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委托门诊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与痰检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太原市10个县(市、区)结核病病人发现与痰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太原市初诊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为1.55‰,委托门诊单位为1.32‰,自设门诊单位为1.74‰(P<0.01);涂阳率委托门诊单位为32.75%,自设门诊单位为22.67%(P<0.01);涂阳率委托门诊单位为32.75%,自设门诊单位为22.67%(P<0.01)。[结论]在驻地综合医院设立结核病门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评价结核分支杆菌重组MPT64蛋白为抗原进行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以PPD为对照,通过ELISA方法检测121例结核病人、146例健康体检者、37例卡介苗阳转者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结果表明,结核分支杆菌重组MPT64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反应性,可以作为结核病抗结核抗体检测的血清学诊断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3.
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是由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引起 ,目前国内发病仅报告几百例。福建省人群中有分离出 NTM,占分离出的抗酸杆菌 (AFB) 1 3 .3 %[1 ] ,全国为 1 1 .1 %2 [2 ] )。由于NTM与结核分支杆菌同为分支杆菌属 ,故 NTM肺病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X射线胸片特征极为相似 ,仅靠胸片和痰菌抗酸染色涂片 ,无法区分 ,临床上往往在未行抗酸杆菌菌型鉴定的情况下 ,即投以抗结核治疗 ,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现将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 2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1 病例资料病例 1 :患者男 ,5 8岁 ,福建连江人 ,渔民。曾于 1 996年 1 0月在…  相似文献   

4.
周围淋巴结结核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结核病,全身各组淋巴结都可发生结核,多见于颈、颏下、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现对我科1999年4月~2002年12月共10例腋下淋巴结结核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分离株菌种分布。方法 对2019年河南某结核病专科医院57例NTM-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NTM-PD患者中,男性占78.9%(45例),≥50岁占78.9%(45例)。临床分离株中,胞内分枝杆菌占57.9%(33株),其次为脓肿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及鸟分枝杆菌,分别占19.3%、10.5%和8.8%。NTM-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发热、胸闷、气喘、咯血等呼吸道症状;男性和女性患者咳血率分别为4.4%(2/45)和58.3%(7/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7,P<0.001)。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最多的为肺部空洞,占57.9%(33例),其次为肺部结节和淋巴结肿大,分别占29.8%(17例)和14.0%(8例);男性和女性患者肺部空洞率分别为66.7%(30/45)和25.0%(3/12),肺部结节率分别为20.0%(9/45)和66.7%(8/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有既往病史或合并症的患者比例为75.4...  相似文献   

6.
姜虹 《工企医刊》2005,18(4):41-42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急病,临床上多成慢性过程,多数可急性发病。典型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临床常见病灶在肺的上部、单侧或双侧。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肺下叶结核的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两种快速双向培养基对正常结核分支杆菌和L型结核分支杆菌进行分离培养,探讨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经改进的快速双向培养和快速双向L型培养基,对临床结核病人痰标本250份进行分离正常和L型结核分支杆菌,比较2种联合培养法的快速诊断作用。[结果]快速双向培养基培养总阳性率35.2%(88/250);双向L型培养基分离L型结核分支杆菌总阳性率31.2%(78/250)。2种培养基联合应用,总阳性率62.8%(157/250),明显高于单一培养基的检出率(2=38.10、50.11,P值均0.01),亦显著高于传统改良罗氏培养基的检出率36.0%(90/250,2=35.92,P0.01)。[结论]2种双向培养基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结核病检出率,对快速诊断与控制结核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在快速诊断结核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2012年11月医院86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T-SPOT.TB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T-SPOT.TB作为常规筛选检查,诊断结核病的意义和应用。结果 292例肺结核患者T-SPOT.TB阳性,阳性率为91.10%、斑点数为275±102,其中125例活动期肺结核阳性率达到100.00%、斑点数为301±222;167例结核初期阳性率为84.43%、斑点数为110±35;117例肺外结核阳性率为81.20%、斑点数为201±87;45例结核性脑膜炎阳性率为88.89%、斑点数为182±110;67例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为74.63%、斑点数为172±101;5例结核合并HIV阳性率为100.00%、斑点数46±23;452例筛查中痰涂片的敏感性为94.06%、特异性为69.76%、阳性预测值为52.35%、阴性预测值为97.08%,痰培养的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82.19%、阳性预测值为75.47%、阴性预测值为100.00%;T-SPOT.TB的敏感性为83.61%、特异性为96.15%、阳性预测值为96.23%、阴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 T-SPOT.TB快速鉴定肺内以及肺外结核菌感染,可以提高结核病的诊断,达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及斑点数的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协助临床医师诊治。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全球基金;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结核分支杆菌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73 0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偶然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确诊方法。[方法]以流行病学、临床表现、10mHz高频B超、细菌学鉴定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59例臀部感染有病灶76处。23处硬结,53处脓肿形成,其中皮肤红肿、自行破溃7处,4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7处脓肿切开引流伤口25处窦道形成,病灶迁延难愈。臀部10mHzB超表现:形态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48例,强回声3例,混和团块23例,41例窦道形成,累及肌层3例。39例(66.1%)检出偶然分支杆菌,其中1例淋巴结检出。54处病理检查中,6例为慢性非特异性化脓性炎,33例为炎性肉芽肿、肉芽组织增生,5例增生性炎,10例纤维及瘢痕组织形成或增生。[结论]肌注后群体发病的偶然分支杆菌感染,有细菌培养阳性或病理组织检查支持,即能确诊。若上两项均无,则必须同时具备:同一诊所肌注史、符合偶然分支杆菌临床表现及符合局部高频B超表现,方能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临床收治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发病率、治疗方法等。结果本组患者28例,保守治疗7例,占25%;手术治疗21例,占75%,通过6~24个月的随访,治愈时间平均8-12个月,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西藏山南地区是结核高发区,脊柱结核的发生率也较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1-40岁者占82.14%,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减少致残率和并发症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非结核分支杆菌(NTM)为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非洲分支杆菌和田鼠分支杆菌)与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NTM可侵犯人体淋巴结、皮肤、软组织和肺部,导致NTM病。其侵犯肺部则成为NTM肺病,多数由鸟分支杆菌复合体引起,其次是堪萨斯分支杆菌川。NTM肺病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病.且疗效较差,根治困难:另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迄今为止,有5000万人感染的是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而在过去30年中未开发出有效的新型抗结核药。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核分支杆菌产生了耐药性。在结核控制中,建立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耐药性结核分支杆菌的方法,可以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是否失败并产生耐药性,也便于进行较大规模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调查。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腕手部腱鞘结核的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我科2009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6例被误诊的腕手部腱鞘结核病人,分析其误诊原因,总结其诊治要点。结果6例患者腕手部结核均治愈,术后随访,未见复发。但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腕手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结论腕手部腱鞘结核易误诊,后期形成骨关节混合感染,多遗留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陶学芳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0):12-14,19
<正>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全身各系统及器官,肺结核为最常见类型,约占结核病的85%。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每年新增病例800万~1000万。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早期发现和准  相似文献   

