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例钝性胰腺断裂伤的CT表现及其特点,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胰颈断裂4例,胰头钩突断裂1例,胰体尾断裂1例.CT直接征象为胰腺断裂口,3例于断裂处呈现线条样或宽带状低密度影,与胰腺长轴接近垂直,平扫断裂口边界欠清,增强扫描断裂口边界清楚;3例在平扫上呈楔形不均匀高密度血肿表现.间接表现为创伤性急性胰腺炎:6例均见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及胰周积液(血)、网膜囊血肿3例、肾前筋膜增厚6例,腹腔积液5例,胃肠道积气4例,胰管轻度扩张2例;合并脾破裂及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结论 CT是诊断钝性胰腺断裂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Cs)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胰腺AC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ACCs患者主要影像学表现:①外生型膨胀性生长;②体积较大(平均直径4.7 cm),呈类圆形或椭圆形;③与正常胰腺相比,肿瘤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低密度影,实质部分呈渐进性强化;④病灶边缘可见薄层完整或不完整的强化环;⑤囊变或坏死多见。⑥胰管或胆管扩张及胰周血管包绕少见;⑦瘤内钙化、出血少见。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ACCs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影像特征,以鉴别其良恶性。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经MRCP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主胰管型2例,分支型2例及混合型1例。肿瘤病灶位于胰头或钩突部2例,胰体尾部2例,胰尾部1例,在CT及MR像上表现为胰管扩张呈圆桶状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囊壁可见结节状突起,增强扫描壁结节呈轻中度强化或呈多囊状葡萄串样低密度影,MRCP清晰显示了扩张的胰管及分支的形态,胰管分支与主胰管相通。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有明确的影像特征,有助于良恶性鉴别,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正常和异常胰腺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正常胰腺组和异常胰腺组CT表现的比较分析,提高对正常和异常胰腺CT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使用Philips公司的Tomoscan-CX-Q型全身CT机,对患者行上腹部的平扫及增强扫描.正常组有120例,异常组65例.结果CT清晰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位置,并可显示胰实质的密度及造影增强情况,还可以显示胰管、胰周情况.胰腺的异常CT征象为胰腺体积增大、肿块、胰周脂肪层次不清及增强后胰腺内低密度影等.结论CT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CT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CT征象。结果:15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中,胰腺挫伤5例,胰腺完全性断裂6例,胰腺不完全性断裂1例,胰腺出血3例。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增粗是胰腺挫伤的直接征象;胰腺外形不连续、平扫或增强时垂直胰腺长轴的低密度、线条状影是胰腺断裂的直接征象。胰周积液、网膜囊积血积液,肾前筋膜增厚,腹腔积液是胰腺损伤的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较大,CT增强比平扫更能明确胰腺的断裂;CT检查对于主胰管的断裂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闭合性腹部外伤性胰腺断裂的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所致胰腺断裂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性胰腺断裂患者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常规腹部CT平扫后,再行胰腺动脉期、胰腺期与延迟期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运用多平面重组(MPR)与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强调薄层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胰颈断裂2例,胰尾断裂2例,胰头、体断裂各1例。主要CT表现:(1)胰腺血肿6例,血肿位于胰内或胰内外,平扫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三期动态增强均无强化。(2)胰腺裂口6例,裂口呈裂隙状、楔形或完全离断分离。动态增强后尤其在胰腺实质期,胰腺显著强化而裂口内血肿不强化,呈相对低密度,清晰地勾画出胰腺裂口。(3)对比剂外溢2例,增强动脉期在胰腺断裂处的血肿内开始出现点状、结节状很高密度的对比剂影;胰腺期范围扩大,呈池状,其密度与同层的腹主动脉的密度相似;延迟期其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此时腹主动脉密度已显著下降,而血肿内溢出的对比剂仍呈高密度。(4)断裂远端主胰管扩张1例,呈扭曲扩张的低密度管状。(5)合并肝、脾、肾等多脏器挫裂伤4例。结论 胰腺断裂伤具有特征性CT表现;采用合理的扫描技术,并正确认识胰腺断裂的CT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提高CT对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资料。螺旋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和120s。