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琴 《时尚育儿》2016,(5):47-48
目的:探究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2例内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恐惧、抑郁、躯体化以及敌对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90.78%;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77.6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心内科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均为3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恐惧、敌对、躯体化、护理满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在介入人性化护理后有改善,术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评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有良好效果,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日常生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PRS评分、SDSS评分及干预后的SCL-90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惹性、敌对猜疑评分及总分均明显较低,且干预后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明显较低(P均0.05)。观察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评分均明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性护理可以提高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及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并观察同伴互动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1~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分析肺癌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并予以观察组同伴互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关系敏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偏执、强迫症状、精神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关系敏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退避、自责和幻想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肺癌手术患者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躯体化、关系敏感心理,给予同伴互动干预可改善其不良心理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苏红革  张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87-35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和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7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将2012年1~6月4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7~12月38例为实验组,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都明显下降,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和悲观绝望等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干预,完善护理人文关怀,使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定适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并给予实施,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AMI患者急性期不良的心理状态、心绞痛发生的程度、AMI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制定出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并付诸于实践,通过AMI患者的焦虑状态水平来评价其效果。结果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前后相比,SAS平分显著性降低P〈0.01;SCL-90在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精神病症、恐怖、强迫疥状、其它等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戴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减轻胸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花费。因此,该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达标理论在精神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经招聘进入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工作的护士60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达标理论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精神科护士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焦虑、抑郁、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达标理论应用于精神科护士培训中,可改善护士焦虑、抑郁、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消极情感状态及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科于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实施罗伊适应模式展开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5天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记录数据并做好对比。结果两组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91、0.703,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089、11.427,均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躯体化症状评分(敌对性、躯体化、恐怖、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81、1.267、0.980、1.125、0.843、0.764、1.084、0.463和0.356,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敌对性、躯体化、恐怖、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01、8.350、11.267、9.378、10.270、8.462、9.301、6.470和8.972,均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有助于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改善机体躯体功能症状,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1周、1个月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干预后1周、1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00名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入院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50例实验组以及50例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根据统计两组研究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程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院内继发感染的发病率、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FEV1/FVC、FEV1评分等指标进行干预效果的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程度以及对护理质量的平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继发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所有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评分,但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治疗质量,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广泛应用以及实际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5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紧张、焦虑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治疗的90例需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人性化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对人性化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心理,可获得患者对治疗的全面配合,因此提高了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并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和心理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7例(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29例(72.5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骨科感染患者的心理进行调查评分,探讨临床干预对骨科感染患者心理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骨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执行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价,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骨科患者发生感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SCL-90总评分为(1.30±0.28)分,对照组总评分为(1.46±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干预后焦虑、抑郁、恐怖、偏执、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仅抑郁、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在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及人际关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发生感染后易出现负性心理,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对骨科感染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可以缓解负性情绪,减少患者负性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加快康复速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门诊盆腔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津南医院门诊收治的盆腔炎患者76例为盆腔炎组,选取同期各项体检正常的健康妇女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调查,本量表用于女性心理的测评,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结果 盆腔炎组躯体化、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炎组患者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评分20~40岁明显高于41~60岁和61~80岁;躯体化61~80岁评分明显高于20~40岁和41~60岁;41~60岁明显高于20~4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盆腔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比较突出,并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存在差异,护理干预要体现出差异性,临床可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干预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呼吸内科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时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然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然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满意度为97.89%,明显高于对照组90.14%,χ~2=48.40,P=0.00。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疗效。方法将36例住院老年癌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时分析干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恐惧三大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症状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评分数值,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正规护理干预后发现,抑郁、焦虑、恐惧三大心理症状在干预前后评分结果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数值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老年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抗病的信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治疗的90例需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人性化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对人性化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心理,可获得患者对治疗的全面配合,因此提高了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并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