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柯敏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9):1273-1274
目的 评价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期或急诊上肢骨科手术患儿80例,分为两组,七氟醚吸入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组简称(A组)40例.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神经阻滞组简称(B组)40例.记录患儿手术前(T0)、诱导后(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的HR、RR、SPO2值,记录患儿苏醒时间,恶心呕吐、躁动、噩梦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较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恶心呕吐、躁动、噩梦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骨科手术中能明显缩短清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注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扎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妇幼保健院择期行包皮环扎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儿在吸入七氟醚复合静注氯胺酮的基础上选择罗哌卡因行阴茎背神经阻滞,对照组患儿仅在吸入七氟醚复合静注氯胺酮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期的各项重要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及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lOmin,实验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比对照组平稳(t值分别为3.452和4.418,均P〈0.05);实验组氯胺酮用量为(40±12)mg,少于对照组的(70±15)mg(t=7.812,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为(6±4)min,短于对照组的(15±6)min(t=3.753,P〈0.05);实验组苏醒期间有4例疼痛躁动,少于对照组的15例(t=6.472,P〈0.05)。结论应用七氟醚吸入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注联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的技术为小儿包皮环扎术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拟行上肢手术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呼吸抑制/呛咳情况、苏醒时间、OPS评分及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呼吸抑制/呛咳比例、OPS评分以及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镇痛效果显著,围手术期舒适度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儿上肢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2~5岁行上肢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为七氟烷吸入复合臂丛阻滞组,B组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臂丛阻滞组,C组为氯胺酮丙泊酚组,观察3组血压、心率变化、患者苏醒时间、诱导期及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及应.结果 :A组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变化不明显,B组和C组患儿术中和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较术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明显低于术前;C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延长,A组和B组患儿苏醒期并发症低于C组,其中C组患儿术后躁动与哭闹多见.结论 :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患儿易于接受,麻醉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苏醒快,清醒质量高,苏醒期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下对行上肢手术患儿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方法 选取50例拟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在臂丛神经阻滞下采用丙泊酚复合右旋美托咪啶进行静脉麻醉,对照组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单独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组患儿均在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开始30 min (T3)各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记录两组患儿丙泊酚用量、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术中体动、苏醒时躁动及术后嗜睡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明显较对照组稳定,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缩短(P<0.05),术中体动、苏醒时躁动、术后嗜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镇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儿循环稳定,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郑晔 《工企医刊》2014,27(6):1113-1114
目的探讨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插管全麻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72例患儿的哭闹时间为(1.8±0.4)min,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2.7±0.6)min,苏醒时间为(15.4±3.9)min;对照组50例患儿的哭闹时间为(1.7±0.3)min,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为(2.5±0.7)min,苏醒时间为(33.5±5.2)min。两组比较,在哭闹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方面,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在苏醒时间方面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可达到插管全麻效果,苏醒时间较短,适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79-1080
目的比较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在上肢手术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拟行上肢手术的56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在手术中给予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在麻醉前(T_1)、插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_2)、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T_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等,同时详细记录两组患儿的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T_2、T_3时的HR均明显高于T_1时(P<0.05);对照组患儿T_2、T_3时的MAP均明显高于T_1时及同期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术后VAS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嗜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的对照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7年7月50例小儿手术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氯胺酮组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七氟醚组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效果。结果:七氟醚组效果等方面均优于氯胺酮组,P 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中抽取100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上肢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0,给予常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实验组(n=50,给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麻醉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肢手术患者,且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更短、维持时间更长,麻醉满意度显著更高,呼吸抑制、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肢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均较小,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显著优化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的效果、降低应激反应,且麻醉安全性值得肯定,患者及其家属均感到满意,可以作为临床首选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60例择期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随机均分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或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对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但C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种小儿行阑尾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黎邝 《现代医院》2010,10(11):42-43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包皮套扎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60例择期包皮套扎术的小儿随机均分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或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对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但C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种小儿行包皮套扎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与复合传统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期的优劣比较,找到更为适合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将50例2-5岁的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均给予骶管阻滞麻醉.Ⅰ组患儿以七氟醚诱导及维持,Ⅱ组患儿给予静脉药复合麻醉.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改变,以及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Ⅰ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Ⅱ组,且Ⅰ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Ⅱ组小.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复合传统静脉麻醉药.  相似文献   

13.
丁华 《现代保健》2012,(28):19-2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扁桃体切除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观察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麻对照组。观察麻醉诱导前和麻醉过程中的平均动脉血压(M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及术后麻醉恢复情。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中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麻醉效果可靠、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行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记录两组患儿麻醉的具体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插管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与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插管前、后的HR与MAP均小于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HR与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全身麻醉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不良反应少,适合小儿患者的身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58例患儿,对照组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麻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便携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在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氯胺酮肌注进行麻醉诱导,研究组采用自制便携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Glasgow昏迷评分、改良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便携式吸入麻醉诱导装置在全麻手术患儿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促进麻醉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陈振明 《现代保健》2013,(14):28-29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人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5例小儿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人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方式。结果: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R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睁眼或体动时间、出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R及PET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具有易被患儿接受,且并发症少、苏醒时间短、可调节性等优点,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值得ll缶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60例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序号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心搏量(SV)及血氧饱和度(SpO2)在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后30 min及术后5 min的SBP、DBP、HR较对照组波动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与麻醉复苏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麻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麻醉诱导方式不同将76例行手术治疗患儿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各项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院时和插管后MAP均低于对照组,HR慢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效果显著,起效快、苏醒快,且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分别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