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生大世界》2007,(7):10-10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盐酸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和阿片肽类的2~3倍,能竞争性地拮抗应急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所致的病理生理效应,此外,盐酸纳洛酮还具有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抑制钙离子内流以及保护受损神经元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戒毒制剂研发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成瘾,尤其是阿片类药物成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戒毒是吸毒者重新回归社会的唯一途径。对吸毒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脱毒效果尚可,但复吸率高达95%以上。中药戒毒由于无依赖性,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前景广阔。基于现有文献报道,从剂型上对中药戒毒制剂的开发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探讨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在脑梗塞治疗中起脑保护和延长时间窗作用日趋受到医务工作者重视。研究结果表明,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呔)在各种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了其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对许多疾病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其药理作用与吗啡完全相反.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无激动活性,纳洛酮与阿片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是吗啡的16倍,内源性阿片肽的2~3倍.纳洛酮可提高大脑神经元兴奋性,改善神经传导的功能[1],临床应用可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2].笔者对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源性阿片肽是针刺麻醉及镇痛效应的神经化学基础,电针的运用使准确控制刺激量成为可能。本文探讨了不同参数电针对内源性阿片肽系统调节的量效关系,从单因素和不同参数组合的角度,重点讨论电针频率、波形、强度对内源性阿片肽系统的干预作用。研究发现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具有频率响应特异性,低频电针促进脑啡肽、β-内啡肽、内吗啡肽的释放;高频电针选择性激活强啡肽系统;中频电针介于二者之间,可促进脑啡肽、β-内啡肽、强啡肽同时释放。疏密波能引起脑啡肽、β-内啡肽、内吗啡肽与强啡肽同时释放,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但临床实践需灵活选择,有时连续波疗效更佳。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参与介导适宜强度的电针刺激,超强电针产生的针效是一种非阿片机制的应激反应。此外,不同电针参数组合有不同的效应,优化不同疾病的最佳电针参数组合对于指导临床应用以及促进电针疗法的发展具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一针刺方法对3组稽延性戒断症状毒瘀蕴结-气血两虚型(简称气血两虚型)患者疗效影响。方法:根据成瘾程度将75例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25例,用同一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记录针刺前、第5、10、15次症状积分。结果: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68%,B组:72%,C组:8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61,P=0.588>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内关等穴位对3组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气血两虚型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药内服配合西药外用治疗痤疮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痤疮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内服(肺经风热型方用枇杷清肺饮,肠胃湿热型方用黄连汤,气血瘀滞型方用凉血清肺饮)治疗、局部自配痤疮液外敷药,自配中药面膜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之后,50例中,治愈4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痤疮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内服(肺经风热型方用枇杷清肺饮,肠胃湿热型方用黄连汤,气血瘀滞型方用凉血清肺饮)治疗、局部自配痤疮液外敷药,自配中药面膜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之后,50例中,治愈4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洛酮是通过受体非特异的竞争性拮抗剂,对所有内源性阿片肽受体均有拮抗作用.其为高脂溶性,能通过血一脑屏障.自1981年Baskin等报道纳洛酮能有效逆转卒中患者的神经损害后,有关阿片受体拮抗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1].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阿片肽能引起脑灌注压下降、脑组织缺氧缺血、呼吸抑制及意识障碍加重等.实验结果证实,纳洛酮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现将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新泻药科大学的学者Ozald等探讨了六君子汤对豚鼠回肠内源性和外源性阿片受体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专一拮抗剂 ,最早用于治疗麻醉镇痛药物过量和中毒。近年来的临床基础和药理研究发现 ,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内阿片样物质 -脑啡肽、内啡肽 ( β- EP)、强啡肽的改变有关 ;阿片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内 ,也存在于心、肺、肾、小肠等器官内 ,故可产生广泛的生理、病理效应 [1]。而纳洛酮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阿片或β- EP大 ,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 ,从而阻断阿片样物质的作用实现其疗效 [2 ] ,目前在一些应激性疾病的综合治疗中适时选用纳洛酮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理状态 ,从而拓宽了…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辨证分型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截肢标本病理形态学之间的关系。[方法]糖尿病足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两虚瘀阻证、脉络血瘀证、脉络瘀热证、脉络热毒证和气阴两虚瘀阻证。分别对截肢肢体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13例患者以脉络热毒证、脉络瘀热证、气血两虚瘀阻证3型为多。前者截肢动脉以血管周围及全层均呈慢性炎性改变为主;脉络瘀热证截肢动脉以中膜钙化、平滑肌萎缩变性、坏死及胶原纤维增多显著,炎性改变较前者明显减轻;气血两虚瘀阻证以中膜钙化、平滑肌减少、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结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变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在急诊内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洛酮又名烯丙羟吗啡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吗啡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其能解除内源性阿片肽的抑制效应,临床常用于麻醉镇痛药的过量和中毒治疗.在各种急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源性损伤因子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的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脑血流及组织代谢障碍或直接杀伤神经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阿片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因此,纳洛酮的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更加广泛.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在急性药物中毒、乙醇中毒、休克、脑梗死意识障碍、肺性脑病、肝性昏迷等急危重患者的急救时加用本药,比单纯病因对症治疗效果明显,现将保存完整的病史资料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科中的常见急症之一,程度较重者如不给予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酒人数的增多,急性乙醇中毒者的数量也在增加。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以拮抗内源性阿片肽,对乙醇中毒疗效肯定。醒脑静是由祖国医方"安宫牛黄丸"提取制成的静脉剂型,临床常用于退热及改善脑循环治疗。笔者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庆龄  朱笛霓 《陕西中医》1999,20(5):237-238
在摘除卵巢大鼠中见到外源性性类固醇激素可不同程度增强针刺镇痛效应,其剂量与针刺镇痛作用间存在2、3次抛物线关系。其作用与内源性阿片肽、5HT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中药为主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方法]观察48例,分湿遏卫气、夹热内蕴型;邪郁募原、湿热内蕴型;膀胱湿热、气化不利型;湿热内循经、瘀阻肾络型。服药2~4周。[结果]治疗48例,治愈45例,显效2例,无效1例。[结论]辨证治疗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辨证分型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截肢标本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血两虚瘀阻证、脉络血瘀证、脉络瘀热证、脉络热毒证和气阴两虚瘀阻证,分别对截肢肢体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分析。[结果]在32例截肢标本中,中动脉的病理学改变明显,各证型间病变具有显著性差异;微小动脉、神经和肌肉病理学改变各证型间差异不显著。其中脉络热毒证和气阴两虚瘀阻证以动脉粥样硬化和炎性改变为主,气血两虚瘀阻证和脉络瘀热证则以中膜钙化、平滑肌细胞萎缩、变性、坏死及胶原纤维增多及内膜粥样斑块形成为主。[结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变特点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疗效。[方法]采用吴茱萸20g,怀牛膝20g研末醋调外敷双侧涌泉穴,24h换药1次。[结果]治疗组70例,显效37例,有效30例,无效3例。[结论]可使上冲之气血下行,故能降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气血瘀滞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6例氯吡格雷,75mg/次,2次/d。治疗组46例复方丹参滴丸,5粒/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绞痛次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3.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气血瘀滞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