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亚平  贺桢令  王全  杨华  宋鑫 《重庆医学》2004,33(10):1455-1457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特别是出血量大于50ml者预后差.常规的小骨窗开颅手术虽能彻底清除血肿,但因损伤较大,术后病死率仍高达28%~48%.目前临床应用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对周围脑组织损伤较小,特别适用于深部脑出血、小脑出血等情况.但如何评价微创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是临床上应进行对照研究的课题,只有进行对照研究,才能说明两种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上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经头颅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20例,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治疗组60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照组60例,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总结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从而判断两种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行微创术,60例中治愈18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0例,无变化2例,死亡20例,死亡率为33.3%,总有效率为61.6%;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60例中治愈12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6例,无变化2例,死亡32例,死亡率53.3%,总有效率41.6%. 结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要比小骨窗开颅手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洪  阴金波  刘俊  杨辉 《重庆医学》2008,37(18):2083-2084
目的 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救治经验.方法 将1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开颅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清除术,小骨窗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将3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小骨窗组总有效率(61.40%)明显高于传统开颅组(43.64%)和微创组(48.15%),P<0.05,手术组与微创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小骨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手术组、微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术式明显优于传统开颅和微创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头颅CT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组(骨窗组)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组)各30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CT检查显示两组血肿在不同的时间消失.骨窗组血肿在术后第3天消失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优势与预后。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差异分对照组、微创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微创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84例符合手术适应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穿刺组)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小骨窗组)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疗效与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为10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效果优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林向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94-3295
目的探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每组各30例。对2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有3例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有1例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为微创组,开颅手术治疗为小骨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小骨窗组血肿量显著少于微创组(P〈0.01),但术后3天和7天,两组血肿量比较没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肺部感染显著低于小骨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小骨窗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可行,适应证较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柯胜蓝  蔡程  邱乃锡 《黑龙江医学》2019,44(9):1057-1058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7月在彭湃纪念医院治疗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大骨瓣开颅手术,30例)与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7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血肿吸收与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26.67%、80.00%,观察组分别为5.41%、9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利于缩减血肿吸收时间,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时机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组男46例,女34例。采用(1)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2)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3)骨瓣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4)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5)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结果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23例(占28.75%),存活57例(占71.2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争取手术时间,早期手术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术后患者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保守组38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开颅组38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开骨瓣或骨窗,清除血肿微创组36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CT下定位法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三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保守组有效率42.1%,死亡率21.1%;开颅组有效率55.3%,死亡率10.5%;微创组有效率91.7%,死亡率2.8%,微创组与开颅组和保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去骨瓣开颅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均分成去骨瓣开颅术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微创血肿清除术组3组(n=40)。分别行去骨瓣开颅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组的术后痊愈19例,轻度残疾16例,明显高于去骨瓣开颅术组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81,13.09,均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高,创伤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应用脑室镜辅助微创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脑室镜辅助微创开颅手术方法清除血肿,将以往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的操作优缺点和术后疗效。结果 25例应用脑室镜微创开颅清除血肿的患者中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12.0%;术后6月ADL评分: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4例;术后2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3天脑室通畅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脑室镜辅助的手术方法具有脑组织再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术中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选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在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明确,止血方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两种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拟用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A组(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与B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情治疗方面,组间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种不适症状发生率方面,A组患者例数显著低于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方案治疗具备高效、安全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和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传统手术患者再出血几率较低,小骨窗微创手术能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员技术、设施设备能满足条件的前提下,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保守组38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开颅组38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开骨瓣或骨窗,清除血肿:微创组36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CT下定位法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三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保守组有效率42.1%,死亡率21.1%;开颅组有效率55.3%,死亡率10.5%;微创组有效率91.7%,死亡率2.8%,微创组与开颅组和保守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的适应症和疗效。结果并发症:微创组23.60%,骨窗组35.80%,减压组46.15%;死亡率:微创组26.46%,骨窗组29.03%,减压组42.3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血肿部位、血肿大小、就诊时间、病人身体状态、医院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都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更适合于在无开颅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不宜作为常规手术方式而应限制其应用范围,或作为其他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冯家龙 《四川医学》2012,33(7):1259-1261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11年6月间114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小骨窗血肿清除术59例(小骨窗组),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55例(微创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ADL分级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1.14±0.41)h,术中出血(61.18±10.23)ml;微创组手术时间(1.26±0.38)h,术中出血(54.26±9.51)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ADL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相似,临床应根据病情和医师经验选用。  相似文献   

20.
李洪涛 《当代医学》2021,27(35):51-53
目的 探究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参照组行常规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实验组行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意识状况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术前,两组GC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手术,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