结果:25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灶,位于胰头部10个病灶,胰颈部5个病灶,胰体部3个病灶,体尾部4个病灶,胰尾部4个病灶,其中1例同时有两个病灶分别位于胰头和体尾部。肿瘤平均大小为4.0cm。14个病灶呈等密度;12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灶;其中5个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共18个病灶明显强化,其中6个病灶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6病灶呈中等程度强化,2个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肿瘤位于胰头者,2例出现了胆道和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另1例仅出现胰管轻度扩张,1例肿瘤位于体部者出现远端胰管扩张伴实质萎缩。25例患者8例出现多发肝富血供转移灶,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肺和脊柱的多发转移,无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出现肿瘤邻近血管的侵犯,其余为邻近血管推移受压改变。结论: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多较大,富血供,常见钙化,较少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丛侵犯,根据有无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进一步提示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的CT征象.结果 本组21 例中胰头损伤5例,胰体尾部损伤16例.胰挫伤或挫裂伤11 例(11/21),占52.38 %,胰内血肿6 例(6/21),占28.57 %,胰腺横断4 例(4/21),占19.05 %.增强扫描门脉期对胰腺实质的损伤灶显示达100%.均未能直接显示胰管断裂征象.结论 CT检查对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SCT在儿童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CT明确诊断和手术探查(4例)及临床随访证实的18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患儿的CT表现并按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胰腺损伤CT表现的直接征象有:胰腺肿大(7例),胰腺实质裂伤(5例),实质裂伤伴胰管断裂(2例),胰腺内出血/积液(5例).间接征象有:胰周被膜和肾周筋膜增厚(6例),小网膜囊、胰周及肾旁间隙出血/积液(10例),胰周及腹膜后炎性反应(3例),胰周假性囊肿(10例).合并肝、肾及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脾损伤2例.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论 结合临床及外伤病史,MSCT检查对儿童胰腺损伤能作出正确诊断并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MTCP)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胰头MTCP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26例主要CT表现:(1)平扫肿块密度均匀10例,等低密度夹杂点状或小斑片高密度钙化灶16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渐进性强化21例;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3期扫描均未见明显异常强化3例。(2)主胰管连续21例,截断5例;主胰管呈串珠样扩张14例,平滑扩张2例;胰管走行区钙化3例。胆总管轻中度扩张8例,明显扩张2例;胆总管末端呈渐进性变细7例,突然中断1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2例,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8例。双管征10例,无不相交征。(3)胰周脂肪间隙正常8例,脂肪间隙模糊16例,2例胰周脂肪间隙消失,可见血管轻度受压,但无明显管腔变形。肾前筋膜增厚17例。结论:胰头MTCP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胰头MTC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CT扫描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3例转移性肝癌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其原发灶有肺癌7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2例,结肠癌2例,食管癌1例,以及子宫内膜癌1例。全部病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11例还于增强后1、3、5分钟做了延迟扫描。结果:CT平扫准确证实了多数病例(19/23)为多发性病灶且大多病灶(13/19)能被清楚辩认。增强扫描后可见如下CT表现:1.病灶整体轻度强化,2.病灶边缘轻度强化,3.病灶不强化,4.病灶缩小乃至消失,5.出现平扫时未检出的病灶。延迟扫描后,未见比增强扫描时更有意义的CT表现。结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低张法CT检查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低张下薄层增强连续靶扫描对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检查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3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CT表现 ,其中胰头癌 15例、胆总管下端癌 12例、共同管或十二指肠乳头癌 5例 ,3 2例均经常规CT扫描 ,后行低张下病变局部薄层增强连续靶扫描 ,其中 2 2例CT扫描前口服碘造影剂 ,10例口服水。结果 采用低张法CT检查发现 :胰头区软组织肿块 2 9例、胆总管下端偏心性狭窄或有结节突起 16例、胆管扩张 15例、胰管扩张 9例、双管征 5例、十二指肠改变 12例、不强化或有轻度不规则强化 17例、明显强化 15例。