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宏玲 《现代养生》2023,(10):783-78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200例,在组间资料匹配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儿科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步进行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PDCA循环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细节护理、风险护理、人文关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进而使患儿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加强儿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和消除护理管理中对患儿造成的危害,保障患儿的安全,并且也能够提高医院的声誉和激励儿科护理人员的士气,保障和提高护理的质量.在本文中主要是对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类别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提出具体处理措施,以保障患儿的安全和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薛汉琴 《药物与人》2014,(10):256-256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医疗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医疗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护理抢救等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遭的临床护理活动都极有风险,尤其对儿科这个特殊群体,一旦发生护理缺陷不良事件,给患儿和家属带来痛苦。儿科患儿由于其具有年龄较小的特点,相对于成人患者其在自控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性方面都较差,所以,在医护工作中儿科护理较成人科室更加容易发生医护护理纠纷。因此,儿科护理工作应根据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为患几提供一个更加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儿及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7月起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2016年7月-12月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2016年1月-6月之间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儿科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品管前活动实施前,护患救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改善儿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起实施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较之前护理风险事故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外科护理风险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该次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6例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的患儿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平均分常规护理管理组(n=58例)以及风险护理管理组(n=58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融入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护理管理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94.82%)、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患儿(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HVA)的风险评估法对儿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和效应分析,从而识别儿科护理风险事件,为针对性开展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基于HVA的风险评估法对不可抗力灾害性事件、医疗事故事件、护患纠纷事件、职业防护事件4个板块14个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实际评分结果,将风险值由高到低排序,针对排名前5的风险事件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5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值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风险值排序结果显示,14个风险事件中,风险值最高的前5个为职业暴露、药物渗出、患儿跌倒/坠床、留置针脱出及延误护理;改进9个月后,5个风险事件的风险值均低于改进前,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HVA的风险评估法评估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可提高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效率和效果,预防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与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研究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患儿3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150例开展风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7%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0.0%(P0.05);对照组投诉事件发生率4%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加入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投诉事件发生率,应在临床中推广,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晓菊 《现代保健》2008,(31):88-89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它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有时即便是极为简单或微不足道的临床护理活动都带有风险。在急救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对急诊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或杜绝风险的发生,从而加强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研究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患儿3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150例开展风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7%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0.0%(P0.05);对照组投诉事件发生率4%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加入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投诉事件发生率,应在临床中推广,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盛春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258-3259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医院各方面的形象。但是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也存在许多的风险。为了保障医院护理的质量,维护医院的服务形象,有必要对护理工作进行风险管理。医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用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风险管理制度保障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医护人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提高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本文从当前医院中主要影响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出发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并且就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探讨安全文化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意义。对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路运用到风险管理中。加强护士培训教育、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规避护理风险;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认为运用护理安全文化到急诊风险管理中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差错率及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ICU(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的主要是危急重症患儿,患儿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护理工作难度高、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属于高风险工作环境,护理意外、差错、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因此,我们在儿科ICU病房中,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儿科ICU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风险及其可能的原因,实施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富梅 《中国校医》2012,26(9):701-702
目的探讨动态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抢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识别和分析急诊科在抢救病人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对护理风险实施动态管理。结果急诊科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急诊科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病人投诉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大为下降。结论动态护理风险管理,是降低急诊科护理风险根本保障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眼科病房护士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包括健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强化护理工作责任,认真做好护理记录,注重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和薄弱环节管理等,从而提高眼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将眼科护理风险降到最低,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有效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完善并制订风险管理办法,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结果风险管理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处理,可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本院近些年来共收治儿科患者548例,对患儿进行分组对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对儿科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患者投诉的例数显著减小,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对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升儿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 确保临床护理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以保证临床护理安全。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可采取以下方法:以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完善相应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系统和专科风险防范措施与预案,加大风险监控。因此,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护理缺陷明显下降,护理安全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外科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具有“高难度”、“高风险”等特点,而手术室为外科手术的主要场地,其中风险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环节若出现细微差别,都可能引起安全隐患,若发生护理风险,后果会很严重。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十分重视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手术室护理安全与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息息相关,故而需给予重视。研究发现,有效处理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相关研究较多,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相关文献,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手术室风险管理的概念以及现状、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临床应用效果等,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以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在防范和降低护理风险的管理活动中,护理管理者实施了护患联手进行风险管理的新措施。一方面,明确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完善防范风险的制度,建立优质护理工作流程等管理措施,及时堵塞漏洞;另一方面,将防风险意识渗透于护理活动中,注重培养护士、病人及家属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开展贴心的健康教育和护患间有效沟通、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及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培训,这样才能形成护患防范风险的共同体,最终确保患者安全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