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建立毫菊中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cienhome C18(4.6 mm×200 mm,5μm),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流速l mL/min.结果:木犀草苷含量在0.004 8 ~0.038 4 μg内线性良好,Y=10 000 00...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四妙勇安汤拆方配伍煎煮对异绿原酸C和安格洛苷C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n)法,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 μm),0.1%甲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检测波长200~400 nm,柱温30℃,进样量1 μL.ESI电离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12组不同拆方配伍样品中异绿原酸C和安格洛苷C的含量并计算提取率.结果 异绿原酸C、安格洛苷C分别在 115.297~8 364.659 μg/g(r=0.999 3)、37.065~1 354.404 μg/g(r=0.999 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77%(RSD=7.04%)、108.42%(RSD=6.44%).结论 异绿原酸C在全方合煎时提取率最高;与单味药相比,安格洛苷C在不同配伍组合中提取率均降低;提示异绿原酸C和安格洛苷C的溶出受组方中黄酮和有机酸影响,阐明其配伍规律需考虑组方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地区人工栽培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考察甘肃金银花质量状况。方法绿原酸色谱柱: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木犀草苷色谱柱:苯基色谱拄(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甘肃不同地方栽培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分别占2.16%~3.63%、0.0532%~0.1407%,均符合中国药典以及补充检验方法的规定。结论甘肃栽培品金银花的质量与山东、河南道地产区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葎草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水溶液(38∶62),检测波长350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结果:木犀草苷在0.062μg ~1.032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4),精密度相对平均标准差(RSD) =1.2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为2.26%.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稳定、可靠,可用于葎草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为葎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鬼针草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ODS C18色谱柱(4.6mm×255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3%冰醋酸水溶液(12.5∶87.5),检测波长为363nm,流速为1.0ml/min。结果金丝桃苷在1.773~15.067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7.90%,RSD3.15%(n=6),鬼针草药材金丝桃苷的平均含量为0.41mg/g,RSD0.001%(n=3)。结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鬼针草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为鬼针草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胃灵冲剂中芍药苷和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μm,4.6 mm ×200 mm)柱,流动相为乙腈-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体积比14∶86),检测波长为237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1140 ~0.570...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测定银花泌炎灵片中木犀草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mo Dim(mm)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进样量10儿柱温35℃,流速0.7 mL/mm.结果 木犀草苷在0.083~0.7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98.4%,RSD=0.3%.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可作为银花泌炎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祖师麻片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瑞香素、7OH香豆素、异甘草苷、西瑞香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edera ODS2(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1 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 nm(检测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327 nm(检测瑞香素、7OH香豆素)、360 nm(检测异甘草苷、西瑞香素)。结果在65 min内复方祖师麻片中的8种有效成分完全分离;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祖师麻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炮制因素对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筛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HPLC-DAD技术,Zorbax SB-C18 ODS反向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和276 nm。测定了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甘草和炙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甘草经蜜炙后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增加(P〈0.01)。结论炮制因素可显著增加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宁夏、内蒙古、辽宁、江苏、河北、陕西、四川、山东)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采用NaNO2-Al(NO3)3-NaOH体系显色,以芦丁为对照,在504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HPLC法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7:83),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结果]不同产地菟丝子药材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55%,最低为0.38%;金丝桃苷含量最高为0.276%,最低为0.012%。[结论]不同产地菟丝子药材中总黄酮及金丝桃苷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且总黄酮含量越高,金丝桃苷含量相应也高,二者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HPLC双波长梯度洗脱测定天山花楸中苦杏仁苷和金丝桃苷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λ1=215 nm,λ2=360 nm;柱温:30℃;结果苦杏仁苷和金丝桃苷分别在4.16~166.4 μg/ml和8.16~326.4 μg/ml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9.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腹安颗粒中金丝桃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Fortis 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14:86)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结果金丝桃苷在1.8-36.0μg/m 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1.18%。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腹安颗粒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建立甘草抗血栓滴丸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使用phenomenex-C18柱(4.6 mm×150 mm,5μm),甘草酸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室温;甘草苷采用乙腈:0.5%冰醋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 nm,柱温为室温.二者流速均为1.0 ml/min,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 甘草酸在36.35~363.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甘草苷在1.12-22.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4%和99.95%,其RSD值分别为2.20%和2.23%.结论 HPLC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线性相关系数良好,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甘草抗血栓滴丸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同时分离测定萹蓄药材中绿原酸、槲皮苷、杨梅苷、金丝桃苷、木犀草苷、槲皮素、山奈素、咖啡酸等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  相似文献   

15.