16.
李利坚 《现代医院》2013,13(9):154-156
目的骨关节结核起病隐匿,易被误诊,患者不能坚持长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摸索及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模式对骨关节结核发现、规范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提高其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恢复劳动力。方法与综合医院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达成合作共识。在综合医院及其下属门诊、药店发放骨关节结核转介卡,如所有出现关节红肿、疼痛、流脓或畸形等骨关节病变情况的患者,立即在其所属区域医院或转送到我站进行结核方面的检查或筛查,一旦确诊,由我站进行规范化治疗。而我站的结核病患者中若有合并骨关节结核可疑症状者,同样开具转介卡到综合医院进行外科方面的处理,处理完毕后,及时再转我站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这种医防包围式的治疗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医防合作模式。我站从2009年开始推行此模式进行骨关节结核患者的管理,现将2006~2008年在我站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病例数设为对照组,将2009—2011年在我站治疗的骨关节结核患者病例数设为观察组。对疗程结束后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早期发现并确诊28例,早期发现率48.3%;治愈26例,治愈率44.8%;畸形15例,畸形率25.9%;致残11例,致残率19%;失败6例,失败率10.3%。观察组:早期发现并确诊63例,早期确诊率84%;治愈55例,治愈率73.3%;畸形12例,畸形率16%;致残5例,致残率6.7%;失败3例,失败率4%。结论在骨关节结核的治疗管理模式上,实施医防合作的模式能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畸残率、提高社会劳动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核诊断中应用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法(TB-IGRA)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6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对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TST)及TB-IGRA试验,统计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LR-)、阳性似然比(LR+)。结果 6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TST阳性36例、阴性24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37例、阴性23例,TB-IGRA阳性45例、阴性15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48例、阴性12例;TB-IGRA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1.67%、91.67%、8.33%、8.33%,均明显优于TST 70.27%、56.52%、43.48%、29.73%,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诊断LR-为0.09、LR+为11.00。结论相比于TST试验、TB-IGRA试验诊断结核敏感性更好,且诊断快速,适合于结核筛检,应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诊治因医源性感染引起皮肤软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13例资料。结果 13例均表现为皮肤针刺后,针刺部位出现逐渐增大的疣状结节。病人早期均误诊为皮肤软组织普通细菌感染,6例经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后又误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人确诊后抗结核治疗有效。结论皮肤软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检查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误诊率极高,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易鉴别,需依赖病理学及病原学检查来诊断,对常用抗结核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结核科医务人员患结核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基层医院结核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11例某院结核科医务人员患结核病例,并作感染控制知识调查。 结果 我院结核科医务人员结核病年均患病率1 122.4/10万。发病因素与工作环境、时间、强度及情绪应激有关。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感染控制知识及自我防护方面认知低下。 结论 结核科医务人员的结核病患病风险主要与在工作场所暴露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薄弱等有关,应加强医院综合管理,提高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评价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歧杆菌当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按照研究排除纳入标注选取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内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共220例,患者同时接受痰涂片与PCR结核分歧杆菌DNA检查,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n=220,痰涂片检查)与研究组(n=220,PCR检查),对比同一组患者在两种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阳性率。结果:不同方法检查下,对照组数据结果为174例阳性(79.09%),研究组数据结果为199例(90.4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对比细菌培养结果确定213例(96.82%)为结核分歧杆菌携带患者,研究组检查方法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查方法(P <0.05)。结论:在结核分歧杆菌的检查中,相较于常规痰涂片检查方法,应用PCR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核病菌的检出率,该方法的应用在临床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各地区的结核疾病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