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监护室(E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66例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其中3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另33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铁转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9.3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EICU危重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变血浆蛋白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颅脑外伤肠内营养误吸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日至2017年4月2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外伤肠内营养误吸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5.00%)、心理功能评分(95.87±2.11)分、躯体功能评分(97.12±1.05)分、物质生活评分(95.87±2.65)分、社会功能评分(96.48±1.69)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肠内营养误吸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鼻饲患者防误吸中的作用. 方法 将80例留置胃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改良胃管插入深度、体位管理、口腔护理、腹部按摩、健康宣教),比较2组鼻饲患者抬高床头体位的正确率及误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2.5%,对照组误吸发生率的22.5%,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14,P< 0.05) 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提供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抬高床头体位正确率,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肠内喂养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104例需给予肠内营养的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误吸率、病死率以及肠内喂养并发症(呕吐、喂养不耐受、吸入型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误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及肠内喂养并发呕吐、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型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肠内喂养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误吸以及肠内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及其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20例患者。在护理策略上,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营养及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总结整理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经针对性护理,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及其并发症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鼻胃管联合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4月-2019年3月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患者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危重症患者采取鼻胃管联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危重症患者采取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危重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血蛋白等营养指标,发生误吸、胃潴留、消化道出血、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研究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血蛋白高于对照组,误吸、胃潴留、消化道出血、反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采取鼻胃管联合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使得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有明显改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肠内营养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危重症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时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危重症患者,分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状况相比差异很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腹泻、腹胀、肠麻痹、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和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和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的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危重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ICU高龄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CU高龄患者误吸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方法以2007年1月~2008年1月入住ICU的128例高龄患者中发生误吸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择132例高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高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与原发疾病有关,并与护理不当有密切关系;观察组患者发生误吸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误吸的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两种途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某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期间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均行肠内营养,根据鼻饲途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鼻肠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胃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胃潴留、呕吐、误吸和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胃潴留、呕吐、误吸和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较传统鼻胃管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营养均衡,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护理对防止危重患者肠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ICU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并观察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颅脑损伤并发症:腹泻22.4%,呕吐10%,消化道出血7.1%,误吸3.1%,脱管41%,堵管51%。胸外伤并发症:腹泻112%,呕吐4.1%,消化道出血61%,误吸20%,脱管2.0%,堵管2.0%。脊髓损伤并发症:泻8.16%,呕吐5.1%,消化道出血41%,误吸20%,脱管1.0%,堵管1.0%。腹泻等并发症发生低于不给予肠内营养史持的患者。结论ICU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对防止胃肠道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节化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63例重症颅脑损伤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232,对照组n=231,对照组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细节化护理,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误吸、腹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干预后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中采用细节化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按抽签分配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1例,采用常规加鼻饲肠内营养液进行治疗,并实施综合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使重症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几率降低,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肠内营养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3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配合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BMI、TP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时选择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中抽取的40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2017年9月-2018年10月为患者入院治疗时间,本文选择分组对比研究,进行集束化护理的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堵管、误吸、腹泻以及胃潴留发生率在进行护理治疗后显著降低,且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以及治疗后的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总蛋白的水平,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选择集束化护理后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老年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诊治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接受诊治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2/8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14/8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金慧  陶丹  陈洪英  杨丹丹 《医疗装备》2023,(21):129-131
目的 探讨营养泵鼻饲对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住院行鼻饲治疗的86例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营养泵鼻饲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鼻饲治疗,两组均鼻饲>10 d。比较两组鼻饲前和鼻饲10 d后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前白蛋白(PLB)]的变化,以及鼻饲期间血糖异常(高糖血症和低糖血症)、胃潴留、反流和误吸发生率和VAP发病率。结果 鼻饲后,两组血清ALB、Hb和PLB水平较鼻饲前明显上升(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鼻饲期间高糖血症、低糖血症、胃潴留、反流和误吸发生率及VAP发病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泵鼻饲治疗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较注射器间断推注鼻饲更有优势,不仅可提高患者营养状态、稳定血糖,且可降低胃潴留发生率,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及口咽分泌物误吸,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恒温恒速胃肠营养对危重症患者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的作用。方法:利用胃管恒温恒速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不断总结护理经验。结果:94例患者中造成吸人1例;腹泻2例;呕吐1例。其中85%的患者营养指标检查逐渐达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结论:恒温恒速胃肠营养支持护理增加了危重症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减少胃肠营养并发症,提高救治水平。恒温恒速胃肠营养支持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给予落实,并对并发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莹 《药物与人》2014,(9):256-256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同时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行中医护理对改善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20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100,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体液和细胞免疫因子、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9.7%)显著高于对照组(53.8%)。结论:针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