赤芍胡椒复方中胡椒对芍药苷血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小鼠口服赤芍和赤芍胡椒复方后血浆中芍药苷浓度的比较,探讨活血温里复方的药物配伍机理.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7 μm),流动相:甲醇-水(38∶62),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比较小鼠灌胃后不同时间时实验组(赤芍胡椒复方)与对照组(赤芍)血浆中芍药苷浓度的差异.结果:芍药苷与血浆中其他成分能很好分离,在5.0~25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2%;最低检测浓度1.49 μg/ml.实验组小鼠平均血药浓度在60,90 min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在赤芍胡椒复方中,胡椒可提高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亳菊、贡菊、滁菊、杭菊等四大品种菊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菊花中的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及木犀草苷进行含量测定。测定前2项指标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质量分数为0.4%的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测定木犀草苷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gilent ZORBAX SB-phenyl(4.6 mm×250 mm,5μm),以乙腈—20 g/L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30℃,进样量5μL色谱。【结果】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顺序为:亳菊滁菊杭菊贡菊,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犀草苷含量顺序为:滁菊亳菊贡菊杭菊,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大品种菊花中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有明显差异,而木犀草苷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安徽不同地区、不同采收期葎草雌、雄株及其不同部位中木犀草苷、大波斯菊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徽5个地区、不同采收期的葎草雌雄株及其叶、茎、花中木犀草苷、大波斯菊苷和木犀草素等3种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富集规律。色谱柱为Agilent SB-A(4.6 mm×250.0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4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安徽地区葎草雌、雄株及其不同部位间3种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株含量明显高于雄株(P0.05),且叶中3种成分含量最高,茎次之,花最低; 3种成分含量总体南边高于北边,合肥含量最高,淮北含量最低,与其他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收期,3种成分4月份含量最低,10月份次之,与6月份、8月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看8月份含量最高。结论 安徽不同地区和不同采收期葎草雌、雄株及其不同部位中3种成分含量有一定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葎草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林炳国 《中国医疗前沿》2013,(12):101-101,7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同时测定中药金银花中咖啡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0μm),流动相采用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按照梯度洗脱方式,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15μl,检测波长为338nm,柱温为25℃。结果咖啡酸与木犀草苷分别在8.1-82.0μg/ml、2.1-4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7.71X-265.77(R=0.9997),Y=15.56X+3.98(R=0.9995)。结论采用HPLC方法测定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咖啡酸、木犀草苷,方法简单、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是一种较好的检测金银花药材质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四妙勇安汤水提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不同肠段中、不同配伍组合时的肠吸收情况。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UPLC-MS^n法测定不同肠段灌流液中哈巴苷、当药苷、马钱苷和哈巴俄苷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计算其在不同肠段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以此为指标评价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肠吸收情况。结果四妙勇安汤不同配伍组合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回肠和十二指肠中的吸收情况较空肠和结肠好(P<0.05)。回肠中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肠吸收参数均在金银花-玄参-当归3药配伍时最高。十二指肠中马钱苷、当药苷在金银花-当归配伍时表现出较高的肠吸收参数;而哈巴苷、哈巴俄苷在复方中肠吸收参数最高,单味药中最低。结论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配伍组合时的肠吸收参数(Ka、Papp值)较所含该类成分的单味药材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复方配伍可促进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吸收,改善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芩术四物汤中黄芩苷、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m)色谱柱;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磷酸(47∶53∶0.2),乙腈-水-磷酸(14∶86∶0.1);检测波长为280 nm及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复方中黄芩苷在0.03147~1.00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E-08X-0.003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1.14%。芍药苷在0.03116~0.99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E-0.8X+0.001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3%,RSD%=1.2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为芩术四物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