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期间的氧代谢、乳酸水平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应用ECMO后30d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代谢、血乳酸水平变化,分析各项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10例患者治愈,7例死亡。两组患者应用ECMO后氧供、氧耗均明显增加,存活组患者的氧摄取率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乳酸水平呈下降趋势。死亡组患者的氧摄取率明显提高,乳酸水平未见明显下降。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摄取率维持在正常水平、乳酸水平逐渐下降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纳洛酮给药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1年1月—2006年12月颅脑损伤入院患者86例,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入院GC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于伤后当天至第7天经颈静脉球部及股动脉同步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脑氧摄取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治疗后1~7 d,纳洛酮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治疗组轻型和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摄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患者脑摄氧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摄取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心脏术后MODS合并ARF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中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将4 7例行CRRT治疗的心脏术后MODS合并ARF患者分为存活组(A组,2 6例)和死亡组(B组,2 1例) ,分别进行MODS评分、APACHEⅢ评分、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时间、CRRT距ARF和尿量<0 .5ml·Kg-1·h-1时间、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等指标的比较。结果 ①治疗前B组受损的器官数明显多于A组(P <0 .0 5 ) ;②CRRT前B组MOD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显著高于A组(P <0 .0 5 ) ,CRRT治疗12h后,仅A组MOD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明显下降(P <0 .0 5 ) ;③CRRT治疗12h后,两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降低,仅A组氧合指数增高(P <0 .0 5 ) ;④B组的CRRT距ARF和尿量<0 .5ml·Kg-1·h-1时间明显高于A组(P <0 .0 5 )。结论 心脏术后MODS器官损害数多的患者病死率高。将MODS评分与APACHEⅢ评分系统结合应用,能较精确地评定心脏术后MODS合并ARF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CRRT是该类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必须强调早期ARF诊断和及时CRRT治疗,行CRRT治疗越晚其预后越差,尽早行CRRT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 ,ECMO)在严重肺挫伤患者中治疗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4年 8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严重肺挫伤患者 17例 ,患者男 11例 ,女 6例 ,均采用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技术 ,应用离心泵和肝素涂敷管道。ECMO辅助 2 7~ 94h ,平均 6 2h。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结果 行ECMO治疗后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 (P <0 0 1) ,氧供明显增加 ,氧耗也随之增加 (P<0 0 5 ) ,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氧摄取率有所上升 (P <0 0 5 )。ECMO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结论 ECMO治疗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 ,从而改善机体氧代谢 ,提高组织氧摄取率 ,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5.
多发伤患者氧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外伤患者的氧动力学变化特点以及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2 - 0 3~ 2 0 0 3- 0 5我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 5 1例进行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 ,并根据同时间点的动、混合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指标 ,计算出氧供、氧耗和氧摄取率。结果 MODS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创伤后 3~ 4d氧输送 (DO2 )逐渐上升 ,氧耗量也随之上升 ,出现病理性氧依赖 ,但 3~ 4d后MODS存活组患者随着DO2 的上升VO2 上升缓慢 ,出现“平台效应” ,死亡组VO2 随着DO2的上升而继续上升 ,仍显病理性氧依赖。结论 多发伤MODS患者氧摄取已出现明显障碍 ,导致VO2 对DO2 的病理依赖 ,治疗中应尽可能提高DO2 水平 ,可能会减轻多发伤患者MOD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俯卧位手术患者氧合的影响。方法对5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胸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A组使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VT=6ml/kg,PEEP=5cmH2O。对照组B组使用常规机械通气模式,VT=10ml/kg,分别监测麻醉前(T1)、俯卧位0.5h后(T2)、拔管后0.5h(T3)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术中的气道峰压(Ppeak)的变化,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吸入氧浓度(FiO2)]的值。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T3时的PaO2、PaO2/FiO2显著提高(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有助于改善俯卧位手术患者术后氧合。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临床观察纳洛酮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的影响 ,以评价纳洛酮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根据颅脑损伤后患者GCS评分 ,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4 0例 ,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 (n =2 5 )和对照组 (n =15 ) ,2组患者均于伤后当天至第 7天经颈静脉球部及股动脉同步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出脑氧摄取率。对 2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在伤后 1~ 7d内 ,纳洛酮治疗组脑氧摄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纳洛酮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②对于 2组死亡患者 ,纳洛酮治疗组脑氧摄取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氧摄取率是评价重症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指标。