工的检出率最高的是阴道炎、宫颈炎、乳腺增生以及子宫肌瘤等.2013年、2014年、2015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该单位的职工威胁健康的因素较多,应该结合职工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进一步强化职工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类风湿关节炎针刀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并接受针刀镜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30例。路径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针刀镜治疗后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费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在术前宣教、术后调护、疼痛护理、辨证施膳、功能锻炼等健康教育效果方面,路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路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3)路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针刀镜治疗患者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减少针刀镜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2011—2015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调查5年6567名长治医学院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该院校新生以农村学生为主,城市生源比例明显增加(从31.17%上升至42.19%,P <0.01)。一类心理问题平均筛出率12.40%,二类心理问题平均筛出率为23.66%,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其他院校相当,并逐年提高(P <0.01)。该医学院校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差异不显著。入学动机明确的学生 UPI 问卷总分明显低于入学动机不明确的学生(P <0.01),专业满意度高的学生 UPI 问卷总分显著高于不满意的学生(P <0.01)。结论:5年期间,医学院校生源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入学动机、专业满意度是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提高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水平,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工作质量的措施与对策;方法通过分析长沙市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长沙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体检队伍人员素质较低;质量控制措施不落实;从业人员受检率低;体检项目的设定具有局限性等。结论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卫生监管力度,提高体检人员队伍素质,保证工作质量,才能有效促进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测验在义务兵征兵体检中的应用。方法 将心理测验作为体检的部分,用MMPI、PHI和16PF量表评定参加征兵体检并初检合格的应征青年,以测验结果作为确定是否入伍的一个依据。结果 PHI与16PF可以较好反应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有很好的检测效果,与精神检查发现,病史调查结果相一致。结论 在招收义务兵时进行心理测评可以筛选出精神异常者和心理素质较差者,初步确定了测查程序、工具选择、选拔标准,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中医体质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糖尿病的预测预警模型仅涵盖一般人口学资料、客观检查指标、生活方式等内容。在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中纳入中医体质辨识内容,对有针对性地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根据健康体检数据建立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糖尿病风险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以2014-2015年某省级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数据为训练集数据(n=30 951),对是否患糖尿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有意义的影响因素指标建立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以2016-2017年的健康体检数据作为测试集数据(n=24 06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训练集人群中,患有糖尿病者1 315例(4.25%),未患糖尿病者29 636例(95.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git(P)(糖尿病患病情况)=-4.632-0.198×(女)+0.864×(年龄45~59岁)+1.684×(年龄≥60岁)+0.635×(高血压)+0.149×(超重)+0.376×(肥胖)-0.531×(偏轻)-0.234×(淋巴细胞百分数偏高)+0.279×(淋巴细胞百分数偏低)+0.304×(红细胞计数异常)-0.430×(红细胞比容偏低)+0.72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异常)+0.532×(血小板分布宽度异常)+1.016×(癌胚抗原异常)-0.406×(尿酸异常)+1.341×(肌酐偏低)+0.488×(血尿素氮偏高)+0.473×(三酰甘油异常)+0.257×(总胆固醇偏高)+0.544×(高密度脂蛋白偏低)+0.290×(总蛋白异常)+0.39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0.362×(谷氨酰转肽酶异常)+0.993×(阴虚质)+1.016×(气虚质)+0.601×(痰湿质)。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95%CI为0.779~0.816(P<0.05),最佳截断值为0.405,灵敏度为0.771,特异度为0.690;测试集验证准确率达到95.69%,Kappa=0.636(P<0.001)。结论 初步构建了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且此模型具有较高诊断效应。中医体质辨识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纳入糖尿病发病风险评估的模型中来,可以提高其预测能力,为糖尿病的中医药早期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中医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在社区的推广应用效果情况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 方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由专职人员对接受中医社区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治疗和服务的441名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中医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绩效、治疗有效率、卫生经济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患者对所接受的社区中医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治疗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6.15%,各种不同的适宜技术治疗服务的满意率在80.0%~95.8%之间.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费用支付方式对治疗和服务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医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在社区的推广应用效果较好、成本低,病人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西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中缺乏有效方法实时个体化管理的困难与瓶颈,利用"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云平台并应用示范。方法:通过中医体质监测,对个体下达中医特色的干预计划并实时监控,同时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接口与服务。结果: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给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带来较大提升。结论:平台对于创立广西区域医共体内的中医治未病患者管理服务模式和防控方法,推进中医治未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研究生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及相关性规律,探索改善研究生体质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性给予中医药调养方法与健康干预、管理方案,以期提高研究生健康水平。方法 通过发放《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调查分析600名研究生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从BMI指数、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睡眠作息4个方面进行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研究人群以平和质为主,病理体质以阳虚质和气虚质为主,BMI指数高与痰湿体质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饮食辛辣与痰湿、湿热、阴虚体质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运动缺乏与气虚体质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睡眠作息不规律与阳虚、痰湿、气虚体质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了研究生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与BMI指数、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从而为该人群制定中医药调养方法与健康干预、管理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子午流注择时耳穴压豆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阳虚体质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1—9月期间宁波市中医院妇科治疗的70例阳虚体质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药物治疗(西药黄体酮注射液20 mg或40 mg肌注+中药寿胎丸加减口服);研究组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择时耳穴压豆。比较2组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阳虚体质评分及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证候积分、阳虚体质改善率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研究组阳虚体质评分为(26.77±12.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8.54±13.94)分,t=3.717,P<0.01];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0(0,1),低于对照组[1(0,2),Z=-2.543,P<0.05];研究组阳虚体质改善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86%、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28.57%、65.71%,χ2=8.289、6.873,均P<0.01)。  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耳穴压豆对提高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阳虚体质,减轻临床症状,可作为中医外治方法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经过多种中医健康教育手段综合实施,研究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利用和满意程度情况。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中医健康教育前后的数据进行χ2分析。结果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利用度提高了20%以上,满意度提高了23%。结论政策到位和实施有力是做好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前提,形式多样和内容贴切是手段,居民满意、主动参与是根本。要继续完善中医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