采用常规法CT平扫检查发现以上征象分别是 :胰头区软组织肿块 10例、胆总管下端偏心性狭窄或有结节突起 9例、胆管扩张 13例、胰管扩张 4例、十二指肠改变 5例。结论 低张下CT薄层增强连续靶扫描是诊断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以口服水代替含碘对比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roli’s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2006年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8例Caroli’s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3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本组8例CT平扫均见肝内胆管扩张,呈多发囊状或柱状低密度影,3例增强扫描不强化,2例可见"蝌蚪征",2例可见"中心点征"。8例中,5例属于Ⅰ型,其中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3例属于Ⅱ型,均合并肝硬化及脾脏增大;8例中均未伴有髓质海绵肾。结论:CT扫描不但可清晰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且无创,对术前诊断Caroli’s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肾集合管癌: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集合管癌5例,术前行CT平扫及双期(皮髄交界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例肿瘤形态不规则,境界欠清,肾脏轮廓基本正常。肿瘤直径4.0~13.5cm,平均7.3cm。2例肿瘤累及皮质-髓质,3例累及肾皮质-髓质-肾盂。3例肿瘤呈实质性,内可见小区域坏死;2例肿瘤呈囊实性,内可见很不规则液性低密度区。肿瘤实质部分平扫CT值17.1~36.8HU,平均27.4HU;动态增强扫描皮髓交界期其CT值为27.4~53.5HU,平均38.7HU;实质期CT值36.0~74.2HU,平均47.6HU。1例可见斑点状和针尖状钙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肺转移1例。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为肿瘤较小时位于肾髓质,较大时位于肾脏中央区,形态极不规则,境界不清,患肾轮廓基本正常;动态增强扫描示肿瘤呈中等程度渐进性延迟强化,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常见。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提高对胰腺疾病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作者根据被证实的154例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及其他疑误诊为前两种疾病病例的CT资料,对45个项目,38个CT征象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结果:二者诊断与鉴别的主要征象是:(1)病变区胰腺局限或弥漫肿大与密度异常;(2)有无扩张的胆总管(或壶腹)突然性狭窄截断与胰周大血管被包埋、管径增粗、癌栓,腹部淋巴结肿大、肝转移;(3)有无沿胰管走向分布的钙化与扩张胰管,扩张胰管的形态与贯通病变区的情况;(4)胰腺囊肿的发生频率、部位,与胰腺的轮廓关系。结论:根据前述要点,参考其他征象,密切结合临床,CT诊断正确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焦枝  李光  高平  徐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2):1140-114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搜集3例AIP患者的MRI资料,3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果3例AIPMRI平扫均表现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信号不均匀,胰周少量积液。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MRCP示胆总管胰腺段狭窄及其以上胆管扩张,胰管不规则狭窄。3例经激素治疗有效。结论MRI在AIP的诊断中作用显著,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tumors,IPM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采用64层螺旋CT对10例IPMT患者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将动脉期、胰腺期和肝脏期数据传至工作站,重组成层厚0.5 mm、间距0.5 mm的高分辨率图像,行曲面重组(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成像.分析主胰管、胰腺实质和胰腺周围血管的CT征象,并将CT表现与病理对照.结果 主胰管扩张7例,胰腺实质内囊性病变8例,主胰管和(或)囊性病变内结节样突起5例,胰腺周围血管未见明确动、静脉受累.CT拟诊主胰管型IPMT 2例,分支胰管型IPMT 5例,混合型IPMT 3例,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IPMT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壶腹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CT对壶腹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壶腹癌的螺旋CT图像。结果12例壶腹癌中有9例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充盈缺损,明显强化,12例有胰管扩张,8例有“双管征”,双管紧靠,11例扩张的胆总管长度环影数为7~9 cm。11例肝内胆管呈软滕状重度扩张,11例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结论螺旋CT扫描对壶腹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