纳洛酮通过改善脑微循环状态和减轻脑细胞损伤 ,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摄取率。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无循环功能衰竭时 ,纳洛酮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脑保护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口服西地那非(SIL)与静脉应用前列地尔(PGE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肺动脉高压(PH)的早期疗效。方法2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先鼻饲SIL0·35mg/kg,后静脉应用PGE120ng/(kg·min);C组顺序相反;B组为对照组。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氧合指标及肺力学参数。结果与B组比较,两组在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mPAP/有创桡动脉压(mSAP)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L较PGE1作用更明显(P<0·05)。SIL可造成患者mSAP下降(P<0·01),但不需干预治疗;PGE1可抑制患者PaO2下降(P<0·05);两组对肺顺应性、呼吸功均无影响。结论两药均能有效降低此类患者肺动脉压力,而SIL口服使用更方便。因此,SIL可作为先心病术后治疗PH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入住ICU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2 1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B组 1 9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CVVH。分别观察 2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间、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氧分压、PEEP水平、心率、血压及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A、B两组患者在病因、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平均脏器功能障碍数等方面相似 ,B组患者加用CVVH后 ,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 :病死率 ,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他指标与A组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CVVH疗法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和各种应激激素、致炎介质 ,明显改善了ARDS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山莨菪碱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ODS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山莨菪碱对其凝血异常的影响.方法4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4、7天的APACHE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和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浆D-二聚体(D-D)情况,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组.结果治疗前所有入选MODS患者均存在凝血异常,表现为APTT、PT、TT延长(P<0.01),AT-Ⅲ活性下降(P<0.01),血浆D-D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计数下降(P<0.01);经治疗后两评分水平均改善,同时APTT、PT、TT逐渐趋于正常,AT-Ⅲ活性恢复,血小板计数回升,D-D明显下降,所有改变均以B组明显,且第4天时即已表现出明显变化.结论MODS患者存在凝血异常,该异常主要表现为凝血、纤溶激活而抗凝抑制,山莨菪碱能使MODS患者的凝血异常改善.  相似文献   

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ygen demand, oxygen uptake, and oxygen suppl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ult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xygen supply, demand, and uptake can be used to interpret cardiac output values, identify types of 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 guide attempts to improve cellular function, and thu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death. Five step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ardiac output values are recommended: (1) relate cardiac output to the patient's size; (2)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anemia or hypoxemia; (3) measure mixed venous O2 saturation and (4) blood lactate levels; and (5) evaluate O2 uptake before and after a transient increase in cardiac output.  相似文献   

12.
氧气疗法是指用各种方法使患者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高于大气氧浓度,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的治疗措施[1]。在临床氧气疗法过程中,不同疾病的患者所需氧流量不同。然而,控制多少氧流量为合理氧疗,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故此,笔者收集了临床常用氧流量的使用方法及经验总结,以期指导科学规范地选择适当氧流量,达到最佳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Factors related to oxygen availability and requirements were measured on 51 occasions in 14 patients intoxicated with short-acting barbiturates. Patients had no clinical signs of circulatory shock. The cardiac index was normal (3.4±1.1 l/min/m2) but there was a slight decrease of the mean arterial oxygen content (17.2±3.0 ml/100 ml). Oxygen transport was normal (571±199 ml/min/m2). However, the arteriovenous oxygen differences were decreased (3.4±1.0 ml/100 ml). Oxygen consumption was reduced (110±42 ml/min/m2) and the oxygen extraction ratio (oxygen consumption/oxygen transport) was decreased (0.20±0.05), thus confirming a decreased oxygen utilization. Arterial concentration of lactate was normal. Accordingly the observed decrease in oxygen consumption was related to a reduction in oxygen requirements during barbiturate intoxication rather than due to an imbalance between availability and metabolic requirements for oxygen.  相似文献   

14.
肖越英  赵京莲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40-1741
目的探讨不同的吸氧方式获得同样效果的氧流量,寻找吸氧量效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正常人群及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采用鼻管吸氧、鼻塞吸氧、面罩吸氧等不同的吸氧方式,以不同时间点(休克期、术前、术后)、不断改变供氧流量的方法,监测各种氧疗效果的客观指标,描记曲线,获得不同吸氧方式的量效曲线。结果获得不同吸氧方式流量等效曲线,以及各种状况的适用吸氧方式:(1)在小流量给氧时,三种给氧方式氧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加大氧流量时,鼻塞效果更佳;(2)氧流量改变时,三种给氧方式氧疗效果响应速度依次为鼻塞吸氧〉面罩吸氧〉鼻管吸氧;(3)从舒适度、依从性上看,面罩吸氧〉鼻塞吸氧〉鼻管吸氧;(4)中等氧流量时,吸氧者感觉最为舒适,氧疗效果随流量增加而增强;(5)应用鼻塞吸氧,当流量为2~4L/min时,约等效于鼻管吸氧、面罩吸氧4~6L/min时的氧疗效果;(6)应用鼻塞吸氧,当流量为较大值时,可获得最佳氧疗效果;(7)当患者出现过度通气和低二氧化碳分压时,需应用面罩给氧,此时对比鼻塞给氧应加大氧流量,以达到满意疗效。结论经过监测获得了不同吸氧方式的量效曲线,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制一种通气口可调、可拆卸新型吸氧面罩.方法 于传统的吸氧面罩下方增加一个可调、可拆卸通气盘,解决患者需摘下氧气面罩而中断吸氧的问题;两侧氧气进口改变了氧气进出的通道,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对涉及颈部、胸前区等部位的医疗操作时,可完全避开其操作范围;面罩两侧各有1个专供胃肠引流管等管道的薄膜出口设计,增加面罩的密闭性. 结果该面罩能提高吸氧治疗效果,增加患者舒适性,有利于医疗操作.结论 该面罩具有创新性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一种通气口可调、可拆卸新型吸氧面罩.方法 于传统的吸氧面罩下方增加一个可调、可拆卸通气盘,解决患者需摘下氧气面罩而中断吸氧的问题;两侧氧气进口改变了氧气进出的通道,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对涉及颈部、胸前区等部位的医疗操作时,可完全避开其操作范围;面罩两侧各有1个专供胃肠引流管等管道的薄膜出口设计,增加面罩的密闭性. 结果该面罩能提高吸氧治疗效果,增加患者舒适性,有利于医疗操作.结论 该面罩具有创新性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时全身氧供给 (DO2 )与氧消耗 (VO2 )关系的变化。方法 按 4ml/kg、每隔 0 5小时分次从静脉放血 ,观察大鼠休克过程中DO2 、VO2 、氧摄取率(ExtO2 )等变化。结果 失血 2 0小时平均动脉压开始明显下降 (P <0 0 1)。在休克早期 ,DO2随进行性下降 ,ExtO2 出现代偿升高、VO2 维持相对不变 ,呈非氧供依赖关系 ;当DO2 降至2 7 6 4ml·min- 1 ·kg- 1 后、VO2 随DO2 线性降低 (r=0 788,P <0 0 1) ,即呈氧供依赖关系 ,并伴血乳酸浓度升高。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DO2 与VO2 间呈双相变化关系 ,氧供依赖关系出现反映了全身组织缺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氧代谢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ABG患者,监测术后1、4、12、24、48 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值(ERO2).结果:CABG术后1 h DO2最低,为362.7 mL/(min·m2),术后4、12 h分别为395.8 mL/(min·m2)、433.3 mL/(min·m2),低于术后24 h的467.3mL/(min·m2),术后24 h后基本稳定.术后12 h VO2最高,为144.3 mL/(min·m2).术后1 h ERO2最高,为35.1%,术后12 h ERO2为33.3%,略低于术后1 h时,术后24 h降低为31.4%.结论:CABG术后1~4 h时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应加强氧供.术后存在病理性氧供依赖现象,氧供临界值为362.7~395.8 mL/(min·m2).CABG术后早期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此时应采用综合措施保证供氧和降低氧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在不同氧分压下,其凝血特性及体外血栓形成指标的改变。方法 将绵羊血置于常压氧,无氧及纯氧条件下,37℃恒温,24h后,分别测定其凝血时间,复钙时间及体外血栓形成指标等变化。结果 无氧条件下,绵羊血的凝血时间,复钙时间较常压氧条件显著延长(P<0.05),体外血栓的干重,湿重显著减少(P<0.05),血栓长度则无显著性改变(P>0.05);纯氧条件下,绵羊血的凝血时间,复钙时间及体外血栓形成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缺氧可使凝血功能减弱,适当的氧分压不影响凝血特性。  相似文献   

20.
叶虹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104-2104
<正>氧疗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氧气湿化液带菌造成院内感染已被临床所证实,从而引起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护理专家的重视[1]。常规的湿化方法是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蒸馏水进行湿化,该方法为非无菌开放操作,有潜在的污染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